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大企’新闻 22个
-
韩企高管结构与全球趋势背道而驰 管理型CEO领先 技术型人才减少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大企业代表理事(CEO)中,有经营、财务背景的"管理型CEO"占比持续攀升,而技术、研究背景的"技术型CEO"比例则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于19日对韩国500强企业的CEO履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韩国企业高管的专业背景正发生显著变化。数据显示,技术型CEO占28.4%,生产、采购等领域的CEO占3.3%,较三年前分别减少3.4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反之,管理型CEO占比从三年前的46.9%上升至49.8%,增加2.9个百分点,占全体近半数。 CEO Score表示,这一趋势与全球主要企业积极引进技术型CEO的普遍做法形成强烈反差。在全球范围内,随着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等尖端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型管理人才正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 从企业规模来看,资产总额超过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49.39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中,管理型CEO占比高达58.6%,较三年前提升5个百分点;而技术型CEO占比仅为16.2%,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中小企业中技术型CEO占比相对较高,为39.9%,但较三年前仍下降2.1个百分点。 从教育背景分析,大学修读经营、经济学专业的CEO占比从三年前的27.3%上升至29.9%,增加2.6个百分点。而大学修读电气电子工程(7.9%→6.8%)、机械工程(4.6%→4.2%)、工业工程(3.2%→2.7%)等工科专业的CEO比例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就毕业院校而言,韩国顶尖高校在培养企业高管方面仍占据主导地位。数据显示,46%的CEO毕业于首尔大学、延世大学和高丽大学等SKY名校。其中,首尔大学以22.5%的占比位居榜首,延世大学(12.7%)和高丽大学(10.8%)紧随其后。
2025-03-19 23:58:20 -
韩国经济下行 三成大企资金状况亮红灯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每10家大企中就有3家表示今年的资金状况同比有所恶化。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面向销售额逾千亿韩元的大企业(不包括国企和金融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于6日发布的结果显示,31%的受访企业表示今年资金状况同比有所恶化,仅11%的企业表示有所改善,58%的企业表示与去年持平。 从行业分布来看,建筑及土木工程(50%)、金属(45.5%)、石油化工(33.3%)等行业资金状况恶化最为显著。韩经协分析指出,这些行业长期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市场需求萎缩以及全球供应过剩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企业面临严重的资金筹措困境。 关于影响企业资金状况的主要负面因素,“汇率波动”回答最多,占24.3%,原材料价格及人工成本上涨(23%)、借贷利率高企(17.7%)等回答紧随其后。此外,36%的受访企业预计今年资金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仅11%的企业表示资金需求将减少。在资金投入最多的领域方面,“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39.7%)位居首位,其次依次为“设备投资”(21.3%)、“偿还贷款”(14.3%)以及、“人工费和管理费”(14%)等。 在此次调查中,每5家企业中就有1家企业(20%)表示,营业利润已难以覆盖利息支出。尽管韩国银行(央行)已于上月25日将基准利率从3%下调至2.75%,但58%的企业认为年内不会出现进一步降息。 多数企业预测,今年韩元兑美元汇率将在1500韩元左右达到峰值。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指出:"尽管近期实施了降息政策,但建筑、钢铁、石油化工等行业仍深陷经济低迷。政府应当着力稳定汇率波动,降低企业外汇风险,同时加大财政补贴、优化金融政策、扩大税收减免等支持力度,以缓解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
2025-03-06 19:52:12 -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引领全球绿色出行潮 韩国仍相对落后
17日,韩国某电动汽车充电站。【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上,中国市场及其企业展现出了尤为瞩目的增长动力。 韩国汽车移动产业协会(KAMA)于28日发布的《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现状》报告显示,去年在中国市场电动汽车销量达1079万辆,同比增加48.3%,占全球销量的 66.4%。电动汽车涵盖了纯电动汽车(BEV)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汽车移动产业协会表示,中国政府的“以旧换新”政策推动老旧车辆更新换代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有效促进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飙升,并助力中国本土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攀升至82.3%的高位。反之,欧洲和美国市场销量则呈下滑态势,包括欧盟(EU)、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及英国在内的欧洲市场销量也同比减少2.1%,达294.5万辆。全球销售比重为18%,下降3.8个百分点。美国市场销量同比增加6.9%,达156.2万辆,全球市场占有率为9.6%。 从各大企业的情况来看,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企业增势显著。比亚迪年销量同比增加43.9%,达447.8万辆,位居首位。其次为美国特斯拉,销量达198.8万辆,同比增长5.4%。吉利集团销量达135.5万辆,超越大众集团(96.6万辆)跃居第三位。奇瑞汽车销量(52.5万辆)以321.7%的增长速度位居第7位。现代汽车集团销量则减少3.2%,达49万辆,与前年持平,保持第10位。 汽车移动产业协会分析称,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结束前拜登总统的“绿色新政”,并撤销电动汽车“强制令”,市场前景不确定性增大。在此背景下,丰田、通用、奔驰等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正在重新讨论调整纯电动汽车销售目标及推迟电动化战略等。 同时,汽车移动产业协会还表示,韩国是主要国家中唯一连续两年电动汽车销量出现负增长的国家,亟需通过加大电动汽车补贴力度、恢复充电费用优惠政策、维持通行费减免等措施,来稳定并激发市场活力,确保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2025-02-28 23:08:21 -
韩国就业市场遇冷 大企招聘计划趋保守
在过马路的上班族。【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受韩国经济增速放缓及国内外不确定性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信心普遍萎缩,预计今年上半年大企业招聘市场将持续“寒冬”。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面向韩国500强企业进行《2025年上半年大学毕业生新雇佣计划》问卷调查,并于27日发布的结果显示,仅38.9%的受访企业制定了明确的招聘计划。每10家企业中,就有6家企业表示尚未制定或没有招聘计划。具体来看,41.3%的受访企业表示尚未制定招聘计划,同比(37.4%)上升3.9个百分点;19.8%的受访企业表示没有招聘计划,同比(17.1%)增加2.7个百分点。 在有招聘计划的企业中,59.2%的企业表示将维持去年招聘规模,28.6%的企业计划缩减招聘规模,仅有12.2%的企业表示将扩大招聘。 针对不招聘新员工或不增加招聘规模的原因,51.5%的受访企业表示“为了应对国内外不确定性和企业经营紧缩及收益性恶化”,其他主要原因包括全球经济萧条长期化、高汇率等导致的经济环境恶化(11.8%),以及应对经营环境变化及结构调整困难(8.8%)等。而在计划扩大招聘规模的企业中,83.3%的受访企业将“确保未来人才储备”列为首要考量因素。 从行业分布来看,建筑业中75%的企业表示没有招聘计划或尚未决定,位居各行业之首。其次是石油化学行业(73.9%)、钢铁等金属行业(66.7%)等。韩经协分析指出,受国内外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增速放缓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需求不振、供应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建筑、石油化学、钢铁、餐饮等主要行业面临萧条困境,相关企业对制定招聘计划持谨慎保守态度。 此外,今年企业将加大不定期招聘力度。63.5%的受访企业表示计划在大学毕业生范围内开展不定期招聘,其中26.2%的企业计划仅进行不定期招聘,37.3%的企业将同时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招聘,较去年同期增加5个百分点。显示出企业在应对市场不确定性时趋于采取灵活招聘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025-02-27 19:43:49 -
韩国大企工资涨幅领先日欧 薪资体系转型迫在眉睫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16日发布《韩日欧企业规模工资水平国际比较》报告显示,韩国大企业年薪(不含加班薪资)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为8.713万美元,在22个调查对象国家中排名第五。 购买力平价是一种调整汇率以比较两国货币价值和物价水平差异的指标,用于比较实际经济实力。韩国的工资水平比日本(5.6987万美元)高出52.9%,比欧盟20国的平均水平(8.0536万美元)高出8.2%。 从企业工资水平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来看,韩国大企业的工资水平相当于GDP的156.9%,较欧盟平均水平(134.7%)和日本(120.8%)分别高出22.2个百分点和36.1个百分点,在22个国家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希腊(166.7%)和法国(160.6%)。 韩国大企业的工资涨幅也较高。2002年韩国大企业年薪为274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3.79万元),2022年增至7061万韩元,涨幅高达157.6%。相比之下,欧盟大企业同期工资上涨84.7%,而日本大企业工资反而下降6.8%。 此外,韩国的大中小企业工资差距较其他国家更大。以大企业工资为100计算时,韩国中小企业工资水平为57.7%,低于欧盟平均水平(65.1%)和日本(73.7%)。2002年这一比例在日本为64.2%,韩国为70.4%,欧盟平均为76.6%。 本次调查中的大企业标准分别为韩国企业500人以上,日本和欧盟均为1000人以上。中小企业标准为韩国和日本企业10至99人,欧盟企业10至49人。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经济调查本部长河相佑(音)表示,韩国大企业工资处于最顶级水平,主要受到年功序列工资体系和强势工会推动的统一薪资增长影响,如果没有生产力支撑,工资增长则无法持续,因此需要转向以职务和绩效为基础的薪资体系。 林立在首尔市中心的写字楼【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17 17:59:42 -
立场不同不相为谋 超九成韩国人认为政治对立居各项社会矛盾之首
调查显示,韩国民众认为在各项社会矛盾中,最严重的为进步和保守势力间的政治矛盾。 社会矛盾泛指在分配稀缺社会资源的过程中,各群体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对立和紧张,以及利害关系、信念、价值观冲突的分裂状态。 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5日发布《韩国人对社会矛盾的认知变化及启示》中,引用2023年社会融合现况调查的原始数据分析称,9成韩国人认为在众多矛盾中,政治领域的矛盾最为严重。 保健社会研究院自2014年后每年对社会矛盾及融合现况进行调查,2023年6月至8月期间面向3950名年龄在19至75岁的民众实施面对面调查。参与调查的受访者认为,在各类型社会矛盾中,进步与保守阵营间的政治矛盾十分严重,但男女之间的性别对立严重性相对较低。 具体来看,92.3%的受访者将进步与保守阵营间的矛盾视为最严重的社会矛盾,其次还有正式员工与非正式员工之间的矛盾(82.2%)、劳资矛盾(79.1%)、贫富矛盾(78%)、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间的矛盾(71.8%)、地域矛盾(71.5%)等。 调查还显示,成年人认为政治领域的对立会对与他人交往的意愿产生负面影响。71.4%的受访者认为,不愿同政治倾向不同的人共同参与社会团体活动,58.2%的受访者不愿与政治倾向不同的人恋爱或结婚,甚至有33.2%的受访者称不愿与政治倾向不同的朋友一起喝酒。 有关未来韩国社会矛盾的前景展望,65.09%的受访者认为将维持现状,28.5%认为将更加严重,仅6.66%的受访者认为会有所改善。 认为10年后韩国社会将加剧的矛盾类型,87.66%认为仍是进步与饱受阵营之间的政治矛盾,其次还有贫富矛盾(79.95%)、劳资矛盾(75.84%)等。 对引发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于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加剧”和“社会阶级流动难度较大”,其次还有社会领导层道德责任缺失、媒体发展导致假新闻泛滥、仇恨与歧视情绪扩散、相互缺乏信任、自私的集体主义蔓延等。 受访者认为,应以政府、国会和政党为中心解决矛盾。受访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体依次为中央及地方政府(56.01%)、国会及政党(22.04%)、国民个人(9.16%)、媒体(4.45%)、公民团体(3.34%)、企业(3.05%)、教育界(1%)和宗教界(0.96%)等。 解决社会矛盾需要公正透明的执法(22.31%)、社会领导层的以身作则(21.81%)、加强社会安全网络(15.44%)、架构供阶级间流动的桥梁(15.04%)、加强反仇恨歧视教育及宣传(13.6%)、开展批判性媒体使用教育(8.75%),建立冲突调解系统(3.06%)等。 但遗憾的是,民众对于解决社会矛盾的各主体信任度并不高。研究团队称,为了缓解社会矛盾,有必要健全法律和制度基础,使冲突当事人、利益相关者和公民共同参与社会矛盾的调解和管理过程。特别需要通过内部管制和清廉文化提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水平,为化解政治倾向不同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冲突、对立、紧张和矛盾,必须建立和激活各种沟通渠道,让不同思想和立场的人相互交流和沟通。 反对和支持弹劾总统尹锡悦的民众在首尔光化门一带发起集会。【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05 19:38:34 -
韩国500强"人才争夺战" 三星电子稳居榜首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500强企业新招聘员工小幅上升,三星电子在面临多重挑战下仍稳居雇佣率榜首。 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于5日对韩国500强企业新加入国民年金人数进行调查并发布结果显示,全体企业国民年金加入人数从2023年的158.8817万人增至2024年的159.4119万人,增加0.3%。在企业方面,以2024年为基准,三星电子以12.5593万人的新加入国民年金人数位居榜首,同比(12.0877万人)增加3.9%。其次依次为现代汽车(6.9285万人)、LG电子(3.6244万人)、起亚(3.3004万人)、SK海力士(3.1638万人)、LG显示器(2.5632万人)、韩国铁道公社(2.3452万人)以及易买得(2.3305万人)等企业。CEO Score指出,尽管三星电子的存储器业务在高带宽存储器(HBM)市场表现未达市场预期,而面临危机的情况下,仍持续增加了新招聘人数,展现了强大的雇佣能力。 同时,与2023年相比,去年国民年金加入人数最多的企业依旧是三星电子,新增人数达4716人。希杰欧利芙洋(2224人)、韩国铁道公社(1359人)、乐天Himart(1136人)、大创韩国(899人)、三星SDI(876人)、现代汽车(858人)、德威航空(653人)以及LG电子(635人)等企业紧随其后。然而,LG Innotek的国民年金加入者人数有所减少(2391人)。CEO Score分析称,由于行业特性,LG Innotek短期合同工较多,因此员工人数波动较大。 此外,数据显示,去年实施自愿退休人数最多的企业依次为LG显示器(2346人)、易买得(1293人)、国民银行(684人)、LG化学(634人)以及巴黎贝甜(614人)等。从增减幅度来看,乐天Himart(41.3%)和德威航空(30.1%)的增幅相对较高,而泰荣工程建设(-23.8%)和SK建设(-17.6%)等企业则出现了大幅减少。 从各行业来看,IT及电器电子行业的国民年金加入者人数最多,达33.257万人。紧随其后的是零部件(18.9349万人)、流通(15.4789万人)、国营企业(14.4789万人)、服务业(9.9985万人)、食品饮料行业(9.8099万人)、银行业(9.3193万人)、建材建设行业(8.4420万人)、造船(6.7476万人)、石油化学行业(6.2476万人)、运输行业(5.1502万人)以及保险行业(5.0302万人)等行业。
2025-02-05 19:17:20 -
【CES 2025】观察:技术与生活的距离正被AI缩短
当地时间7日,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5)从开幕起便热度不减。多数主题演讲的门票提前售罄,吸引了大批观众参与。三星电子、SK、LG电子等韩国大企业的展馆更是人头攒动。LG电子的“World Premiere”活动还邀请了嘻哈明星威廉(will.i.am)惊喜现身,点燃了现场气氛。 今年的CES以智能代理(AI Agent)为核心,宣告了新时代的到来。据韩国贸易协会数据显示,在CES创新奖的获奖名单中,AI相关领域占比达到11.6%,成为最受关注的领域;而韩国企业斩获了全部创新奖项的47.8%,充分证明了其技术实力。此外,宝马(BMW)也首次公开了其下一代“BMW全景iDrive”技术,备受瞩目。 在全球初创企业展示创新技术的“尤里卡公园”(Eureka Park),韩国的国家综合展区以及光州、城南、大田和首尔等地方政府的展馆集中亮相。其中,首尔综合馆展出了“AFS”的AI脱发诊断解决方案、“Caique Tech”的模块化高速PI测速枪等104家企业的创新技术。 本届展会中,医疗健康领域表现尤为突出。针对老龄化社会,许多基于AI的医疗设备让用户在家中即可轻松管理健康。其中,Nuance Audio公司推出的智能助听眼镜专为早期听力障碍患者设计,配备方向性扬声器,可以放大用户视线方向的声音,不同于传统助听器。产品负责人马特奥·唐德拉奥(Mateo Dondrao)表示:“这款产品不仅适合听力障碍患者,普通人也可以使用。” 日本企业麒麟控股(Kirin Holdings)展出的“电动盐勺”也吸引了大量参观者。这款产品通过微电流刺激钠离子,使食物仅需30%的盐量即可达到相同的咸味。尽管售价高达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33元),但对于高血压或肥胖患者而言,这是一种实用的低盐饮食替代方案。 图为在CES 2025上展出的Nuance Audio智能助听眼镜。【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2025-01-24 19:16:37 -
去年韩国大企业在美游说支出698万美元 创历史新高
随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任后的政策走向难以预测,韩国大型企业近期积极在美国展开游说活动。三星集团、SK集团等韩国大企业去年在美的游说支出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美国参议院22日(当地时间)公布的企业游说申报内容,包括三星电子、三星半导体、三星SDI和Imagine的三星集团去年在美国国会的游说支出总额达到698万美元。 根据统计游说申报内容的非营利组织Opensecrets的数据,三星集团在美国的游说支出为2021年的372万美元、2022年的579万美元、2023年的630万美元,去年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从申报内容来看,三星集团的游说涵盖广泛的议题,包括知识产权、韩美关系、国防授权法案、对美外商投资、半导体法案、通信政策、供应链、贸易政策、人工智能(AI)政策、税制、移民以及数字鸿沟等。 SK集团去年在美国政府游说活动上的支出为559万美元,排名第二。SK集团的游说议题涉及美国政府的半导体出口管制与供应链政策、半导体投资、半导体法案、AI、通胀削减法案(IRA)、电动车、清洁能源以及制药等领域。 由于议题广泛,SK集团的游说对象涵盖美国参众两院、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国际贸易管理局(ITA)、国家安全委员会(NSC)、国家经济委员会(NEC)、国防部、国务院、能源部、交通部、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及财政部等多个部门。 现代汽车集团去年花费了328万美元用于游说美国政府。公司游说支出为2021年的291万美元、2022年的336万美元、2023年的323万美元,每年维持在相近水平。现代汽车集团的游说议题包括氢能源与燃料电池政策及基础设施、电动车基础设施与税收优惠政策等。 韩华集团去年共支出391万美元用于游说活动。随着韩华集团扩张在美国市场业务,其游说金额为2021年的64万美元、2022年的90万美元、2023年的158万美元逐年快速增长。 LG集团方面,尽管LG电子去年投入了创纪录的90万美元用于游说活动,但与其他韩国企业相比,金额相对较少。 美国国会大厦【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23 19:24:30 -
韩国大企起薪首破5000万韩元大关 全体企业平均达3675万韩元
【图片来源 AI】 一项调查显示,入职韩国大型企业的大学毕业生起薪显著增长,300人以上规模企业起薪首超5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于12日发表的《韩国大学毕业生起薪分析及韩日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比较》报告显示,以2023年为基准,韩国300人以上企业大学毕业生起薪(不含加班费等额外劳动报酬)平均为5001万韩元。该数据基于34岁以下大学毕业生新职员所获得的工资及特殊绩效薪酬(包括定期奖金、绩效奖金)总和计算得出。 数据显示,韩国全体企业的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为3675万韩元,300人以下企业的平均起薪(3238万韩元)仅达300人以上企业起薪的64.7%水平,凸显出企业规模对薪资水平影响显著。具体来看,30至299人规模的企业平均起薪为3595万韩元,5至29人规模的企业为3070万韩元,而不满5人的企业则仅为2731万韩元。若将额外绩效纳入薪资,全体企业的总起薪平均为3810万韩元,其中,300人以上企业的总起薪为5302万韩元,30至299人企业为3735万韩元,5至29人企业为3138万韩元,不满5人企业为2750万韩元。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经济调查本部长河尚宇(音)表示:“大企业受工会溢价及高入职标准的影响,整体起薪水平均在高位。大企业有必要适度控制起薪的上调幅度,转而建立基于工作价值和成果进行合理奖励的工资体系。” 此外,500人以上规模的韩国大企业大学毕业生起薪,较日本大企业(1000人以上)高出许多。研究团队针对29岁以下大学毕业生进行的分析显示,以购买力评价(PPP)汇率为基准,韩国大企业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为5.7568万美元,较日本大企业的3.6466万美元高出57.9%。从全体企业层面来看,韩国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以PPP汇率为基准)为4.5401万美元,同样高于日本(3.4794万美元)。 河尚宇指出:“韩国大企业的起薪不仅远高于日本大企业,且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起薪差距也十分显著。这一状况加剧了劳动市场内工作岗位的不匹配问题,并导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年薪差距日益扩大。”
2025-01-14 00:10:27
-
韩企高管结构与全球趋势背道而驰 管理型CEO领先 技术型人才减少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大企业代表理事(CEO)中,有经营、财务背景的"管理型CEO"占比持续攀升,而技术、研究背景的"技术型CEO"比例则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于19日对韩国500强企业的CEO履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韩国企业高管的专业背景正发生显著变化。数据显示,技术型CEO占28.4%,生产、采购等领域的CEO占3.3%,较三年前分别减少3.4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反之,管理型CEO占比从三年前的46.9%上升至49.8%,增加2.9个百分点,占全体近半数。 CEO Score表示,这一趋势与全球主要企业积极引进技术型CEO的普遍做法形成强烈反差。在全球范围内,随着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等尖端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型管理人才正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 从企业规模来看,资产总额超过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49.39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中,管理型CEO占比高达58.6%,较三年前提升5个百分点;而技术型CEO占比仅为16.2%,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中小企业中技术型CEO占比相对较高,为39.9%,但较三年前仍下降2.1个百分点。 从教育背景分析,大学修读经营、经济学专业的CEO占比从三年前的27.3%上升至29.9%,增加2.6个百分点。而大学修读电气电子工程(7.9%→6.8%)、机械工程(4.6%→4.2%)、工业工程(3.2%→2.7%)等工科专业的CEO比例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就毕业院校而言,韩国顶尖高校在培养企业高管方面仍占据主导地位。数据显示,46%的CEO毕业于首尔大学、延世大学和高丽大学等SKY名校。其中,首尔大学以22.5%的占比位居榜首,延世大学(12.7%)和高丽大学(10.8%)紧随其后。
2025-03-19 23:58:20 -
韩国经济下行 三成大企资金状况亮红灯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每10家大企中就有3家表示今年的资金状况同比有所恶化。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面向销售额逾千亿韩元的大企业(不包括国企和金融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于6日发布的结果显示,31%的受访企业表示今年资金状况同比有所恶化,仅11%的企业表示有所改善,58%的企业表示与去年持平。 从行业分布来看,建筑及土木工程(50%)、金属(45.5%)、石油化工(33.3%)等行业资金状况恶化最为显著。韩经协分析指出,这些行业长期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市场需求萎缩以及全球供应过剩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企业面临严重的资金筹措困境。 关于影响企业资金状况的主要负面因素,“汇率波动”回答最多,占24.3%,原材料价格及人工成本上涨(23%)、借贷利率高企(17.7%)等回答紧随其后。此外,36%的受访企业预计今年资金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仅11%的企业表示资金需求将减少。在资金投入最多的领域方面,“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39.7%)位居首位,其次依次为“设备投资”(21.3%)、“偿还贷款”(14.3%)以及、“人工费和管理费”(14%)等。 在此次调查中,每5家企业中就有1家企业(20%)表示,营业利润已难以覆盖利息支出。尽管韩国银行(央行)已于上月25日将基准利率从3%下调至2.75%,但58%的企业认为年内不会出现进一步降息。 多数企业预测,今年韩元兑美元汇率将在1500韩元左右达到峰值。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指出:"尽管近期实施了降息政策,但建筑、钢铁、石油化工等行业仍深陷经济低迷。政府应当着力稳定汇率波动,降低企业外汇风险,同时加大财政补贴、优化金融政策、扩大税收减免等支持力度,以缓解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
2025-03-06 19:52:12 -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引领全球绿色出行潮 韩国仍相对落后
17日,韩国某电动汽车充电站。【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上,中国市场及其企业展现出了尤为瞩目的增长动力。 韩国汽车移动产业协会(KAMA)于28日发布的《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现状》报告显示,去年在中国市场电动汽车销量达1079万辆,同比增加48.3%,占全球销量的 66.4%。电动汽车涵盖了纯电动汽车(BEV)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汽车移动产业协会表示,中国政府的“以旧换新”政策推动老旧车辆更新换代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有效促进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飙升,并助力中国本土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攀升至82.3%的高位。反之,欧洲和美国市场销量则呈下滑态势,包括欧盟(EU)、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及英国在内的欧洲市场销量也同比减少2.1%,达294.5万辆。全球销售比重为18%,下降3.8个百分点。美国市场销量同比增加6.9%,达156.2万辆,全球市场占有率为9.6%。 从各大企业的情况来看,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企业增势显著。比亚迪年销量同比增加43.9%,达447.8万辆,位居首位。其次为美国特斯拉,销量达198.8万辆,同比增长5.4%。吉利集团销量达135.5万辆,超越大众集团(96.6万辆)跃居第三位。奇瑞汽车销量(52.5万辆)以321.7%的增长速度位居第7位。现代汽车集团销量则减少3.2%,达49万辆,与前年持平,保持第10位。 汽车移动产业协会分析称,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结束前拜登总统的“绿色新政”,并撤销电动汽车“强制令”,市场前景不确定性增大。在此背景下,丰田、通用、奔驰等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正在重新讨论调整纯电动汽车销售目标及推迟电动化战略等。 同时,汽车移动产业协会还表示,韩国是主要国家中唯一连续两年电动汽车销量出现负增长的国家,亟需通过加大电动汽车补贴力度、恢复充电费用优惠政策、维持通行费减免等措施,来稳定并激发市场活力,确保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2025-02-28 23:08:21 -
韩国就业市场遇冷 大企招聘计划趋保守
在过马路的上班族。【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受韩国经济增速放缓及国内外不确定性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信心普遍萎缩,预计今年上半年大企业招聘市场将持续“寒冬”。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面向韩国500强企业进行《2025年上半年大学毕业生新雇佣计划》问卷调查,并于27日发布的结果显示,仅38.9%的受访企业制定了明确的招聘计划。每10家企业中,就有6家企业表示尚未制定或没有招聘计划。具体来看,41.3%的受访企业表示尚未制定招聘计划,同比(37.4%)上升3.9个百分点;19.8%的受访企业表示没有招聘计划,同比(17.1%)增加2.7个百分点。 在有招聘计划的企业中,59.2%的企业表示将维持去年招聘规模,28.6%的企业计划缩减招聘规模,仅有12.2%的企业表示将扩大招聘。 针对不招聘新员工或不增加招聘规模的原因,51.5%的受访企业表示“为了应对国内外不确定性和企业经营紧缩及收益性恶化”,其他主要原因包括全球经济萧条长期化、高汇率等导致的经济环境恶化(11.8%),以及应对经营环境变化及结构调整困难(8.8%)等。而在计划扩大招聘规模的企业中,83.3%的受访企业将“确保未来人才储备”列为首要考量因素。 从行业分布来看,建筑业中75%的企业表示没有招聘计划或尚未决定,位居各行业之首。其次是石油化学行业(73.9%)、钢铁等金属行业(66.7%)等。韩经协分析指出,受国内外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增速放缓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需求不振、供应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建筑、石油化学、钢铁、餐饮等主要行业面临萧条困境,相关企业对制定招聘计划持谨慎保守态度。 此外,今年企业将加大不定期招聘力度。63.5%的受访企业表示计划在大学毕业生范围内开展不定期招聘,其中26.2%的企业计划仅进行不定期招聘,37.3%的企业将同时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招聘,较去年同期增加5个百分点。显示出企业在应对市场不确定性时趋于采取灵活招聘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025-02-27 19:43:49 -
韩国大企工资涨幅领先日欧 薪资体系转型迫在眉睫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16日发布《韩日欧企业规模工资水平国际比较》报告显示,韩国大企业年薪(不含加班薪资)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为8.713万美元,在22个调查对象国家中排名第五。 购买力平价是一种调整汇率以比较两国货币价值和物价水平差异的指标,用于比较实际经济实力。韩国的工资水平比日本(5.6987万美元)高出52.9%,比欧盟20国的平均水平(8.0536万美元)高出8.2%。 从企业工资水平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来看,韩国大企业的工资水平相当于GDP的156.9%,较欧盟平均水平(134.7%)和日本(120.8%)分别高出22.2个百分点和36.1个百分点,在22个国家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希腊(166.7%)和法国(160.6%)。 韩国大企业的工资涨幅也较高。2002年韩国大企业年薪为274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3.79万元),2022年增至7061万韩元,涨幅高达157.6%。相比之下,欧盟大企业同期工资上涨84.7%,而日本大企业工资反而下降6.8%。 此外,韩国的大中小企业工资差距较其他国家更大。以大企业工资为100计算时,韩国中小企业工资水平为57.7%,低于欧盟平均水平(65.1%)和日本(73.7%)。2002年这一比例在日本为64.2%,韩国为70.4%,欧盟平均为76.6%。 本次调查中的大企业标准分别为韩国企业500人以上,日本和欧盟均为1000人以上。中小企业标准为韩国和日本企业10至99人,欧盟企业10至49人。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经济调查本部长河相佑(音)表示,韩国大企业工资处于最顶级水平,主要受到年功序列工资体系和强势工会推动的统一薪资增长影响,如果没有生产力支撑,工资增长则无法持续,因此需要转向以职务和绩效为基础的薪资体系。 林立在首尔市中心的写字楼【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17 17:59:42 -
立场不同不相为谋 超九成韩国人认为政治对立居各项社会矛盾之首
调查显示,韩国民众认为在各项社会矛盾中,最严重的为进步和保守势力间的政治矛盾。 社会矛盾泛指在分配稀缺社会资源的过程中,各群体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对立和紧张,以及利害关系、信念、价值观冲突的分裂状态。 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5日发布《韩国人对社会矛盾的认知变化及启示》中,引用2023年社会融合现况调查的原始数据分析称,9成韩国人认为在众多矛盾中,政治领域的矛盾最为严重。 保健社会研究院自2014年后每年对社会矛盾及融合现况进行调查,2023年6月至8月期间面向3950名年龄在19至75岁的民众实施面对面调查。参与调查的受访者认为,在各类型社会矛盾中,进步与保守阵营间的政治矛盾十分严重,但男女之间的性别对立严重性相对较低。 具体来看,92.3%的受访者将进步与保守阵营间的矛盾视为最严重的社会矛盾,其次还有正式员工与非正式员工之间的矛盾(82.2%)、劳资矛盾(79.1%)、贫富矛盾(78%)、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间的矛盾(71.8%)、地域矛盾(71.5%)等。 调查还显示,成年人认为政治领域的对立会对与他人交往的意愿产生负面影响。71.4%的受访者认为,不愿同政治倾向不同的人共同参与社会团体活动,58.2%的受访者不愿与政治倾向不同的人恋爱或结婚,甚至有33.2%的受访者称不愿与政治倾向不同的朋友一起喝酒。 有关未来韩国社会矛盾的前景展望,65.09%的受访者认为将维持现状,28.5%认为将更加严重,仅6.66%的受访者认为会有所改善。 认为10年后韩国社会将加剧的矛盾类型,87.66%认为仍是进步与饱受阵营之间的政治矛盾,其次还有贫富矛盾(79.95%)、劳资矛盾(75.84%)等。 对引发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于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加剧”和“社会阶级流动难度较大”,其次还有社会领导层道德责任缺失、媒体发展导致假新闻泛滥、仇恨与歧视情绪扩散、相互缺乏信任、自私的集体主义蔓延等。 受访者认为,应以政府、国会和政党为中心解决矛盾。受访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体依次为中央及地方政府(56.01%)、国会及政党(22.04%)、国民个人(9.16%)、媒体(4.45%)、公民团体(3.34%)、企业(3.05%)、教育界(1%)和宗教界(0.96%)等。 解决社会矛盾需要公正透明的执法(22.31%)、社会领导层的以身作则(21.81%)、加强社会安全网络(15.44%)、架构供阶级间流动的桥梁(15.04%)、加强反仇恨歧视教育及宣传(13.6%)、开展批判性媒体使用教育(8.75%),建立冲突调解系统(3.06%)等。 但遗憾的是,民众对于解决社会矛盾的各主体信任度并不高。研究团队称,为了缓解社会矛盾,有必要健全法律和制度基础,使冲突当事人、利益相关者和公民共同参与社会矛盾的调解和管理过程。特别需要通过内部管制和清廉文化提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水平,为化解政治倾向不同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冲突、对立、紧张和矛盾,必须建立和激活各种沟通渠道,让不同思想和立场的人相互交流和沟通。 反对和支持弹劾总统尹锡悦的民众在首尔光化门一带发起集会。【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05 19:38:34 -
韩国500强"人才争夺战" 三星电子稳居榜首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500强企业新招聘员工小幅上升,三星电子在面临多重挑战下仍稳居雇佣率榜首。 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于5日对韩国500强企业新加入国民年金人数进行调查并发布结果显示,全体企业国民年金加入人数从2023年的158.8817万人增至2024年的159.4119万人,增加0.3%。在企业方面,以2024年为基准,三星电子以12.5593万人的新加入国民年金人数位居榜首,同比(12.0877万人)增加3.9%。其次依次为现代汽车(6.9285万人)、LG电子(3.6244万人)、起亚(3.3004万人)、SK海力士(3.1638万人)、LG显示器(2.5632万人)、韩国铁道公社(2.3452万人)以及易买得(2.3305万人)等企业。CEO Score指出,尽管三星电子的存储器业务在高带宽存储器(HBM)市场表现未达市场预期,而面临危机的情况下,仍持续增加了新招聘人数,展现了强大的雇佣能力。 同时,与2023年相比,去年国民年金加入人数最多的企业依旧是三星电子,新增人数达4716人。希杰欧利芙洋(2224人)、韩国铁道公社(1359人)、乐天Himart(1136人)、大创韩国(899人)、三星SDI(876人)、现代汽车(858人)、德威航空(653人)以及LG电子(635人)等企业紧随其后。然而,LG Innotek的国民年金加入者人数有所减少(2391人)。CEO Score分析称,由于行业特性,LG Innotek短期合同工较多,因此员工人数波动较大。 此外,数据显示,去年实施自愿退休人数最多的企业依次为LG显示器(2346人)、易买得(1293人)、国民银行(684人)、LG化学(634人)以及巴黎贝甜(614人)等。从增减幅度来看,乐天Himart(41.3%)和德威航空(30.1%)的增幅相对较高,而泰荣工程建设(-23.8%)和SK建设(-17.6%)等企业则出现了大幅减少。 从各行业来看,IT及电器电子行业的国民年金加入者人数最多,达33.257万人。紧随其后的是零部件(18.9349万人)、流通(15.4789万人)、国营企业(14.4789万人)、服务业(9.9985万人)、食品饮料行业(9.8099万人)、银行业(9.3193万人)、建材建设行业(8.4420万人)、造船(6.7476万人)、石油化学行业(6.2476万人)、运输行业(5.1502万人)以及保险行业(5.0302万人)等行业。
2025-02-05 19:17:20 -
【CES 2025】观察:技术与生活的距离正被AI缩短
当地时间7日,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5)从开幕起便热度不减。多数主题演讲的门票提前售罄,吸引了大批观众参与。三星电子、SK、LG电子等韩国大企业的展馆更是人头攒动。LG电子的“World Premiere”活动还邀请了嘻哈明星威廉(will.i.am)惊喜现身,点燃了现场气氛。 今年的CES以智能代理(AI Agent)为核心,宣告了新时代的到来。据韩国贸易协会数据显示,在CES创新奖的获奖名单中,AI相关领域占比达到11.6%,成为最受关注的领域;而韩国企业斩获了全部创新奖项的47.8%,充分证明了其技术实力。此外,宝马(BMW)也首次公开了其下一代“BMW全景iDrive”技术,备受瞩目。 在全球初创企业展示创新技术的“尤里卡公园”(Eureka Park),韩国的国家综合展区以及光州、城南、大田和首尔等地方政府的展馆集中亮相。其中,首尔综合馆展出了“AFS”的AI脱发诊断解决方案、“Caique Tech”的模块化高速PI测速枪等104家企业的创新技术。 本届展会中,医疗健康领域表现尤为突出。针对老龄化社会,许多基于AI的医疗设备让用户在家中即可轻松管理健康。其中,Nuance Audio公司推出的智能助听眼镜专为早期听力障碍患者设计,配备方向性扬声器,可以放大用户视线方向的声音,不同于传统助听器。产品负责人马特奥·唐德拉奥(Mateo Dondrao)表示:“这款产品不仅适合听力障碍患者,普通人也可以使用。” 日本企业麒麟控股(Kirin Holdings)展出的“电动盐勺”也吸引了大量参观者。这款产品通过微电流刺激钠离子,使食物仅需30%的盐量即可达到相同的咸味。尽管售价高达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33元),但对于高血压或肥胖患者而言,这是一种实用的低盐饮食替代方案。 图为在CES 2025上展出的Nuance Audio智能助听眼镜。【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2025-01-24 19:16:37 -
去年韩国大企业在美游说支出698万美元 创历史新高
随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任后的政策走向难以预测,韩国大型企业近期积极在美国展开游说活动。三星集团、SK集团等韩国大企业去年在美的游说支出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美国参议院22日(当地时间)公布的企业游说申报内容,包括三星电子、三星半导体、三星SDI和Imagine的三星集团去年在美国国会的游说支出总额达到698万美元。 根据统计游说申报内容的非营利组织Opensecrets的数据,三星集团在美国的游说支出为2021年的372万美元、2022年的579万美元、2023年的630万美元,去年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从申报内容来看,三星集团的游说涵盖广泛的议题,包括知识产权、韩美关系、国防授权法案、对美外商投资、半导体法案、通信政策、供应链、贸易政策、人工智能(AI)政策、税制、移民以及数字鸿沟等。 SK集团去年在美国政府游说活动上的支出为559万美元,排名第二。SK集团的游说议题涉及美国政府的半导体出口管制与供应链政策、半导体投资、半导体法案、AI、通胀削减法案(IRA)、电动车、清洁能源以及制药等领域。 由于议题广泛,SK集团的游说对象涵盖美国参众两院、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国际贸易管理局(ITA)、国家安全委员会(NSC)、国家经济委员会(NEC)、国防部、国务院、能源部、交通部、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及财政部等多个部门。 现代汽车集团去年花费了328万美元用于游说美国政府。公司游说支出为2021年的291万美元、2022年的336万美元、2023年的323万美元,每年维持在相近水平。现代汽车集团的游说议题包括氢能源与燃料电池政策及基础设施、电动车基础设施与税收优惠政策等。 韩华集团去年共支出391万美元用于游说活动。随着韩华集团扩张在美国市场业务,其游说金额为2021年的64万美元、2022年的90万美元、2023年的158万美元逐年快速增长。 LG集团方面,尽管LG电子去年投入了创纪录的90万美元用于游说活动,但与其他韩国企业相比,金额相对较少。 美国国会大厦【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23 19:24:30 -
韩国大企起薪首破5000万韩元大关 全体企业平均达3675万韩元
【图片来源 AI】 一项调查显示,入职韩国大型企业的大学毕业生起薪显著增长,300人以上规模企业起薪首超5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于12日发表的《韩国大学毕业生起薪分析及韩日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比较》报告显示,以2023年为基准,韩国300人以上企业大学毕业生起薪(不含加班费等额外劳动报酬)平均为5001万韩元。该数据基于34岁以下大学毕业生新职员所获得的工资及特殊绩效薪酬(包括定期奖金、绩效奖金)总和计算得出。 数据显示,韩国全体企业的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为3675万韩元,300人以下企业的平均起薪(3238万韩元)仅达300人以上企业起薪的64.7%水平,凸显出企业规模对薪资水平影响显著。具体来看,30至299人规模的企业平均起薪为3595万韩元,5至29人规模的企业为3070万韩元,而不满5人的企业则仅为2731万韩元。若将额外绩效纳入薪资,全体企业的总起薪平均为3810万韩元,其中,300人以上企业的总起薪为5302万韩元,30至299人企业为3735万韩元,5至29人企业为3138万韩元,不满5人企业为2750万韩元。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经济调查本部长河尚宇(音)表示:“大企业受工会溢价及高入职标准的影响,整体起薪水平均在高位。大企业有必要适度控制起薪的上调幅度,转而建立基于工作价值和成果进行合理奖励的工资体系。” 此外,500人以上规模的韩国大企业大学毕业生起薪,较日本大企业(1000人以上)高出许多。研究团队针对29岁以下大学毕业生进行的分析显示,以购买力评价(PPP)汇率为基准,韩国大企业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为5.7568万美元,较日本大企业的3.6466万美元高出57.9%。从全体企业层面来看,韩国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以PPP汇率为基准)为4.5401万美元,同样高于日本(3.4794万美元)。 河尚宇指出:“韩国大企业的起薪不仅远高于日本大企业,且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起薪差距也十分显著。这一状况加剧了劳动市场内工作岗位的不匹配问题,并导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年薪差距日益扩大。”
2025-01-14 0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