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PB’新闻 8个
-
Musinsa启动IPO筹资 加码中国线下市场布局
韩国在线时尚平台Musinsa正推进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加快全球业务扩张步伐。鉴于海外市场布局涉及物流与线下渠道等领域的大规模投入,公司计划通过上市提前筹集资金,为全球化战略提供支撑。 据业界12日消息,Musinsa计划到2030年在中国开设逾100家线下门店。目前公司在韩国本土运营33家门店,未来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步伐将明显加快。中国首家门店预计于今年第四季度在上海或杭州等主要城市开业。 目前,Musinsa的线下布局主要包括自有品牌(PB)门店Musinsa Standard以及集合型门店Musinsa Store。今年4月,Musinsa与品牌Matin Kim签署总代理协议,并在日本东京开设门店,借此试探海外线下市场的拓展潜力。通过Matin Kim门店的运营情况,公司确认了韩国时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空间,计划自今年起全面加快海外线下扩张步伐。 在业绩目标方面,Musinsa同样制定了积极的增长规划。尤其是在重点布局的中国市场,公司提出到2030年实现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2.6亿元)销售额的目标。考虑到Musinsa去年整体销售额为1.2427万亿韩元,这一目标颇具挑战性。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时尚市场整体规模高达665万亿韩元,市场潜力可观。 在盈利模式方面,Musinsa通过线上平台连接品牌与消费者,收取佣金获得收入,线下门店的销售额则直接计入公司营收。去年,公司销售额约为1万亿韩元,但交易总额已突破4万亿韩元。随着中国市场线下门店的大规模扩张,销售目标也随之大幅提升。 然而,要实现上述目标,Musinsa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特别是在物流体系和线下渠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资本。为此,公司计划在中国市场与运动品牌安踏体育(Anta Sports)合作,借助当地合作伙伴的物流网络构建初期配送体系,但最终目标仍是打造自主的全球物流能力。 目前,Musinsa已设立物流子公司Musinsa Logistics。为提升全球配送效率,公司在韩国物流中心引入自动化系统,并在海外建设库存仓库,力求实现海外消费者1至2天内收货,提供接近韩国本土的购物体验。 为顺利筹集扩张资金,Musinsa正同步考虑在韩国和海外两地上市的可能性。公司首席执行官(CEO)朴俊模(音)表示:“全球扩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尤其是在物流和线下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IPO将成为推动全球化布局的重要资金来源。公司将对具体的上市方案进行深入研究。” 业界相关人士表示,Musinsa若选择在韩国上市,预计不会遇到太大阻碍;但若考虑海外上市,则需面对品牌全球知名度较低以及交易额与销售额存在一定差距的挑战。综合融资需求,公司可能会同时推进韩国和海外两地的上市计划。
2025-06-12 19:42:41 -
韩国便利店联手地方农户 "地方经济"成新消费趋势关键词
近期,韩国流通业正积极推行“地方经济(Local+Economy)”模式,通过与地方农户和小商户合作开发特色产品,引领新消费趋势。这种共生型消费模式既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为消费者带来独具特色的本地化产品。 据韩国流通行业24日消息,CU便利店日前推出的嗨棒(Highball)系列产品被视为“地方经济”的典范案例。该系列饮品以草莓、西柚等新鲜水果酿制而成,自上市以来广受欢迎,累计销量已突破1500万个。 此外,CU推出的“鲜蜜柑嗨棒”更是引发了韩国民众对济州地区剩余蜜柑的关注。这些蜜柑因外观和大小各异,难以作为标准商品出售,但在去年11月至今年2月间,通过CU的销售渠道成功消化了546吨。CU通过与济州当地农户签署直采协议,将蜜柑切片及果汁用于饮品制作。目前,CU正将这一合作模式扩展至全罗南道高兴产的柚子、珍岛产的大葱以及庆尚南道昌宁产的洋葱等地特产,推出相关速食品和饮品。 另一家便利店GS25也积极响应“地方经济”趋势。2023年1月,GS25与全罗北道益山农协合作,限量推出“鲜奶油糯米团”,首批2000个在短时间内售罄,随后销售区域扩展至大田及忠清地区。去年12月,该品牌还推出使用忠清南道礼山产大米与苹果酿制的果酒“IGIN苹果酒”,4000套产品在开启预售后仅25分钟即被抢购一空,受到消费者热烈追捧。 7-ELEVEN则将“地方经济”理念融入自有品牌(PB)商品战略中。该品牌与韩国农村振兴厅合作,推出“Seven Select汽水”系列,采用地方小农户与青年农户种植的水果为原料。其中,以全罗南道罗州秋黄梨制成的秋黄梨汽水,以及高兴产柚子制成的柚子汽水尤为畅销。截至目前,该系列累计销量已超过850万瓶,所使用的农产品总量超过150吨。 业内人士表示:“‘地方经济’不仅是短期潮流,更是一种有助于构建长期品牌形象的可持续战略。通过实现地方共生与环境友好,这一模式有望成为未来消费市场的新方向。” 济州岛蜜柑【图片提供 BGF零售】
2025-04-24 20:04:00 -
奢侈品与平价商品齐头并进 韩国消费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
在高物价长期化与内需疲软的背景下,韩国流通业加速呈现“高端化”与“实用性”并行的两极分化格局。一方面,市场着力满足高净值客户对高端商品与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则转向吸引重视实用性与性价比的大众消费群体。 据流通业界20日消息,韩国主要百货公司近年来在珠宝、美妆、儿童、食品等特定品类加快推进垂直细分。为优化高端服务体验,卖场同步进行空间重组,增设专属休息区、私人购物空间及定制化礼宾服务。 数据显示,去年韩国主要百货公司的VIP客户销售占比持续上升,乐天与新世界百货均达45%,现代百货为43%,格乐丽雅(Galleria)百货则突破半数,达到51%。 为强化高端布局,乐天百货总店近期在一层引入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格拉夫(Graff)等高端珠宝品牌,并将儿童专馆升级为高端主题空间。新世界百货总店则将新馆改造为主打高端时尚与餐饮的“THE ESTATE”,并计划下半年开设集合韩国最大规模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与爱马仕(Hermes)门店的“THE RESERVE”。 现代百货狎鸥亭总店近日新设高端红酒吧,顾客可按杯试饮售价高达240万至27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2万至1.3万元)的波尔多一级酒庄红酒;位于狎鸥亭的格乐丽雅百货则正在推进奢侈品专区——西馆的高端化改造,计划于上半年引进瑞士奢华腕表品牌亨利慕时(H. Moser & Cie.)及德国高端珠宝品牌华洛芙(Wellendorff)。 与百货公司主打高端化的战略不同,大型超市则聚焦于食品等生活必需品领域,通过扩大自有品牌(PB)商品比重,顺应消费者日趋理性的购买倾向。易买得通过运营“Peacock”“No Brand”等品牌,将PB商品销售占比从2020年的8%提升至2023年的11%。 Homeplus则通过“Homeplus Signature”和“Simplus”等系列,将PB商品销售占比从2020年的5%提升至今年第一季度的10%;乐天玛特旗下“Yorihada”等产品也实现快速增长,今年第一季度PB销售占比较去年同期翻倍,达到10%。乐天玛特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湿巾等品类中,售价约1000韩元的PB商品已占据超过一半的销售份额,深受消费者青睐。 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的《2024年流通企业销售统计》,线上渠道销售占比首次突破50%,达50.7%。在线下渠道中,百货公司占比为17.4%,便利店为17.3%,大型超市为11.9%,企业型超市(SSM)为2.8%。 格乐丽雅百货奢侈品专区——西馆二楼【图片来源 格乐丽雅百货】
2025-04-20 20:39:05 -
高通胀催热韩国PB市场 流通业加速品类扩展
在经济低迷与物价高企背景下,韩国流通行业加速布局自有品牌(PB)商品。价格低于一般制造商品牌的PB商品不仅当前销售表现亮眼,也被视为未来增长引擎。 据韩国流通业界17日消息,大型超市乐天玛特将在本月30日前开展“PB Festa”活动,500余种自有品牌(PB)商品参与促销,部分食品及生活用品最高可享五折优惠。 便利店行业也在通过PB商品推动价格下调。近日,7-Eleven携手旗下乐天玛特推出“Seven Select大容量袋装饮料”,每100毫升售价仅300韩元(约合人民币1.5元),较同类产品便宜约50%。 在理性消费和性价比导向日益突出的趋势下,主要流通企业正加快推进PB战略。易买得24(Emart24)推出“1900紫菜包饭”“900三角紫菜包饭”等产品,直接在商品名称中标示价格;GS25也上架了“1400瓶装咖啡”“千元豆芽菜”等产品,突出低价优势。 PB商品带动的业绩改善同样明显。大型超市易买得的PB专卖品牌“No Brand”去年实现销售额1.39万亿韩元,较2015年创立初年的234亿韩元增长近60倍;Homeplus部分品类的PB销售额同比增长达67%;便利店CU的PB销售额同比增长21.8%。 面对增长势头,各企业加速扩充PB产品线。Homeplus计划在年内将PB品类从1400种增加至2000种;CU将原PB品牌“HEYROO”更名为“PBICK”;GS25则计划将“Real Price”系列扩展至100种以上。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推出PB商品的目的不仅是满足性价比需求,许多企业还通过推出日常必需品等大众化产品,开拓新市场,进一步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 此外,PB商品的品类定位也在不断延伸,从早期主打高性价比的食品,拓展至服饰、美妆等新领域。7-Eleven近期推出售价9000韩元的“7-Select”T恤,并计划进一步推出袜子等服饰类产品。 线上渠道也在加速布局PB业务。Coupang表示,其PB品牌“CPLB”的合作企业数量已从2019年的160家增长至2024年底的630家。 便利店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在高物价环境下,PB商品已成为线上线下流通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手段。不仅当前销量稳步增长,还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今后将持续扩大产品种类。” 易买得24推出的“1900紫菜包饭”【图片来源 易买得24】
2025-04-18 00:24:25 -
韩国便利店抢滩时尚美妆市场 自有品牌成增长新引擎
韩国便利店行业正加速进军时尚美妆领域,借助自有品牌(PB)产品拓展业务边界,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为吸引年轻消费群体、提升渠道竞争力,业界主要企业纷纷启动差异化战略,争夺非食品品类新高地。 7-Eleven于14日宣布,正式推出业内首个PB时尚商品系列“7-Select T恤”,首发的两款产品主打简约设计与实用穿搭,瞄准大众市场的日常需求。业内普遍认为,此举旨在抢占时尚美妆核心板块,强化市场主导权。 7-Eleven此前已着手拓展时尚品类。去年9月,该公司将首尔东大门“dundun店”打造成时尚美妆特色门店,并与街头品牌MWOONG、袜子品牌SOCKSTOP合作,销售T恤等服饰类商品。同时,在新一代加盟门店“New Wave Origin店”中也试点引入时尚品类,带动去年相关销售额同比增长15%。 GS25等竞争对手也加快步伐。该公司上月携手本土时尚平台Musinsa推出Musinsa Standard基础款系列,满足便利店消费者对平价服饰的需求。数据显示,上月2日至14日期间,全国3000家销售该系列产品的门店,服装类销售额同比激增65%。此外,GS25还于本月9日启动Musinsa旗下彩妆品牌WHIZZY的试销,进一步扩展其美妆阵容。 海外便利店市场同样呈现类似趋势。日本全家便利店推出的标志性蓝绿条纹袜因演员木村拓哉穿着引发关注,去年5月销量突破2000万双;罗森则与无印良品展开合作,拓展生活服饰商品线,并覆盖全国门店。 然而,便利店受限于有限的营业面积,服饰类商品的陈列往往需压缩其他品类区域,盈利模式仍有待验证。目前服装类销售占比尚不足5%,但业内普遍认为,时尚美妆板块有望成为推动便利店转型与增长的新引擎,相关企业也将持续优化商品结构,加大投入力度,以提升整体收益能力。 14日,7-Eleven正式推出业内首个PB时尚商品“7-Select T恤”系列。【图片来源 】
2025-04-14 23:38:51 -
韩国便利店双雄海外竞速 差异化布局抢占新市场
韩国便利店行业巨头CU与GS25的竞争已从本土市场延伸至海外。据流通业界日前消息,韩国便利店市场趋于饱和,竞争进入“红海”阶段。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尽管行业仍在扩张,但国内门店数量已接近上限,未来竞争的重点将从规模扩张转向服务质量和内容创新。” 受高物价与消费疲软影响,韩国国内市场消费需求持续低迷,促使CU与GS25加速海外布局,以寻求新的增长点。财报显示,CU母公司BGF Retail去年实现营业利润251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同比微降0.6%;GS25母公司GS Retail去年营业利润则为1946亿韩元,同比下滑10%。面对国内市场的增长瓶颈,两大品牌正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CU在蒙古、马来西亚和哈萨克斯坦市场表现亮眼,目前在蒙古运营460家门店,在马来西亚和哈萨克斯坦分别设有150家和27家门店。 CU于2018年进入蒙古市场,成为首个进军该国的韩国便利店品牌。在首都乌兰巴托开设的首家门店“CU香格里拉店”发展迅速,截至2023年,门店数量突破300家,创下韩国零售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最快扩张纪录。 CU的海外成功策略主要体现在本地化经营。在蒙古市场,CU不仅提供紫菜包饭、韩式热狗等韩国食品,还推出蒸包、煎饺等符合当地口味的蒙古特色食品。 CU在蒙古市场推出的蒸包【图片来源 BGF Retail】 2021年4月,CU进军马来西亚市场,目前已运营150家门店,并计划到2028年扩展至500家。在当地,其本地化策略成效显著,部分门店日均客流量达1000至3000人次。 2024年3月,CU在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开设首家门店“CU阿斯塔纳广场店”,目前门店数量已增至27家。CU在当地以“差异化、本地化、协同化”为核心策略,引入800余种韩国人气食品,包括方便面、零食、炒年糕、炸鸡块等,以迎合当地消费者需求。尤其是鉴于外国顾客对“汉江自煮方便面”兴趣提升,CU特设即食方便面烹饪设备,以此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另一家便利店巨头GS25目前在蒙古和越南分别运营355家和271家门店。其中,在越南南部的胡志明市,GS25已成为当地门店数量最多的便利店品牌。 在GS25越南胡志明市首家门店“GS25 Mastery店”内,消费者正在排队结账。【图片来源 GS Retail】 在越南市场,GS25以胡志明市首家门店“GS25 Mastery店”为起点,积累成功的经验后,于今年3月14日首次进军北部市场,在河内市的巴亭、还剑、栋多、桥纸等区域同步开设6家门店。GS25在河内优先布局旅游区和商务区,并结合当地市场特点,采用越南传统风格、图书馆主题等独特门店设计,同时强化生鲜食品供应。 GS25针对越南消费者偏爱“街头食品”的饮食习惯,推出本地化食品,如越南馒头(banh bao),并引入炒年糕、紫菜包饭等韩式即食产品。此外,门店还融入餐饮、咖啡店和休息区概念,以提升市场竞争力。GS25计划今年在越南北部新增40家门店,将全国门店总数扩展至500家,并计划到2027年增至700家。 在蒙古市场,GS25虽在门店数量上暂时落后于CU,但凭借特色商品和本地化策略积极竞争。其引入旗下即食炸鸡品牌CHICKEN25,并结合蒙古消费者的饮食习惯,推出自主咖啡品牌Cafe25鲜奶拿铁等热门产品。此外,GS25持续丰富自有品牌(PB)商品和即食食品种类,不断优化市场供应结构,并加速向综合性生活方式平台转型。 数据显示,去年GS25在越南和蒙古市场的便利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9.5%。今年,GS25计划巩固现有市场业务,推动高端化转型,并探索可持续的盈利模式。GS25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通过稳定运营与高端化战略构建盈利模式,并积极开拓潜力市场,进一步提升GS25的全球品牌价值。” 面对国内市场的增长瓶颈,CU与GS25正加速全球化布局,通过本地化策略、产品差异化和服务升级在竞争激烈的海外市场站稳脚跟。随着两大品牌在蒙古、越南、马来西亚等地的持续扩张,韩国便利店行业的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然而,如何在海外市场实现长期稳定盈利,并在本土化与品牌标准化之间找到平衡,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考验。 在蒙古“GS25 乔金店”内,消费者正在排队结账。【图片来源 GS Retail】
2025-04-03 18:11:51 -
Homeplus申请企业重整 韩国流通业面临变局
随着韩国大型连锁超市Homeplus正式申请企业重整,流通行业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 Homeplus于本月4日向首尔回生法院申请企业重整。公司表示,近期信用评级下调可能引发资金压力,因此决定通过重整缓解短期财务困境。然而,业内分析认为,除大股东MBK Partners的经营问题外, 长达10年的义务性休业等过度监管政策,以及Coupang和中国电商平台的强势崛起,也是导致其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受疫情影响,“非接触式消费”文化迅速普及,消费者购物习惯从线下转向线上,电商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等中国电商平台加速进军韩国市场,进一步挤压了传统大型超市的生存空间。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的《2024年年度流通企业销售现状》显示,大型超市在整体流通销售中的占比从2020年的17.9%下降至11.9%,而同期线上销售占比则从46%上升至50.6%,显示出市场结构的快速变迁。 此外,大型超市还面临政策性监管的挑战。为保护传统市场和小商圈,韩国政府实施每月两次的义务性休业政策,并限制凌晨配送。然而,随着在线购物的普及,这些政策的实际效果备受质疑。周末休业削弱了线下门店的竞争力,而限制凌晨配送则使大型超市在与电商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为应对挑战,大型超市正加快调整经营战略,寻求通过提升线下门店特色化和商品竞争力来稳固市场份额。例如,易买得计划到2027年新增至少三家门店,并打造特色食品市场,以提升顾客黏性。 乐天玛特则调整战略,聚焦提升生鲜和自有品牌(PB)商品的竞争力,计划扩大以生鲜和即食食品为核心的杂货店规模,并引入儿童游乐场、体育设施等专业租户,以延长顾客停留时间并优化消费体验。 首尔市内某家Homeplus门店外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23:29:07 -
韩国时尚电商平台加码美妆市场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时尚与美妆市场协同效应的增强,韩国各大时尚电商平台正加速拓展美妆业务,推动美妆品类销售占比持续上升。Musinsa、29CM、Zigzag、W Concept等主要平台的美妆交易额在去年均实现显著增长,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据业界11日消息,去年Musinsa美妆专区“Musinsa Beauty”的化妆品品类交易额同比增长约2倍,相较2021年上线时增长9.6倍;购买人数较上线初期增长约451%,同比增长约70%。29CM美妆品类交易额同比增长约60%,主要得益于其为25至39岁女性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美妆品牌与产品,精准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 W Concept的美妆品类同比增长20%。其中,内服美容产品增长47%,香氛增长38%,彩妆和护肤增长20%,头发及身体护理增长10%。W Concept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消费者对潮流美妆品牌的需求显著上升。自平台2019年5月整合美妆品类以来,入驻美妆品牌数量已增长6倍。” Zigzag自2022年4月推出美妆专区“Zigzag Beauty”以来,入驻品牌数量已超过2400个,较上线初期增长10倍以上。去年,美妆品类交易额同比增长137%,创历史新高;同期交易量增长106%,首次购买美妆产品的客户与客单价也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为强化竞争力,各平台正通过独家产品、品牌合作及新兴品牌扶持等策略扩大市场份额。Zigzag推出独家策划商品“Zigzag Pick”,并于去年推出10余款产品,截至10月,该系列商品占美妆品类交易额的20%。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平台今年将进一步强化美妆业务布局。Musinsa Beauty计划发掘并扶持中小型独立品牌,同时加强自有品牌(PB)业务。 29CM计划大幅扩展美妆品类,并优化品牌筛选标准,重点考量品牌故事、功能性及设计,未来将每月策划推出美妆展,并计划全年开展大规模活动。 Zigzag则计划通过扩大商品与品牌入驻数量、引入新技术等方式,推动业务的定量与定性增长,进一步巩固其在美妆市场的竞争力。 W Concept将实施“双轨战略”,一方面发掘独立品牌,另一方面加速奢侈美妆品牌的引入,以扩展美妆生态系统。 Musinsa美妆专区“Musinsa Beauty”宣传图【图片来源 Musinsa】
2025-02-11 22:41:01
-
Musinsa启动IPO筹资 加码中国线下市场布局
韩国在线时尚平台Musinsa正推进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加快全球业务扩张步伐。鉴于海外市场布局涉及物流与线下渠道等领域的大规模投入,公司计划通过上市提前筹集资金,为全球化战略提供支撑。 据业界12日消息,Musinsa计划到2030年在中国开设逾100家线下门店。目前公司在韩国本土运营33家门店,未来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步伐将明显加快。中国首家门店预计于今年第四季度在上海或杭州等主要城市开业。 目前,Musinsa的线下布局主要包括自有品牌(PB)门店Musinsa Standard以及集合型门店Musinsa Store。今年4月,Musinsa与品牌Matin Kim签署总代理协议,并在日本东京开设门店,借此试探海外线下市场的拓展潜力。通过Matin Kim门店的运营情况,公司确认了韩国时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空间,计划自今年起全面加快海外线下扩张步伐。 在业绩目标方面,Musinsa同样制定了积极的增长规划。尤其是在重点布局的中国市场,公司提出到2030年实现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2.6亿元)销售额的目标。考虑到Musinsa去年整体销售额为1.2427万亿韩元,这一目标颇具挑战性。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时尚市场整体规模高达665万亿韩元,市场潜力可观。 在盈利模式方面,Musinsa通过线上平台连接品牌与消费者,收取佣金获得收入,线下门店的销售额则直接计入公司营收。去年,公司销售额约为1万亿韩元,但交易总额已突破4万亿韩元。随着中国市场线下门店的大规模扩张,销售目标也随之大幅提升。 然而,要实现上述目标,Musinsa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特别是在物流体系和线下渠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资本。为此,公司计划在中国市场与运动品牌安踏体育(Anta Sports)合作,借助当地合作伙伴的物流网络构建初期配送体系,但最终目标仍是打造自主的全球物流能力。 目前,Musinsa已设立物流子公司Musinsa Logistics。为提升全球配送效率,公司在韩国物流中心引入自动化系统,并在海外建设库存仓库,力求实现海外消费者1至2天内收货,提供接近韩国本土的购物体验。 为顺利筹集扩张资金,Musinsa正同步考虑在韩国和海外两地上市的可能性。公司首席执行官(CEO)朴俊模(音)表示:“全球扩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尤其是在物流和线下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IPO将成为推动全球化布局的重要资金来源。公司将对具体的上市方案进行深入研究。” 业界相关人士表示,Musinsa若选择在韩国上市,预计不会遇到太大阻碍;但若考虑海外上市,则需面对品牌全球知名度较低以及交易额与销售额存在一定差距的挑战。综合融资需求,公司可能会同时推进韩国和海外两地的上市计划。
2025-06-12 19:42:41 -
韩国便利店联手地方农户 "地方经济"成新消费趋势关键词
近期,韩国流通业正积极推行“地方经济(Local+Economy)”模式,通过与地方农户和小商户合作开发特色产品,引领新消费趋势。这种共生型消费模式既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为消费者带来独具特色的本地化产品。 据韩国流通行业24日消息,CU便利店日前推出的嗨棒(Highball)系列产品被视为“地方经济”的典范案例。该系列饮品以草莓、西柚等新鲜水果酿制而成,自上市以来广受欢迎,累计销量已突破1500万个。 此外,CU推出的“鲜蜜柑嗨棒”更是引发了韩国民众对济州地区剩余蜜柑的关注。这些蜜柑因外观和大小各异,难以作为标准商品出售,但在去年11月至今年2月间,通过CU的销售渠道成功消化了546吨。CU通过与济州当地农户签署直采协议,将蜜柑切片及果汁用于饮品制作。目前,CU正将这一合作模式扩展至全罗南道高兴产的柚子、珍岛产的大葱以及庆尚南道昌宁产的洋葱等地特产,推出相关速食品和饮品。 另一家便利店GS25也积极响应“地方经济”趋势。2023年1月,GS25与全罗北道益山农协合作,限量推出“鲜奶油糯米团”,首批2000个在短时间内售罄,随后销售区域扩展至大田及忠清地区。去年12月,该品牌还推出使用忠清南道礼山产大米与苹果酿制的果酒“IGIN苹果酒”,4000套产品在开启预售后仅25分钟即被抢购一空,受到消费者热烈追捧。 7-ELEVEN则将“地方经济”理念融入自有品牌(PB)商品战略中。该品牌与韩国农村振兴厅合作,推出“Seven Select汽水”系列,采用地方小农户与青年农户种植的水果为原料。其中,以全罗南道罗州秋黄梨制成的秋黄梨汽水,以及高兴产柚子制成的柚子汽水尤为畅销。截至目前,该系列累计销量已超过850万瓶,所使用的农产品总量超过150吨。 业内人士表示:“‘地方经济’不仅是短期潮流,更是一种有助于构建长期品牌形象的可持续战略。通过实现地方共生与环境友好,这一模式有望成为未来消费市场的新方向。” 济州岛蜜柑【图片提供 BGF零售】
2025-04-24 20:04:00 -
奢侈品与平价商品齐头并进 韩国消费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
在高物价长期化与内需疲软的背景下,韩国流通业加速呈现“高端化”与“实用性”并行的两极分化格局。一方面,市场着力满足高净值客户对高端商品与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则转向吸引重视实用性与性价比的大众消费群体。 据流通业界20日消息,韩国主要百货公司近年来在珠宝、美妆、儿童、食品等特定品类加快推进垂直细分。为优化高端服务体验,卖场同步进行空间重组,增设专属休息区、私人购物空间及定制化礼宾服务。 数据显示,去年韩国主要百货公司的VIP客户销售占比持续上升,乐天与新世界百货均达45%,现代百货为43%,格乐丽雅(Galleria)百货则突破半数,达到51%。 为强化高端布局,乐天百货总店近期在一层引入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格拉夫(Graff)等高端珠宝品牌,并将儿童专馆升级为高端主题空间。新世界百货总店则将新馆改造为主打高端时尚与餐饮的“THE ESTATE”,并计划下半年开设集合韩国最大规模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与爱马仕(Hermes)门店的“THE RESERVE”。 现代百货狎鸥亭总店近日新设高端红酒吧,顾客可按杯试饮售价高达240万至27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2万至1.3万元)的波尔多一级酒庄红酒;位于狎鸥亭的格乐丽雅百货则正在推进奢侈品专区——西馆的高端化改造,计划于上半年引进瑞士奢华腕表品牌亨利慕时(H. Moser & Cie.)及德国高端珠宝品牌华洛芙(Wellendorff)。 与百货公司主打高端化的战略不同,大型超市则聚焦于食品等生活必需品领域,通过扩大自有品牌(PB)商品比重,顺应消费者日趋理性的购买倾向。易买得通过运营“Peacock”“No Brand”等品牌,将PB商品销售占比从2020年的8%提升至2023年的11%。 Homeplus则通过“Homeplus Signature”和“Simplus”等系列,将PB商品销售占比从2020年的5%提升至今年第一季度的10%;乐天玛特旗下“Yorihada”等产品也实现快速增长,今年第一季度PB销售占比较去年同期翻倍,达到10%。乐天玛特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湿巾等品类中,售价约1000韩元的PB商品已占据超过一半的销售份额,深受消费者青睐。 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的《2024年流通企业销售统计》,线上渠道销售占比首次突破50%,达50.7%。在线下渠道中,百货公司占比为17.4%,便利店为17.3%,大型超市为11.9%,企业型超市(SSM)为2.8%。 格乐丽雅百货奢侈品专区——西馆二楼【图片来源 格乐丽雅百货】
2025-04-20 20:39:05 -
高通胀催热韩国PB市场 流通业加速品类扩展
在经济低迷与物价高企背景下,韩国流通行业加速布局自有品牌(PB)商品。价格低于一般制造商品牌的PB商品不仅当前销售表现亮眼,也被视为未来增长引擎。 据韩国流通业界17日消息,大型超市乐天玛特将在本月30日前开展“PB Festa”活动,500余种自有品牌(PB)商品参与促销,部分食品及生活用品最高可享五折优惠。 便利店行业也在通过PB商品推动价格下调。近日,7-Eleven携手旗下乐天玛特推出“Seven Select大容量袋装饮料”,每100毫升售价仅300韩元(约合人民币1.5元),较同类产品便宜约50%。 在理性消费和性价比导向日益突出的趋势下,主要流通企业正加快推进PB战略。易买得24(Emart24)推出“1900紫菜包饭”“900三角紫菜包饭”等产品,直接在商品名称中标示价格;GS25也上架了“1400瓶装咖啡”“千元豆芽菜”等产品,突出低价优势。 PB商品带动的业绩改善同样明显。大型超市易买得的PB专卖品牌“No Brand”去年实现销售额1.39万亿韩元,较2015年创立初年的234亿韩元增长近60倍;Homeplus部分品类的PB销售额同比增长达67%;便利店CU的PB销售额同比增长21.8%。 面对增长势头,各企业加速扩充PB产品线。Homeplus计划在年内将PB品类从1400种增加至2000种;CU将原PB品牌“HEYROO”更名为“PBICK”;GS25则计划将“Real Price”系列扩展至100种以上。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推出PB商品的目的不仅是满足性价比需求,许多企业还通过推出日常必需品等大众化产品,开拓新市场,进一步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 此外,PB商品的品类定位也在不断延伸,从早期主打高性价比的食品,拓展至服饰、美妆等新领域。7-Eleven近期推出售价9000韩元的“7-Select”T恤,并计划进一步推出袜子等服饰类产品。 线上渠道也在加速布局PB业务。Coupang表示,其PB品牌“CPLB”的合作企业数量已从2019年的160家增长至2024年底的630家。 便利店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在高物价环境下,PB商品已成为线上线下流通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手段。不仅当前销量稳步增长,还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今后将持续扩大产品种类。” 易买得24推出的“1900紫菜包饭”【图片来源 易买得24】
2025-04-18 00:24:25 -
韩国便利店抢滩时尚美妆市场 自有品牌成增长新引擎
韩国便利店行业正加速进军时尚美妆领域,借助自有品牌(PB)产品拓展业务边界,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为吸引年轻消费群体、提升渠道竞争力,业界主要企业纷纷启动差异化战略,争夺非食品品类新高地。 7-Eleven于14日宣布,正式推出业内首个PB时尚商品系列“7-Select T恤”,首发的两款产品主打简约设计与实用穿搭,瞄准大众市场的日常需求。业内普遍认为,此举旨在抢占时尚美妆核心板块,强化市场主导权。 7-Eleven此前已着手拓展时尚品类。去年9月,该公司将首尔东大门“dundun店”打造成时尚美妆特色门店,并与街头品牌MWOONG、袜子品牌SOCKSTOP合作,销售T恤等服饰类商品。同时,在新一代加盟门店“New Wave Origin店”中也试点引入时尚品类,带动去年相关销售额同比增长15%。 GS25等竞争对手也加快步伐。该公司上月携手本土时尚平台Musinsa推出Musinsa Standard基础款系列,满足便利店消费者对平价服饰的需求。数据显示,上月2日至14日期间,全国3000家销售该系列产品的门店,服装类销售额同比激增65%。此外,GS25还于本月9日启动Musinsa旗下彩妆品牌WHIZZY的试销,进一步扩展其美妆阵容。 海外便利店市场同样呈现类似趋势。日本全家便利店推出的标志性蓝绿条纹袜因演员木村拓哉穿着引发关注,去年5月销量突破2000万双;罗森则与无印良品展开合作,拓展生活服饰商品线,并覆盖全国门店。 然而,便利店受限于有限的营业面积,服饰类商品的陈列往往需压缩其他品类区域,盈利模式仍有待验证。目前服装类销售占比尚不足5%,但业内普遍认为,时尚美妆板块有望成为推动便利店转型与增长的新引擎,相关企业也将持续优化商品结构,加大投入力度,以提升整体收益能力。 14日,7-Eleven正式推出业内首个PB时尚商品“7-Select T恤”系列。【图片来源 】
2025-04-14 23:38:51 -
韩国便利店双雄海外竞速 差异化布局抢占新市场
韩国便利店行业巨头CU与GS25的竞争已从本土市场延伸至海外。据流通业界日前消息,韩国便利店市场趋于饱和,竞争进入“红海”阶段。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尽管行业仍在扩张,但国内门店数量已接近上限,未来竞争的重点将从规模扩张转向服务质量和内容创新。” 受高物价与消费疲软影响,韩国国内市场消费需求持续低迷,促使CU与GS25加速海外布局,以寻求新的增长点。财报显示,CU母公司BGF Retail去年实现营业利润251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同比微降0.6%;GS25母公司GS Retail去年营业利润则为1946亿韩元,同比下滑10%。面对国内市场的增长瓶颈,两大品牌正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CU在蒙古、马来西亚和哈萨克斯坦市场表现亮眼,目前在蒙古运营460家门店,在马来西亚和哈萨克斯坦分别设有150家和27家门店。 CU于2018年进入蒙古市场,成为首个进军该国的韩国便利店品牌。在首都乌兰巴托开设的首家门店“CU香格里拉店”发展迅速,截至2023年,门店数量突破300家,创下韩国零售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最快扩张纪录。 CU的海外成功策略主要体现在本地化经营。在蒙古市场,CU不仅提供紫菜包饭、韩式热狗等韩国食品,还推出蒸包、煎饺等符合当地口味的蒙古特色食品。 CU在蒙古市场推出的蒸包【图片来源 BGF Retail】 2021年4月,CU进军马来西亚市场,目前已运营150家门店,并计划到2028年扩展至500家。在当地,其本地化策略成效显著,部分门店日均客流量达1000至3000人次。 2024年3月,CU在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开设首家门店“CU阿斯塔纳广场店”,目前门店数量已增至27家。CU在当地以“差异化、本地化、协同化”为核心策略,引入800余种韩国人气食品,包括方便面、零食、炒年糕、炸鸡块等,以迎合当地消费者需求。尤其是鉴于外国顾客对“汉江自煮方便面”兴趣提升,CU特设即食方便面烹饪设备,以此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另一家便利店巨头GS25目前在蒙古和越南分别运营355家和271家门店。其中,在越南南部的胡志明市,GS25已成为当地门店数量最多的便利店品牌。 在GS25越南胡志明市首家门店“GS25 Mastery店”内,消费者正在排队结账。【图片来源 GS Retail】 在越南市场,GS25以胡志明市首家门店“GS25 Mastery店”为起点,积累成功的经验后,于今年3月14日首次进军北部市场,在河内市的巴亭、还剑、栋多、桥纸等区域同步开设6家门店。GS25在河内优先布局旅游区和商务区,并结合当地市场特点,采用越南传统风格、图书馆主题等独特门店设计,同时强化生鲜食品供应。 GS25针对越南消费者偏爱“街头食品”的饮食习惯,推出本地化食品,如越南馒头(banh bao),并引入炒年糕、紫菜包饭等韩式即食产品。此外,门店还融入餐饮、咖啡店和休息区概念,以提升市场竞争力。GS25计划今年在越南北部新增40家门店,将全国门店总数扩展至500家,并计划到2027年增至700家。 在蒙古市场,GS25虽在门店数量上暂时落后于CU,但凭借特色商品和本地化策略积极竞争。其引入旗下即食炸鸡品牌CHICKEN25,并结合蒙古消费者的饮食习惯,推出自主咖啡品牌Cafe25鲜奶拿铁等热门产品。此外,GS25持续丰富自有品牌(PB)商品和即食食品种类,不断优化市场供应结构,并加速向综合性生活方式平台转型。 数据显示,去年GS25在越南和蒙古市场的便利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9.5%。今年,GS25计划巩固现有市场业务,推动高端化转型,并探索可持续的盈利模式。GS25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通过稳定运营与高端化战略构建盈利模式,并积极开拓潜力市场,进一步提升GS25的全球品牌价值。” 面对国内市场的增长瓶颈,CU与GS25正加速全球化布局,通过本地化策略、产品差异化和服务升级在竞争激烈的海外市场站稳脚跟。随着两大品牌在蒙古、越南、马来西亚等地的持续扩张,韩国便利店行业的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然而,如何在海外市场实现长期稳定盈利,并在本土化与品牌标准化之间找到平衡,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考验。 在蒙古“GS25 乔金店”内,消费者正在排队结账。【图片来源 GS Retail】
2025-04-03 18:11:51 -
Homeplus申请企业重整 韩国流通业面临变局
随着韩国大型连锁超市Homeplus正式申请企业重整,流通行业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 Homeplus于本月4日向首尔回生法院申请企业重整。公司表示,近期信用评级下调可能引发资金压力,因此决定通过重整缓解短期财务困境。然而,业内分析认为,除大股东MBK Partners的经营问题外, 长达10年的义务性休业等过度监管政策,以及Coupang和中国电商平台的强势崛起,也是导致其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受疫情影响,“非接触式消费”文化迅速普及,消费者购物习惯从线下转向线上,电商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等中国电商平台加速进军韩国市场,进一步挤压了传统大型超市的生存空间。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的《2024年年度流通企业销售现状》显示,大型超市在整体流通销售中的占比从2020年的17.9%下降至11.9%,而同期线上销售占比则从46%上升至50.6%,显示出市场结构的快速变迁。 此外,大型超市还面临政策性监管的挑战。为保护传统市场和小商圈,韩国政府实施每月两次的义务性休业政策,并限制凌晨配送。然而,随着在线购物的普及,这些政策的实际效果备受质疑。周末休业削弱了线下门店的竞争力,而限制凌晨配送则使大型超市在与电商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为应对挑战,大型超市正加快调整经营战略,寻求通过提升线下门店特色化和商品竞争力来稳固市场份额。例如,易买得计划到2027年新增至少三家门店,并打造特色食品市场,以提升顾客黏性。 乐天玛特则调整战略,聚焦提升生鲜和自有品牌(PB)商品的竞争力,计划扩大以生鲜和即食食品为核心的杂货店规模,并引入儿童游乐场、体育设施等专业租户,以延长顾客停留时间并优化消费体验。 首尔市内某家Homeplus门店外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23:29:07 -
韩国时尚电商平台加码美妆市场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时尚与美妆市场协同效应的增强,韩国各大时尚电商平台正加速拓展美妆业务,推动美妆品类销售占比持续上升。Musinsa、29CM、Zigzag、W Concept等主要平台的美妆交易额在去年均实现显著增长,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据业界11日消息,去年Musinsa美妆专区“Musinsa Beauty”的化妆品品类交易额同比增长约2倍,相较2021年上线时增长9.6倍;购买人数较上线初期增长约451%,同比增长约70%。29CM美妆品类交易额同比增长约60%,主要得益于其为25至39岁女性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美妆品牌与产品,精准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 W Concept的美妆品类同比增长20%。其中,内服美容产品增长47%,香氛增长38%,彩妆和护肤增长20%,头发及身体护理增长10%。W Concept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消费者对潮流美妆品牌的需求显著上升。自平台2019年5月整合美妆品类以来,入驻美妆品牌数量已增长6倍。” Zigzag自2022年4月推出美妆专区“Zigzag Beauty”以来,入驻品牌数量已超过2400个,较上线初期增长10倍以上。去年,美妆品类交易额同比增长137%,创历史新高;同期交易量增长106%,首次购买美妆产品的客户与客单价也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为强化竞争力,各平台正通过独家产品、品牌合作及新兴品牌扶持等策略扩大市场份额。Zigzag推出独家策划商品“Zigzag Pick”,并于去年推出10余款产品,截至10月,该系列商品占美妆品类交易额的20%。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平台今年将进一步强化美妆业务布局。Musinsa Beauty计划发掘并扶持中小型独立品牌,同时加强自有品牌(PB)业务。 29CM计划大幅扩展美妆品类,并优化品牌筛选标准,重点考量品牌故事、功能性及设计,未来将每月策划推出美妆展,并计划全年开展大规模活动。 Zigzag则计划通过扩大商品与品牌入驻数量、引入新技术等方式,推动业务的定量与定性增长,进一步巩固其在美妆市场的竞争力。 W Concept将实施“双轨战略”,一方面发掘独立品牌,另一方面加速奢侈美妆品牌的引入,以扩展美妆生态系统。 Musinsa美妆专区“Musinsa Beauty”宣传图【图片来源 Musinsa】
2025-02-11 22: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