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蔚山’新闻 22个
-
逾七成留学生倾向留韩就业发展 企业加速国际化布局
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面向于上月参展“2025全球人才招聘会”的356名在韩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于1日公布的《2025外籍留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结果显示,七成留学生希望在韩国就业并定居,韩国企业对外籍人才的定位已从基础劳动力转向高素质专业人才。 调查显示,71%的受访者明确表达在韩就业及定居意向,其中,42%的受访者希望通过工作积累经验,29%则表示希望在韩国长期定居,反映出韩国正逐步成为国际人才集聚地。从学历构成来看,硕士及以上高学历外籍人才占59%,较往年显著提升;专业分布方面,工科领域占26%,较去年全韩外籍留学生中理工科15%(约3万人)的占比呈明显增长态势,凸显高学历理工人才持续涌入的趋势。 关于外籍留学生就职意向岗位方面,研发类职位以34.3%的占比成为首选,其次依次为行政办公类(31.2%)、市场营销类(27%)及生产制造类(7.6%)等。面对留学生强烈的就业意愿,韩国企业也展现出更具包容性的国际化用人体系,65%的参展企业表示具有聘用外籍留学生的实际经验。企业聘用外籍留学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海外市场拓展需求”(42%)和“构建多元化人才团队”(21%)两大维度。 企业招聘偏好与全球化战略需求高度契合,市场营销岗位以49%的占比居首,研发岗位(31%)紧随其后,与韩国企业通过国际化人才推进全球市场布局和技术创新的战略布局密切相关。据调查,随着企业对兼具语言优势、跨文化理解力及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持续升温,对外籍人才的认知正经历本质性转变。 为深化国际人才对接服务,贸易投资振兴公社计划于今年9月启动“地方外籍留学生就业促进计划”,首阶段将在釜山、蔚山、庆南等东南部地区,以及大田、忠南等中部地区举办系列专场招聘咨询会。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副社长兼中小企业本部部长姜尚燁(音)强调:"我们将持续优化国际化人才引进体系,通过精准匹配企业需求的高质量招聘活动,切实提升韩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2025-07-01 23:36:25 -
韩国公共机构五年分红破8万亿韩元 十家机构"零上缴"
近五年来,由韩国政府出资的公共机构向政府缴纳的分红总额突破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22.63亿元)。其中,韩国产业银行与韩国土地住宅公社(LH)缴纳的分红居于前列,但经济状况恶化导致10家机构未能缴纳分红。 据韩国国会预算政策处27日发布的《2025年韩国公共机构》报告,2019年至2023年间,35家由政府出资的公共机构上缴的分红总额达8.6537万亿韩元。2019年至2020年上缴分红金额约为1.4万亿韩元,2021年大幅增长至2.4487万亿韩元。然而,受房地产市场疲软影响,韩国土地住宅公社2022年净利润下降,导致当年分红降至1.2352万亿韩元。2023年随着银行类公共机构利润回升,上缴分红总额回升至2.1322万亿韩元。 在近五年缴纳分红的机构中,韩国产业银行以2.1975万亿韩元居首,韩国土地住宅公社(2.0774万亿韩元)和中小企业银行(1.6794万亿韩元)紧随其后。但因经营状况恶化,另有10家机构近五年未缴纳任何分红。 报告指出,2023年共有19家公共机构因经营不善或净利润为负,未能缴纳分红,涉及住宅都市保证公社、韩国电力公司、韩国住宅金融公司等单位。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大韩石炭公司、韩国铁道公司、韩国矿产资源公社、韩国石油公社、韩国观光公社、韩国放送广告振兴公社、丽水光阳港湾公社、新万金开发公社、韩国海外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公司及韩国海洋振兴公社等10家机构,近五年未缴纳任何分红。分析指出,其中7家因持续亏损难以上缴分红,部分机构虽有留存收益,但扣除未实现利润后仍无可分配资金。 2023年由政府出资的公共机构平均分红率为37.1%,较2022年(39.3%)略有下降。分红率最高的是韩国投资公社,达100%,其次为蔚山港湾公社(58.0%)、釜山港湾公社(57.9%)和韩国造币公社(52.4%)。
2025-06-28 00:37:36 -
韩国近八成大企总部集中首都圈 区域分布失衡问题凸显
随着李在明政府上台后,加速推进韩国最大航运企业现代商船(HMM)总部迁址釜山等议题的讨论,韩国大型企业总部过度集中于首都圈的结构性问题再度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于25日发布的《韩国500强企业总部区域分布分析报告》显示,全国500强企业中高达77%的总部设立在首尔、仁川和京畿道等首都圈地区,而世宗市、忠清北道、全罗北道、江原道和济州道等地区的企业总部数量则屈指可数。 报告显示,共284家(56.8%)企业总部设于首尔,其次是仁川和京畿道共101家(20.2%),釜山、蔚山和庆南46家(9.2%),大邱和庆北23家(4.6%),大田和忠南21家(4.2%),光州和全南14家(2.8%)。忠北仅4家(0.8%),济州3家(0.6%),全北2家(0.4%),世宗和江原各仅1家(0.2%)。按地区来看,500强企业中385家聚集于首都圈,占比高达77%。 首尔地区聚集了现代汽车、起亚、LG电子、韩国产业银行、韩亚银行、韩华、KB国民银行、LG化学等龙头企业。三星电子、SK海力士、三星显示、三星SDI、三星重工业、KT、Naver等则集中于京畿道。现代制铁、韩国GM、SK仁川石化、三星生物制药、HD现代英特科位于仁川等。 在首尔市内,中区企业总部最多,共65家(22.9%),其次是江南区46家(16.2%)、钟路区42家(14.8%)、永登浦区40家(14.1%)、瑞草区25家(8.8%),位列前五。从行业来看,流通业最多,共33家(11.6%),其次是保险业28家(9.9%)、石化、建筑及建材、服务业各22家(7.7%)、证券业20家(7.0%)、食品业19家(6.7%)、生活用品业18家(6.3%)等。 总部位于仁川和京畿道的101家企业中,有26家(25.7%)位于城南市,龙仁和华城各9家(8.9%)、水原和安养各7家(6.9%)、平泽4家(4%)等。 釜山、蔚山、庆南地区共有46家企业总部,代表性企业包括韩国南部电力、釜山银行、雷诺韩国等位于釜山;HD现代重工、LS MnM、韩国东西电力、HD现代尾浦、韩国石油公社等位于蔚山;斗山能源、韩华航空宇宙、韩华海洋等位于庆南。大邱和庆北地区则有23家企业设总部,韩国燃气公社、IM银行、L&F、德威航空、大同等位于大邱;浦项制铁、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韩国道路公社、浦项工程建设、浦项未来材料等位于庆北。 公营企业受公共机构搬迁及创新城市政策影响,总部多设在首尔以外地区。500强企业中的22家公企中,有17家设于非首都圈。 CEO Score指出,企业总部所在地可为地方政府带来可观的税收收入、就业机会及经济活力。当前韩国面临的地方经济衰退问题已上升为国家性重大课题,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出大企总部过度集中于首都圈所导致的地区发展失衡现象。未来如何通过政策引导优化企业区域布局,实现全国经济均衡发展,将成为韩国政府面临的重要政策课题。
2025-06-26 02:29:58 -
SK集团与AWS达成战略合作 共建AI数据中心助推产业"量子飞跃"
23日,SK集团计划通过建设超大规模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实现产业发展的“量子飞跃”。此前,SK集团于在蔚山会展中心(UECO)举行“SK-亚马逊云科技(AWS)蔚山AI数据中心建设合作签约仪式”,宣布将与AWS及蔚山市携手建设韩国首个规模最大的AI专用数据中心。该项目将于2027年投入运营,预计将创造约7.8万个就业岗位,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该项目由SK集团会长崔泰源亲自推进,他表示:“要实现AI突破性创新,需建立新型基础设施体系,蔚山AI数据中心将作为AI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枢纽,为构建面向未来的‘AI高速公路’奠定坚实基础。”据悉,SK集团将整合全集团优势资源,全力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基础设施,蔚山AI数据中心将有力推动SK集团旗下各业务板块的技术升级,包括ICT(SK电讯、SK宽带、SK AX)、能源(SK燃气、SK Multi Utility)以及半导体(SK海力士)等核心领域。其中,SK燃气、SK Multi Utility等子公司将深度参与基础设施、电力供应和系统建设等关键环节,为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持。 SK集团表示,将通过充分发挥旗下企业的专业优势,在AI数据中心项目中实现最优化的协同效应。全球云计算领军企业AWS选择SK集团作为亚太地区AI枢纽合作伙伴,正是基于对其综合实力的高度认可。双方计划整合各自在半导体供应链、网络运营、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优势资源,截至2027年为止,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的AI与云计算生态系统。 AI数据中心的落地将为以制造业见长的蔚山市带来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不仅将直接推动AI基础设施投资,还将吸引相关产业链企业集聚,通过创造大量高质量就业岗位,有效激活地区经济活力,并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分析指出,随着超大规模AI数据中心的建设,蔚山有望成为全球科技企业的重要据点。SK集团还计划将AI数据中心纳入整体发展战略,计划通过整合AI智能体、机器人、智能制造、能源优化、生物科技等创新技术,全面推进“量子飞跃”战略目标。 在近期举行的集团战略会议上,崔泰源强调:“企业能否持续生存,将取决于能否适应AI时代。我们不仅要强化IT领域的AI应用,更要推动电力、能源、生物等传统产业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不断拓展业务范围,保持竞争优势。”
2025-06-23 22:51:07 -
2025世界大学排名出炉 韩国三所大学进入百强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日前发布的《2025世界大学排名》显示,韩国仅有3所大学跻身全球百强,较去年减少2所。 此次榜单中,韩国3所百强大学分别为首尔大学(第38位)、延世大学(第50位)和高丽大学(第61位)。中华圈共有10所大学入榜,日本则有4所大学。 首尔大学较去年下滑7位,跌至第38位。尽管在“就业能力”和“学术发展”等核心指标中表现出色,但在“国际教职员工比例”和“国际留学生比例”等国际化指标中得分偏低,导致整体排名下降。 延世大学首次跻身前50强,在“国际留学生比例”和“国际研究网络”方面表现突出,连续第四年在亚洲地区大学中排名第一。 理工科大学普遍下滑成为今年韩国大学的显著特点。浦项科技大学从去年的第98位降至第102位,蔚山国立科技大学(第310位)、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第370位)、光州科学技术院(第385位)均较去年下滑十余位,主要受“就业能力”和“国际化”指标拖累。 然而,浦项科技大学在“师生比例”指标中排名第27位,为韩国大学最高水平;韩国外国语大学则在“国际教职员工”方面表现最佳。 与韩国大学相比,亚洲其他国家大学则呈上升趋势。香港大学(第11位)、北京大学(第14位)、清华大学(第17位)、复旦大学(第30位)四所大学排名均高于首尔大学。其中,复旦大学表现最为亮眼,从去年的第39位大幅上升9位至第30位,成功反超去年排第31位的首尔大学。清华大学也上升3位,北京大学则保持第14位不变。 值得关注的是,亚洲地区大学在“研究”方面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在“论文影响力”指标中,全球50强中有23所为中华圈大学,接近美国(8所)的三倍。 科技界人士分析指出,尽管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放缓,但2023年其国家研发(R&D)投资增幅仍超过8%,远超美国和欧洲(各1%)。在政府持续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的背景下,中国各大学的研究成果正逐步显现。 此次排名涵盖全球5000余所大学,QS最终对其中1500所大学进行了排名。评价标准涵盖学者科研成果、论文发表率、引用次数和获奖情况等多项指标。
2025-06-19 20:22:09 -
【亚洲人之声】韩国大选背后的地域性隐形裂痕:全罗道与庆尚道百年政治博弈
韩国总统大选在即,地域政治格局再引关注。纵观历届选举,除全罗道与庆尚道两大阵营泾渭分明外,其他地区两大政党支持率往往势均力敌。这种独特的政治地理现象,折射出韩国社会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 全罗道与庆尚道的地域矛盾已根深蒂固,超越单纯的地域竞争范畴,演变为根植于历史积淀、政治博弈、经济分化及社会文化认同差异等多维度的结构性对立。 地域矛盾的源头可追溯至朝鲜王朝的“南人党争”。全罗道作为“南人”派系的大本营,在17世纪后期惨遭肃清,自此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而庆尚道因毗邻旧都庆州,长期把持着官僚体系的重要地位。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结构性差异进一步加剧。日本殖民政府出于殖民利益,在庆尚道优先兴建港口、铁路与轻工业,釜山、大邱等地逐步发展成近代工业重镇。而全罗道仍以农业为主,现代化进程远落后于东南部工业区,为后来的经济差距埋下伏笔。 韩国建国初期的政治格局进一步固化了地域差距。首任总统李承晚出身庆尚南道,执政期间政权资源倾斜倾向显著。此后,朴正熙、全斗焕 、卢泰愚等庆尚北道出身的军人总统相继执政数十年,形成了以庆尚道为核心的权力垄断体系。蔚山、浦项、釜山等庆尚道地区被重点培育为重工业基地,获得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与政策扶持,实现了快速工业化与经济腾飞。反之,全罗道被边缘化,导致就业市场萎缩、公共投资匮乏,逐渐沦为韩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盲区”。 1980年爆发的“光州民主化运动”是地域情绪彻底撕裂的转折点。光州市民反对军事政权而被血腥镇压,在全罗道人民心中留下深深的创伤,也成为全罗道认同进步、民主化运动的重要标志。从此,全罗道与以庆尚道为代表的保守政权之间的政治裂痕难以弥合。 政治倾向形成结构性分裂格局。庆尚道普遍支持保守派政党,强调秩序与经济发展;而全罗道则长期支持进步派,追求社会改革与公平分配。这种“投票地图”的对立逐渐演变为选举中的“红蓝分裂”。 文化与性格差异也加深了误解。全罗道人语调温和、倾向于婉转表达,但往往被误解为“不直接”“话多”;而庆尚道人语气直接、个性果敢,却被视为“粗鲁”“强势”。这些刻板印象在媒体和综艺上被反复呈现,进一步放大彼此间的文化隔阂。 然而,随着代际更替与社会转型,韩国地域对立的传统格局呈显著消解趋势。年轻世代对地域身份的认同度持续弱化,加之政府持续推进“地方均衡发展”政策 ,全罗道基础设施与科技产业正逐步提升,逐渐从“民主圣地”转型为AI产业枢纽。同时,庆尚道年轻一代也开始反思传统保守阵营的世袭政治结构,地域忠诚度对政治倾向的影响力明显下降。尽管老一辈中仍存留着基于地域的情感隔阂,但整体社会正呈现出超越地域主义的融合态势。 全罗道与庆尚道之间的地域矛盾,本质上是涉及政治权力分配及区域发展公平性等的深层社会议题。要真正消解“互相看不惯”的情绪,需要政策层面的资源再分配和文化层面的相互理解 ,从根本上重建区域间的社会信任,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和解与社会整合。
2025-05-26 19:10:23 -
投票日临近选情正酣 李在明金文洙攻坚首都圈
距离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投票还剩下两周,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和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转战首都圈,在核心选区争取更多的支持。 20日,李在明在“政治主场”京畿道集中拜票。曾担任过城南市长和京畿道知事的李在明意在选民最为集中的首都圈巩固其领先优势。 选举拉票活动本月12日正式启动后,李在明从首尔出发,先后在忠清道、岭南地区(庆尚道、釜山、蔚山等地)、湖南地区(全罗道、光州等地)巡回拜票,日前重新回到首都圈。 李在明21日将在仁川集中拜票,22日计划到访济州岛,23日前往庆尚南道金海世烽下村,出席已故前总统卢武铉的追悼仪式,完成全国巡回拉票。共同民主党首席发言人赵承来表示,李在明将尽可能到访各地,与更多的群众见面,具体行程将根据选情进行战略性灵活安排。 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20日也在首都圈集中拉票,从该党支持率较高的首尔瑞草、松坡等江南圈开始巩固票仓,试图扭转近期劣势。自称“市场总统”的金文洙当天中午到访位于首尔江西区的南部农贸市场,考察物价水平,与个体商户、市民交流互动。下午前往永登浦区的棚户区,考察弱势群体的居住环境,倾听群众需求。 结束行程后,将继续在首尔江东区、京畿道河南市一带集中拉票。国民力量党选举委员会负责人表示,首都圈是决定选情走向的核心地带,我们将从汉江以南地区逐步渗透,稳扎稳打提升支持率。 金文洙本周将集中在选民密集的首都圈拜票,通过展示自己担任京畿道知事期间的政绩,突出“经济总统”的形象,全力争取中间选民支持。
2025-05-21 00:04:16 -
总统候选人支持率最新民调 李在明50.2%继续领跑
民调机构Real Meter本月14日至16日面向全国1509名选民实施总统候选人支持率调查,于19日公布结果显示,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以50.2%的支持率继续领跑。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和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分别为35.6%和8.7%。 与上次调查相比,李在明的支持率下滑1.9个百分点,金文洙和李俊锡分别上升4.5和2.4个百分点。 Real Meter分析称,金文洙克服党内更换候选人的争议,正式开始拉票活动,保守派选民的集结效果现象拉动支持率上升。从各地区来看,保守票仓大邱和庆尚北道(TK地区)对金文洙的支持率为44.9%,李在明为43.5%,两者在误差范围之内,李俊锡为9%。 李在明在TK地区的支持率相比前一周上升8.8个百分点,在70岁以上选民中上升4.4个百分点,但在京畿道、仁川、釜山、蔚山及庆尚南道,以及60-69岁、40-49岁和20-29岁的选民中支持率有所下滑。 Real Meter称,近来李在明在岭南地区的一系列拉票活动初见成效,在传统的保守派大本营TK地区支持率有所上升。若假设李在明和金文洙两强对决,双方支持率分别为54.3%和40.4%。若李在明和李俊锡两人对决,双方支持率分别为51.4%和30%。 调查还问及是否会在选举前继续支持当前所支持的候选人,表示将继续支持的受访者比例达82.3%。Real Meter表示,由于大选临近,各候选人的核心支持层已集结非常稳固。 在无关支持倾向、仅询问当选可能性的调查中,李在明以58.8%领先,金文洙和李俊锡分别为33.6%和3.4%。支持由共同民主党等在野阵营实现政权交替的受访者比重为55.6%,认为由国民力量党继续执政的比重为39.5%。 政党支持率方面,共同民主党和国民力量党分别为46.4%和34.2%,改革新党为5.9%。Real Meter称,由于饱受阵营候选人未能全面崛起导致支持力量分散,再加上前总统尹锡悦的退党问题等,国民力量党的支持率出现下滑。
2025-05-19 19:59:03 -
总统选举热度升温 李在明渐入佳境金文洙奋力直追
韩国第21届总统选举拉票活动已启动一周,以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和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构成的三强格局下,李在明继续保持优势领跑,金文洙则奋起直追,李俊锡则定位为两位候选人的替代选项,巩固自己的支持阶层。 距离选举还剩下约半个月之际,李在明在力图避免明显失误求稳的前提下,依靠扎实的支持阶层,在共同民主党处于相对劣势的庆尚道,支持率也出现上升势头。在韩国盖洛普公开的最新民调结果中,李在明支持率为51%,首次突破50%,在首都圈(首尔50%、京畿道和仁川55%)和中间选民(52%)中也赢得过半的支持率。在大邱和庆尚北道(TK地区),以及釜山、蔚山和庆尚南道(PK地区)也分别获得34%和41%的支持。 经过更换候选人的风波后,正式登上竞选舞台的金文洙,正努力缩小与李在明的差距。竞选初期接连遭遇前总统尹锡悦退党和强硬右翼人士加入的不利因素,支持率停滞不前。 韩国盖洛普最新民调中,金文洙支持率为29%,在国民力量党传统票仓庆尚道也未能展现出绝对优势。在保守阶层的支持率为58%,与进步阶层对李在明的支持率高达84%相比,核心支持层的凝聚力仍动力稍显不足。 但尹锡悦日前宣布退党令国民力量党摆脱本次大选的最大不确定风险,正式开始对共同民主党奋力直追。 李俊锡则希望吸引因国民力量党内讧失望的保守派选民,以及对李在明持反感或疑虑的中间选民。但盖洛普的最新民调显示,李俊锡的支持率仅为8%,仍停留在个位数。随着选举的临近,“两强相争”格局下,核心支持层加速集结将进一步压缩第三势力空间。 步入拉票活动中期,大选格局的变数集中于尹锡悦退党引发的后续影响,以及金文洙是否会和李俊锡实现单一化整合来牵制李在明。国民力量党原计划通过尹锡悦退党来重新凝聚四分五裂的支持层,但部分舆论质疑国民力量党与尹锡悦的“切割”为时已晚。 李在明预计将通过强化“极右内乱候选人”的标签,继续向金文洙发起攻势,李俊锡也呼吁金文洙与尹锡悦负有共同责任,应退出选举。 金文洙原先构想的泛保守阵营计划也因与前国务总理韩德洙的整合失败,内部矛盾加剧,未能进行任何实质性的推进。 李在明、金文洙、李俊锡和民主劳动党候选人权英国将于18日举行首场电视辩论。由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主办的此次电视讨论将聚焦经济领域,以“克服低增长和促进民生经济发展”为主题,每人限时6分30秒进行讨论。 之后,各候选人将以“特朗普时代的韩国经贸战略”和“提升国家竞争力”为主题发表见解,并互相提问。候选人还将于23日和27日举行两场辩论,分别就社会和政治议题展开讨论。
2025-05-18 23:39:47 -
总统竞选正式启幕 主要候选人奔赴保守阵营拉票
“6·3总统选举”拉票活动日前正式启幕,共同民主党、国民力量党和改革新党主要候选人相继奔赴保守阵营“票仓”大邱和庆尚北道(TK地区)等地,展开拉票大战。 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当天从庆尚北道龟尾站前广场开始,依次到访龟尾市、大邱市、浦项市和蔚山市进行集中游说拉票。 2022年总统选举时,李在明当时在庆尚北道地区的得票率仅为23.8%,仅次于大邱(21.6%)为全国倒数第二,此次仅隔三天再次到访民主党处于相对劣势的庆尚道,除了争取当地支持外,凸显其重视国民团结的姿态,进一步拉拢中间选民。 李在明在拉票时提及前总统朴正熙故居位于龟尾市,他表示自己年轻时认为朴正熙是扼杀民主主义的恶人,但现在应该肯定他为国家工业化做出的贡献。 国民力量党总统候选人金文洙继在大邱进行为期两天的拉票活动后,又接连到访蔚山和釜山,试图集结庆尚道地区的支持力量。劳工运动家出身的金文洙在选举对策委员会成立仪式上表示:“年轻时我因反对朴正熙而多次被捕,但近来意识到自己当年也有过错。曾经在朴正熙墓前吐口水的我现在要向他的陵墓献花。” 金文洙首站前往位于大邱市的国立新岩先烈公园进行拜谒,当天下午到访釜山国际金融中心,讨论产业银行迁址事宜,随后前往釜山札嘎其市场与商户进行交流。金文洙计划锁定保守票仓选票,同时对外释放振兴经济惠民生的决 李俊锡当天在大邱市医生会馆与医疗工作者举行座谈会后,前往七星市场与商户进行座谈,并在“2·28公园”进行集中拉票。李俊锡意在强调自身年轻与擅长沟通的优势,争取更多的支持。 韩国总统选举竞选活动于本月12日正式启动,竞选宣传期间,各候选人可于每日7时至23时在公共场所发表演说,竞选团队可向公众发放传单等资料。此外,总统候选人还将参加4场电视辩论,日期分别定在本月18日、19日、23日和27日。
2025-05-13 23:59:11
-
逾七成留学生倾向留韩就业发展 企业加速国际化布局
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面向于上月参展“2025全球人才招聘会”的356名在韩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于1日公布的《2025外籍留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结果显示,七成留学生希望在韩国就业并定居,韩国企业对外籍人才的定位已从基础劳动力转向高素质专业人才。 调查显示,71%的受访者明确表达在韩就业及定居意向,其中,42%的受访者希望通过工作积累经验,29%则表示希望在韩国长期定居,反映出韩国正逐步成为国际人才集聚地。从学历构成来看,硕士及以上高学历外籍人才占59%,较往年显著提升;专业分布方面,工科领域占26%,较去年全韩外籍留学生中理工科15%(约3万人)的占比呈明显增长态势,凸显高学历理工人才持续涌入的趋势。 关于外籍留学生就职意向岗位方面,研发类职位以34.3%的占比成为首选,其次依次为行政办公类(31.2%)、市场营销类(27%)及生产制造类(7.6%)等。面对留学生强烈的就业意愿,韩国企业也展现出更具包容性的国际化用人体系,65%的参展企业表示具有聘用外籍留学生的实际经验。企业聘用外籍留学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海外市场拓展需求”(42%)和“构建多元化人才团队”(21%)两大维度。 企业招聘偏好与全球化战略需求高度契合,市场营销岗位以49%的占比居首,研发岗位(31%)紧随其后,与韩国企业通过国际化人才推进全球市场布局和技术创新的战略布局密切相关。据调查,随着企业对兼具语言优势、跨文化理解力及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持续升温,对外籍人才的认知正经历本质性转变。 为深化国际人才对接服务,贸易投资振兴公社计划于今年9月启动“地方外籍留学生就业促进计划”,首阶段将在釜山、蔚山、庆南等东南部地区,以及大田、忠南等中部地区举办系列专场招聘咨询会。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副社长兼中小企业本部部长姜尚燁(音)强调:"我们将持续优化国际化人才引进体系,通过精准匹配企业需求的高质量招聘活动,切实提升韩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2025-07-01 23:36:25 -
韩国公共机构五年分红破8万亿韩元 十家机构"零上缴"
近五年来,由韩国政府出资的公共机构向政府缴纳的分红总额突破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22.63亿元)。其中,韩国产业银行与韩国土地住宅公社(LH)缴纳的分红居于前列,但经济状况恶化导致10家机构未能缴纳分红。 据韩国国会预算政策处27日发布的《2025年韩国公共机构》报告,2019年至2023年间,35家由政府出资的公共机构上缴的分红总额达8.6537万亿韩元。2019年至2020年上缴分红金额约为1.4万亿韩元,2021年大幅增长至2.4487万亿韩元。然而,受房地产市场疲软影响,韩国土地住宅公社2022年净利润下降,导致当年分红降至1.2352万亿韩元。2023年随着银行类公共机构利润回升,上缴分红总额回升至2.1322万亿韩元。 在近五年缴纳分红的机构中,韩国产业银行以2.1975万亿韩元居首,韩国土地住宅公社(2.0774万亿韩元)和中小企业银行(1.6794万亿韩元)紧随其后。但因经营状况恶化,另有10家机构近五年未缴纳任何分红。 报告指出,2023年共有19家公共机构因经营不善或净利润为负,未能缴纳分红,涉及住宅都市保证公社、韩国电力公司、韩国住宅金融公司等单位。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大韩石炭公司、韩国铁道公司、韩国矿产资源公社、韩国石油公社、韩国观光公社、韩国放送广告振兴公社、丽水光阳港湾公社、新万金开发公社、韩国海外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公司及韩国海洋振兴公社等10家机构,近五年未缴纳任何分红。分析指出,其中7家因持续亏损难以上缴分红,部分机构虽有留存收益,但扣除未实现利润后仍无可分配资金。 2023年由政府出资的公共机构平均分红率为37.1%,较2022年(39.3%)略有下降。分红率最高的是韩国投资公社,达100%,其次为蔚山港湾公社(58.0%)、釜山港湾公社(57.9%)和韩国造币公社(52.4%)。
2025-06-28 00:37:36 -
韩国近八成大企总部集中首都圈 区域分布失衡问题凸显
随着李在明政府上台后,加速推进韩国最大航运企业现代商船(HMM)总部迁址釜山等议题的讨论,韩国大型企业总部过度集中于首都圈的结构性问题再度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于25日发布的《韩国500强企业总部区域分布分析报告》显示,全国500强企业中高达77%的总部设立在首尔、仁川和京畿道等首都圈地区,而世宗市、忠清北道、全罗北道、江原道和济州道等地区的企业总部数量则屈指可数。 报告显示,共284家(56.8%)企业总部设于首尔,其次是仁川和京畿道共101家(20.2%),釜山、蔚山和庆南46家(9.2%),大邱和庆北23家(4.6%),大田和忠南21家(4.2%),光州和全南14家(2.8%)。忠北仅4家(0.8%),济州3家(0.6%),全北2家(0.4%),世宗和江原各仅1家(0.2%)。按地区来看,500强企业中385家聚集于首都圈,占比高达77%。 首尔地区聚集了现代汽车、起亚、LG电子、韩国产业银行、韩亚银行、韩华、KB国民银行、LG化学等龙头企业。三星电子、SK海力士、三星显示、三星SDI、三星重工业、KT、Naver等则集中于京畿道。现代制铁、韩国GM、SK仁川石化、三星生物制药、HD现代英特科位于仁川等。 在首尔市内,中区企业总部最多,共65家(22.9%),其次是江南区46家(16.2%)、钟路区42家(14.8%)、永登浦区40家(14.1%)、瑞草区25家(8.8%),位列前五。从行业来看,流通业最多,共33家(11.6%),其次是保险业28家(9.9%)、石化、建筑及建材、服务业各22家(7.7%)、证券业20家(7.0%)、食品业19家(6.7%)、生活用品业18家(6.3%)等。 总部位于仁川和京畿道的101家企业中,有26家(25.7%)位于城南市,龙仁和华城各9家(8.9%)、水原和安养各7家(6.9%)、平泽4家(4%)等。 釜山、蔚山、庆南地区共有46家企业总部,代表性企业包括韩国南部电力、釜山银行、雷诺韩国等位于釜山;HD现代重工、LS MnM、韩国东西电力、HD现代尾浦、韩国石油公社等位于蔚山;斗山能源、韩华航空宇宙、韩华海洋等位于庆南。大邱和庆北地区则有23家企业设总部,韩国燃气公社、IM银行、L&F、德威航空、大同等位于大邱;浦项制铁、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韩国道路公社、浦项工程建设、浦项未来材料等位于庆北。 公营企业受公共机构搬迁及创新城市政策影响,总部多设在首尔以外地区。500强企业中的22家公企中,有17家设于非首都圈。 CEO Score指出,企业总部所在地可为地方政府带来可观的税收收入、就业机会及经济活力。当前韩国面临的地方经济衰退问题已上升为国家性重大课题,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出大企总部过度集中于首都圈所导致的地区发展失衡现象。未来如何通过政策引导优化企业区域布局,实现全国经济均衡发展,将成为韩国政府面临的重要政策课题。
2025-06-26 02:29:58 -
SK集团与AWS达成战略合作 共建AI数据中心助推产业"量子飞跃"
23日,SK集团计划通过建设超大规模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实现产业发展的“量子飞跃”。此前,SK集团于在蔚山会展中心(UECO)举行“SK-亚马逊云科技(AWS)蔚山AI数据中心建设合作签约仪式”,宣布将与AWS及蔚山市携手建设韩国首个规模最大的AI专用数据中心。该项目将于2027年投入运营,预计将创造约7.8万个就业岗位,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该项目由SK集团会长崔泰源亲自推进,他表示:“要实现AI突破性创新,需建立新型基础设施体系,蔚山AI数据中心将作为AI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枢纽,为构建面向未来的‘AI高速公路’奠定坚实基础。”据悉,SK集团将整合全集团优势资源,全力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基础设施,蔚山AI数据中心将有力推动SK集团旗下各业务板块的技术升级,包括ICT(SK电讯、SK宽带、SK AX)、能源(SK燃气、SK Multi Utility)以及半导体(SK海力士)等核心领域。其中,SK燃气、SK Multi Utility等子公司将深度参与基础设施、电力供应和系统建设等关键环节,为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持。 SK集团表示,将通过充分发挥旗下企业的专业优势,在AI数据中心项目中实现最优化的协同效应。全球云计算领军企业AWS选择SK集团作为亚太地区AI枢纽合作伙伴,正是基于对其综合实力的高度认可。双方计划整合各自在半导体供应链、网络运营、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优势资源,截至2027年为止,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的AI与云计算生态系统。 AI数据中心的落地将为以制造业见长的蔚山市带来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不仅将直接推动AI基础设施投资,还将吸引相关产业链企业集聚,通过创造大量高质量就业岗位,有效激活地区经济活力,并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分析指出,随着超大规模AI数据中心的建设,蔚山有望成为全球科技企业的重要据点。SK集团还计划将AI数据中心纳入整体发展战略,计划通过整合AI智能体、机器人、智能制造、能源优化、生物科技等创新技术,全面推进“量子飞跃”战略目标。 在近期举行的集团战略会议上,崔泰源强调:“企业能否持续生存,将取决于能否适应AI时代。我们不仅要强化IT领域的AI应用,更要推动电力、能源、生物等传统产业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不断拓展业务范围,保持竞争优势。”
2025-06-23 22:51:07 -
2025世界大学排名出炉 韩国三所大学进入百强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日前发布的《2025世界大学排名》显示,韩国仅有3所大学跻身全球百强,较去年减少2所。 此次榜单中,韩国3所百强大学分别为首尔大学(第38位)、延世大学(第50位)和高丽大学(第61位)。中华圈共有10所大学入榜,日本则有4所大学。 首尔大学较去年下滑7位,跌至第38位。尽管在“就业能力”和“学术发展”等核心指标中表现出色,但在“国际教职员工比例”和“国际留学生比例”等国际化指标中得分偏低,导致整体排名下降。 延世大学首次跻身前50强,在“国际留学生比例”和“国际研究网络”方面表现突出,连续第四年在亚洲地区大学中排名第一。 理工科大学普遍下滑成为今年韩国大学的显著特点。浦项科技大学从去年的第98位降至第102位,蔚山国立科技大学(第310位)、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第370位)、光州科学技术院(第385位)均较去年下滑十余位,主要受“就业能力”和“国际化”指标拖累。 然而,浦项科技大学在“师生比例”指标中排名第27位,为韩国大学最高水平;韩国外国语大学则在“国际教职员工”方面表现最佳。 与韩国大学相比,亚洲其他国家大学则呈上升趋势。香港大学(第11位)、北京大学(第14位)、清华大学(第17位)、复旦大学(第30位)四所大学排名均高于首尔大学。其中,复旦大学表现最为亮眼,从去年的第39位大幅上升9位至第30位,成功反超去年排第31位的首尔大学。清华大学也上升3位,北京大学则保持第14位不变。 值得关注的是,亚洲地区大学在“研究”方面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在“论文影响力”指标中,全球50强中有23所为中华圈大学,接近美国(8所)的三倍。 科技界人士分析指出,尽管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放缓,但2023年其国家研发(R&D)投资增幅仍超过8%,远超美国和欧洲(各1%)。在政府持续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的背景下,中国各大学的研究成果正逐步显现。 此次排名涵盖全球5000余所大学,QS最终对其中1500所大学进行了排名。评价标准涵盖学者科研成果、论文发表率、引用次数和获奖情况等多项指标。
2025-06-19 20:22:09 -
【亚洲人之声】韩国大选背后的地域性隐形裂痕:全罗道与庆尚道百年政治博弈
韩国总统大选在即,地域政治格局再引关注。纵观历届选举,除全罗道与庆尚道两大阵营泾渭分明外,其他地区两大政党支持率往往势均力敌。这种独特的政治地理现象,折射出韩国社会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 全罗道与庆尚道的地域矛盾已根深蒂固,超越单纯的地域竞争范畴,演变为根植于历史积淀、政治博弈、经济分化及社会文化认同差异等多维度的结构性对立。 地域矛盾的源头可追溯至朝鲜王朝的“南人党争”。全罗道作为“南人”派系的大本营,在17世纪后期惨遭肃清,自此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而庆尚道因毗邻旧都庆州,长期把持着官僚体系的重要地位。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结构性差异进一步加剧。日本殖民政府出于殖民利益,在庆尚道优先兴建港口、铁路与轻工业,釜山、大邱等地逐步发展成近代工业重镇。而全罗道仍以农业为主,现代化进程远落后于东南部工业区,为后来的经济差距埋下伏笔。 韩国建国初期的政治格局进一步固化了地域差距。首任总统李承晚出身庆尚南道,执政期间政权资源倾斜倾向显著。此后,朴正熙、全斗焕 、卢泰愚等庆尚北道出身的军人总统相继执政数十年,形成了以庆尚道为核心的权力垄断体系。蔚山、浦项、釜山等庆尚道地区被重点培育为重工业基地,获得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与政策扶持,实现了快速工业化与经济腾飞。反之,全罗道被边缘化,导致就业市场萎缩、公共投资匮乏,逐渐沦为韩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盲区”。 1980年爆发的“光州民主化运动”是地域情绪彻底撕裂的转折点。光州市民反对军事政权而被血腥镇压,在全罗道人民心中留下深深的创伤,也成为全罗道认同进步、民主化运动的重要标志。从此,全罗道与以庆尚道为代表的保守政权之间的政治裂痕难以弥合。 政治倾向形成结构性分裂格局。庆尚道普遍支持保守派政党,强调秩序与经济发展;而全罗道则长期支持进步派,追求社会改革与公平分配。这种“投票地图”的对立逐渐演变为选举中的“红蓝分裂”。 文化与性格差异也加深了误解。全罗道人语调温和、倾向于婉转表达,但往往被误解为“不直接”“话多”;而庆尚道人语气直接、个性果敢,却被视为“粗鲁”“强势”。这些刻板印象在媒体和综艺上被反复呈现,进一步放大彼此间的文化隔阂。 然而,随着代际更替与社会转型,韩国地域对立的传统格局呈显著消解趋势。年轻世代对地域身份的认同度持续弱化,加之政府持续推进“地方均衡发展”政策 ,全罗道基础设施与科技产业正逐步提升,逐渐从“民主圣地”转型为AI产业枢纽。同时,庆尚道年轻一代也开始反思传统保守阵营的世袭政治结构,地域忠诚度对政治倾向的影响力明显下降。尽管老一辈中仍存留着基于地域的情感隔阂,但整体社会正呈现出超越地域主义的融合态势。 全罗道与庆尚道之间的地域矛盾,本质上是涉及政治权力分配及区域发展公平性等的深层社会议题。要真正消解“互相看不惯”的情绪,需要政策层面的资源再分配和文化层面的相互理解 ,从根本上重建区域间的社会信任,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和解与社会整合。
2025-05-26 19:10:23 -
投票日临近选情正酣 李在明金文洙攻坚首都圈
距离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投票还剩下两周,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和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转战首都圈,在核心选区争取更多的支持。 20日,李在明在“政治主场”京畿道集中拜票。曾担任过城南市长和京畿道知事的李在明意在选民最为集中的首都圈巩固其领先优势。 选举拉票活动本月12日正式启动后,李在明从首尔出发,先后在忠清道、岭南地区(庆尚道、釜山、蔚山等地)、湖南地区(全罗道、光州等地)巡回拜票,日前重新回到首都圈。 李在明21日将在仁川集中拜票,22日计划到访济州岛,23日前往庆尚南道金海世烽下村,出席已故前总统卢武铉的追悼仪式,完成全国巡回拉票。共同民主党首席发言人赵承来表示,李在明将尽可能到访各地,与更多的群众见面,具体行程将根据选情进行战略性灵活安排。 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20日也在首都圈集中拉票,从该党支持率较高的首尔瑞草、松坡等江南圈开始巩固票仓,试图扭转近期劣势。自称“市场总统”的金文洙当天中午到访位于首尔江西区的南部农贸市场,考察物价水平,与个体商户、市民交流互动。下午前往永登浦区的棚户区,考察弱势群体的居住环境,倾听群众需求。 结束行程后,将继续在首尔江东区、京畿道河南市一带集中拉票。国民力量党选举委员会负责人表示,首都圈是决定选情走向的核心地带,我们将从汉江以南地区逐步渗透,稳扎稳打提升支持率。 金文洙本周将集中在选民密集的首都圈拜票,通过展示自己担任京畿道知事期间的政绩,突出“经济总统”的形象,全力争取中间选民支持。
2025-05-21 00:04:16 -
总统候选人支持率最新民调 李在明50.2%继续领跑
民调机构Real Meter本月14日至16日面向全国1509名选民实施总统候选人支持率调查,于19日公布结果显示,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以50.2%的支持率继续领跑。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和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分别为35.6%和8.7%。 与上次调查相比,李在明的支持率下滑1.9个百分点,金文洙和李俊锡分别上升4.5和2.4个百分点。 Real Meter分析称,金文洙克服党内更换候选人的争议,正式开始拉票活动,保守派选民的集结效果现象拉动支持率上升。从各地区来看,保守票仓大邱和庆尚北道(TK地区)对金文洙的支持率为44.9%,李在明为43.5%,两者在误差范围之内,李俊锡为9%。 李在明在TK地区的支持率相比前一周上升8.8个百分点,在70岁以上选民中上升4.4个百分点,但在京畿道、仁川、釜山、蔚山及庆尚南道,以及60-69岁、40-49岁和20-29岁的选民中支持率有所下滑。 Real Meter称,近来李在明在岭南地区的一系列拉票活动初见成效,在传统的保守派大本营TK地区支持率有所上升。若假设李在明和金文洙两强对决,双方支持率分别为54.3%和40.4%。若李在明和李俊锡两人对决,双方支持率分别为51.4%和30%。 调查还问及是否会在选举前继续支持当前所支持的候选人,表示将继续支持的受访者比例达82.3%。Real Meter表示,由于大选临近,各候选人的核心支持层已集结非常稳固。 在无关支持倾向、仅询问当选可能性的调查中,李在明以58.8%领先,金文洙和李俊锡分别为33.6%和3.4%。支持由共同民主党等在野阵营实现政权交替的受访者比重为55.6%,认为由国民力量党继续执政的比重为39.5%。 政党支持率方面,共同民主党和国民力量党分别为46.4%和34.2%,改革新党为5.9%。Real Meter称,由于饱受阵营候选人未能全面崛起导致支持力量分散,再加上前总统尹锡悦的退党问题等,国民力量党的支持率出现下滑。
2025-05-19 19:59:03 -
总统选举热度升温 李在明渐入佳境金文洙奋力直追
韩国第21届总统选举拉票活动已启动一周,以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和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构成的三强格局下,李在明继续保持优势领跑,金文洙则奋起直追,李俊锡则定位为两位候选人的替代选项,巩固自己的支持阶层。 距离选举还剩下约半个月之际,李在明在力图避免明显失误求稳的前提下,依靠扎实的支持阶层,在共同民主党处于相对劣势的庆尚道,支持率也出现上升势头。在韩国盖洛普公开的最新民调结果中,李在明支持率为51%,首次突破50%,在首都圈(首尔50%、京畿道和仁川55%)和中间选民(52%)中也赢得过半的支持率。在大邱和庆尚北道(TK地区),以及釜山、蔚山和庆尚南道(PK地区)也分别获得34%和41%的支持。 经过更换候选人的风波后,正式登上竞选舞台的金文洙,正努力缩小与李在明的差距。竞选初期接连遭遇前总统尹锡悦退党和强硬右翼人士加入的不利因素,支持率停滞不前。 韩国盖洛普最新民调中,金文洙支持率为29%,在国民力量党传统票仓庆尚道也未能展现出绝对优势。在保守阶层的支持率为58%,与进步阶层对李在明的支持率高达84%相比,核心支持层的凝聚力仍动力稍显不足。 但尹锡悦日前宣布退党令国民力量党摆脱本次大选的最大不确定风险,正式开始对共同民主党奋力直追。 李俊锡则希望吸引因国民力量党内讧失望的保守派选民,以及对李在明持反感或疑虑的中间选民。但盖洛普的最新民调显示,李俊锡的支持率仅为8%,仍停留在个位数。随着选举的临近,“两强相争”格局下,核心支持层加速集结将进一步压缩第三势力空间。 步入拉票活动中期,大选格局的变数集中于尹锡悦退党引发的后续影响,以及金文洙是否会和李俊锡实现单一化整合来牵制李在明。国民力量党原计划通过尹锡悦退党来重新凝聚四分五裂的支持层,但部分舆论质疑国民力量党与尹锡悦的“切割”为时已晚。 李在明预计将通过强化“极右内乱候选人”的标签,继续向金文洙发起攻势,李俊锡也呼吁金文洙与尹锡悦负有共同责任,应退出选举。 金文洙原先构想的泛保守阵营计划也因与前国务总理韩德洙的整合失败,内部矛盾加剧,未能进行任何实质性的推进。 李在明、金文洙、李俊锡和民主劳动党候选人权英国将于18日举行首场电视辩论。由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主办的此次电视讨论将聚焦经济领域,以“克服低增长和促进民生经济发展”为主题,每人限时6分30秒进行讨论。 之后,各候选人将以“特朗普时代的韩国经贸战略”和“提升国家竞争力”为主题发表见解,并互相提问。候选人还将于23日和27日举行两场辩论,分别就社会和政治议题展开讨论。
2025-05-18 23:39:47 -
总统竞选正式启幕 主要候选人奔赴保守阵营拉票
“6·3总统选举”拉票活动日前正式启幕,共同民主党、国民力量党和改革新党主要候选人相继奔赴保守阵营“票仓”大邱和庆尚北道(TK地区)等地,展开拉票大战。 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当天从庆尚北道龟尾站前广场开始,依次到访龟尾市、大邱市、浦项市和蔚山市进行集中游说拉票。 2022年总统选举时,李在明当时在庆尚北道地区的得票率仅为23.8%,仅次于大邱(21.6%)为全国倒数第二,此次仅隔三天再次到访民主党处于相对劣势的庆尚道,除了争取当地支持外,凸显其重视国民团结的姿态,进一步拉拢中间选民。 李在明在拉票时提及前总统朴正熙故居位于龟尾市,他表示自己年轻时认为朴正熙是扼杀民主主义的恶人,但现在应该肯定他为国家工业化做出的贡献。 国民力量党总统候选人金文洙继在大邱进行为期两天的拉票活动后,又接连到访蔚山和釜山,试图集结庆尚道地区的支持力量。劳工运动家出身的金文洙在选举对策委员会成立仪式上表示:“年轻时我因反对朴正熙而多次被捕,但近来意识到自己当年也有过错。曾经在朴正熙墓前吐口水的我现在要向他的陵墓献花。” 金文洙首站前往位于大邱市的国立新岩先烈公园进行拜谒,当天下午到访釜山国际金融中心,讨论产业银行迁址事宜,随后前往釜山札嘎其市场与商户进行交流。金文洙计划锁定保守票仓选票,同时对外释放振兴经济惠民生的决 李俊锡当天在大邱市医生会馆与医疗工作者举行座谈会后,前往七星市场与商户进行座谈,并在“2·28公园”进行集中拉票。李俊锡意在强调自身年轻与擅长沟通的优势,争取更多的支持。 韩国总统选举竞选活动于本月12日正式启动,竞选宣传期间,各候选人可于每日7时至23时在公共场所发表演说,竞选团队可向公众发放传单等资料。此外,总统候选人还将参加4场电视辩论,日期分别定在本月18日、19日、23日和27日。
2025-05-13 23: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