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OECD’新闻 34个
-
韩国"银发创业潮"涌现 高负债低收益隐忧浮现
韩国银行(央行)于18日发布的《高龄个体工商户增加的原因及应对方案》报告显示,出生于1964至1974年的第二波婴儿潮一代共954万人,正式步入退休阶段。 据报告,2023年韩国个体工商户占全国就业人口的23.2%,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8个成员国中位列第七。除墨西哥外,个体工商户占比高于韩国的国家普遍经济规模较小。报告指出,发达国家由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大规模发展,能够创造更多元化的薪资就业岗位,因此个体工商户占比相对较低。而韩国在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个体工商户在就业结构中的占比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2000至2014年期间,个体工商户占就业人口比例年均下降0.4个百分点,而2015至2024年期间,这一降幅放缓至年均0.23个百分点。报告分析,随着第一波婴儿潮一代(1955至1963年出生者)陆续退休,60岁以上高龄个体工商户数量从2015年的142万人大幅增至2024年的210万人。鉴于面向退休人员的常规就业岗位供给不足,预计第二波婴儿潮一代退休人员中将有相当比例选择从事个体经营。报告预测,截至2032年,60岁以上个体工商户数量将较2015年增加约106万人,达248万人,约占全国就业人口总数的9%。 据悉,高龄个体工商户多数进入住宿餐饮、零售批发、建筑等极为不稳定的行业,导致从业者面临市场竞争激烈、盈利能力薄弱、负债率高等多重挑战。数据显示,60岁新晋个体工商户的累计负债率高达140%,为所有年龄层中最高水平。 报告分析认为,高龄人群在退休后选择个体经营的主要原因是相较于依靠养老金生活,他们更倾向于继续从事经济活动。因此,有必要为老年群体创造更加稳定的就业环境。报告建议指出,应通过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发展来提升行业生产力,同时加强地方中小企业与高龄劳动者之间的就业对接机制建设。
2025-06-18 22:55:55 -
韩国国家竞争力跌至第27位 政府承诺跨部门系统性应对
据韩国企划财政部17日消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当天发布的《2025年国家(地区)竞争力评估结果》显示,韩国在全球69个评估对象中排名第27位,较去年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第20位)下滑7位,令政界和经济界高度关注。 IMD每年6月发布一次全球竞争力年鉴,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及新兴国家(地区)进行评估,旨在衡量国家(地区)为企业创造良好经营环境的能力。 企划财政部表示,此次评估基于2024年相关统计数据及2025年3月至5月期间的专家问卷调查。该评价围绕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基础设施四大领域,涵盖20个部门、337个细分指标,对全球69个国家的企业经营环境与国家支持能力进行了全面考察。 具体来看,韩国在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两大领域表现明显下滑,导致整体排名回落。企业效率方面,韩国由去年的第23位跌至第44位,成为国家竞争力下滑的主要因素。生产力、劳动力市场、金融、管理实践以及态度与价值观等相关指标均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大企业竞争力从第41位降至第57位,对外应变能力也由第17位降至第52位。 基础设施领域方面,韩国排名由第11位降至第21位,基础设施、科技、科研、保健环境及教育等细分指标均出现下滑。城市管理效率、物流体系、数字与科技人才获取能力、网络安全等方面评价偏低,中小学及高等教育的整体排名也呈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韩国在经济表现和政府效率两大领域排名有所回升。经济表现升至第11位,较去年上升5位;政府效率则上升8位至第31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及物价稳定等细分领域的评价明显改善。 税收政策方面,个人所得税在激励劳动意愿的排名由第54位升至第43位,企业所得税也由第58位提升至第43位。政府财政状况和制度环境同样获得积极评价。但政治不稳定因素影响显著,相关排名从第50位下降至第60位,去年“12·3紧急戒严事件”引发的政局不确定性及企业信心下滑被视为主要原因之一。此外,男女失业率差距排名也从第21位降至第33位。 全球范围内,瑞士跃居榜首,新加坡由第一位降至第二,中国香港位列第三。亚洲国家中,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分别排名第6位和第16位,均高于韩国;日本则排名第35位。七国集团(G7)成员国中,加拿大位列第11位,美国第13位,德国第19位,英国第29位,法国第32位,意大利第43位。 针对竞争力排名下滑,总统室当天表示将跨部门系统性应对。总统室发言人姜由桢在书面简报中指出,总统李在明自候选人时期起便持续强调通过“真正的增长”提升国家潜力,政府将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度化与具体化,全面恢复国家竞争力。政府计划强化由企划财政部主导的“国家竞争力政策协商会”,综合提升国家竞争力与国际信赖度。 姜由桢还表示,此次排名回落与去年整体经济表现疲软及社会不安引发的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密切相关,政府将采取积极措施扭转下行趋势,提升国际社会对韩国的信赖度。
2025-06-17 19:31:33 -
韩国老龄化催生就业新格局 老年劳动参与率直追年轻世代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韩国劳动市场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一项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群体经济活动参与率与青年群体近乎持平。 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于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以今年5月为基准,60岁以上人口的经济活动参与率达49.4%,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创自1999年6月开始相关统计以来的新高。受老龄化影响,60岁以上人群的劳动参与率与青年群体(49.5%)仅相差0.1个百分点,反映出韩国老年群体的劳动参与度持续攀升,代际就业格局近乎持平。 自2011年起,60岁以上群体的经济参与率加速上升。过去五年间,相关指标累计增长4.6个百分点,增幅达到全年龄段平均水平的近两倍。从地域分布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全国17个市道中,已有10个地区的老年人口就业率超过青年群体,占比逾半数。 反之,青年群体的经济活动参与率自去年5月起已连续13个月呈下滑趋势。分析指出,这主要归因于选择“休息”等非求职状态的青年人数持续增加。尽管今年5月处于待业状态的青年人数(39.6万)出现13个月来的首次下降,同比减少3000人,但整体趋势仍不容乐观。专家认为,制造业、建筑业等优质岗位短缺及大企偏好雇佣资深员工等因素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专家分析称,“银发就业”现象持续升温折射社会隐忧。截至2023年,韩国老年人贫困率高达38.2%,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位居首位。统计显示,65岁以上养老金领取者的月均收入仅为8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300元),明显低于一人家庭最低生活标准134万韩元。 此外,老年就业者缺乏雇佣稳定性。截至去年8月,60岁以上非正规就业者达281.2万人,居各年龄段之首。韩国老年人由于养老金领取年龄推迟造成的收入空窗期等问题,迫使多数老年人不得不从事低质量工作来维持基本生活。 韩国经济产业研究院经济研究室长金光锡(音)表示:“当前劳动市场呈代际就业机会分配失衡现象。青年群体就业意愿持续走低,而高龄劳动者市场参与度却强劲增长,这一结构性矛盾短期内可能进一步恶化。”他强调称,“银发就业潮”现象反映出人口结构变化及社会保障体系滞后问题。政府需完善养老保障体系,通过系统性改革,切实改善老年人的经济困境。
2025-06-17 01:35:37 -
调查:好奇心是决定韩国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导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调查结果显示,成绩优异的韩国学生在好奇心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成绩较差的学生。OECD将好奇心、毅力、情绪调节能力及抗压能力等视为影响学生学业表现的关键因素。 据韩国教育开发院(KEDI)15日消息,该院副研究员李周妍(音)基于2022年PISA数据,对约5600名15岁韩国学生的社交能力与情绪管理能力进行了分析。PISA是每三年开展一次的全球性评估,面向全球15岁学生,旨在检验其掌握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所需核心知识与技能的水平。 2022年PISA首次将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纳入测评,涵盖科学、数学、阅读及创造性思维四大领域。数据显示,韩国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好奇心”得分上普遍领先于成绩较低者。 虽然在毅力方面的差距不及好奇心明显,但成绩优异学生在各科目中的毅力得分整体较高。具体来看,各科目的好奇心得分(范围为-1至1分)中,科学科目分差最大,高分组为0.52分,低分组为-0.26分,差距达0.78分;其次依次为数学(0.66分)、阅读(0.61分)和创造性思维(0.56分)。 在情绪调节能力方面,除科学和数学科目外,高低分群体之间的差距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在抗压能力维度上,成绩较差的学生在除科学和数学外的其他科目得分略高于成绩较好的学生。 此外,李周妍指出,韩国学生在情绪调节能力上的整体表现高于OECD成员国平均水平。数据显示,韩国学生在情绪调节能力上的得分为0.18分,高于OECD平均值(-0.01分)0.19分;好奇心得分高出0.03分,抗压能力高出0.01分,而毅力方面则低于平均水平0.05分。 李周妍表示,具备较强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学生更善于应对压力,通过情绪调节及合作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这对实现积极健康的学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5 23:32:08 -
食品价格赶美超日 韩国政府启动"菜篮子"保卫战
数据显示,以实际购买力为标准的韩国食品价格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高居第二位,近5年间食品物价累计涨幅达25%,政府已开始着手制定综合对策稳控民众实际感受到的体感物价。 根据经合组织15日公布的基于购买力平价(PPP)进行的物价水平统计(以2023年为基准),韩国食品及非酒精饮料的价格水平为147,较经合组织平均水平(100)高出47个百分点。 购买力平价物价水平是考虑经济规模和汇率等变数,对各国物价进行横向比较的指标,可视为各国民众实际感受到的体感物价水平。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韩国仅次于瑞士(163)高居第2位,经济规模较大的美国(94)、日本(126)、英国(89)、德国(107)等食品价格均低于韩国。 韩国的服装鞋类和教育物价水平分别为137和110,均超过经合组织平均水平。相反,涵盖多个项目的家庭最终消费支出(HFC)为85,低于平均水平,交通、文化休闲、外出就餐、居住等价格也在经合组织平均水平以下。 整体物价水平虽不高,但饮食服装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相对较贵。统计厅发布的今年一季度居民物价指数为116.03,这是以2020年物价水平为基准(100)计算得出的结果,意味着自2020年以来物价累计上涨16%。 由购买频率较高、支出比重较大的144项商品组成的生活物价指数第一季度为119.09,食品物价指数为125.04. 韩国政府也已意识到物价上涨令普通市民“菜篮子”承压,总统李在明日前在主持召开紧急经济检查工作组会议时质问“方便面价格已经2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0元)了吗?物价问题令国民苦不堪言。” 政府正以企划财政部为中心制定跨部门稳控物价对策,将重点放在近期价格大幅上涨的鸡蛋和加工食品等。政府计划通过扩大对大型超市、传统市场、网上平台等流通渠道的折扣方案,稳定农畜水产品价格。 对于供需不稳定的商品,政府计划提前释放储备物资,对产地供应量进行实时监控,提前管控阶段性供需波动,并考虑对进口农畜产品适用配额关税。 对于方便面等加工食品,将调查提价过程中是否存在生产商和流通商之间的不公正行为,并考虑联合韩国消费者院、消费者保护团体等公开加工食品的成本及价格信息。 有关部门长官将直接与业界展开对话,推迟电力、燃气、铁路等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公共费用涨价。有观测认为,鉴于以色列袭击伊朗导致中东局势动荡可能推高国际油价,政府可能重新扩大此前已部分恢复的燃油税减免优惠。
2025-06-15 19:19:57 -
韩国将在济州和首尔举办"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
据韩国环境部3日消息,为纪念“世界环境日”将于本月4日至13日期间在济州岛和首尔两地举办系列活动。 今年纪念大会将于5日在济州道西归浦市的济州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是韩国自1997年以来,时隔28年再次承办“世界环境日”主场纪念活动。 “世界环境日”设立于1972年,以纪念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首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联合国推动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契机。今年的主题为“终结塑料污染”,官方口号是“共同的挑战,集体的行动”。环境部表示,治理塑料污染不仅是部分国家的责任,更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携手应对。 本次纪念活动将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机构代表,以及来自老挝、孟加拉国、日本等20个国家的高级别代表团、各国驻韩大使、学术界和产业界人士约1300人参加。 韩国环境部还将在活动中发布“循环经济行动倡议”。该倡议旨在为有意愿改善但缺乏能力管理塑料污染问题的国家提供以韩国技术和经验为基础的综合性问题分析与定制化支持方案。环境部表示,该倡议也将为希望在循环经济领域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和机构提供有力助力。 在纪念大会前夕,韩国将启动“30×30联盟”,实现到2030年,将全国30%的国土划为自然保护区或生态共生区域,并修复30%受损生态环境的目标。 “30×30联盟”由环境部及其下属机构——国立生物资源馆、国立公园公团、国立生态院、韩国环境保全院等主导,三星电子、浦项POSCO DX、现代Rotem等企业参与,联合IUCN、拉姆萨尔东亚区域中心、韩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宣明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韩国生态复原协会、自然环境管理技术学会等民间组织共同参与。 2022年12月,在加拿大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各国一致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确立到2030年将全球30%陆地和海洋划为保护区,并恢复30%受损区域。为响应这一框架,韩国政府于2023年12月制定《第五次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明确提出到2030年将全国30%的国土划为保护区或自然共生区域。
2025-06-04 03:00:13 -
韩国老年就业率居经合组织之首 岗位质量堪忧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就业率虽高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首位,但就业质量存在显著问题。迫于养老金保障不足的经济压力,多数退休老人不得不重返劳动市场,却普遍面临职业断层与岗位降级的双重困境。 韩国国会预算政策处于27日发布的《人口与就业趋势议题》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韩国65岁以上老年就业人口占全体的37.3%,远超OECD平均水平(13.6%),较同为老龄化社会的日本(25.3%)高出12个百分点。报告指出,经济压力是推动老年人再就业的首要因素。据统计,韩国65岁以上养老金领取者的月均收入仅为8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300元),远低于2024年韩国单人家庭最低生活费标准(134万韩元)。 然而,在老年人就业率持续攀升的表象之下,潜藏着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数据显示,在65岁及以上就业群体中,非正规就业者占61.2%,其中近半数(49.4%)集中于员工规模不足10人的微型企业。从职业分布看,35.4%集中于简单劳务岗位,15%从事机械操作工作,反映出高龄再就业者主要从事低技能、高强度体力劳动,普遍职业层级下移,缺乏稳定性和发展性。 此外,老年劳动者的薪资水平呈断崖式下跌。据数据,60岁以上再就业者月均工资(278.9万韩元)较50多岁在职群体(350.9万韩元)下降20.5%。调查显示,53.2%的65岁以上再就业者表示当前岗位与原职业“完全无关”或“关联性较低”。据分析,老由于缺乏有效的职业衔接机制,多数老年人在再就业时不得不放弃多年积累的专业经验,转投完全不相关的新领域,从而陷入“职业降级及薪资下滑”的双重困境。对此,报告强调,亟需建立多方协商机制,就“如何确保老年劳动者在退出主要职业生涯后仍能稳定地参与经济活动”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报告指出,韩国高龄群体虽具有强烈就业意愿,但目前劳动市场难以提供匹配岗位。政府应尽快构建高龄人才就业支持体系,通过职业培训、岗位对接等政策干预,缓解“经验与岗位错配”问题。同时需建立弹性退休机制,延长专业人才职业生命周期,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
2025-05-27 18:36:55 -
韩国青年"尼特族"比例持续上升 远高于经合组织平均水平
根据韩国雇佣信息院25日发布的《青年尼特族结构变化及促进就业对策》报告,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要11个主要成员国中,韩国是唯一一个自2014年以来青年“尼特族”(NEET,即不升学、不就业、不参加职业培训群体)比例持续上升的国家。 数据显示,2022年韩国青年尼特族比例达到18.3%,在11个主要成员国中位列第三,较OECD平均水平高出5.7个百分点。该比例自2014年的17.5%起逐年上升,2020年达到峰值20.9%,虽随后有所回落,但2022年仍维持在18.3%,明显高于2014年水平。 相比之下,意大利、墨西哥等其他主要OEC成员国的青年尼特族规模均较2014年有所下降。OECD整体平均比例也从15.7%降至12.6%,降幅达到3.1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韩国较高的大学升学率及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使得OECD现行尼特族统计标准难以全面反映韩国青年实际状况,导致相关数据可能被高估。为此,报告建议重新制定符合国情的尼特族定义,并深入分析近年来韩国青年尼特族的结构变化。 具体来看,2018年至2024年期间,男性青年尼特族比例由13.5%上升至15.7%,女性则由18%下降至15%。按年龄段划分,25岁至29岁青年尼特族比例最高,达到20.2%,其中男性比例呈上升趋势,女性比例则有所下降。研究推测,男性多因服兵役后长期准备就业,女性则倾向较早进入非正规或短期岗位。 总体来看,受青年人口减少影响,青年尼特族总人数由2008年的156.2万人减少至2024年的125.3万人。按学历划分,高中毕业生占比最高,大学毕业生居次位。但与2018年相比,2024年高中毕业生比例下降3.5个百分点,大学毕业生比例则上升10.9个百分点。 按类型划分,青年尼特族主要包括就业准备型、升学准备型、家庭照护型、非求职型、身心障碍型和待服兵役型六大类别,其中唯有非求职型人数呈现增长趋势。 报告建议,应加强对非求职型青年的心理支持与职业能力培养,扩大心理健康服务覆盖面,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政策,助力青年由“非求职”状态向积极求职转变,推动其顺利融入劳动市场。
2025-05-25 23:21:26 -
韩国年轻人对非婚生育认同度上升 女性态度转变更为显著
随着20至30多岁群体对“非婚生育”的社会接受度持续提升,女性的认同度增长幅度正逐步超过男性,相关观念的性别差异也呈现出缩小趋势。 韩国女性政策研究院19日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受总统直属的低生育高龄社会委员会委托开展的调查发现,20至30多岁人群对非婚生育的同意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女性的态度转变尤为显著。 具体来看,20多岁男性对非婚生育的同意率由2008年的32.4%上升至2023年的43.1%,而同年龄段女性则从28.4%上升至42.4%。在此期间,女性的上升幅度为14个百分点,明显高于男性的10.7个百分点。 在30多岁群体中,男性的同意率从28.7%升至43.3%,女性从23.9%升至40.7%。女性提升幅度为16.8个百分点,同样高于男性的14.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20至30多岁男女对“未婚同居”的接受度也明显增强。20多岁男性的同意率从2008年的67.2%上升至81.1%,女性则从55.6%跃升至81%,女性的增长幅度(25.4个百分点)大幅超过男性(13.9个百分点)。30多岁人群也呈现出类似趋势。 对此,研究人员指出,尽管男性在非婚生育与未婚同居议题上的整体同意率仍高于女性,20多岁群体也高于30多岁,但各项差距正逐步缩小。 据韩国保健福祉部数据,韩国2022年的非婚生育率为3.9%,远低于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当年平均水平的41%。但2023年已小幅上升至4.7%。随着社会观念持续转变,政府也正将非婚生育视作应对低生育率的一种可能方案,推进相关政策研究。 保健福祉部第一次官李基日表示,女性对非婚生育的接受度上升,反映出她们希望摆脱传统婚姻与家庭结构带来的压力。在总和生育率降至0.75的背景下,国家有必要通过继承、税制优惠等多方面支持非婚生育,以回应结构性低生育危机。
2025-05-19 20:04:47 -
总统候选人劳动政策成焦点 工时改革引经济界担忧
距离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还剩下不到20天,各主要候选人在劳动政策上的承诺受到高度关注,尤其是在工作时长上的改革问题成为焦点,经济界对此不乏担忧之声。 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提出缩短工时,国民力量党候选人则主张基于劳资协商,对每周52小时工作制进行调整。外界评价李在明的政策倾向于劳动者立场,而金文洙则更多反映了经济界的诉求。 李在明承诺打造劳动受尊重,人人权利受保障的社会,提出推广每周4.5天工作制,在2030年前将韩国工时缩减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平均水平以下。 韩国《劳动标准法》未明文规定每周五天工作制,仅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单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分析称,李在明的承诺核心在于缩短法定劳动时间,向积极响应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或财政支援。 但经济界对李在明的这一承诺表示担忧,韩国经营者总协会指出,目前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法定每周工时低于40小时的仅有澳大利亚(38小时)、比利时(38小时)和法国(35小时)。除比利时外,几乎没有国家通过立法强制推行四天工作制。在韩国劳动生产效率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情况下,单方面缩减工时将进一步削弱企业竞争力。 金文洙则提出打造对企业友好、工作舒适的国家,承诺在劳资协商的基础上改进52小时工作制。虽尚未公布具体方案,但参照国民力量党此前提出的4.5天工作制构想,可能在维持总工时不变的前提下,将现行5天工作制调整为4.5天,周一至周四每天工作9小时,周五工作4小时。 这一方案也引发忧虑,经济界人士指出,每日工作9小时将额外支付加班费。按照现行法律规定,超出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的加班时段需支付1.5倍工资,这将加重企业负担。 另据EMBRAIN PUBLIC等四家民调机构本月12日至14日对1000名选民联合实施的最新调查,李在明支持率为49%,金文洙为27%,李俊锡为7%,83%的受访者称本次大选一定会投票。
2025-05-15 21:22:48
-
韩国"银发创业潮"涌现 高负债低收益隐忧浮现
韩国银行(央行)于18日发布的《高龄个体工商户增加的原因及应对方案》报告显示,出生于1964至1974年的第二波婴儿潮一代共954万人,正式步入退休阶段。 据报告,2023年韩国个体工商户占全国就业人口的23.2%,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8个成员国中位列第七。除墨西哥外,个体工商户占比高于韩国的国家普遍经济规模较小。报告指出,发达国家由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大规模发展,能够创造更多元化的薪资就业岗位,因此个体工商户占比相对较低。而韩国在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个体工商户在就业结构中的占比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2000至2014年期间,个体工商户占就业人口比例年均下降0.4个百分点,而2015至2024年期间,这一降幅放缓至年均0.23个百分点。报告分析,随着第一波婴儿潮一代(1955至1963年出生者)陆续退休,60岁以上高龄个体工商户数量从2015年的142万人大幅增至2024年的210万人。鉴于面向退休人员的常规就业岗位供给不足,预计第二波婴儿潮一代退休人员中将有相当比例选择从事个体经营。报告预测,截至2032年,60岁以上个体工商户数量将较2015年增加约106万人,达248万人,约占全国就业人口总数的9%。 据悉,高龄个体工商户多数进入住宿餐饮、零售批发、建筑等极为不稳定的行业,导致从业者面临市场竞争激烈、盈利能力薄弱、负债率高等多重挑战。数据显示,60岁新晋个体工商户的累计负债率高达140%,为所有年龄层中最高水平。 报告分析认为,高龄人群在退休后选择个体经营的主要原因是相较于依靠养老金生活,他们更倾向于继续从事经济活动。因此,有必要为老年群体创造更加稳定的就业环境。报告建议指出,应通过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发展来提升行业生产力,同时加强地方中小企业与高龄劳动者之间的就业对接机制建设。
2025-06-18 22:55:55 -
韩国国家竞争力跌至第27位 政府承诺跨部门系统性应对
据韩国企划财政部17日消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当天发布的《2025年国家(地区)竞争力评估结果》显示,韩国在全球69个评估对象中排名第27位,较去年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第20位)下滑7位,令政界和经济界高度关注。 IMD每年6月发布一次全球竞争力年鉴,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及新兴国家(地区)进行评估,旨在衡量国家(地区)为企业创造良好经营环境的能力。 企划财政部表示,此次评估基于2024年相关统计数据及2025年3月至5月期间的专家问卷调查。该评价围绕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基础设施四大领域,涵盖20个部门、337个细分指标,对全球69个国家的企业经营环境与国家支持能力进行了全面考察。 具体来看,韩国在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两大领域表现明显下滑,导致整体排名回落。企业效率方面,韩国由去年的第23位跌至第44位,成为国家竞争力下滑的主要因素。生产力、劳动力市场、金融、管理实践以及态度与价值观等相关指标均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大企业竞争力从第41位降至第57位,对外应变能力也由第17位降至第52位。 基础设施领域方面,韩国排名由第11位降至第21位,基础设施、科技、科研、保健环境及教育等细分指标均出现下滑。城市管理效率、物流体系、数字与科技人才获取能力、网络安全等方面评价偏低,中小学及高等教育的整体排名也呈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韩国在经济表现和政府效率两大领域排名有所回升。经济表现升至第11位,较去年上升5位;政府效率则上升8位至第31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及物价稳定等细分领域的评价明显改善。 税收政策方面,个人所得税在激励劳动意愿的排名由第54位升至第43位,企业所得税也由第58位提升至第43位。政府财政状况和制度环境同样获得积极评价。但政治不稳定因素影响显著,相关排名从第50位下降至第60位,去年“12·3紧急戒严事件”引发的政局不确定性及企业信心下滑被视为主要原因之一。此外,男女失业率差距排名也从第21位降至第33位。 全球范围内,瑞士跃居榜首,新加坡由第一位降至第二,中国香港位列第三。亚洲国家中,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分别排名第6位和第16位,均高于韩国;日本则排名第35位。七国集团(G7)成员国中,加拿大位列第11位,美国第13位,德国第19位,英国第29位,法国第32位,意大利第43位。 针对竞争力排名下滑,总统室当天表示将跨部门系统性应对。总统室发言人姜由桢在书面简报中指出,总统李在明自候选人时期起便持续强调通过“真正的增长”提升国家潜力,政府将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度化与具体化,全面恢复国家竞争力。政府计划强化由企划财政部主导的“国家竞争力政策协商会”,综合提升国家竞争力与国际信赖度。 姜由桢还表示,此次排名回落与去年整体经济表现疲软及社会不安引发的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密切相关,政府将采取积极措施扭转下行趋势,提升国际社会对韩国的信赖度。
2025-06-17 19:31:33 -
韩国老龄化催生就业新格局 老年劳动参与率直追年轻世代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韩国劳动市场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一项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群体经济活动参与率与青年群体近乎持平。 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于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以今年5月为基准,60岁以上人口的经济活动参与率达49.4%,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创自1999年6月开始相关统计以来的新高。受老龄化影响,60岁以上人群的劳动参与率与青年群体(49.5%)仅相差0.1个百分点,反映出韩国老年群体的劳动参与度持续攀升,代际就业格局近乎持平。 自2011年起,60岁以上群体的经济参与率加速上升。过去五年间,相关指标累计增长4.6个百分点,增幅达到全年龄段平均水平的近两倍。从地域分布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全国17个市道中,已有10个地区的老年人口就业率超过青年群体,占比逾半数。 反之,青年群体的经济活动参与率自去年5月起已连续13个月呈下滑趋势。分析指出,这主要归因于选择“休息”等非求职状态的青年人数持续增加。尽管今年5月处于待业状态的青年人数(39.6万)出现13个月来的首次下降,同比减少3000人,但整体趋势仍不容乐观。专家认为,制造业、建筑业等优质岗位短缺及大企偏好雇佣资深员工等因素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专家分析称,“银发就业”现象持续升温折射社会隐忧。截至2023年,韩国老年人贫困率高达38.2%,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位居首位。统计显示,65岁以上养老金领取者的月均收入仅为8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300元),明显低于一人家庭最低生活标准134万韩元。 此外,老年就业者缺乏雇佣稳定性。截至去年8月,60岁以上非正规就业者达281.2万人,居各年龄段之首。韩国老年人由于养老金领取年龄推迟造成的收入空窗期等问题,迫使多数老年人不得不从事低质量工作来维持基本生活。 韩国经济产业研究院经济研究室长金光锡(音)表示:“当前劳动市场呈代际就业机会分配失衡现象。青年群体就业意愿持续走低,而高龄劳动者市场参与度却强劲增长,这一结构性矛盾短期内可能进一步恶化。”他强调称,“银发就业潮”现象反映出人口结构变化及社会保障体系滞后问题。政府需完善养老保障体系,通过系统性改革,切实改善老年人的经济困境。
2025-06-17 01:35:37 -
调查:好奇心是决定韩国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导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调查结果显示,成绩优异的韩国学生在好奇心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成绩较差的学生。OECD将好奇心、毅力、情绪调节能力及抗压能力等视为影响学生学业表现的关键因素。 据韩国教育开发院(KEDI)15日消息,该院副研究员李周妍(音)基于2022年PISA数据,对约5600名15岁韩国学生的社交能力与情绪管理能力进行了分析。PISA是每三年开展一次的全球性评估,面向全球15岁学生,旨在检验其掌握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所需核心知识与技能的水平。 2022年PISA首次将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纳入测评,涵盖科学、数学、阅读及创造性思维四大领域。数据显示,韩国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好奇心”得分上普遍领先于成绩较低者。 虽然在毅力方面的差距不及好奇心明显,但成绩优异学生在各科目中的毅力得分整体较高。具体来看,各科目的好奇心得分(范围为-1至1分)中,科学科目分差最大,高分组为0.52分,低分组为-0.26分,差距达0.78分;其次依次为数学(0.66分)、阅读(0.61分)和创造性思维(0.56分)。 在情绪调节能力方面,除科学和数学科目外,高低分群体之间的差距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在抗压能力维度上,成绩较差的学生在除科学和数学外的其他科目得分略高于成绩较好的学生。 此外,李周妍指出,韩国学生在情绪调节能力上的整体表现高于OECD成员国平均水平。数据显示,韩国学生在情绪调节能力上的得分为0.18分,高于OECD平均值(-0.01分)0.19分;好奇心得分高出0.03分,抗压能力高出0.01分,而毅力方面则低于平均水平0.05分。 李周妍表示,具备较强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学生更善于应对压力,通过情绪调节及合作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这对实现积极健康的学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5 23:32:08 -
食品价格赶美超日 韩国政府启动"菜篮子"保卫战
数据显示,以实际购买力为标准的韩国食品价格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高居第二位,近5年间食品物价累计涨幅达25%,政府已开始着手制定综合对策稳控民众实际感受到的体感物价。 根据经合组织15日公布的基于购买力平价(PPP)进行的物价水平统计(以2023年为基准),韩国食品及非酒精饮料的价格水平为147,较经合组织平均水平(100)高出47个百分点。 购买力平价物价水平是考虑经济规模和汇率等变数,对各国物价进行横向比较的指标,可视为各国民众实际感受到的体感物价水平。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韩国仅次于瑞士(163)高居第2位,经济规模较大的美国(94)、日本(126)、英国(89)、德国(107)等食品价格均低于韩国。 韩国的服装鞋类和教育物价水平分别为137和110,均超过经合组织平均水平。相反,涵盖多个项目的家庭最终消费支出(HFC)为85,低于平均水平,交通、文化休闲、外出就餐、居住等价格也在经合组织平均水平以下。 整体物价水平虽不高,但饮食服装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相对较贵。统计厅发布的今年一季度居民物价指数为116.03,这是以2020年物价水平为基准(100)计算得出的结果,意味着自2020年以来物价累计上涨16%。 由购买频率较高、支出比重较大的144项商品组成的生活物价指数第一季度为119.09,食品物价指数为125.04. 韩国政府也已意识到物价上涨令普通市民“菜篮子”承压,总统李在明日前在主持召开紧急经济检查工作组会议时质问“方便面价格已经2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0元)了吗?物价问题令国民苦不堪言。” 政府正以企划财政部为中心制定跨部门稳控物价对策,将重点放在近期价格大幅上涨的鸡蛋和加工食品等。政府计划通过扩大对大型超市、传统市场、网上平台等流通渠道的折扣方案,稳定农畜水产品价格。 对于供需不稳定的商品,政府计划提前释放储备物资,对产地供应量进行实时监控,提前管控阶段性供需波动,并考虑对进口农畜产品适用配额关税。 对于方便面等加工食品,将调查提价过程中是否存在生产商和流通商之间的不公正行为,并考虑联合韩国消费者院、消费者保护团体等公开加工食品的成本及价格信息。 有关部门长官将直接与业界展开对话,推迟电力、燃气、铁路等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公共费用涨价。有观测认为,鉴于以色列袭击伊朗导致中东局势动荡可能推高国际油价,政府可能重新扩大此前已部分恢复的燃油税减免优惠。
2025-06-15 19:19:57 -
韩国将在济州和首尔举办"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
据韩国环境部3日消息,为纪念“世界环境日”将于本月4日至13日期间在济州岛和首尔两地举办系列活动。 今年纪念大会将于5日在济州道西归浦市的济州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是韩国自1997年以来,时隔28年再次承办“世界环境日”主场纪念活动。 “世界环境日”设立于1972年,以纪念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首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联合国推动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契机。今年的主题为“终结塑料污染”,官方口号是“共同的挑战,集体的行动”。环境部表示,治理塑料污染不仅是部分国家的责任,更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携手应对。 本次纪念活动将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机构代表,以及来自老挝、孟加拉国、日本等20个国家的高级别代表团、各国驻韩大使、学术界和产业界人士约1300人参加。 韩国环境部还将在活动中发布“循环经济行动倡议”。该倡议旨在为有意愿改善但缺乏能力管理塑料污染问题的国家提供以韩国技术和经验为基础的综合性问题分析与定制化支持方案。环境部表示,该倡议也将为希望在循环经济领域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和机构提供有力助力。 在纪念大会前夕,韩国将启动“30×30联盟”,实现到2030年,将全国30%的国土划为自然保护区或生态共生区域,并修复30%受损生态环境的目标。 “30×30联盟”由环境部及其下属机构——国立生物资源馆、国立公园公团、国立生态院、韩国环境保全院等主导,三星电子、浦项POSCO DX、现代Rotem等企业参与,联合IUCN、拉姆萨尔东亚区域中心、韩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宣明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韩国生态复原协会、自然环境管理技术学会等民间组织共同参与。 2022年12月,在加拿大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各国一致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确立到2030年将全球30%陆地和海洋划为保护区,并恢复30%受损区域。为响应这一框架,韩国政府于2023年12月制定《第五次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明确提出到2030年将全国30%的国土划为保护区或自然共生区域。
2025-06-04 03:00:13 -
韩国老年就业率居经合组织之首 岗位质量堪忧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就业率虽高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首位,但就业质量存在显著问题。迫于养老金保障不足的经济压力,多数退休老人不得不重返劳动市场,却普遍面临职业断层与岗位降级的双重困境。 韩国国会预算政策处于27日发布的《人口与就业趋势议题》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韩国65岁以上老年就业人口占全体的37.3%,远超OECD平均水平(13.6%),较同为老龄化社会的日本(25.3%)高出12个百分点。报告指出,经济压力是推动老年人再就业的首要因素。据统计,韩国65岁以上养老金领取者的月均收入仅为8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300元),远低于2024年韩国单人家庭最低生活费标准(134万韩元)。 然而,在老年人就业率持续攀升的表象之下,潜藏着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数据显示,在65岁及以上就业群体中,非正规就业者占61.2%,其中近半数(49.4%)集中于员工规模不足10人的微型企业。从职业分布看,35.4%集中于简单劳务岗位,15%从事机械操作工作,反映出高龄再就业者主要从事低技能、高强度体力劳动,普遍职业层级下移,缺乏稳定性和发展性。 此外,老年劳动者的薪资水平呈断崖式下跌。据数据,60岁以上再就业者月均工资(278.9万韩元)较50多岁在职群体(350.9万韩元)下降20.5%。调查显示,53.2%的65岁以上再就业者表示当前岗位与原职业“完全无关”或“关联性较低”。据分析,老由于缺乏有效的职业衔接机制,多数老年人在再就业时不得不放弃多年积累的专业经验,转投完全不相关的新领域,从而陷入“职业降级及薪资下滑”的双重困境。对此,报告强调,亟需建立多方协商机制,就“如何确保老年劳动者在退出主要职业生涯后仍能稳定地参与经济活动”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报告指出,韩国高龄群体虽具有强烈就业意愿,但目前劳动市场难以提供匹配岗位。政府应尽快构建高龄人才就业支持体系,通过职业培训、岗位对接等政策干预,缓解“经验与岗位错配”问题。同时需建立弹性退休机制,延长专业人才职业生命周期,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
2025-05-27 18:36:55 -
韩国青年"尼特族"比例持续上升 远高于经合组织平均水平
根据韩国雇佣信息院25日发布的《青年尼特族结构变化及促进就业对策》报告,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要11个主要成员国中,韩国是唯一一个自2014年以来青年“尼特族”(NEET,即不升学、不就业、不参加职业培训群体)比例持续上升的国家。 数据显示,2022年韩国青年尼特族比例达到18.3%,在11个主要成员国中位列第三,较OECD平均水平高出5.7个百分点。该比例自2014年的17.5%起逐年上升,2020年达到峰值20.9%,虽随后有所回落,但2022年仍维持在18.3%,明显高于2014年水平。 相比之下,意大利、墨西哥等其他主要OEC成员国的青年尼特族规模均较2014年有所下降。OECD整体平均比例也从15.7%降至12.6%,降幅达到3.1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韩国较高的大学升学率及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使得OECD现行尼特族统计标准难以全面反映韩国青年实际状况,导致相关数据可能被高估。为此,报告建议重新制定符合国情的尼特族定义,并深入分析近年来韩国青年尼特族的结构变化。 具体来看,2018年至2024年期间,男性青年尼特族比例由13.5%上升至15.7%,女性则由18%下降至15%。按年龄段划分,25岁至29岁青年尼特族比例最高,达到20.2%,其中男性比例呈上升趋势,女性比例则有所下降。研究推测,男性多因服兵役后长期准备就业,女性则倾向较早进入非正规或短期岗位。 总体来看,受青年人口减少影响,青年尼特族总人数由2008年的156.2万人减少至2024年的125.3万人。按学历划分,高中毕业生占比最高,大学毕业生居次位。但与2018年相比,2024年高中毕业生比例下降3.5个百分点,大学毕业生比例则上升10.9个百分点。 按类型划分,青年尼特族主要包括就业准备型、升学准备型、家庭照护型、非求职型、身心障碍型和待服兵役型六大类别,其中唯有非求职型人数呈现增长趋势。 报告建议,应加强对非求职型青年的心理支持与职业能力培养,扩大心理健康服务覆盖面,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政策,助力青年由“非求职”状态向积极求职转变,推动其顺利融入劳动市场。
2025-05-25 23:21:26 -
韩国年轻人对非婚生育认同度上升 女性态度转变更为显著
随着20至30多岁群体对“非婚生育”的社会接受度持续提升,女性的认同度增长幅度正逐步超过男性,相关观念的性别差异也呈现出缩小趋势。 韩国女性政策研究院19日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受总统直属的低生育高龄社会委员会委托开展的调查发现,20至30多岁人群对非婚生育的同意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女性的态度转变尤为显著。 具体来看,20多岁男性对非婚生育的同意率由2008年的32.4%上升至2023年的43.1%,而同年龄段女性则从28.4%上升至42.4%。在此期间,女性的上升幅度为14个百分点,明显高于男性的10.7个百分点。 在30多岁群体中,男性的同意率从28.7%升至43.3%,女性从23.9%升至40.7%。女性提升幅度为16.8个百分点,同样高于男性的14.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20至30多岁男女对“未婚同居”的接受度也明显增强。20多岁男性的同意率从2008年的67.2%上升至81.1%,女性则从55.6%跃升至81%,女性的增长幅度(25.4个百分点)大幅超过男性(13.9个百分点)。30多岁人群也呈现出类似趋势。 对此,研究人员指出,尽管男性在非婚生育与未婚同居议题上的整体同意率仍高于女性,20多岁群体也高于30多岁,但各项差距正逐步缩小。 据韩国保健福祉部数据,韩国2022年的非婚生育率为3.9%,远低于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当年平均水平的41%。但2023年已小幅上升至4.7%。随着社会观念持续转变,政府也正将非婚生育视作应对低生育率的一种可能方案,推进相关政策研究。 保健福祉部第一次官李基日表示,女性对非婚生育的接受度上升,反映出她们希望摆脱传统婚姻与家庭结构带来的压力。在总和生育率降至0.75的背景下,国家有必要通过继承、税制优惠等多方面支持非婚生育,以回应结构性低生育危机。
2025-05-19 20:04:47 -
总统候选人劳动政策成焦点 工时改革引经济界担忧
距离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还剩下不到20天,各主要候选人在劳动政策上的承诺受到高度关注,尤其是在工作时长上的改革问题成为焦点,经济界对此不乏担忧之声。 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提出缩短工时,国民力量党候选人则主张基于劳资协商,对每周52小时工作制进行调整。外界评价李在明的政策倾向于劳动者立场,而金文洙则更多反映了经济界的诉求。 李在明承诺打造劳动受尊重,人人权利受保障的社会,提出推广每周4.5天工作制,在2030年前将韩国工时缩减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平均水平以下。 韩国《劳动标准法》未明文规定每周五天工作制,仅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单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分析称,李在明的承诺核心在于缩短法定劳动时间,向积极响应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或财政支援。 但经济界对李在明的这一承诺表示担忧,韩国经营者总协会指出,目前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法定每周工时低于40小时的仅有澳大利亚(38小时)、比利时(38小时)和法国(35小时)。除比利时外,几乎没有国家通过立法强制推行四天工作制。在韩国劳动生产效率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情况下,单方面缩减工时将进一步削弱企业竞争力。 金文洙则提出打造对企业友好、工作舒适的国家,承诺在劳资协商的基础上改进52小时工作制。虽尚未公布具体方案,但参照国民力量党此前提出的4.5天工作制构想,可能在维持总工时不变的前提下,将现行5天工作制调整为4.5天,周一至周四每天工作9小时,周五工作4小时。 这一方案也引发忧虑,经济界人士指出,每日工作9小时将额外支付加班费。按照现行法律规定,超出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的加班时段需支付1.5倍工资,这将加重企业负担。 另据EMBRAIN PUBLIC等四家民调机构本月12日至14日对1000名选民联合实施的最新调查,李在明支持率为49%,金文洙为27%,李俊锡为7%,83%的受访者称本次大选一定会投票。
2025-05-15 2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