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创业’新闻 20个
-
首尔圣水洞试点"公共快闪店" 打造城市共享新空间
首尔市城东区政府于17日宣布,于即日起至8月25日,在圣水洞纛岛地铁站附近的“圣水产业创新空间”一带试点运营“公共快闪店”。该项目旨在充分利用公共空间,为中小品牌提供低成本的展示与销售平台,进一步促进区域商业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激发社区活力。 该快闪店设于圣水产业创新空间的1、2层及户外开放区域。一层为品牌展示和市集空间,面向入驻品牌提供产品陈列与销售场所,方便消费者近距离体验本地特色产品。二层则打造为“联合办公区”和“共享交流休息区”,通过与家具品牌的合作,营造开放且富有创意的办公与社交环境,满足周边职场人士的多样化需求。 与此同时,户外开放区域被打造为供人短暂停留、休憩和享用饮品的共享空间,吸引路人驻足,提升公共空间的活力与利用率。 目前,包括Basket、Bookstone、Desker等多家中小品牌已确认入驻,计划在为期一个多月的运营期间,呈现丰富多样的内容和互动体验。区政府表示,将根据此次试点运营的反馈与成效,逐步扩大圣水洞闲置空间的利用范围,推动公共快闪店常态化运营,助力城市更新与社区共生发展。 城东区区厅长郑愿伍表示:“公共快闪店不仅是公共空间再利用的创新尝试,更是连接社区、居民与小型创业者的协作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平台,为居民和上班族提供休闲与交流场所,同时助力中小品牌和小商户成长,推动城市空间与地方产业的共同焕新。”
2025-07-17 18:58:39 -
KOSPI指数时隔3年10个月首次重返3200点
14日,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83%(26.26点),收于3202.03点,创下自2021年9月6日以来首次重返3200点关口。韩元兑美元汇率上涨5.8韩元,收于1381.2韩元。韩国创业板指数(KOSDAQ)则下跌0.14%(1.10点),收于799.37点。图为韩亚银行交易大厅的电子屏幕显示KOSPI指数和韩元兑美元汇率。
2025-07-15 01:17:19 -
韩国婴儿潮一代平均资产超6亿韩元 八成集中在房地产
韩国统计厅受《首尔经济》委托进行的调查显示,第一代婴儿潮一代(1955年至1963年出生)的平均资产达6.513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38.5万元),同比增长4.4%。 该群体资产的80%集中在房地产领域,远高于美国、日本、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房地产资产占比(30%至40%)。尽管资产总量可观,但流动性严重不足,出现了所谓的“资金梗阻”现象。 专家普遍认为,韩国政府亟需对现行遗产及赠与税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当前税率过高、免税额度过低,导致纳税负担沉重。以约6.5亿韩元的资产为例,若要在生前赠与子女,仅税金就需缴纳约1.2亿韩元。 值得关注的是,遗产和赠与税在韩国整体税收中的占比正在快速上升。去年韩国国税总收入为336.5万亿韩元,其中遗产与赠与税为15.3万亿韩元,占比达4.5%。目前,韩国的遗产税最高税率为50%,在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中处于最高水平。 缴纳遗产税的人数也在快速增长。根据国税厅的数据,去年遗产税纳税人数达2.1193万人,自2020年首次突破1万人后持续快速增长。 更为严峻的是,韩国高龄人群资产多为难以变现的非流动性资产。根据韩国央行和统计厅发布的《2024年家庭金融福利调查》,截至去年,韩国全国家庭平均资产为5.4022亿韩元,其中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实物资产达4.0644亿韩元,占比75.2%。特别是60岁以上高龄人群的房地产资产占比更是高达81.2%,远高于美国(28.5%)、日本(37%)和英国(46.2%)等主要国家。 专家指出,只有打通高龄层资产流动瓶颈,才能激发创业、子女教育等实体经济活力。首尔女子大学教授吴文成表示,为了激活资本市场、建立更公平的资产评估体系,必须对当前遗产税制度进行重新设计。
2025-07-14 23:46:13 -
创业热土急速降温 韩国青年创企规模跌至冰点
受内需疲软和高利率的双重影响,韩国青年创业者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困境,大量初创企业被迫停业。在优质就业岗位供给不足的态势下,韩国青年陷入“就业无门,创业维艰”的结构性困境。 韩国国税厅于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韩国30岁以下在营企业青年创业者月均达35.4672万人,同比减少2.6247万人,创自2017年9月相关统计以来的最大跌幅。 市场主体量通常随着经济体扩大,呈同步增长态势。即使在2020至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青年创业者数量仍维持正增长;2023年虽出现企业倒闭潮,但第二季度(2211人)和第四季度(6779人)仍录得增长。然而在2023年第三季度,青年创业者数量首现负增长,同比减少1.94万人,随后降幅持续扩大,第四季度减少2.1527万人,至今年第一季度跌幅进一步加深,凸显市场退出规模远超新设企业的严峻态势。 数据显示,韩国全行业停业企业数量自2023年起持续攀升,去年首次突破百万大关。专家指出,缺乏营商经验和资金支持的青年创业者成为这波倒闭潮中深受影响的群体。 在各行业中,零售业成为青年创业者流失的“重灾区”。今年第一季度,该领域青年创业者达12.7089万人,同比减少1.6185万人。零售业作为创业市场占比最大板块,青年创业者占全体的三分之一,萎缩规模占整体停业企业的62%。自去年第三季度,零售业青年创业者首次出现负增长后,半年内跌幅翻了一番。 餐饮业同样遭遇寒流。今年第一季度,餐饮业青年创业者达4.6269万人,同比减少5507人,创相关统计以来的最大跌幅。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该行业每个季度均有约5000名青年创业者退出市场。韩国经济产业研究院经济研究室室长金光锡(音)指出:“大多数青年创业者主要集中在餐饮、咖啡馆等准入门槛较低的传统服务业,而这些行业早已趋于饱和,市场需求有限。” 受不动产市场持续低迷拖累,建筑业青年创业者数量(1.4472万人)环比减少247人,同样创历史最大季度跌幅。该行业已连续三个季度呈萎缩态势。 青年创业者锐减也加剧了社会对青年就业市场的担忧。统计显示,自去年5月以来,青年就业率连续13个月下滑。今年年初,青年失业率再度攀升,徘徊在7%左右的高位。金光锡表示:“当前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的态势下,创业成为多数青年的被动选择。然而,与中老年创业者相比,青年群体对融资债务的依赖度普遍更高,因此更易陷入流动性危机。”
2025-07-14 20:19:32 -
韩国股市强劲 KOSPI指数一度突破3200点
随着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连续刷新年内高点,韩国股市总市值首次突破300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6万亿韩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韩国交易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本月10日,KOSPI、创业板指数(KOSDAQ)、中小企业股市(KONEX)三大市场总市值达3020.7694万亿韩元,首次突破3000万亿韩元大关。 从各市场表现来看,KOSPI市值为2603.7392万亿韩元;KOSDAQ和KONEX市值分别为413.8598万亿韩元和3.1704万亿韩元。 本月10日,KOSPI指数较前一交易日大幅上涨1.58%,收于3183.23点,创自2021年9月7日以来的最高水平。KOSDAQ指数同样表现强劲,上涨0.93%,收于797.7点,逼近800点重要关口。 股市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外国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本月10日,外国投资者在KOSPI市场净买入4487亿韩元,并在KOSDAQ市场净买入1472亿韩元;机构投资者则在KOSPI市场净买入416亿韩元。相反,散户投资者则分别在KOSPI和KOSDAQ市场净卖出5600亿韩元和135亿韩元。 值得关注的是,外国投资者已连续第二个月净买入韩国股票。根据韩国金融监督院的数据,外国投资者在5月和6月份分别净买入3.076万亿韩元和2.01万亿韩元。此前,外国投资者自去年8月至今年4月连续9个月净卖出韩国股票,5月开始转为净买入。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李在明成为新任总统,韩国政局趋于稳定,外国投资者对韩国股市的参与度显著提升。 受市场情绪提振,多家证券公司看好今年下半年股市表现。IBK投资证券在最新报告中,将KOSPI指数年内波动区间上限从3100点上调至3400点;韩国投资证券则将预测区间从3150至3400点调整至3150至3550点。 KOSPI指数当天开盘上涨0.1%,报3186.35点。截至上午9时3分,KOSPI指数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56%,报3200.97点,再次刷新年内高点。
2025-07-11 20:07:18 -
外国留学生韩语演讲大赛首尔预赛落幕 卢旺达籍首尔大研究生晋级庆州决赛
3日,韩国教育部主办的外国留学生韩语演讲大赛首尔地区预赛在首尔全球中心国际会议厅顺利举行。来自首尔各大高校的15名外国留学生齐聚一堂,以流利的韩语、生动的讲述和真挚的情感,围绕“韩国留学”主题展开精彩角逐,为现场观众呈现一场别开生面的语言盛宴。 本次演讲大赛是为迎接2025年庆州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的配套活动大学生模拟APEC峰会中的项目之一,由韩国教育部主办、庆尚北道政府承办,旨在提升在韩外国留学生的韩语表达能力与综合素养,推动多元文化交流。首尔市政府作为首尔地区预赛的主办方,积极动员市内高校参与,吸引来自中国、蒙古、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卢旺达等多个国家的优秀留学生报名参赛。 参赛选手从“我的梦想与未来职业”“我独特的首尔留学宣传创意”“我的首尔留学成功经验”以及“留学期间印象最深刻的首尔经历”四个话题中择一展开三分钟以内的韩语演讲。选手们结合自身求学、生活、文化体验等真实经历,讲述各自眼中的首尔与对未来的期待,不仅展现出扎实的韩语实力,也传达出对韩国社会的理解与热情。 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选手风格各异,有的语言简练,逻辑清晰;有的情感真挚,娓娓道来;还有的通过独特的视角引发在场评委与观众的共鸣。评委团从语言流畅度、内容原创性、结构逻辑、词汇语法使用以及现场表现力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分。 经过激烈比拼,最终来自卢旺达的首尔大学研究生NDAGIJIMANA FRANK AIMEE RODRIGUE荣获一等奖,代表首尔晋级下月26日在庆州东国大学WISE校区举行的全国总决赛;另有来自印度尼西亚、蒙古和越南的四名选手分别获得优胜奖和优秀奖。获奖选手不仅赢得荣誉,还受邀参与由首尔市特别策划的“畅游首尔30日”文化体验项目,深入探索首尔生活的多彩面貌。 赛后,首尔市行政副市长金泰均表示:“我也有过曾经留学澳大利亚的经历,因此对选手们独自一人在语言环境不同的异国他乡求学感同身受。看到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把韩语作为第二母语熟练运用,令人欣喜。在韩外国留学生数量目前多达20万名,其中7万名在首尔地区。首尔市政府也一直积极致力对留学生在首尔的生活、就业乃至创业支援,期待所有在首尔奋斗的留学生都能实现梦想。”
2025-07-04 02:55:10 -
韩国方便面强势进军日本市场 出口额有望创历史新高
随着韩国方便面在全球市场的持续扩张,被誉为“方便面宗主国”的日本也掀起了韩国方便面的热潮。如果当前增长势头持续,今年韩国对日本的方便面出口有望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韩国贸易协会(KITA)3日数据显示,去年韩国对日本的方便面出口额达6255万美元,同比增长7.9%,出口重量为2193万公斤,增长15.9%。今年的增长势头更为强劲,截至5月,韩国对日本的方便面出口额达到3365万美元,出口重量为1102万公斤,分别同比增长22.3%和13.3%。若持续保持当前增速,今年对日本的方便面出口额有望超过2021年创下的最高纪录6528万美元。 不仅是方便面,包括冷面、面条等韩国面食产品对日本的出口额达4622万美元,同比增长20.2%,出口重量为1588万公斤,增长15.1%,全面展现出韩国面食在日本市场的强劲增长态势。在韩国方便面热潮背后,是韩国食品企业农心与三养食品在日本市场的积极布局。 4月,农心在日本推出全新辛拉面系列“拓霸(Toomba)”,仅两周时间即售罄首批100万包。紧接于上月9日,在东京原宿开设全球第二家体验店“辛拉面小吃”,顾客可在该门店自助烹饪并品尝辛拉面、辛拉面系列“拓霸(Toomba)”及橄榄油炸酱面等多款农心产品。三养食品自6月16日至7月16日在东京新大久保及新宿堂吉诃德门店举办“韩国三养食品博览会”,该活动不仅展示人气商品火鸡面,还提供新品“MEP”、“弹谷”等试吃体验,并消费达一定金额可获得韩国旅游券。 过去,农心与三养食品两家企业均曾受日本方便面技术启蒙,或因接触日本方便面而萌生创业构想。如今日本方便面代表品牌日清食品甚至推出模仿三养火鸡面的衍生产品,以应对市场竞争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日本方便面市场规模达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68.518亿元),是韩国市场规模的两倍。韩国方便面成功打入日本市场,不仅表现在出口增长,更是彰显韩国食品产业全球竞争力的标志性案例。”
2025-07-04 01:43:05 -
首尔连锁品牌规模持续扩大 餐饮服务业引领增长
根据首尔市1日发布的《2024年加盟事业登记现状》,截至2024年,在首尔地区注册的特许经营品牌为4403个,较2023年的4472个减少1.5%;总部数量也从2805个降至2754个,降幅为1.8%。与此同时,这些品牌在全国范围内运营的加盟店总数达20.5164万家,同比增长4.9%。 尽管品牌与总部数量双双下滑,加盟店数量却逆势增长。这主要得益于首尔市加强了对未实际经营品牌的整顿,注销了无加盟店或未实际经营的注册品牌,并对长期未更新登记信息的品牌实施了强制注销等制度性清理措施。 从行业构成来看,餐饮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在总部、品牌和加盟店数量中分别占比70.9%、76.1%和42.4%。截至2024年,餐饮品牌数量为3349个,同比减少0.7%,但加盟店数量达到8.6931万家,同比增长6.1%。分析指出,品牌数量减少主要源于对未实际经营品牌的注销,但韩餐与咖啡类门店大幅扩张,带动加盟店数量整体增长。 服务业方面,品牌数量为864个,同比减少3.4%,但加盟店增长至5.7291万家,增幅为4.8%。其中,运输业在特许经营模式的大型出租车品牌扩展下,加盟店数量同比激增近150%,成为服务业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零售业则呈现品牌减少、门店扩张的趋势。品牌数量同比下降7.3%,但在大型便利店品牌持续扩张的带动下,加盟店数量增长3.4%。 销售数据同样维持增长势头。截至2023年底,在首尔地区注册的加盟店平均年销售额达到3.9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9万元),同比上升6%,连续三年保持增长态势。分行业来看,服务业增幅最高,达13.6%;餐饮业与零售业则分别增长5.9%和3.1%。 此外,年销售额超过3亿韩元的品牌数量也在稳步上升,达839个。其中,餐饮业占比最高,达到79.7%(669个),服务业和零售业分别为129个和41个。 在创业成本方面,开设一家加盟店平均需投入1.13亿韩元。其中,服务业创业门槛最高,达1.708亿韩元,其次为零售业(1.432亿韩元)和餐饮业(9480万韩元)。 首尔市公平经济部主任金明善(音)表示:“首尔加盟店数量和销售额的增长,反映出特许经营行业正逐步摆脱单纯的数量扩张,转向更注重运营实效的发展方向。我们将持续通过信息公开、创业咨询和纠纷调解等方式,努力为创业者营造公平透明的创业环境。”
2025-07-01 19:44:23 -
韩国证券公司一季度净利润达2.4万亿韩元 同比持平
据韩国金融监督院11日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暂定)》显示,韩国证券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约2.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5.5亿元),与去年同期的2.4696万亿韩元基本持平。 具体来看,手续费收入为3.3646万亿韩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576亿韩元,增幅4.9%。其中,委托手续费为1.6185万亿韩元,虽然海外股票相关手续费有所增加,但由于以韩国创业板指数(KOSDAQ)市场为主的交易金额减少,较去年同期的1.621万亿韩元小幅下降26亿韩元。 投资银行(IB)业务方面,手续费收入为9437亿韩元,受利率下降带来的再融资需求增加推动,较去年同期增加948亿韩元,增幅11.2%。 债券业务表现亮眼,相关收入为3.8855万亿韩元,受市场利率下降推动的估值收益增加影响,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3239万亿韩元,增幅51.7%。 然而,衍生品业务出现亏损1.0422万亿韩元,主要因出售衍生组合证券的估值损失增加,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1.0574万亿韩元。 基金相关收入为1987亿韩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118亿韩元,主要原因是海外股市调整及短期利率基金规模萎缩。 截至3月底,韩国证券公司资产总额达797.4万亿韩元,较去年年底增加42.7万亿韩元,增幅为5.7%。同期负债总额为704.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6.3%;自有资本则增长1.2%,达到92.7万亿韩元。 资本充足率方面,证券公司平均净资本比率为818.5%,较去年年底的801.2%提高17.3个百分点,所有证券公司均超过监管要求的100%。 金融监督院负责人表示:“在海外股市波动、贸易摩擦担忧等不确定性持续的情况下,韩国经济收缩、房地产项目融资(PF)等风险依然存在。我们将密切监控证券公司的流动性和稳健性,并将持续指导其准备金积累和不良资产清理等工作。”
2025-06-12 01:29:44 -
韩国股市强劲 KOSPI指数突破2900点大关
韩国交易所数据显示,11日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收盘上涨1.23%,报2907.04点,创下2022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自6月4日李在明就任总统以来,KOSPI已连续六个交易日上涨,并在当天上午突破2900点。当日外国投资者净买入166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6亿元),成为推动KOSPI上涨的主要动力。 KOSPI指数在去年年底一度跌破2400点大关,但今年以来表现强劲,累计涨幅已达19.69%,逼近3000点大关。凭借近20%的强劲增长,KOSPI在全球主要股指中收益率排名第三,仅次于德国DAX30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 自李在明就任总统以来,KOSPI指数和韩国创业板指数(KOSDAQ)均录得显著涨幅。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李在明的上任结束了尹锡悦风波后长达数月的政治真空期,消除了韩国政局的不确定性。 市场普遍对李在明承诺的经济复苏计划和市场提振政策抱有乐观预期。李在明此前主张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包括推出追加预算案。 李在明还提出“KOSPI 5000点时代”口号,承诺加强小股东保护,并通过修订商法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旨在解决长期困扰韩国股市的“韩国折价”问题。 韩国证券业界普遍预计,KOSPI指数年内有望突破3000点。Meritz证券研究员李秀贞(音)表示,随着6月新政府正式上台,外资持续流入,KOSP指数年内有望突破3000点。” 韩华投资证券研究员金秀妍(音)则指出,除了市场对李在明政府的期待外,当前韩国资本市场整体环境相对友好。 李在明当天上午还访问了韩国交易所,与交易员就遏制不公平股票交易的措施进行了讨论。他承诺将严厉打击股价操纵等不公平行为,以重新赢得投资者信任。
2025-06-12 01:00:59
-
首尔圣水洞试点"公共快闪店" 打造城市共享新空间
首尔市城东区政府于17日宣布,于即日起至8月25日,在圣水洞纛岛地铁站附近的“圣水产业创新空间”一带试点运营“公共快闪店”。该项目旨在充分利用公共空间,为中小品牌提供低成本的展示与销售平台,进一步促进区域商业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激发社区活力。 该快闪店设于圣水产业创新空间的1、2层及户外开放区域。一层为品牌展示和市集空间,面向入驻品牌提供产品陈列与销售场所,方便消费者近距离体验本地特色产品。二层则打造为“联合办公区”和“共享交流休息区”,通过与家具品牌的合作,营造开放且富有创意的办公与社交环境,满足周边职场人士的多样化需求。 与此同时,户外开放区域被打造为供人短暂停留、休憩和享用饮品的共享空间,吸引路人驻足,提升公共空间的活力与利用率。 目前,包括Basket、Bookstone、Desker等多家中小品牌已确认入驻,计划在为期一个多月的运营期间,呈现丰富多样的内容和互动体验。区政府表示,将根据此次试点运营的反馈与成效,逐步扩大圣水洞闲置空间的利用范围,推动公共快闪店常态化运营,助力城市更新与社区共生发展。 城东区区厅长郑愿伍表示:“公共快闪店不仅是公共空间再利用的创新尝试,更是连接社区、居民与小型创业者的协作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平台,为居民和上班族提供休闲与交流场所,同时助力中小品牌和小商户成长,推动城市空间与地方产业的共同焕新。”
2025-07-17 18:58:39 -
KOSPI指数时隔3年10个月首次重返3200点
14日,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83%(26.26点),收于3202.03点,创下自2021年9月6日以来首次重返3200点关口。韩元兑美元汇率上涨5.8韩元,收于1381.2韩元。韩国创业板指数(KOSDAQ)则下跌0.14%(1.10点),收于799.37点。图为韩亚银行交易大厅的电子屏幕显示KOSPI指数和韩元兑美元汇率。
2025-07-15 01:17:19 -
韩国婴儿潮一代平均资产超6亿韩元 八成集中在房地产
韩国统计厅受《首尔经济》委托进行的调查显示,第一代婴儿潮一代(1955年至1963年出生)的平均资产达6.513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38.5万元),同比增长4.4%。 该群体资产的80%集中在房地产领域,远高于美国、日本、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房地产资产占比(30%至40%)。尽管资产总量可观,但流动性严重不足,出现了所谓的“资金梗阻”现象。 专家普遍认为,韩国政府亟需对现行遗产及赠与税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当前税率过高、免税额度过低,导致纳税负担沉重。以约6.5亿韩元的资产为例,若要在生前赠与子女,仅税金就需缴纳约1.2亿韩元。 值得关注的是,遗产和赠与税在韩国整体税收中的占比正在快速上升。去年韩国国税总收入为336.5万亿韩元,其中遗产与赠与税为15.3万亿韩元,占比达4.5%。目前,韩国的遗产税最高税率为50%,在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中处于最高水平。 缴纳遗产税的人数也在快速增长。根据国税厅的数据,去年遗产税纳税人数达2.1193万人,自2020年首次突破1万人后持续快速增长。 更为严峻的是,韩国高龄人群资产多为难以变现的非流动性资产。根据韩国央行和统计厅发布的《2024年家庭金融福利调查》,截至去年,韩国全国家庭平均资产为5.4022亿韩元,其中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实物资产达4.0644亿韩元,占比75.2%。特别是60岁以上高龄人群的房地产资产占比更是高达81.2%,远高于美国(28.5%)、日本(37%)和英国(46.2%)等主要国家。 专家指出,只有打通高龄层资产流动瓶颈,才能激发创业、子女教育等实体经济活力。首尔女子大学教授吴文成表示,为了激活资本市场、建立更公平的资产评估体系,必须对当前遗产税制度进行重新设计。
2025-07-14 23:46:13 -
创业热土急速降温 韩国青年创企规模跌至冰点
受内需疲软和高利率的双重影响,韩国青年创业者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困境,大量初创企业被迫停业。在优质就业岗位供给不足的态势下,韩国青年陷入“就业无门,创业维艰”的结构性困境。 韩国国税厅于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韩国30岁以下在营企业青年创业者月均达35.4672万人,同比减少2.6247万人,创自2017年9月相关统计以来的最大跌幅。 市场主体量通常随着经济体扩大,呈同步增长态势。即使在2020至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青年创业者数量仍维持正增长;2023年虽出现企业倒闭潮,但第二季度(2211人)和第四季度(6779人)仍录得增长。然而在2023年第三季度,青年创业者数量首现负增长,同比减少1.94万人,随后降幅持续扩大,第四季度减少2.1527万人,至今年第一季度跌幅进一步加深,凸显市场退出规模远超新设企业的严峻态势。 数据显示,韩国全行业停业企业数量自2023年起持续攀升,去年首次突破百万大关。专家指出,缺乏营商经验和资金支持的青年创业者成为这波倒闭潮中深受影响的群体。 在各行业中,零售业成为青年创业者流失的“重灾区”。今年第一季度,该领域青年创业者达12.7089万人,同比减少1.6185万人。零售业作为创业市场占比最大板块,青年创业者占全体的三分之一,萎缩规模占整体停业企业的62%。自去年第三季度,零售业青年创业者首次出现负增长后,半年内跌幅翻了一番。 餐饮业同样遭遇寒流。今年第一季度,餐饮业青年创业者达4.6269万人,同比减少5507人,创相关统计以来的最大跌幅。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该行业每个季度均有约5000名青年创业者退出市场。韩国经济产业研究院经济研究室室长金光锡(音)指出:“大多数青年创业者主要集中在餐饮、咖啡馆等准入门槛较低的传统服务业,而这些行业早已趋于饱和,市场需求有限。” 受不动产市场持续低迷拖累,建筑业青年创业者数量(1.4472万人)环比减少247人,同样创历史最大季度跌幅。该行业已连续三个季度呈萎缩态势。 青年创业者锐减也加剧了社会对青年就业市场的担忧。统计显示,自去年5月以来,青年就业率连续13个月下滑。今年年初,青年失业率再度攀升,徘徊在7%左右的高位。金光锡表示:“当前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的态势下,创业成为多数青年的被动选择。然而,与中老年创业者相比,青年群体对融资债务的依赖度普遍更高,因此更易陷入流动性危机。”
2025-07-14 20:19:32 -
韩国股市强劲 KOSPI指数一度突破3200点
随着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连续刷新年内高点,韩国股市总市值首次突破300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6万亿韩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韩国交易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本月10日,KOSPI、创业板指数(KOSDAQ)、中小企业股市(KONEX)三大市场总市值达3020.7694万亿韩元,首次突破3000万亿韩元大关。 从各市场表现来看,KOSPI市值为2603.7392万亿韩元;KOSDAQ和KONEX市值分别为413.8598万亿韩元和3.1704万亿韩元。 本月10日,KOSPI指数较前一交易日大幅上涨1.58%,收于3183.23点,创自2021年9月7日以来的最高水平。KOSDAQ指数同样表现强劲,上涨0.93%,收于797.7点,逼近800点重要关口。 股市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外国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本月10日,外国投资者在KOSPI市场净买入4487亿韩元,并在KOSDAQ市场净买入1472亿韩元;机构投资者则在KOSPI市场净买入416亿韩元。相反,散户投资者则分别在KOSPI和KOSDAQ市场净卖出5600亿韩元和135亿韩元。 值得关注的是,外国投资者已连续第二个月净买入韩国股票。根据韩国金融监督院的数据,外国投资者在5月和6月份分别净买入3.076万亿韩元和2.01万亿韩元。此前,外国投资者自去年8月至今年4月连续9个月净卖出韩国股票,5月开始转为净买入。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李在明成为新任总统,韩国政局趋于稳定,外国投资者对韩国股市的参与度显著提升。 受市场情绪提振,多家证券公司看好今年下半年股市表现。IBK投资证券在最新报告中,将KOSPI指数年内波动区间上限从3100点上调至3400点;韩国投资证券则将预测区间从3150至3400点调整至3150至3550点。 KOSPI指数当天开盘上涨0.1%,报3186.35点。截至上午9时3分,KOSPI指数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56%,报3200.97点,再次刷新年内高点。
2025-07-11 20:07:18 -
外国留学生韩语演讲大赛首尔预赛落幕 卢旺达籍首尔大研究生晋级庆州决赛
3日,韩国教育部主办的外国留学生韩语演讲大赛首尔地区预赛在首尔全球中心国际会议厅顺利举行。来自首尔各大高校的15名外国留学生齐聚一堂,以流利的韩语、生动的讲述和真挚的情感,围绕“韩国留学”主题展开精彩角逐,为现场观众呈现一场别开生面的语言盛宴。 本次演讲大赛是为迎接2025年庆州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的配套活动大学生模拟APEC峰会中的项目之一,由韩国教育部主办、庆尚北道政府承办,旨在提升在韩外国留学生的韩语表达能力与综合素养,推动多元文化交流。首尔市政府作为首尔地区预赛的主办方,积极动员市内高校参与,吸引来自中国、蒙古、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卢旺达等多个国家的优秀留学生报名参赛。 参赛选手从“我的梦想与未来职业”“我独特的首尔留学宣传创意”“我的首尔留学成功经验”以及“留学期间印象最深刻的首尔经历”四个话题中择一展开三分钟以内的韩语演讲。选手们结合自身求学、生活、文化体验等真实经历,讲述各自眼中的首尔与对未来的期待,不仅展现出扎实的韩语实力,也传达出对韩国社会的理解与热情。 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选手风格各异,有的语言简练,逻辑清晰;有的情感真挚,娓娓道来;还有的通过独特的视角引发在场评委与观众的共鸣。评委团从语言流畅度、内容原创性、结构逻辑、词汇语法使用以及现场表现力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分。 经过激烈比拼,最终来自卢旺达的首尔大学研究生NDAGIJIMANA FRANK AIMEE RODRIGUE荣获一等奖,代表首尔晋级下月26日在庆州东国大学WISE校区举行的全国总决赛;另有来自印度尼西亚、蒙古和越南的四名选手分别获得优胜奖和优秀奖。获奖选手不仅赢得荣誉,还受邀参与由首尔市特别策划的“畅游首尔30日”文化体验项目,深入探索首尔生活的多彩面貌。 赛后,首尔市行政副市长金泰均表示:“我也有过曾经留学澳大利亚的经历,因此对选手们独自一人在语言环境不同的异国他乡求学感同身受。看到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把韩语作为第二母语熟练运用,令人欣喜。在韩外国留学生数量目前多达20万名,其中7万名在首尔地区。首尔市政府也一直积极致力对留学生在首尔的生活、就业乃至创业支援,期待所有在首尔奋斗的留学生都能实现梦想。”
2025-07-04 02:55:10 -
韩国方便面强势进军日本市场 出口额有望创历史新高
随着韩国方便面在全球市场的持续扩张,被誉为“方便面宗主国”的日本也掀起了韩国方便面的热潮。如果当前增长势头持续,今年韩国对日本的方便面出口有望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韩国贸易协会(KITA)3日数据显示,去年韩国对日本的方便面出口额达6255万美元,同比增长7.9%,出口重量为2193万公斤,增长15.9%。今年的增长势头更为强劲,截至5月,韩国对日本的方便面出口额达到3365万美元,出口重量为1102万公斤,分别同比增长22.3%和13.3%。若持续保持当前增速,今年对日本的方便面出口额有望超过2021年创下的最高纪录6528万美元。 不仅是方便面,包括冷面、面条等韩国面食产品对日本的出口额达4622万美元,同比增长20.2%,出口重量为1588万公斤,增长15.1%,全面展现出韩国面食在日本市场的强劲增长态势。在韩国方便面热潮背后,是韩国食品企业农心与三养食品在日本市场的积极布局。 4月,农心在日本推出全新辛拉面系列“拓霸(Toomba)”,仅两周时间即售罄首批100万包。紧接于上月9日,在东京原宿开设全球第二家体验店“辛拉面小吃”,顾客可在该门店自助烹饪并品尝辛拉面、辛拉面系列“拓霸(Toomba)”及橄榄油炸酱面等多款农心产品。三养食品自6月16日至7月16日在东京新大久保及新宿堂吉诃德门店举办“韩国三养食品博览会”,该活动不仅展示人气商品火鸡面,还提供新品“MEP”、“弹谷”等试吃体验,并消费达一定金额可获得韩国旅游券。 过去,农心与三养食品两家企业均曾受日本方便面技术启蒙,或因接触日本方便面而萌生创业构想。如今日本方便面代表品牌日清食品甚至推出模仿三养火鸡面的衍生产品,以应对市场竞争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日本方便面市场规模达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68.518亿元),是韩国市场规模的两倍。韩国方便面成功打入日本市场,不仅表现在出口增长,更是彰显韩国食品产业全球竞争力的标志性案例。”
2025-07-04 01:43:05 -
首尔连锁品牌规模持续扩大 餐饮服务业引领增长
根据首尔市1日发布的《2024年加盟事业登记现状》,截至2024年,在首尔地区注册的特许经营品牌为4403个,较2023年的4472个减少1.5%;总部数量也从2805个降至2754个,降幅为1.8%。与此同时,这些品牌在全国范围内运营的加盟店总数达20.5164万家,同比增长4.9%。 尽管品牌与总部数量双双下滑,加盟店数量却逆势增长。这主要得益于首尔市加强了对未实际经营品牌的整顿,注销了无加盟店或未实际经营的注册品牌,并对长期未更新登记信息的品牌实施了强制注销等制度性清理措施。 从行业构成来看,餐饮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在总部、品牌和加盟店数量中分别占比70.9%、76.1%和42.4%。截至2024年,餐饮品牌数量为3349个,同比减少0.7%,但加盟店数量达到8.6931万家,同比增长6.1%。分析指出,品牌数量减少主要源于对未实际经营品牌的注销,但韩餐与咖啡类门店大幅扩张,带动加盟店数量整体增长。 服务业方面,品牌数量为864个,同比减少3.4%,但加盟店增长至5.7291万家,增幅为4.8%。其中,运输业在特许经营模式的大型出租车品牌扩展下,加盟店数量同比激增近150%,成为服务业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零售业则呈现品牌减少、门店扩张的趋势。品牌数量同比下降7.3%,但在大型便利店品牌持续扩张的带动下,加盟店数量增长3.4%。 销售数据同样维持增长势头。截至2023年底,在首尔地区注册的加盟店平均年销售额达到3.9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9万元),同比上升6%,连续三年保持增长态势。分行业来看,服务业增幅最高,达13.6%;餐饮业与零售业则分别增长5.9%和3.1%。 此外,年销售额超过3亿韩元的品牌数量也在稳步上升,达839个。其中,餐饮业占比最高,达到79.7%(669个),服务业和零售业分别为129个和41个。 在创业成本方面,开设一家加盟店平均需投入1.13亿韩元。其中,服务业创业门槛最高,达1.708亿韩元,其次为零售业(1.432亿韩元)和餐饮业(9480万韩元)。 首尔市公平经济部主任金明善(音)表示:“首尔加盟店数量和销售额的增长,反映出特许经营行业正逐步摆脱单纯的数量扩张,转向更注重运营实效的发展方向。我们将持续通过信息公开、创业咨询和纠纷调解等方式,努力为创业者营造公平透明的创业环境。”
2025-07-01 19:44:23 -
韩国证券公司一季度净利润达2.4万亿韩元 同比持平
据韩国金融监督院11日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暂定)》显示,韩国证券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约2.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5.5亿元),与去年同期的2.4696万亿韩元基本持平。 具体来看,手续费收入为3.3646万亿韩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576亿韩元,增幅4.9%。其中,委托手续费为1.6185万亿韩元,虽然海外股票相关手续费有所增加,但由于以韩国创业板指数(KOSDAQ)市场为主的交易金额减少,较去年同期的1.621万亿韩元小幅下降26亿韩元。 投资银行(IB)业务方面,手续费收入为9437亿韩元,受利率下降带来的再融资需求增加推动,较去年同期增加948亿韩元,增幅11.2%。 债券业务表现亮眼,相关收入为3.8855万亿韩元,受市场利率下降推动的估值收益增加影响,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3239万亿韩元,增幅51.7%。 然而,衍生品业务出现亏损1.0422万亿韩元,主要因出售衍生组合证券的估值损失增加,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1.0574万亿韩元。 基金相关收入为1987亿韩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118亿韩元,主要原因是海外股市调整及短期利率基金规模萎缩。 截至3月底,韩国证券公司资产总额达797.4万亿韩元,较去年年底增加42.7万亿韩元,增幅为5.7%。同期负债总额为704.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6.3%;自有资本则增长1.2%,达到92.7万亿韩元。 资本充足率方面,证券公司平均净资本比率为818.5%,较去年年底的801.2%提高17.3个百分点,所有证券公司均超过监管要求的100%。 金融监督院负责人表示:“在海外股市波动、贸易摩擦担忧等不确定性持续的情况下,韩国经济收缩、房地产项目融资(PF)等风险依然存在。我们将密切监控证券公司的流动性和稳健性,并将持续指导其准备金积累和不良资产清理等工作。”
2025-06-12 01:29:44 -
韩国股市强劲 KOSPI指数突破2900点大关
韩国交易所数据显示,11日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收盘上涨1.23%,报2907.04点,创下2022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自6月4日李在明就任总统以来,KOSPI已连续六个交易日上涨,并在当天上午突破2900点。当日外国投资者净买入166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6亿元),成为推动KOSPI上涨的主要动力。 KOSPI指数在去年年底一度跌破2400点大关,但今年以来表现强劲,累计涨幅已达19.69%,逼近3000点大关。凭借近20%的强劲增长,KOSPI在全球主要股指中收益率排名第三,仅次于德国DAX30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 自李在明就任总统以来,KOSPI指数和韩国创业板指数(KOSDAQ)均录得显著涨幅。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李在明的上任结束了尹锡悦风波后长达数月的政治真空期,消除了韩国政局的不确定性。 市场普遍对李在明承诺的经济复苏计划和市场提振政策抱有乐观预期。李在明此前主张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包括推出追加预算案。 李在明还提出“KOSPI 5000点时代”口号,承诺加强小股东保护,并通过修订商法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旨在解决长期困扰韩国股市的“韩国折价”问题。 韩国证券业界普遍预计,KOSPI指数年内有望突破3000点。Meritz证券研究员李秀贞(音)表示,随着6月新政府正式上台,外资持续流入,KOSP指数年内有望突破3000点。” 韩华投资证券研究员金秀妍(音)则指出,除了市场对李在明政府的期待外,当前韩国资本市场整体环境相对友好。 李在明当天上午还访问了韩国交易所,与交易员就遏制不公平股票交易的措施进行了讨论。他承诺将严厉打击股价操纵等不公平行为,以重新赢得投资者信任。
2025-06-12 01: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