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午餐’新闻 6个
-
政局动荡物价"起飞" 食品企业接连涨价被指"趁乱打劫"
麦当劳韩国本月20日起再次提价。【图片提供 韩联社】 继咖啡、面包、冰淇淋、方便面后,汉堡也加入涨价大军。据麦当劳韩国14日消息,将从本月20日上调20款食品价格100至300韩元(约合人民币0.5元至1.5元),平均涨价率为2.3%, 这是麦当劳自去年5月上调16款食品价格100至400韩元之后,不到一年再次提价。麦当劳对此表示,汇率和原材料成持续上升,为尽量减少顾客负担,经慎重考虑减少上调价格的食品数量和涨价幅度。 汉堡单品中,仅有烤肉汉堡和芝士汉堡分别涨价200韩元。7款汉堡套餐涨价200至300韩元,最受欢迎的巨无霸套餐从7200韩元涨至7400韩元。 咖啡饮料中,仅有滴滤咖啡涨价200韩元。为提高顾客便利,麦当劳决定扩大服务生送餐的“餐桌服务”(Table Service)运营时间。 韩国总统尹锡悦目前面临弹劾审判,政局持续动荡,一直在察言观色政府态度推迟涨价的食品企业近来纷纷上调价格,被指有在国政空白期“趁乱打劫”之嫌。 一位政府相关人士表示,今年已有超过10家食品生产企业陆续涨价,似乎有意在弹劾政局结束前快速提价。 农心决定从本月17日起将辛拉面价格再次调回2023年6月的1000韩元,其他17款方便面和零食价格也将同步上涨调。希杰第一制糖本月起上调20多款必品阁饺子和午餐肉价格。东远食品上调15款速冻饺子价格,乐天朝日酒类销售的朝日啤酒也从本月起最高提价20%。 SPC集团旗下巴黎贝甜和Dunkin甜甜圈上月起上调价格,三立也上调了旗下宝可梦系列面包售价。希杰食品运营的多乐之日本月起上调面包和蛋糕售价。 乐天食品上月将巧克力棒价格上调200韩元,并时隔8个月再次上调旗下26款零食和冰淇淋的价格,宾格瑞上调红豆鱼饼雪糕价格。 星巴克、Paul Bassett、Hollys咖啡今年1月同步涨价,PASCUCCI和Compose咖啡也于上月加入涨价行列。汉堡王于今年1月将部分食品价格上调100韩元。 统计厅数据显示,上月加工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9%,创下近13个月以来最大涨幅,外出下馆子价格同比上涨3%。
2025-03-14 18:31:33 -
韩国就业市场重回金融危机"寒冬" 每百人竞争28个岗位
在制造业和建筑业景气恶化的背景下,韩国就业市场正在经历堪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寒冬”。韩国雇佣劳动部10日发布1月劳动市场动向显示,通过政府就业支持平台Worknet发布的新增招聘岗位仅为13.5万个,同比骤减10.1万个(42.7%)。 新增招聘岗位急剧减少,导致1月招聘倍率(求职人数与招聘岗位的比例)跌至0.28,即每100人在仅28个岗位中竞争,创下1999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去年下半年招聘倍率维持在0.4左右,但全球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1月(0.29)也比今年1月情况稍好。 有分析认为,就业市场正在进入结构性低迷期。1月韩国就业保险固定参保人数为1517.4万人,同比仅增加11.5万(0.8%),创下2004年1月(7.3万)以来21年间的最低增幅。雇佣劳动部未来雇佣分析科长千景基(音)表示,制造业和建筑业景气低迷影响企业的人力需求,从近期的经济景气指数来看,企业的招聘态度趋于谨慎。 韩国劳动研究院在《2025年劳动市场展望报告》中警告称,目前就业市场缺乏扩大就业增长的积极因素。今年1月,Worknet招聘倍率暴跌至0.28,预示全年就业市场或遭遇寒流。去年“12·3紧急戒严事态”以来,企业的招聘意愿显著萎缩,就业市场回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劳动研究院此前预测,戒严后就业增长可能跌破10万大关,面临最恶劣的局面。 今年1月招聘倍率创下1999年1月以来的最低值。相比之下,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1月,该数值也达到0.29。短短三个月内,韩国就业市场已经连续遭遇两次“就业指标冲击”。Worknet用户主要是缴纳就业保险的企业(约40万家,占比20%),无法全面反映整体就业市场状况,但也能大致反映市场趋势。 目前的就业市场呈现出从弱势群体开始瓦解的趋势。去年临时工人数量减少12.2万,创下2012年(减少12.7万)以来的最大减幅。主要原因在于2023年以来建筑行业持续低迷,导致临时工人面临严峻的就业困境。雇佣劳动部数据显示,1月建筑行业就业保险参保人数仅为75.4万,已连续18个月减少。 青年就业形势同样严峻。统计厅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15至29岁青年就业人数已连续26个月减少,就业率连续8个月下滑。“无业游民”人口达41.1万,同比激增12%。企业缩减招聘并更倾向于有经验者,导致青年就业机会大幅减少。毕业生寻找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时间已延长至12个月,反映出青年群体在进入就业市场时面临的巨大阻力。 人口结构问题也令就业市场难以自我恢复。今年1月就业保险固定参保人数仅增加11.5万,创21年来最低增幅,人口减少导致参保人数增长正在逐步放缓。韩国就业市场依旧呈现出高度僵化的特点,分为“大企业-正式工”主导的第一劳动力市场,以及“中小企业-非正式工”为主的第二劳动力市场。两者之间的工资水平和工作质量存在显著差距,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极低。 劳动研究院预计,今年就业人口或仅增加12万,较去年增长18.2万相比减少34%。报告指出,经济放缓、劳动人口减少,以及政府公共就业项目扩张放缓,可能导致就业增长进一步受限。研究院警告称,如果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同时韩国国内消费持续萎缩,就业环境可能继续恶化,弱势群体的就业不稳和劳动市场的两极分化也会进一步加剧。 3日,在首尔钟路区塔谷公园圆觉寺老人免费供餐所前,老人们排起长队领取午餐。【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12 00:05:03 -
韩国"午餐通胀"持续 在外就餐物价连涨三年
近年来,受高物价、高汇率和高利率等因素影响,韩国在外就餐价格连续三年涨幅超过3%。从普通市民常点的餐馆菜品到上班族日常依赖的公司食堂和便利店便当,餐饮价格普遍上涨,进一步加剧了“午餐通货膨胀”现象。 根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13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在外就餐消费者物价指数为121.01,较2023年的117.38上涨3.1%。尽管涨幅低于2023年的6%,但仍高于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2.3%)。 自2012年以来,在外就餐物价指数已连续12年高于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其中,2022年上涨7.7%,2023年上涨6%,2024年的涨幅仍维持在3%以上。 具体来看,在外就餐菜单中,便当的价格涨幅最大,达5.9%;其次是炒年糕(5.8%)、汉堡(5.4%)和紫菜包饭(5.3%)。其他常见菜品如刀削面(4.8%)、炸鸡(4.8%)、冷面(4.2%)和米线(4.1%)也普遍上涨约4%。这一系列涨价趋势加重了民众的在外就餐成本负担。 与此同时,便利店便当(4.9%)和三角紫菜包饭(3.7%)等简单快餐的价格同样上涨3%至4%,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者寻找高性价比餐饮的选择空间。 公司食堂的价格涨幅尤为显著。2024年,公司食堂价格同比上涨6.9%,创下自2001年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从2021年到2024年,公司食堂价格连续四年涨幅超过4%,许多上班族反映,公司食堂的性价比逐渐下降。 “午餐通胀”现象背后的主因之一,是气候变化引发的主要食材价格上涨。数据显示,2024年农畜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5.9%,是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的两倍多。其中,水果价格上涨16.9%,蔬菜上涨8.1%,谷物上涨3.3%,而畜产品价格则相对稳定,仅上涨0.7%。 分析人士预计,“午餐通胀”现象将在2025年持续加剧。全球物价上涨趋势、汇率波动以及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可能进一步推动主要进口食材的价格上涨。韩国消费者联盟秘书长郑智延(音)表示:“气候变化和汇率波动等因素使得食品价格变动更加复杂。如果这一趋势持续,食品价格指数可能继续上升。” 在消费者对食品价格日益敏感的背景下,零售行业的性价比竞争愈加激烈。各大零售商和便利店相继推出低价餐饮产品吸引消费者。例如,易买得推出了仅售1900韩元(约合人民币9元)的紫菜包饭,比市场上普通紫菜包饭便宜约45%,以抢占低价食品市场份额。 首尔某商街的餐厅菜单【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3 20:16:06 -
离开"网梗"不会说话 韩中未成年人面临语言表达之忧
韩国作家韩江荣获2024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韩国文学界今年的一大盛事。诺贝尔文学奖作为全球文学领域的最高荣誉,韩江获此殊荣成为韩国文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再次证明韩国文化软实力获得国际认可。 韩江的获奖对于韩国文学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激励,有人期待能够为推动韩国全民阅读的良好契机,但现实往往可能不尽如人意。日前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学生的阅读量呈逐年减少趋势,语言文字的阅读表达能力每况愈下。 韩国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小学生从学校图书馆一年平均借书17.2本,较2014年的21.9本减少了21.5%。同一时期内,学校图书馆的人均藏书量从25.7本上升至39.9本,人均购书支出从2.0657万韩元增至3.4407万韩元,公立学校图书馆教师人数从519人大幅增长至1570人。 学校图书馆的硬件环境不断在变好,但学生却越来越不爱去图书馆了。究其原因,还是互联网短视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极大地分散了学生们的注意力,电子设备、AI教科书的普及可以更方便地获取知识和信息,留给传统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 仁川市松岛的一所小学内,学生们正在体验阅读AI教科书。【图片提供 韩联社】 文化体育观光部实施的国民阅读现况调查结果显示,韩国中小学生去年全年阅读量为34本,与2013年(39.5本)相比减少了13.9%。有阅读习惯的学生比重从2019年的43.7%连续下降至2021年的40%和2020年的39.6%。 阅读量减少直接导致了学生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下降,尤其是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的青少年来说,文字理解能力的下降对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思维方式的培养甚至价值观的塑造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学生语言文字理解能力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老师,最近有关学生“听不懂话”的新闻频频在韩网引起热议。一名教师在向学生说明某件事的“始发点”(发音类似于韩国“国骂”)时,有学生举手质问:“老师,您为什么骂人?”看到食堂菜单上的“中餐”(午餐)以为是吃炸酱面;在有关“头发(发型)自由化”的讨论中,有学生以为“头发”是指“两条腿”,令老师们哭笑不得。 其实,这一现象不仅仅在韩国,在中国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令人听不懂的“网络黑话”入侵校园,引起全社会的警惕。不分场合的玩“梗”行为已经在中小学生之间十分普遍,他们在日常交流时频繁使用网络黑话,谐音梗等。 例如语文老师在让小学生用“栓”字组词时,竟有学生写出“栓Q”,作文里频频出现“芭比Q了”等等,一名初二老师在批改学生周记时,总能看到“我真的会谢”、“泰裤辣”等令人啼笑皆非的流行语。 各种无厘头的网络流行语被学生带进课堂,一名学生在英语课上对老师说“厚礼蟹”让老师摸不着头脑,事后才知道这是英文“holy shit”的音译,意为“天啊”“见鬼了”。还有些教师称,本应该严肃对待或有正面意义的词汇,如“伞兵”“烧杯”等,却成了学生间骂人的话。 根据中国去年年12月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18年至2022年,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93.7%增长到97.2%;“触网”年龄越来越低,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89.5%提升至95.1%。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较2023年12月增长742万人,其中青少年占新增网民的49%。 韩国成均馆大学国文国语专业教授李熙贞(音)表示,由于未成年人尚不具备足够的分辨能力,长期盲目模仿行跟风传播“梗”对正确理解运用语言,以及培养逻辑思维方式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姚金菊认为,互联网时代,中小学生难以避免地会接触到此类用语。他们最初使用这些网络“梗”可能仅仅只是因为觉得好玩,为了博人眼球,或是觉得自己这么说话能够更好地和同学打成一片。然而,这些网络用语往往内涵空洞,语义歪曲,用词用字极不规范,且低级趣味盛行;有些甚至可能具有恶意、低俗的价值内涵。 对于这一愈演愈烈的现象,韩中有关部门都已意识到严重性。韩国教育部今年3月制定《学校图书馆振兴基本计划》,将持续扩大学校图书管理员教师,开设专业读书课程,加强读书教育。副总理兼教育部长官李周浩日前表示,期待此次韩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韩国打造“全民阅读”社会的契机。 中国教育部上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要求规范校园用字,确保课堂板书、教学课件、指示牌、标语、宣传栏、电子屏幕等用字规范,引导师生在正式写作和公共场合中避免不当使用“谐音字”。此前,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但这一系列政策是否会取得预期的效果仍有待检验。 本月18日,在京畿道水原市一所小学内,即将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们正在参观教室。【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26 20:10:05 -
寒冬送温暖服务暖人心 韩国金融集团积极践行社会公益
近日,韩国两大金融集团开展多种公益活动,为寒冷的冬日注入浓浓暖意。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各金融集团不仅展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也为构建更加温暖的社区贡献了力量。 新韩金融集团22日宣布,本月20日向韩国募捐机构“社会福利共同募金会”捐赠16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054万元)。新韩金融集团表示,这笔善款包括集团主要子公司募集的130亿韩元和新韩金融希望基金会提供的30亿韩元。 在善款捐赠仪式上,新韩金融集团会长陈玉东、集团赞助的乒乓球选手申裕斌以及职业高尔夫运动员张裕彬出席。新韩金融集团负责人表示:“这笔捐款将用于支持弱势群体,包括帮助困难家庭重建家园、保护受虐儿童、以及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等。” 此外,韩亚金融集团也在积极开展公益活动。本月20日,韩亚金融集团副会长李银珩和志愿者团队在位于首尔中区明洞的公益餐厅为弱势群体提供了1111份的午餐。 此次活动还吸引了明洞商人协会成员的参与。韩亚金融集团负责人表示,自去年12月起,由集团旗下韩亚银行、韩亚卡和韩亚人寿保险等员工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已连续一年积极参与“公益餐厅”的配餐活动,为构建更温暖的社区贡献力量。 本月20日,韩亚金融集团员工在位于首尔中区明洞的公益餐厅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午餐。【图片提供 韩亚金融集团】
2024-12-22 23:55:58 -
外国创业者共谈韩国创业生态系统优势
据韩国中小风险企业部(以下简称中企部)25日消息,在位于首尔江南区的全球创业中心(GSC)举办的“外籍创业者午餐会”上,外籍创业者指出,韩国创业生态系统的优势在于重视“共同体意识”和“信任”的文化。 电子商务统计分析公司“24TTL Korea”的首席营销官亚历山德拉·崔(音)表示:“韩国创业生态系统的最大优势是'共同体意识'。虽然进入韩国市场非常困难,但一旦进入,投资者看好我们业务的价值,并且通过口碑传播,我们能够拓展业务。” 人工智能(AI)分析公司首席执行官彼得·孔德拉特(音)也表示:“韩国是信任社会。高水平的教育和大量熟练的人才也是韩国的优势。” 此外,外籍创业者对韩国政府在资金支持与创新监管方式表示满意。数据分析公司“Fastpong”的首席执行官阿米尔·卡曼迪(音)表示:“韩国的监管方式具有优势,能够快速制定规则并实施监管创新,尤其是在AI、机器学习等未来产业领域。” 另外,在此次午餐会上,中企部长官吴姈姝与40余名外籍创业者讨论了外籍企业投资、创业信息提供等方案。吴姈姝表示,会议中提出的意见将积极反映在未来创业相关政策的制定中。 25日,在位于首尔江南区的全球创业中心(GSC)举办的“外籍创业者午餐会”上,外籍创业者正在提出意见。【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26 02:22:29
-
政局动荡物价"起飞" 食品企业接连涨价被指"趁乱打劫"
麦当劳韩国本月20日起再次提价。【图片提供 韩联社】 继咖啡、面包、冰淇淋、方便面后,汉堡也加入涨价大军。据麦当劳韩国14日消息,将从本月20日上调20款食品价格100至300韩元(约合人民币0.5元至1.5元),平均涨价率为2.3%, 这是麦当劳自去年5月上调16款食品价格100至400韩元之后,不到一年再次提价。麦当劳对此表示,汇率和原材料成持续上升,为尽量减少顾客负担,经慎重考虑减少上调价格的食品数量和涨价幅度。 汉堡单品中,仅有烤肉汉堡和芝士汉堡分别涨价200韩元。7款汉堡套餐涨价200至300韩元,最受欢迎的巨无霸套餐从7200韩元涨至7400韩元。 咖啡饮料中,仅有滴滤咖啡涨价200韩元。为提高顾客便利,麦当劳决定扩大服务生送餐的“餐桌服务”(Table Service)运营时间。 韩国总统尹锡悦目前面临弹劾审判,政局持续动荡,一直在察言观色政府态度推迟涨价的食品企业近来纷纷上调价格,被指有在国政空白期“趁乱打劫”之嫌。 一位政府相关人士表示,今年已有超过10家食品生产企业陆续涨价,似乎有意在弹劾政局结束前快速提价。 农心决定从本月17日起将辛拉面价格再次调回2023年6月的1000韩元,其他17款方便面和零食价格也将同步上涨调。希杰第一制糖本月起上调20多款必品阁饺子和午餐肉价格。东远食品上调15款速冻饺子价格,乐天朝日酒类销售的朝日啤酒也从本月起最高提价20%。 SPC集团旗下巴黎贝甜和Dunkin甜甜圈上月起上调价格,三立也上调了旗下宝可梦系列面包售价。希杰食品运营的多乐之日本月起上调面包和蛋糕售价。 乐天食品上月将巧克力棒价格上调200韩元,并时隔8个月再次上调旗下26款零食和冰淇淋的价格,宾格瑞上调红豆鱼饼雪糕价格。 星巴克、Paul Bassett、Hollys咖啡今年1月同步涨价,PASCUCCI和Compose咖啡也于上月加入涨价行列。汉堡王于今年1月将部分食品价格上调100韩元。 统计厅数据显示,上月加工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9%,创下近13个月以来最大涨幅,外出下馆子价格同比上涨3%。
2025-03-14 18:31:33 -
韩国就业市场重回金融危机"寒冬" 每百人竞争28个岗位
在制造业和建筑业景气恶化的背景下,韩国就业市场正在经历堪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寒冬”。韩国雇佣劳动部10日发布1月劳动市场动向显示,通过政府就业支持平台Worknet发布的新增招聘岗位仅为13.5万个,同比骤减10.1万个(42.7%)。 新增招聘岗位急剧减少,导致1月招聘倍率(求职人数与招聘岗位的比例)跌至0.28,即每100人在仅28个岗位中竞争,创下1999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去年下半年招聘倍率维持在0.4左右,但全球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1月(0.29)也比今年1月情况稍好。 有分析认为,就业市场正在进入结构性低迷期。1月韩国就业保险固定参保人数为1517.4万人,同比仅增加11.5万(0.8%),创下2004年1月(7.3万)以来21年间的最低增幅。雇佣劳动部未来雇佣分析科长千景基(音)表示,制造业和建筑业景气低迷影响企业的人力需求,从近期的经济景气指数来看,企业的招聘态度趋于谨慎。 韩国劳动研究院在《2025年劳动市场展望报告》中警告称,目前就业市场缺乏扩大就业增长的积极因素。今年1月,Worknet招聘倍率暴跌至0.28,预示全年就业市场或遭遇寒流。去年“12·3紧急戒严事态”以来,企业的招聘意愿显著萎缩,就业市场回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劳动研究院此前预测,戒严后就业增长可能跌破10万大关,面临最恶劣的局面。 今年1月招聘倍率创下1999年1月以来的最低值。相比之下,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1月,该数值也达到0.29。短短三个月内,韩国就业市场已经连续遭遇两次“就业指标冲击”。Worknet用户主要是缴纳就业保险的企业(约40万家,占比20%),无法全面反映整体就业市场状况,但也能大致反映市场趋势。 目前的就业市场呈现出从弱势群体开始瓦解的趋势。去年临时工人数量减少12.2万,创下2012年(减少12.7万)以来的最大减幅。主要原因在于2023年以来建筑行业持续低迷,导致临时工人面临严峻的就业困境。雇佣劳动部数据显示,1月建筑行业就业保险参保人数仅为75.4万,已连续18个月减少。 青年就业形势同样严峻。统计厅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15至29岁青年就业人数已连续26个月减少,就业率连续8个月下滑。“无业游民”人口达41.1万,同比激增12%。企业缩减招聘并更倾向于有经验者,导致青年就业机会大幅减少。毕业生寻找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时间已延长至12个月,反映出青年群体在进入就业市场时面临的巨大阻力。 人口结构问题也令就业市场难以自我恢复。今年1月就业保险固定参保人数仅增加11.5万,创21年来最低增幅,人口减少导致参保人数增长正在逐步放缓。韩国就业市场依旧呈现出高度僵化的特点,分为“大企业-正式工”主导的第一劳动力市场,以及“中小企业-非正式工”为主的第二劳动力市场。两者之间的工资水平和工作质量存在显著差距,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极低。 劳动研究院预计,今年就业人口或仅增加12万,较去年增长18.2万相比减少34%。报告指出,经济放缓、劳动人口减少,以及政府公共就业项目扩张放缓,可能导致就业增长进一步受限。研究院警告称,如果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同时韩国国内消费持续萎缩,就业环境可能继续恶化,弱势群体的就业不稳和劳动市场的两极分化也会进一步加剧。 3日,在首尔钟路区塔谷公园圆觉寺老人免费供餐所前,老人们排起长队领取午餐。【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12 00:05:03 -
韩国"午餐通胀"持续 在外就餐物价连涨三年
近年来,受高物价、高汇率和高利率等因素影响,韩国在外就餐价格连续三年涨幅超过3%。从普通市民常点的餐馆菜品到上班族日常依赖的公司食堂和便利店便当,餐饮价格普遍上涨,进一步加剧了“午餐通货膨胀”现象。 根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13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在外就餐消费者物价指数为121.01,较2023年的117.38上涨3.1%。尽管涨幅低于2023年的6%,但仍高于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2.3%)。 自2012年以来,在外就餐物价指数已连续12年高于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其中,2022年上涨7.7%,2023年上涨6%,2024年的涨幅仍维持在3%以上。 具体来看,在外就餐菜单中,便当的价格涨幅最大,达5.9%;其次是炒年糕(5.8%)、汉堡(5.4%)和紫菜包饭(5.3%)。其他常见菜品如刀削面(4.8%)、炸鸡(4.8%)、冷面(4.2%)和米线(4.1%)也普遍上涨约4%。这一系列涨价趋势加重了民众的在外就餐成本负担。 与此同时,便利店便当(4.9%)和三角紫菜包饭(3.7%)等简单快餐的价格同样上涨3%至4%,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者寻找高性价比餐饮的选择空间。 公司食堂的价格涨幅尤为显著。2024年,公司食堂价格同比上涨6.9%,创下自2001年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从2021年到2024年,公司食堂价格连续四年涨幅超过4%,许多上班族反映,公司食堂的性价比逐渐下降。 “午餐通胀”现象背后的主因之一,是气候变化引发的主要食材价格上涨。数据显示,2024年农畜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5.9%,是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的两倍多。其中,水果价格上涨16.9%,蔬菜上涨8.1%,谷物上涨3.3%,而畜产品价格则相对稳定,仅上涨0.7%。 分析人士预计,“午餐通胀”现象将在2025年持续加剧。全球物价上涨趋势、汇率波动以及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可能进一步推动主要进口食材的价格上涨。韩国消费者联盟秘书长郑智延(音)表示:“气候变化和汇率波动等因素使得食品价格变动更加复杂。如果这一趋势持续,食品价格指数可能继续上升。” 在消费者对食品价格日益敏感的背景下,零售行业的性价比竞争愈加激烈。各大零售商和便利店相继推出低价餐饮产品吸引消费者。例如,易买得推出了仅售1900韩元(约合人民币9元)的紫菜包饭,比市场上普通紫菜包饭便宜约45%,以抢占低价食品市场份额。 首尔某商街的餐厅菜单【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3 20:16:06 -
离开"网梗"不会说话 韩中未成年人面临语言表达之忧
韩国作家韩江荣获2024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韩国文学界今年的一大盛事。诺贝尔文学奖作为全球文学领域的最高荣誉,韩江获此殊荣成为韩国文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再次证明韩国文化软实力获得国际认可。 韩江的获奖对于韩国文学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激励,有人期待能够为推动韩国全民阅读的良好契机,但现实往往可能不尽如人意。日前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学生的阅读量呈逐年减少趋势,语言文字的阅读表达能力每况愈下。 韩国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小学生从学校图书馆一年平均借书17.2本,较2014年的21.9本减少了21.5%。同一时期内,学校图书馆的人均藏书量从25.7本上升至39.9本,人均购书支出从2.0657万韩元增至3.4407万韩元,公立学校图书馆教师人数从519人大幅增长至1570人。 学校图书馆的硬件环境不断在变好,但学生却越来越不爱去图书馆了。究其原因,还是互联网短视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极大地分散了学生们的注意力,电子设备、AI教科书的普及可以更方便地获取知识和信息,留给传统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 仁川市松岛的一所小学内,学生们正在体验阅读AI教科书。【图片提供 韩联社】 文化体育观光部实施的国民阅读现况调查结果显示,韩国中小学生去年全年阅读量为34本,与2013年(39.5本)相比减少了13.9%。有阅读习惯的学生比重从2019年的43.7%连续下降至2021年的40%和2020年的39.6%。 阅读量减少直接导致了学生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下降,尤其是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的青少年来说,文字理解能力的下降对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思维方式的培养甚至价值观的塑造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学生语言文字理解能力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老师,最近有关学生“听不懂话”的新闻频频在韩网引起热议。一名教师在向学生说明某件事的“始发点”(发音类似于韩国“国骂”)时,有学生举手质问:“老师,您为什么骂人?”看到食堂菜单上的“中餐”(午餐)以为是吃炸酱面;在有关“头发(发型)自由化”的讨论中,有学生以为“头发”是指“两条腿”,令老师们哭笑不得。 其实,这一现象不仅仅在韩国,在中国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令人听不懂的“网络黑话”入侵校园,引起全社会的警惕。不分场合的玩“梗”行为已经在中小学生之间十分普遍,他们在日常交流时频繁使用网络黑话,谐音梗等。 例如语文老师在让小学生用“栓”字组词时,竟有学生写出“栓Q”,作文里频频出现“芭比Q了”等等,一名初二老师在批改学生周记时,总能看到“我真的会谢”、“泰裤辣”等令人啼笑皆非的流行语。 各种无厘头的网络流行语被学生带进课堂,一名学生在英语课上对老师说“厚礼蟹”让老师摸不着头脑,事后才知道这是英文“holy shit”的音译,意为“天啊”“见鬼了”。还有些教师称,本应该严肃对待或有正面意义的词汇,如“伞兵”“烧杯”等,却成了学生间骂人的话。 根据中国去年年12月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18年至2022年,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93.7%增长到97.2%;“触网”年龄越来越低,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89.5%提升至95.1%。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较2023年12月增长742万人,其中青少年占新增网民的49%。 韩国成均馆大学国文国语专业教授李熙贞(音)表示,由于未成年人尚不具备足够的分辨能力,长期盲目模仿行跟风传播“梗”对正确理解运用语言,以及培养逻辑思维方式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姚金菊认为,互联网时代,中小学生难以避免地会接触到此类用语。他们最初使用这些网络“梗”可能仅仅只是因为觉得好玩,为了博人眼球,或是觉得自己这么说话能够更好地和同学打成一片。然而,这些网络用语往往内涵空洞,语义歪曲,用词用字极不规范,且低级趣味盛行;有些甚至可能具有恶意、低俗的价值内涵。 对于这一愈演愈烈的现象,韩中有关部门都已意识到严重性。韩国教育部今年3月制定《学校图书馆振兴基本计划》,将持续扩大学校图书管理员教师,开设专业读书课程,加强读书教育。副总理兼教育部长官李周浩日前表示,期待此次韩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韩国打造“全民阅读”社会的契机。 中国教育部上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要求规范校园用字,确保课堂板书、教学课件、指示牌、标语、宣传栏、电子屏幕等用字规范,引导师生在正式写作和公共场合中避免不当使用“谐音字”。此前,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但这一系列政策是否会取得预期的效果仍有待检验。 本月18日,在京畿道水原市一所小学内,即将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们正在参观教室。【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26 20:10:05 -
寒冬送温暖服务暖人心 韩国金融集团积极践行社会公益
近日,韩国两大金融集团开展多种公益活动,为寒冷的冬日注入浓浓暖意。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各金融集团不仅展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也为构建更加温暖的社区贡献了力量。 新韩金融集团22日宣布,本月20日向韩国募捐机构“社会福利共同募金会”捐赠16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054万元)。新韩金融集团表示,这笔善款包括集团主要子公司募集的130亿韩元和新韩金融希望基金会提供的30亿韩元。 在善款捐赠仪式上,新韩金融集团会长陈玉东、集团赞助的乒乓球选手申裕斌以及职业高尔夫运动员张裕彬出席。新韩金融集团负责人表示:“这笔捐款将用于支持弱势群体,包括帮助困难家庭重建家园、保护受虐儿童、以及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等。” 此外,韩亚金融集团也在积极开展公益活动。本月20日,韩亚金融集团副会长李银珩和志愿者团队在位于首尔中区明洞的公益餐厅为弱势群体提供了1111份的午餐。 此次活动还吸引了明洞商人协会成员的参与。韩亚金融集团负责人表示,自去年12月起,由集团旗下韩亚银行、韩亚卡和韩亚人寿保险等员工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已连续一年积极参与“公益餐厅”的配餐活动,为构建更温暖的社区贡献力量。 本月20日,韩亚金融集团员工在位于首尔中区明洞的公益餐厅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午餐。【图片提供 韩亚金融集团】
2024-12-22 23:55:58 -
外国创业者共谈韩国创业生态系统优势
据韩国中小风险企业部(以下简称中企部)25日消息,在位于首尔江南区的全球创业中心(GSC)举办的“外籍创业者午餐会”上,外籍创业者指出,韩国创业生态系统的优势在于重视“共同体意识”和“信任”的文化。 电子商务统计分析公司“24TTL Korea”的首席营销官亚历山德拉·崔(音)表示:“韩国创业生态系统的最大优势是'共同体意识'。虽然进入韩国市场非常困难,但一旦进入,投资者看好我们业务的价值,并且通过口碑传播,我们能够拓展业务。” 人工智能(AI)分析公司首席执行官彼得·孔德拉特(音)也表示:“韩国是信任社会。高水平的教育和大量熟练的人才也是韩国的优势。” 此外,外籍创业者对韩国政府在资金支持与创新监管方式表示满意。数据分析公司“Fastpong”的首席执行官阿米尔·卡曼迪(音)表示:“韩国的监管方式具有优势,能够快速制定规则并实施监管创新,尤其是在AI、机器学习等未来产业领域。” 另外,在此次午餐会上,中企部长官吴姈姝与40余名外籍创业者讨论了外籍企业投资、创业信息提供等方案。吴姈姝表示,会议中提出的意见将积极反映在未来创业相关政策的制定中。 25日,在位于首尔江南区的全球创业中心(GSC)举办的“外籍创业者午餐会”上,外籍创业者正在提出意见。【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26 02: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