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违法’新闻 12个
-
首尔市推出二维码简易举报系统 助力外籍游客应对出租车乱象
为解决外籍游客在首尔乘坐出租车时遭遇的高额收费、拒载、未使用计价器等问题,首尔市政府近日宣布正式启用二维码问卷调查系统,为游客提供举报出租车不当行为的便捷渠道。这一举措旨在打造更加安心的交通环境,提升首尔整体旅游服务品质。 自上月19日起,首尔市在仁川与金浦国际机场出境大厅发放印有二维码的问卷卡片。卡片设计融合首尔著名旅游景点图片,并提供中文、英语和日语三种语言版本,方便游客扫描二维码,快速填写乘车体验,举报违法行为。此举不仅有效弥补游客时间紧迫难以接受现场调查的缺憾,同时成功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据悉,该二维码调查系统与现行营运车辆管理系统联动,游客填写的车牌号码、时间、计价器使用与否、收费情况等信息用于比对查证,并成为依法处罚的依据。因此,游客在离境后也可通过扫码方式完成举报。 除了系统升级以外,首尔市还维持高强度的现场执法。自2015年8月设立全国首个“外国人专项执法组”以来,首尔市已连续十年投入人力治理出租车乱象。目前,市政府在机场、明洞、弘大入口、梨泰院、江南站等外籍游客聚集区域,共派遣55名熟练掌握外语的执法人员,每周一至周六、每日15时至次日凌晨1时展开巡查。 去年,执法团队共完成7435次外籍游客访问调查,查处违法行为345件。常见违规包括收取高额费用、不使用计价器及许可区域外非法运营等,涉事司机则面临高额罚款、停止营业或吊销执照等严厉处罚。今年1月至5月,执法团队已完成2901次调查,查处案件143件。 首尔市交通室长表示:“我们致力让来到首尔的每一位游客都能安心使用交通工具。出租车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游客满意度,我们计划通过简便的意见收集和有效的执法力度,持续提升城市的交通形象。” 首尔市还计划未来与韩国旅游发展局及机场公社等相关机构合作,把问卷卡片投放范围扩大至酒店、机场入境大厅等地,进一步完善信息采集网络,并挖掘更多正面案例与数据分析成果,持续优化首尔的交通服务体系。
2025-07-03 01:54:51 -
韩国SNS掀投票认证热潮 卡通角色认证纸走红
随着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于3日启动,社交媒体上迅速掀起“投票认证”热潮。在此次总统选举中,韩国MZ世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自备印有人气卡通角色的投票认证纸,前往投票站,完成投票后盖章拍照留念。 当天,Instagram、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大量涌现投票认证照。过去流行的投票认证方式是上传手背盖章的照片,如今已变为选民自备卡通角色投票认证纸进行盖章留念。这种方式正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在韩国人最常用的社交媒体平台Instagram上搜索“#投票认证纸”标签,可以找到数万条相关帖子。 MZ世代选民在投票前,从社交媒体上挑选喜欢的认证纸模板并打印出来,投票时在上面盖章留念。这一新兴认证方式起源于2020年第21届国会议员选举。当时受新冠疫情影响,选民需戴一次性手套投票,传统的手背盖章方式受到限制,因此“投票认证纸”逐渐成为替代选择。 尽管投票认证照是被允许的认证方式,但拍摄时仍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根据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规定,投票站内的写票间严禁拍照。无论是否已完成投票,只要拍摄选票或拍下投票过程,均属违法行为。根据《公职选举法》规定,在写票间内拍摄选票者,可被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4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9万元)以下罚款。
2025-06-04 02:36:49 -
HYBE在北京成立法人 助力旗下艺人进军中国市场
旗下拥有国际一线男团防弹少年团(BTS)的娱乐公司HYBE在中国成立法人,正式进军中国市场。 据HYBE公司29日消息,今年4月21日公司在北京成立分公司(HYBE CHINA Co.,Ltd.),这是继日本、美国和拉丁美洲后,HYBE在海外成立的第四家公司。 HYBE公司负责人称,HYBE中国法人从去年开始筹备,今后将全力协助旗下歌手在当地开展活动。 SM、YG、JYP等韩国主要娱乐公司均在中国运营法人,SM和JYP在中国分别推出威神V(WayV)和Boy Story组合。 HYBE旗下拥有防弹少年团、SEVENTEEN等多支人气组合,此次在中国成立法人,业界认为与“限韩令”松绑不无关系。不过HYBE中国法人称暂无在中国推出选秀节目、打造新人组合的计划。 2018年,HYBE旗下厂牌Pledis被收购前,曾在北京成立全资子公司星灿盛世(Pledis China)。HYBE负责人称,星灿盛世仍将维持原有业务,继续专注于支持旗下艺人的在华活动。 另据金融投资业界消息,金融监督院正在对HYBE创始人方时赫涉嫌欺诈性不正当交易展开调查。金融监督院称,方时赫向股东表示“无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的同时却在推进公司上市,涉嫌违反《资本市场法》。若罪名成立,通过违法行为获取或规避的利益超过5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600万元),将被处以无期徒刑或5年以上有期徒刑。受此消息影响,HYBE公司股价29日强烈震荡,跌幅超5%。
2025-05-29 22:51:04 -
谨言慎行安全为上 外国人围观韩国大选指南
距离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只剩下不到两周的时间,街头巷尾张贴的候选人宣传海报,各种花式拉票令人目不暇接,大选电视辩论如火如荼,热闹无比的竞选氛围下,在韩国学习、生活、工作的外国人也不自觉地成为了围观选情的“吃瓜群众”。由于国情和政治制度的不同,韩国大选期间对于各项行为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不懂法的外国人稍有不慎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招来大麻烦,轻则罚款警告,重则面临刑事处罚甚至被强制驱逐出境,留下不光彩的案底。 选举被称为是“民主之花”,是民主制度的根基。韩国对选举公正性和透明度高度重视,选民和候选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对于居住在韩国的外籍居民来说,在大选期间也有很多应注意的“禁忌”或限制,这是一个十分重要但往往被忽视的问题。尽管外籍居民没有总统投票权,但根据韩国《宪法》和《公职选举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外籍居民在总统选举期间严禁参与任何形式的政治活动。 大选拉票期间,各民调机构会定期发布候选人支持率,越临近投票发布的周期也会随之缩短。但根据《公职选举法》第108条第1项规定,在选举前6天起至投票当天,不得公开发布任何候选人支持率的民调结果,媒体也不得对各候选人的支持率进行报道。例如今年总统选举投票日定于6月3日,5月28日发布最后一次民调结果后将不再公开。在这段时间内,无论是民调机构,还是新闻媒体,甚至包括在社交媒体分享信息的人,若公开传播民调数据,可能面临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2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万元)以下罚款。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防止对选民的判断造成不当影响。 韩国成人搞笑综艺《SNL Korea》在记者连线时,特意梳成5:5的中分发型以表示政治中立,不偏不倚。若主持人发型梳成三七分,无论是偏左还是偏右,可能会被网友逐帧放大分析,解读为暗戳戳支持某阵营。 在选举投票日上传投票“认证照”时,一些公众人物会特意避开上传彩色照片(红色为国民力量党代表色、蓝色为民主党代表色)、或是摆出“剪刀手”等存在数字(对应候选人编号)暗示嫌疑的拍照常见手势。虽然有些属于夸张成分,但足可见韩国在选举期间对政治站队的敏感,也暴露了选举文化的潜在风险。 如果你稍微留意近期街头,会经常发现手持候选人宣传照及支持标语的拉票群众,或是在上班路上向市民问好,或是载歌载舞为支持的候选人吆喝赚人气。韩国《公职选举法》明确规定,任何外籍居民不得在线上或线下为特定候选人进行宣传,具体包括佩戴特定候选人的宣传徽章、贴纸,身穿有选举人编号的服装,参加助选活动或集会、帮忙派发候选人宣传单、周边物料,在投票站旁观、以志愿者身份协助选举工作、拍摄选民投票过程发到SNS等。尤其是拍摄投票用纸属于违法行为,根据韩国《公职选举法》第166条规定,拍摄选票照片者可能面临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400万韩元以下罚款,若拍摄行为干扰他人投票,会面临更严重的惩罚。 即使在个人社交平台例如微信朋友圈、或是在聊天群,小红书等发布“反对XX候选人政策”、“支持XX候选人”、“XX候选人加油”等内容,甚至动动手指的转发、点赞,都可能被看做是政治表态,招来不必要的麻烦。虽然韩国《宪法》规定言论自由,但在韩国选举期间,即使是外籍人士,在社媒上分享带有倾向性的言论时,即使并非有意为之也有可能被视为是干预选举。 还有些自认为熟稔韩国政治的“懂王”,在社交平台上以看似“理中客”的上帝角度发布诸如“投票有啥用,还不是老样子?”、“韩国政坛都是财阀傀儡,选谁都一样”等阴阳怪气的言论,看似是发表个人观点但实际上通过渲染“政治无用论”,打击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间接削弱民主制度的活力,甚至可能干扰选举氛围,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变相的内政干涉。不管最终的选举结果如何,这都是韩国民众做出的选择,应当予以尊重。部分消极言论可能被听者有心的韩国媒体捕捉,放大炒作为“中国网民干涉韩国选举”的证据,损害两国关系,甚至上升到外交纠纷的高度。 在大选这一敏感时期,在韩外国人出于好奇关注选举无可厚非,但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避免在公共场合发表个人政治观点,必要时可留意各国驻韩国大使馆发布的安全提醒,避开选举“雷区”,以冷静、谨慎的态度观察选举进程,避免因无意行为引发不必要的误解或法律风险。
2025-05-20 23:09:04 -
尹锡悦弹劾案4日上午11时宣判 决定其总统职务去留
韩国宪法法院1日表示,总统尹锡悦弹劾案将于本月4日上午11点进行宣判。距离去年12月14日尹锡悦被国会提起弹劾过去111天,距离今年2月25日结束弹劾案庭审辩论已过去38天。 若宪法法院裁定尹锡悦弹劾案成立,尹锡悦总统一职将被罢免,若宪法法院驳回或决定不予受理弹劾案,尹锡悦将立即恢复总统职务。罢免总统需要现任8名法官中6人以上赞成。 按照《宪法法院法》规定,宪法法院认可国会“弹劾审判请求理由成立”可做出罢免判决,具体标准依据总统在履职时严重违反宪法或法律。 宪法法院将对尹锡悦去年12月3日宣布、维持及解除紧急戒严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违反《宪法》及《戒严法》行为进行判断。若认定其违法程度达到不允许继续履职、严重违背国民信任可裁定弹劾案成立,反之则驳回。若国会弹劾请求不符合法定条件,可裁定不予受理。 考虑到国民对弹劾案的高度关注,宪法法院允许电视进行直播,并接受普通公众旁听。前总统朴槿惠弹劾案宣判时也曾进行电视直播。 国会指控尹锡悦在去年12月3日宣布戒严,向国会和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调遣军队的过程中违反《宪法》及其他法律,对其提起诉讼。尹锡悦方面则表示,紧急戒严仅为警告性质,在宣布、维持及解除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否认下达逮捕政治人物及强行拖走议员等指示。 宪法法院在审理此案期间先后举行了11场辩论,传唤16名证人。辩论结束后举行多次评议会议,法律界对宣判时间存在分歧,当时有观点认为最快在结束辩论两周后将作出裁决,但也有意见称鉴于案件重要性,3月底前后宣判更为妥当。经过一个月的慎重审议,最终敲定宣判日期。 宪法法院的具体宣判流程也引发高度关注。法律界透露,为维持评议内容的保密性,宪法法院很可能在宣判前日下午或当天上午进行最终评议,虽然结论已基本形成但仍需要最终确认判决文。 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届时将坐在审判长席,其余法官将按照就职顺序分坐两侧。待文炯培宣布“现在开始宣判”并宣读案件编号、名称后正式开始宣判。按照惯例,若全员一致做出裁决,审判长将首先说明判决理由,随后宣读判决文。若存在支持不同结论的反对意见,或支持裁决结果但在具体判断上存在差异或补充意见,将由审判长宣读判决文后,各位法官分别就不同意见进行说明。参照朴槿惠和卢武铉的先例,从开始宣判到宣读判决文约耗时20至30分钟。 为维持宣判当天的现场秩序,宪法法院及龙山总统官邸附近13所学校将临时停课。宪法法院周边的首尔地铁三号线安国站2至5号出口已于1日中午起关闭,宣判当天地铁列车将不停靠安国站,附近的景福宫、光化门、钟路三街等车站也将根据情况采取不停站措施。
2025-04-01 23:54:09 -
宪法法院或本周内裁决尹锡悦弹劾案 最终结果难以预测
韩国总统尹锡悦弹劾审判即将迎来宣判,外界对韩国宪法法院的最终决定高度关注。自辩论结束至今已过去两周多,按照惯例,宪法法院通常会在宣判日前两到三天通知相关当事人,但截至3月16日,法院未通知具体宣判日期。如果近期安排宣判,最有可能在19日至21日之间进行。 尹锡悦的弹劾审判已创下韩国历任总统中最长审理纪录。从弹劾案移交宪法法院到最终裁决,耗时已超过前总统卢武铉和朴槿惠的案例。从辩论结束到最终宣判的时间跨度,也创下历史新高。关于宪法法院的最终裁决,外界预测众多,可能的结果包括支持弹劾、驳回弹劾或不予受理。 有观点认为,为了尽量减少社会动荡,宪法法院可能会力求形成一致意见,这也是耗时较长的原因之一。此外,也有分析指出,本案涉及多项复杂的法律及程序争议,法院需要充分讨论各方观点,因此审理周期拉长。 根据宪法规定,弹劾案成立需要至少6名宪法法官赞成。目前,宪法法院共有8名法官,在有2名法官反对的情况下,弹劾案也可通过。实际上,即使最终裁决支持弹劾,产生的影响可能取决于8名法官是否形成一致意见。如果法院内部存在较大分歧,社会上的不满情绪可能进一步升温。 目前关于最终裁决的投票结果,外界预测范围从6比2、7比1到8比0不等。此外,也有观点认为,宪法法院可能会因程序问题而裁定不予受理,或认为弹劾指控不构成重大违宪、违法行为,因此作出驳回判决。 部分法律人士指出,国会撤回弹劾案中的“内乱罪”指控,同时弹劾案在程序上存在争议,因此法院可能会基于程序瑕疵直接驳回案件。前宪法研究院院长、庆熙大学法学研究生院特聘教授许营在向法院提交的意见书中表示:“弹劾案核心指控‘内乱罪’已被撤销,导致弹劾案丧失同一性,同时国会未经正式决议撤回指控,因此该案存在不合法性,法院应予以驳回。” 另有观点认为,考虑到案件重大,即使宪法法院承认部分程序问题,依旧可能作出实体判决。甚至有预测认为,法院可能出现4比4的僵局,导致弹劾案被驳回。此前,在广播通信委员会委员长李真淑的弹劾案中,宪法法院以4比4作出驳回决定,投票结果完全按照法官的政治立场分布,进步派法官支持弹劾,而保守派法官反对弹劾。也有专家指出,该案件的争议点与尹锡悦弹劾案截然不同,因此不宜直接类比。 自韩国宪法法院进入8人制以来,除李真淑弹劾案外,大部分裁决均以全体一致通过。在国会针对企划财政部长官兼经济副总理崔相穆提起的权力争议案中,法院一致支持国会立场,而在针对监察院长崔载海及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长李昌洙等检察官的弹劾案中,法院一致驳回国会的弹劾请求。 然而,在部分案件中,法官们对判决理由也存在不同意见。在崔载海案件中,部分法官认为其行为有问题,但未达到应被罢免的程度。高丽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永洙表示:“宪法法院内部法官确实存在法律观念上的分歧,但尹锡悦弹劾案的政治影响远超以往案件,因此不应简单套用过去的裁决趋势。” 如果最终裁决以5比3支持弹劾,但未能达到通过门槛,法院可能会进一步延迟宣判。在5比3的情况下,新增法官的立场可能影响最终结果,因此法院可能等到法官席位补充完整后再作决定。此外,宪法法院的两名法官文炯培和李美善下月18日卸任,如果在此之前未作出裁决,法院将回归6人制,届时任何裁决都可能面临更大争议。因此,法院更可能在两名法官卸任前完成裁决,以确保判决的正当性和程序的完整性。 韩国宪法法院大审判庭【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6 20:09:47 -
宪法法院驳回监察院长崔载海等四起弹劾案 或对尹锡悦判决结果产生影响
13日,宪法法院驳回国会对监察院长崔载海、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厅长李昌洙等3名检察官提起的弹劾案,上述四人立即恢复职务,这一结果是否会对总统尹锡悦的弹劾审判产生影响引发关注。 宪法法院就崔载海弹劾案表示,不存在监察院对总统室和总统官邸迁移工作监察不到位的可疑情况,也很难断定对前国民权益委员会委员长全贤姬的监查存在向其施压迫其辞任目的。就李昌洙等3名检察官的弹劾案,宪法法院认为,检方是否切实调查尹锡悦夫人金建希操纵德意志汽车公司股价案令人质疑,但在第三场所调查金建希不属于滥权,无法认定检方就金建希操纵股价案发布虚假信息。 尹锡悦在弹劾审判中,将共同民主党连续弹劾公职人员作为宣布戒严的背景之一。在上月25日进行的辩论最终陈述中,尹锡悦表示,在野党连续对公职人员发起弹劾,不仅令政府职能陷入瘫痪,更走向破坏宪政秩序的深渊。 宪法法院一次性驳回4起弹劾案,尹锡悦政府成立后受理的13起弹劾动议案中,已有8起被全部驳回,目前仍有包括尹锡悦弹劾案在内的5起案件在审理中。 被驳回的大部分案件中,法官们几乎一致认为弹劾理由不充分。在8起案件中,只有检察官安东完(音)和放送通信委员长李真淑的弹劾案出现意见分歧。 因此法律界有部分意见解读,宪法法院的判决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尹锡悦方面坚持的国会弹劾提议不当主张。被驳回的4起弹劾案于去年12月2日被提交至国会全体会议,正值“12·3紧急戒严”的前一天,弹劾案通过则是在宣布戒严后两天的12月5日。 然而,也有大批反对意见认为,尹锡悦主张的在野党连续弹劾导致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因而宣布戒严的说法过于牵强。 提议弹劾属国会权限,即使宪法法院未予采纳也不构成违法行为,更不应该将其与“国家紧急状态”挂钩。这与检察官认为有罪进行起诉,但被法院判决无罪的情况类似。尹锡悦政府中被提交弹劾审判的公职人员中,有不少人主张国会滥用弹劾提议权,但宪法法院从未采纳这一主张。 即使宪法法院认为国会提议弹劾不合法或属于滥用政治权力,是否因此导致国家陷入紧急状态,以及由此宣布戒严是否合法,仍需进一步探讨。 韩国宪法第77条第1项规定,在战争、事变或类似国家紧急状态下,为应对军事需要或维持公共安全秩序,总统可宣布戒严。 国会方面主张,因设有代行职务机制,对高级公职人员提起弹劾不能视为导致国政瘫痪的行为,针对少数检察官的弹劾导致司法职能无法正常运作的说法属于夸大其词。
2025-03-14 00:51:48 -
韩国法院认定"拘留不当" 尹锡悦获释候审
韩国法院7日裁定,批准对涉嫌“叛乱头领”罪名被拘捕起诉的总统尹锡悦的羁押取消申请。这意味着尹锡悦在被拘留51天后获释,并将在不拘留状态下接受审判。 ▲法院裁定拘留期限已届满 羁押程序存瑕疵 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刑事合议第25庭7日作出裁定,认为尹锡悦的拘留期限已届满,因此其在拘押状态下的起诉程序存疑,批准其羁押取消申请。 法院指出,拘留期限应按照实际时间计算,而非按自然日计算。此外,法院在审查逮捕必要性期间占有相关调查文件的时间是否应计入拘留期限,存在法律争议。法院认为,根据韩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关于人身自由及无拘留原则的规定,应采取对被告有利的严格解读,因此认定尹锡悦的拘留期限已到。 法院进一步表示,即便尹锡悦是在合法拘留期限内被起诉,其羁押仍存在程序瑕疵。韩国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简称“公调处”)的调查权限并不包括叛乱罪,而公调处和检察机关作为独立调查机构,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共同使用拘留期限,并未履行被告移交程序。因此,为确保司法程序的严谨性,并消除对调查合法性的争议,法院决定取消对尹锡悦的羁押。 ▲尹锡悦方面:起诉程序违法 应立即释放 尹锡悦于2月4日向法院提出羁押取消申请,法院于2月20日举行审查听证会。在听证会上,尹锡悦的辩护团队主张,检方在拘留期限届满后才提起起诉,违反法律程序,因此尹锡悦应立即获释。 辩护方表示,尹锡悦的拘留期限截至2月25日,而检方在2月26日才提起起诉,属于非法行为。辩护方还强调,如果精确计算拘留时间,将审查逮捕必要性及拘捕前嫌疑人审讯的时间计入拘留期限,则尹锡悦的拘留期限实际上已在2月25日届满。 此外,辩护方认为,尹锡悦宣布戒严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不构成叛乱罪,同时也不存在毁灭证据的风险,因此不应继续羁押。 ▲检方:羁押合法 仍存在毁灭证据风险 对此,韩国检方反驳称,根据《刑事诉讼法》及既有法院判例,拘留期限应按自然日计算,而非按小时计算,因此尹锡悦是在合法拘留期间内被起诉的。检方认为,法院应驳回羁押取消申请。 检方还表示,自羁押起诉以来,情况未发生变化,仍存在毁灭证据的风险。如果尹锡悦获释,可能会与涉案核心人员及亲信接触,影响司法调查,因此其应继续接受羁押。 ▲案件背景:尹锡悦被控叛乱罪 韩国检方指控,尹锡悦与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已被羁押起诉)等人共谋,非法宣布紧急戒严,并计划向国会部署武装戒严部队,试图以武力叛乱破坏宪法秩序。尹锡悦于1月26日因涉嫌叛乱罪被拘捕起诉。 目前,尹锡悦将在不拘留状态下继续接受审判,该案件的司法进展备受关注。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7 23:07:29 -
韩宪法法院25日举行最终辩论 尹锡悦命运3月10日前后或见分晓
据韩国法律界21日消息,韩国宪法法院已完成总统尹锡悦弹劾案的证人讯问程序,并在前一天宣布,将于本月25日举行最终辩论。这意味着法院最早可能在3月中旬对尹锡悦的去留作出裁决。 鉴于宪法法院在此前的两次总统弹劾案件中,均在最终辩论后11至14日内作出裁决,法律界预计本案的最终结论最迟将在3月10日前后出炉。 宪法法院20日下午举行的第10次弹劾辩论时表示,将为申请方与被申请方在25日的综合辩论庭上提供最终意见陈述的机会。与此前对证人的讯问不同,此环节被视为弹劾审判程序中的最终裁决前阶段。 宪法法院一直强调“迅速审理”原则,自开庭以来,每周二和周四举行两次辩论。尽管尹锡悦方面以刑事审判日程为由申请更改20日的辩论日期,但法院仅允许将时间推迟一小时,以确保案件审理进度。 截至目前,法院已进行了10次辩论,并完成了对多名涉及紧急戒严计划的相关人士的证人讯问,包括前国防部长金龙显、前国军防谍司令官吕寅兄、前特种作战司令官郭钟根,以及前首都防卫司令官李镇宇、前国家情报院第一次长洪壮源、警察厅厅长赵志浩、前首尔警察厅长金奉植等人。 接下来,宪法法院将在最终辩论后进入裁决程序。参考历史案例,前总统卢武铉的弹劾案在最后一次辩论两周后作出裁决,而朴槿惠的弹劾案则在最终辩论后11天宣判。 根据惯例,宪法法院在辩论结束后,将进行审判官会议、投票表决、裁决书撰写等程序,通常需要约两周时间。因此,考虑到25日的最终辩论日程,预计最迟在3月中旬,法院将就尹锡悦的弹劾案作出最终裁决。 在10次辩论中,尹锡悦共出席7次,并始终否认内乱罪的成立。他主张紧急戒严的条件并未满足,国务会议也不存在违法行为,但未能有效推翻相关指控。相反,国务总理韩德洙的证词表明,国务会议存在违法性,而尹锡悦方面亦未能提供确凿证据证明戒严的合理性。 此外,尹锡悦强调“从未发生暴动”,并以此否认国会封锁阴谋的存在。他形容相关指控“如同追逐湖面上的月影”,暗示其无实质依据。 针对选举舞弊的指控,尹锡悦未能提供任何证据,也因此无法摆脱对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部署军队的非法性质疑。他表示,所谓派遣军队控制服务器的指控并不属实,强调自己仅指示调查设备运行方式,且未曾下令扣押硬件、软件或数据。 在20日的第10次辩论中,尹锡悦还就“政治人物逮捕名单”问题发言,称此事是“被解职的(前国情院第一次长)洪壮源捏造的”,并指责相关指控是“政治操控”。 韩国总统尹锡悦20日出席在首尔钟路区宪法法院举行的弹劾审判第10次辩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21 19:25:52 -
【亚洲人之声】错误可以被惩罚,但生命不该被放逐
16日傍晚,年仅25岁的韩国演员金赛纶在家中身亡,警方初步确认为自杀,现场未发现遗书。金赛纶2001年以童模身份出道,2009年通过电影《旅行者》开启童星生涯。次年,她凭借出演元斌主演的电影《孤胆特工》广为人知,并凭借该片荣获百想艺术大赏电影类最佳新人女演员和最佳人气女演员双提名。随后,她积极参演各种影视作品,逐步确立演员地位。 2022年,金赛纶涉嫌酒驾逃逸接受警方调查,最终遭到2000万韩元罚款。酒驾的确是严重的违法行为,理应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法律之外,舆论的审判却从未停止。从出演作品惨遭删减,到尝试复出屡屡受挫,甚至连她兼职的咖啡店都遭受网暴,她的人生仿佛被按下“永久暂停键”。 演员金赛纶的离世再次让公众聚焦一个沉重的话题——当个体犯错后,是否还有在社会生存的余地?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系助理教授罗钟浩(音)在社交媒体上评论称,我们的社会就像《鱿鱼游戏》一样,毫不犹豫地抛弃犯错或落后的人,事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前进。这一评价直击痛点,让人不得不反思,在这个信息传播飞速、舆论气势汹涌的时代,我们是否正在亲手制造一个又一个悲剧? 金赛纶去世的消息传出后,舆论迅速分裂。一部分人悼念她的离世,另一部分人却冷漠认为这是咎由自取。这种情绪并不陌生,在过去的网络暴力事件中,已经有过太多类似的冷漠和攻击。社交媒体的普及令舆论的力量空前强大,而人们往往更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他人,忽视个体改过自新的可能。金赛纶犯错后,法律已经对她作出裁决,但舆论却无限“追加刑期”,让她无处可逃。 “她只是犯了错,却被逼上绝路。”罗钟浩教授的这句话,直接道出问题的本质。我们的社会真的可以给犯错的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吗?还是仅仅停留在用道德批判来清算一个人的人生?不论是演艺圈还是普通人,我们都需要思考惩罚的边界在哪里?一个人犯错后,是否应该永远被驱逐?如果每一次失误随之而来的都是社会性死亡,那么还有谁敢承认错误,还有谁能真正改过自新? 金赛纶的悲剧并非个例。在她之前,已经有太多在舆论压力下选择结束生命的案例。当舆论的利刃一次次无情地划向个体,我们是否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过刽子手?社会应该建立允许改正错误的宽容机制,而不是留下单一的惩罚选项。否则,类似的悲剧还会一再上演。 【图片来源 金赛纶个人Instagram】
2025-02-18 02:36:54
-
首尔市推出二维码简易举报系统 助力外籍游客应对出租车乱象
为解决外籍游客在首尔乘坐出租车时遭遇的高额收费、拒载、未使用计价器等问题,首尔市政府近日宣布正式启用二维码问卷调查系统,为游客提供举报出租车不当行为的便捷渠道。这一举措旨在打造更加安心的交通环境,提升首尔整体旅游服务品质。 自上月19日起,首尔市在仁川与金浦国际机场出境大厅发放印有二维码的问卷卡片。卡片设计融合首尔著名旅游景点图片,并提供中文、英语和日语三种语言版本,方便游客扫描二维码,快速填写乘车体验,举报违法行为。此举不仅有效弥补游客时间紧迫难以接受现场调查的缺憾,同时成功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据悉,该二维码调查系统与现行营运车辆管理系统联动,游客填写的车牌号码、时间、计价器使用与否、收费情况等信息用于比对查证,并成为依法处罚的依据。因此,游客在离境后也可通过扫码方式完成举报。 除了系统升级以外,首尔市还维持高强度的现场执法。自2015年8月设立全国首个“外国人专项执法组”以来,首尔市已连续十年投入人力治理出租车乱象。目前,市政府在机场、明洞、弘大入口、梨泰院、江南站等外籍游客聚集区域,共派遣55名熟练掌握外语的执法人员,每周一至周六、每日15时至次日凌晨1时展开巡查。 去年,执法团队共完成7435次外籍游客访问调查,查处违法行为345件。常见违规包括收取高额费用、不使用计价器及许可区域外非法运营等,涉事司机则面临高额罚款、停止营业或吊销执照等严厉处罚。今年1月至5月,执法团队已完成2901次调查,查处案件143件。 首尔市交通室长表示:“我们致力让来到首尔的每一位游客都能安心使用交通工具。出租车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游客满意度,我们计划通过简便的意见收集和有效的执法力度,持续提升城市的交通形象。” 首尔市还计划未来与韩国旅游发展局及机场公社等相关机构合作,把问卷卡片投放范围扩大至酒店、机场入境大厅等地,进一步完善信息采集网络,并挖掘更多正面案例与数据分析成果,持续优化首尔的交通服务体系。
2025-07-03 01:54:51 -
韩国SNS掀投票认证热潮 卡通角色认证纸走红
随着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于3日启动,社交媒体上迅速掀起“投票认证”热潮。在此次总统选举中,韩国MZ世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自备印有人气卡通角色的投票认证纸,前往投票站,完成投票后盖章拍照留念。 当天,Instagram、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大量涌现投票认证照。过去流行的投票认证方式是上传手背盖章的照片,如今已变为选民自备卡通角色投票认证纸进行盖章留念。这种方式正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在韩国人最常用的社交媒体平台Instagram上搜索“#投票认证纸”标签,可以找到数万条相关帖子。 MZ世代选民在投票前,从社交媒体上挑选喜欢的认证纸模板并打印出来,投票时在上面盖章留念。这一新兴认证方式起源于2020年第21届国会议员选举。当时受新冠疫情影响,选民需戴一次性手套投票,传统的手背盖章方式受到限制,因此“投票认证纸”逐渐成为替代选择。 尽管投票认证照是被允许的认证方式,但拍摄时仍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根据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规定,投票站内的写票间严禁拍照。无论是否已完成投票,只要拍摄选票或拍下投票过程,均属违法行为。根据《公职选举法》规定,在写票间内拍摄选票者,可被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4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9万元)以下罚款。
2025-06-04 02:36:49 -
HYBE在北京成立法人 助力旗下艺人进军中国市场
旗下拥有国际一线男团防弹少年团(BTS)的娱乐公司HYBE在中国成立法人,正式进军中国市场。 据HYBE公司29日消息,今年4月21日公司在北京成立分公司(HYBE CHINA Co.,Ltd.),这是继日本、美国和拉丁美洲后,HYBE在海外成立的第四家公司。 HYBE公司负责人称,HYBE中国法人从去年开始筹备,今后将全力协助旗下歌手在当地开展活动。 SM、YG、JYP等韩国主要娱乐公司均在中国运营法人,SM和JYP在中国分别推出威神V(WayV)和Boy Story组合。 HYBE旗下拥有防弹少年团、SEVENTEEN等多支人气组合,此次在中国成立法人,业界认为与“限韩令”松绑不无关系。不过HYBE中国法人称暂无在中国推出选秀节目、打造新人组合的计划。 2018年,HYBE旗下厂牌Pledis被收购前,曾在北京成立全资子公司星灿盛世(Pledis China)。HYBE负责人称,星灿盛世仍将维持原有业务,继续专注于支持旗下艺人的在华活动。 另据金融投资业界消息,金融监督院正在对HYBE创始人方时赫涉嫌欺诈性不正当交易展开调查。金融监督院称,方时赫向股东表示“无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的同时却在推进公司上市,涉嫌违反《资本市场法》。若罪名成立,通过违法行为获取或规避的利益超过5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600万元),将被处以无期徒刑或5年以上有期徒刑。受此消息影响,HYBE公司股价29日强烈震荡,跌幅超5%。
2025-05-29 22:51:04 -
谨言慎行安全为上 外国人围观韩国大选指南
距离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只剩下不到两周的时间,街头巷尾张贴的候选人宣传海报,各种花式拉票令人目不暇接,大选电视辩论如火如荼,热闹无比的竞选氛围下,在韩国学习、生活、工作的外国人也不自觉地成为了围观选情的“吃瓜群众”。由于国情和政治制度的不同,韩国大选期间对于各项行为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不懂法的外国人稍有不慎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招来大麻烦,轻则罚款警告,重则面临刑事处罚甚至被强制驱逐出境,留下不光彩的案底。 选举被称为是“民主之花”,是民主制度的根基。韩国对选举公正性和透明度高度重视,选民和候选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对于居住在韩国的外籍居民来说,在大选期间也有很多应注意的“禁忌”或限制,这是一个十分重要但往往被忽视的问题。尽管外籍居民没有总统投票权,但根据韩国《宪法》和《公职选举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外籍居民在总统选举期间严禁参与任何形式的政治活动。 大选拉票期间,各民调机构会定期发布候选人支持率,越临近投票发布的周期也会随之缩短。但根据《公职选举法》第108条第1项规定,在选举前6天起至投票当天,不得公开发布任何候选人支持率的民调结果,媒体也不得对各候选人的支持率进行报道。例如今年总统选举投票日定于6月3日,5月28日发布最后一次民调结果后将不再公开。在这段时间内,无论是民调机构,还是新闻媒体,甚至包括在社交媒体分享信息的人,若公开传播民调数据,可能面临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2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万元)以下罚款。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防止对选民的判断造成不当影响。 韩国成人搞笑综艺《SNL Korea》在记者连线时,特意梳成5:5的中分发型以表示政治中立,不偏不倚。若主持人发型梳成三七分,无论是偏左还是偏右,可能会被网友逐帧放大分析,解读为暗戳戳支持某阵营。 在选举投票日上传投票“认证照”时,一些公众人物会特意避开上传彩色照片(红色为国民力量党代表色、蓝色为民主党代表色)、或是摆出“剪刀手”等存在数字(对应候选人编号)暗示嫌疑的拍照常见手势。虽然有些属于夸张成分,但足可见韩国在选举期间对政治站队的敏感,也暴露了选举文化的潜在风险。 如果你稍微留意近期街头,会经常发现手持候选人宣传照及支持标语的拉票群众,或是在上班路上向市民问好,或是载歌载舞为支持的候选人吆喝赚人气。韩国《公职选举法》明确规定,任何外籍居民不得在线上或线下为特定候选人进行宣传,具体包括佩戴特定候选人的宣传徽章、贴纸,身穿有选举人编号的服装,参加助选活动或集会、帮忙派发候选人宣传单、周边物料,在投票站旁观、以志愿者身份协助选举工作、拍摄选民投票过程发到SNS等。尤其是拍摄投票用纸属于违法行为,根据韩国《公职选举法》第166条规定,拍摄选票照片者可能面临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400万韩元以下罚款,若拍摄行为干扰他人投票,会面临更严重的惩罚。 即使在个人社交平台例如微信朋友圈、或是在聊天群,小红书等发布“反对XX候选人政策”、“支持XX候选人”、“XX候选人加油”等内容,甚至动动手指的转发、点赞,都可能被看做是政治表态,招来不必要的麻烦。虽然韩国《宪法》规定言论自由,但在韩国选举期间,即使是外籍人士,在社媒上分享带有倾向性的言论时,即使并非有意为之也有可能被视为是干预选举。 还有些自认为熟稔韩国政治的“懂王”,在社交平台上以看似“理中客”的上帝角度发布诸如“投票有啥用,还不是老样子?”、“韩国政坛都是财阀傀儡,选谁都一样”等阴阳怪气的言论,看似是发表个人观点但实际上通过渲染“政治无用论”,打击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间接削弱民主制度的活力,甚至可能干扰选举氛围,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变相的内政干涉。不管最终的选举结果如何,这都是韩国民众做出的选择,应当予以尊重。部分消极言论可能被听者有心的韩国媒体捕捉,放大炒作为“中国网民干涉韩国选举”的证据,损害两国关系,甚至上升到外交纠纷的高度。 在大选这一敏感时期,在韩外国人出于好奇关注选举无可厚非,但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避免在公共场合发表个人政治观点,必要时可留意各国驻韩国大使馆发布的安全提醒,避开选举“雷区”,以冷静、谨慎的态度观察选举进程,避免因无意行为引发不必要的误解或法律风险。
2025-05-20 23:09:04 -
尹锡悦弹劾案4日上午11时宣判 决定其总统职务去留
韩国宪法法院1日表示,总统尹锡悦弹劾案将于本月4日上午11点进行宣判。距离去年12月14日尹锡悦被国会提起弹劾过去111天,距离今年2月25日结束弹劾案庭审辩论已过去38天。 若宪法法院裁定尹锡悦弹劾案成立,尹锡悦总统一职将被罢免,若宪法法院驳回或决定不予受理弹劾案,尹锡悦将立即恢复总统职务。罢免总统需要现任8名法官中6人以上赞成。 按照《宪法法院法》规定,宪法法院认可国会“弹劾审判请求理由成立”可做出罢免判决,具体标准依据总统在履职时严重违反宪法或法律。 宪法法院将对尹锡悦去年12月3日宣布、维持及解除紧急戒严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违反《宪法》及《戒严法》行为进行判断。若认定其违法程度达到不允许继续履职、严重违背国民信任可裁定弹劾案成立,反之则驳回。若国会弹劾请求不符合法定条件,可裁定不予受理。 考虑到国民对弹劾案的高度关注,宪法法院允许电视进行直播,并接受普通公众旁听。前总统朴槿惠弹劾案宣判时也曾进行电视直播。 国会指控尹锡悦在去年12月3日宣布戒严,向国会和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调遣军队的过程中违反《宪法》及其他法律,对其提起诉讼。尹锡悦方面则表示,紧急戒严仅为警告性质,在宣布、维持及解除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否认下达逮捕政治人物及强行拖走议员等指示。 宪法法院在审理此案期间先后举行了11场辩论,传唤16名证人。辩论结束后举行多次评议会议,法律界对宣判时间存在分歧,当时有观点认为最快在结束辩论两周后将作出裁决,但也有意见称鉴于案件重要性,3月底前后宣判更为妥当。经过一个月的慎重审议,最终敲定宣判日期。 宪法法院的具体宣判流程也引发高度关注。法律界透露,为维持评议内容的保密性,宪法法院很可能在宣判前日下午或当天上午进行最终评议,虽然结论已基本形成但仍需要最终确认判决文。 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届时将坐在审判长席,其余法官将按照就职顺序分坐两侧。待文炯培宣布“现在开始宣判”并宣读案件编号、名称后正式开始宣判。按照惯例,若全员一致做出裁决,审判长将首先说明判决理由,随后宣读判决文。若存在支持不同结论的反对意见,或支持裁决结果但在具体判断上存在差异或补充意见,将由审判长宣读判决文后,各位法官分别就不同意见进行说明。参照朴槿惠和卢武铉的先例,从开始宣判到宣读判决文约耗时20至30分钟。 为维持宣判当天的现场秩序,宪法法院及龙山总统官邸附近13所学校将临时停课。宪法法院周边的首尔地铁三号线安国站2至5号出口已于1日中午起关闭,宣判当天地铁列车将不停靠安国站,附近的景福宫、光化门、钟路三街等车站也将根据情况采取不停站措施。
2025-04-01 23:54:09 -
宪法法院或本周内裁决尹锡悦弹劾案 最终结果难以预测
韩国总统尹锡悦弹劾审判即将迎来宣判,外界对韩国宪法法院的最终决定高度关注。自辩论结束至今已过去两周多,按照惯例,宪法法院通常会在宣判日前两到三天通知相关当事人,但截至3月16日,法院未通知具体宣判日期。如果近期安排宣判,最有可能在19日至21日之间进行。 尹锡悦的弹劾审判已创下韩国历任总统中最长审理纪录。从弹劾案移交宪法法院到最终裁决,耗时已超过前总统卢武铉和朴槿惠的案例。从辩论结束到最终宣判的时间跨度,也创下历史新高。关于宪法法院的最终裁决,外界预测众多,可能的结果包括支持弹劾、驳回弹劾或不予受理。 有观点认为,为了尽量减少社会动荡,宪法法院可能会力求形成一致意见,这也是耗时较长的原因之一。此外,也有分析指出,本案涉及多项复杂的法律及程序争议,法院需要充分讨论各方观点,因此审理周期拉长。 根据宪法规定,弹劾案成立需要至少6名宪法法官赞成。目前,宪法法院共有8名法官,在有2名法官反对的情况下,弹劾案也可通过。实际上,即使最终裁决支持弹劾,产生的影响可能取决于8名法官是否形成一致意见。如果法院内部存在较大分歧,社会上的不满情绪可能进一步升温。 目前关于最终裁决的投票结果,外界预测范围从6比2、7比1到8比0不等。此外,也有观点认为,宪法法院可能会因程序问题而裁定不予受理,或认为弹劾指控不构成重大违宪、违法行为,因此作出驳回判决。 部分法律人士指出,国会撤回弹劾案中的“内乱罪”指控,同时弹劾案在程序上存在争议,因此法院可能会基于程序瑕疵直接驳回案件。前宪法研究院院长、庆熙大学法学研究生院特聘教授许营在向法院提交的意见书中表示:“弹劾案核心指控‘内乱罪’已被撤销,导致弹劾案丧失同一性,同时国会未经正式决议撤回指控,因此该案存在不合法性,法院应予以驳回。” 另有观点认为,考虑到案件重大,即使宪法法院承认部分程序问题,依旧可能作出实体判决。甚至有预测认为,法院可能出现4比4的僵局,导致弹劾案被驳回。此前,在广播通信委员会委员长李真淑的弹劾案中,宪法法院以4比4作出驳回决定,投票结果完全按照法官的政治立场分布,进步派法官支持弹劾,而保守派法官反对弹劾。也有专家指出,该案件的争议点与尹锡悦弹劾案截然不同,因此不宜直接类比。 自韩国宪法法院进入8人制以来,除李真淑弹劾案外,大部分裁决均以全体一致通过。在国会针对企划财政部长官兼经济副总理崔相穆提起的权力争议案中,法院一致支持国会立场,而在针对监察院长崔载海及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长李昌洙等检察官的弹劾案中,法院一致驳回国会的弹劾请求。 然而,在部分案件中,法官们对判决理由也存在不同意见。在崔载海案件中,部分法官认为其行为有问题,但未达到应被罢免的程度。高丽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永洙表示:“宪法法院内部法官确实存在法律观念上的分歧,但尹锡悦弹劾案的政治影响远超以往案件,因此不应简单套用过去的裁决趋势。” 如果最终裁决以5比3支持弹劾,但未能达到通过门槛,法院可能会进一步延迟宣判。在5比3的情况下,新增法官的立场可能影响最终结果,因此法院可能等到法官席位补充完整后再作决定。此外,宪法法院的两名法官文炯培和李美善下月18日卸任,如果在此之前未作出裁决,法院将回归6人制,届时任何裁决都可能面临更大争议。因此,法院更可能在两名法官卸任前完成裁决,以确保判决的正当性和程序的完整性。 韩国宪法法院大审判庭【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6 20:09:47 -
宪法法院驳回监察院长崔载海等四起弹劾案 或对尹锡悦判决结果产生影响
13日,宪法法院驳回国会对监察院长崔载海、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厅长李昌洙等3名检察官提起的弹劾案,上述四人立即恢复职务,这一结果是否会对总统尹锡悦的弹劾审判产生影响引发关注。 宪法法院就崔载海弹劾案表示,不存在监察院对总统室和总统官邸迁移工作监察不到位的可疑情况,也很难断定对前国民权益委员会委员长全贤姬的监查存在向其施压迫其辞任目的。就李昌洙等3名检察官的弹劾案,宪法法院认为,检方是否切实调查尹锡悦夫人金建希操纵德意志汽车公司股价案令人质疑,但在第三场所调查金建希不属于滥权,无法认定检方就金建希操纵股价案发布虚假信息。 尹锡悦在弹劾审判中,将共同民主党连续弹劾公职人员作为宣布戒严的背景之一。在上月25日进行的辩论最终陈述中,尹锡悦表示,在野党连续对公职人员发起弹劾,不仅令政府职能陷入瘫痪,更走向破坏宪政秩序的深渊。 宪法法院一次性驳回4起弹劾案,尹锡悦政府成立后受理的13起弹劾动议案中,已有8起被全部驳回,目前仍有包括尹锡悦弹劾案在内的5起案件在审理中。 被驳回的大部分案件中,法官们几乎一致认为弹劾理由不充分。在8起案件中,只有检察官安东完(音)和放送通信委员长李真淑的弹劾案出现意见分歧。 因此法律界有部分意见解读,宪法法院的判决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尹锡悦方面坚持的国会弹劾提议不当主张。被驳回的4起弹劾案于去年12月2日被提交至国会全体会议,正值“12·3紧急戒严”的前一天,弹劾案通过则是在宣布戒严后两天的12月5日。 然而,也有大批反对意见认为,尹锡悦主张的在野党连续弹劾导致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因而宣布戒严的说法过于牵强。 提议弹劾属国会权限,即使宪法法院未予采纳也不构成违法行为,更不应该将其与“国家紧急状态”挂钩。这与检察官认为有罪进行起诉,但被法院判决无罪的情况类似。尹锡悦政府中被提交弹劾审判的公职人员中,有不少人主张国会滥用弹劾提议权,但宪法法院从未采纳这一主张。 即使宪法法院认为国会提议弹劾不合法或属于滥用政治权力,是否因此导致国家陷入紧急状态,以及由此宣布戒严是否合法,仍需进一步探讨。 韩国宪法第77条第1项规定,在战争、事变或类似国家紧急状态下,为应对军事需要或维持公共安全秩序,总统可宣布戒严。 国会方面主张,因设有代行职务机制,对高级公职人员提起弹劾不能视为导致国政瘫痪的行为,针对少数检察官的弹劾导致司法职能无法正常运作的说法属于夸大其词。
2025-03-14 00:51:48 -
韩国法院认定"拘留不当" 尹锡悦获释候审
韩国法院7日裁定,批准对涉嫌“叛乱头领”罪名被拘捕起诉的总统尹锡悦的羁押取消申请。这意味着尹锡悦在被拘留51天后获释,并将在不拘留状态下接受审判。 ▲法院裁定拘留期限已届满 羁押程序存瑕疵 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刑事合议第25庭7日作出裁定,认为尹锡悦的拘留期限已届满,因此其在拘押状态下的起诉程序存疑,批准其羁押取消申请。 法院指出,拘留期限应按照实际时间计算,而非按自然日计算。此外,法院在审查逮捕必要性期间占有相关调查文件的时间是否应计入拘留期限,存在法律争议。法院认为,根据韩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关于人身自由及无拘留原则的规定,应采取对被告有利的严格解读,因此认定尹锡悦的拘留期限已到。 法院进一步表示,即便尹锡悦是在合法拘留期限内被起诉,其羁押仍存在程序瑕疵。韩国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简称“公调处”)的调查权限并不包括叛乱罪,而公调处和检察机关作为独立调查机构,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共同使用拘留期限,并未履行被告移交程序。因此,为确保司法程序的严谨性,并消除对调查合法性的争议,法院决定取消对尹锡悦的羁押。 ▲尹锡悦方面:起诉程序违法 应立即释放 尹锡悦于2月4日向法院提出羁押取消申请,法院于2月20日举行审查听证会。在听证会上,尹锡悦的辩护团队主张,检方在拘留期限届满后才提起起诉,违反法律程序,因此尹锡悦应立即获释。 辩护方表示,尹锡悦的拘留期限截至2月25日,而检方在2月26日才提起起诉,属于非法行为。辩护方还强调,如果精确计算拘留时间,将审查逮捕必要性及拘捕前嫌疑人审讯的时间计入拘留期限,则尹锡悦的拘留期限实际上已在2月25日届满。 此外,辩护方认为,尹锡悦宣布戒严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不构成叛乱罪,同时也不存在毁灭证据的风险,因此不应继续羁押。 ▲检方:羁押合法 仍存在毁灭证据风险 对此,韩国检方反驳称,根据《刑事诉讼法》及既有法院判例,拘留期限应按自然日计算,而非按小时计算,因此尹锡悦是在合法拘留期间内被起诉的。检方认为,法院应驳回羁押取消申请。 检方还表示,自羁押起诉以来,情况未发生变化,仍存在毁灭证据的风险。如果尹锡悦获释,可能会与涉案核心人员及亲信接触,影响司法调查,因此其应继续接受羁押。 ▲案件背景:尹锡悦被控叛乱罪 韩国检方指控,尹锡悦与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已被羁押起诉)等人共谋,非法宣布紧急戒严,并计划向国会部署武装戒严部队,试图以武力叛乱破坏宪法秩序。尹锡悦于1月26日因涉嫌叛乱罪被拘捕起诉。 目前,尹锡悦将在不拘留状态下继续接受审判,该案件的司法进展备受关注。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7 23:07:29 -
韩宪法法院25日举行最终辩论 尹锡悦命运3月10日前后或见分晓
据韩国法律界21日消息,韩国宪法法院已完成总统尹锡悦弹劾案的证人讯问程序,并在前一天宣布,将于本月25日举行最终辩论。这意味着法院最早可能在3月中旬对尹锡悦的去留作出裁决。 鉴于宪法法院在此前的两次总统弹劾案件中,均在最终辩论后11至14日内作出裁决,法律界预计本案的最终结论最迟将在3月10日前后出炉。 宪法法院20日下午举行的第10次弹劾辩论时表示,将为申请方与被申请方在25日的综合辩论庭上提供最终意见陈述的机会。与此前对证人的讯问不同,此环节被视为弹劾审判程序中的最终裁决前阶段。 宪法法院一直强调“迅速审理”原则,自开庭以来,每周二和周四举行两次辩论。尽管尹锡悦方面以刑事审判日程为由申请更改20日的辩论日期,但法院仅允许将时间推迟一小时,以确保案件审理进度。 截至目前,法院已进行了10次辩论,并完成了对多名涉及紧急戒严计划的相关人士的证人讯问,包括前国防部长金龙显、前国军防谍司令官吕寅兄、前特种作战司令官郭钟根,以及前首都防卫司令官李镇宇、前国家情报院第一次长洪壮源、警察厅厅长赵志浩、前首尔警察厅长金奉植等人。 接下来,宪法法院将在最终辩论后进入裁决程序。参考历史案例,前总统卢武铉的弹劾案在最后一次辩论两周后作出裁决,而朴槿惠的弹劾案则在最终辩论后11天宣判。 根据惯例,宪法法院在辩论结束后,将进行审判官会议、投票表决、裁决书撰写等程序,通常需要约两周时间。因此,考虑到25日的最终辩论日程,预计最迟在3月中旬,法院将就尹锡悦的弹劾案作出最终裁决。 在10次辩论中,尹锡悦共出席7次,并始终否认内乱罪的成立。他主张紧急戒严的条件并未满足,国务会议也不存在违法行为,但未能有效推翻相关指控。相反,国务总理韩德洙的证词表明,国务会议存在违法性,而尹锡悦方面亦未能提供确凿证据证明戒严的合理性。 此外,尹锡悦强调“从未发生暴动”,并以此否认国会封锁阴谋的存在。他形容相关指控“如同追逐湖面上的月影”,暗示其无实质依据。 针对选举舞弊的指控,尹锡悦未能提供任何证据,也因此无法摆脱对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部署军队的非法性质疑。他表示,所谓派遣军队控制服务器的指控并不属实,强调自己仅指示调查设备运行方式,且未曾下令扣押硬件、软件或数据。 在20日的第10次辩论中,尹锡悦还就“政治人物逮捕名单”问题发言,称此事是“被解职的(前国情院第一次长)洪壮源捏造的”,并指责相关指控是“政治操控”。 韩国总统尹锡悦20日出席在首尔钟路区宪法法院举行的弹劾审判第10次辩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21 19:25:52 -
【亚洲人之声】错误可以被惩罚,但生命不该被放逐
16日傍晚,年仅25岁的韩国演员金赛纶在家中身亡,警方初步确认为自杀,现场未发现遗书。金赛纶2001年以童模身份出道,2009年通过电影《旅行者》开启童星生涯。次年,她凭借出演元斌主演的电影《孤胆特工》广为人知,并凭借该片荣获百想艺术大赏电影类最佳新人女演员和最佳人气女演员双提名。随后,她积极参演各种影视作品,逐步确立演员地位。 2022年,金赛纶涉嫌酒驾逃逸接受警方调查,最终遭到2000万韩元罚款。酒驾的确是严重的违法行为,理应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法律之外,舆论的审判却从未停止。从出演作品惨遭删减,到尝试复出屡屡受挫,甚至连她兼职的咖啡店都遭受网暴,她的人生仿佛被按下“永久暂停键”。 演员金赛纶的离世再次让公众聚焦一个沉重的话题——当个体犯错后,是否还有在社会生存的余地?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系助理教授罗钟浩(音)在社交媒体上评论称,我们的社会就像《鱿鱼游戏》一样,毫不犹豫地抛弃犯错或落后的人,事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前进。这一评价直击痛点,让人不得不反思,在这个信息传播飞速、舆论气势汹涌的时代,我们是否正在亲手制造一个又一个悲剧? 金赛纶去世的消息传出后,舆论迅速分裂。一部分人悼念她的离世,另一部分人却冷漠认为这是咎由自取。这种情绪并不陌生,在过去的网络暴力事件中,已经有过太多类似的冷漠和攻击。社交媒体的普及令舆论的力量空前强大,而人们往往更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他人,忽视个体改过自新的可能。金赛纶犯错后,法律已经对她作出裁决,但舆论却无限“追加刑期”,让她无处可逃。 “她只是犯了错,却被逼上绝路。”罗钟浩教授的这句话,直接道出问题的本质。我们的社会真的可以给犯错的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吗?还是仅仅停留在用道德批判来清算一个人的人生?不论是演艺圈还是普通人,我们都需要思考惩罚的边界在哪里?一个人犯错后,是否应该永远被驱逐?如果每一次失误随之而来的都是社会性死亡,那么还有谁敢承认错误,还有谁能真正改过自新? 金赛纶的悲剧并非个例。在她之前,已经有太多在舆论压力下选择结束生命的案例。当舆论的利刃一次次无情地划向个体,我们是否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过刽子手?社会应该建立允许改正错误的宽容机制,而不是留下单一的惩罚选项。否则,类似的悲剧还会一再上演。 【图片来源 金赛纶个人Instagram】
2025-02-18 02: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