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进入今年以来,韩国娱乐巨头HYBE备受各界关注,在旗下厂牌ADOR与人气女团NewJeans产生合约纠纷的同时,公司其他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也引发广泛讨论。今年中国”限韩令“松绑的可能性以及防弹少年团(BTS)即将全员回归的利好消息,令HYBE的未来发展前景逐渐明朗,业绩改善预期不断升温。 ◆BTS回归:业绩增长强力引擎 HYBE公开的财报显示,去年全年营收较前一年增长约4%至2.2545万亿韩元(111.89亿元),创下公司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并连续两年突破2万亿韩元,但去年营业利润较前一年减少38%,当期净利润转为赤字。这是HYBE自2020年10月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净利润亏损。亏损主要原因在于艺人培养成本增加,但今年BTS成员即将陆续完成兵役,下半年有望迎来业绩反弹。 市场普遍看好BTS回归对HYBE业绩的提振效果。分析指出,BTS全员回归或极大推动HYBE的专辑销量、版权收入、演出收入以及周边商品销售增长。此外,BTS的全球粉丝群体“ARMY”具有超强消费能力,回归也可能带动HYBE旗下粉丝社群平台Weverse更加活跃,进一步扩大公司的数字内容收入。 此外,业内预测BTS可能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发布全新专辑,并开展世界巡演。一旦巡演计划落地,HYBE的盈利能力会显著增强,甚至可能创下历史新高。这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BTS在全球音乐市场的地位,也会为HYBE的后续业务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防弹少年团(BTS)【图片来源 HYBE】 ◆中国市场开放:韩娱行业重大利好 今年3月,中国政府召开全国“两会”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并放宽文化交流方面限制。实际上,近几个月以来,已有多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逐步放开对韩国娱乐产业的限制,包括重新允许部分韩国影视作品上线,中韩高层会谈强调加强文化合作,中国大型音乐平台恢复部分韩国艺人歌曲版权分发。 如果中国市场真正开放,包括在内的韩国多数娱乐公司或迎来巨大增长机遇。HYBE旗下艺人在中国市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BTS、Seventeen、NewJeans等组合专辑在华需求持续,而中国的K-POP粉丝群体庞大,购买能力不容小觑。 市场分析认为,HYBE可以通过专辑和音源销售、演唱会等线下活动,以及品牌合作与广告代言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在华收入。”限韩令“松绑后,通过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平台的数字专辑销售增长无疑。如果政策允许,旗下艺人有望赴华举办演唱会,令HYBE收获新的收入增长途径。此外,中国企业对K-POP艺人的代言需求旺盛,一旦市场开放,旗下艺人的商业价值必会进一步提升。 【图片来源 HYBE】 ◆竞争对手动态:HYBE如何保持领先? 目前HYBE在K-POP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竞争对手也在积极布局,抢占市场份额。YG娱乐旗下女团BABYMONSTER近来在全球范围内获得高度关注,并计划开展世界巡演。SM娱乐推出新人女团Hearts2Hearts,正在拓展全球市场。JYP娱乐的男团KickFlip也已强势出道,助力公司整体业绩增长。 面对竞争压力,HYBE的核心优势在于强大的知识产权(IP)矩阵、Weverse平台的生态布局以及全球运营能力。BTS、Seventeen、NewJeans等团体都已经具备全球号召力,而Weverse通过数字内容与粉丝社区深度绑定,提高用户粘性。此外,HYBE在美国、日本等地设有分部,为拓展海外市场与公司长期增长提供保障。 由此可见,HYBE近来的股价上涨也并非偶然,而是市场对未来业绩的高度期待所推动。BTS回归可以带来直接的收入增长,而中国市场的开放则提供长远的增长空间。目前的关键变量在于BTS的具体回归时间与巡演规模、中国市场的开放进程以及HYBE的全球市场扩张策略。如果以上因素符合市场预期,HYBE则有望在今年迎来更上一层楼的发展高峰。
2025-04-15 14:42:32韩中两国上半年最重要的政治议程“两会”和国会议员选举先后尘埃落定,四年一度的韩国国会议员选举日前以在野阵营的大获全胜落幕,新一届议会的扬帆起航令政治上的不确定因素暂时告一段落。虽然韩中高级别交流仍未出现显著的回暖势头,但各地方政府间的交流重新趋于活跃,释放融融暖意。 首尔市议会议长金显基本日12日起率团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访问,先后与北京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交流。在北京期间,金显基会见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建东,双方商定加强在立法、城市管理先进经验等领域的交流。15日转战上海,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莉新举行会谈,共商首尔与上海的各项合作方案。 金显基一行在北京期间走访了798艺术区、首钢园等地,在上海期间深入基层立法联系点,考察了美团总部,并到访大韩民国上海临时政府所在地。 15日,首尔市议会议长金显基(左)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莉新举行会谈。【图片提供 首尔市议会】 庆尚北道知事李喆雨日前率代表团对辽宁省进行了访问,并出席了辽宁省与庆尚北道缔结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签约仪式。 李喆雨一行会见了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庆尚北道议会与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于2019年签署交流意向书后持续开展交流活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辽宁省人大和大连市还向庆尚北道进行援助。双方于去年10月签署缔结友好合作关系意向书,此次正式签约。今后将积极推进贸易、投资、产业和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合作。 忠清南道扶余郡代表团日前访问河南省洛阳市,参加第41届洛阳牡丹文化节。【图片来源 网络】 本月15日至19日期间,忠清南道扶余郡郡守朴政贤受邀率团前往河南省洛阳市,进行为期五天的访问。扶余郡与洛阳市自1996年结为友好城市后,每年互派代表参加两座城市的代表庆典“百济文化节”和“牡丹文化节”。本次是新冠疫情后,时隔5年扶余郡再次访问洛阳,将参加第41届洛阳牡丹文化节。 15日,庆尚北道同辽宁省正式签署缔结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协定。【图片提供 韩联社】 中国一年一度最大规模政治活动“两会”上月落下大幕,会上释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推动外贸质升量稳,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 各地方政府在两会闭幕后争先“出海”,重新搭建起因新冠疫情停滞的关系纽带,寻求经济文化合作机会。多地政府将地理位置相近的韩国作为海外出访的第一站,与韩国经贸外来极其密切的山东省近来派出多支代表团对韩国进行访问,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日前率团来韩,在首尔举行“好客山东、好品山东”推介活动,烟台、济宁、威海三市在会上展示了各自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仁川市发展局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 山东省泰安市副秘书长侯召席日前率团对忠清南道泰安郡进行了访问,就活跃两地交流方案交换意见。地名相同的泰安郡与泰安市自1997年4月结为友好城市后,在多领域持续交流合作,去年8月,两地签订“增进友好交流合作”协议。 14日,山东省泰安市代表团到访忠清南道泰安郡。【图片来源 网络】 在中美贸易争端频发、亚太安保局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韩中关系面临内外多重考验。虽然高级别政治磋商机制重趋活跃尚需时日,但城市及民间等交流已经迎来春天。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两国民众消除误会、加强理解的基础正是建立在一座座城市的联系纽带之上,持续友好的互动交流成为双边关系稳定的压舱石。
2024-04-18 12:39:39韩国政府大力推动的韩中日三国领导人会议仍未取得新进展。据多位外交人士2日消息,目前韩中日三国就会议举行日期存在分歧。2008年12月,韩中日三国首次在东盟“10+3”框架外举行领导人会议,最近一次于2019年12月在中国成都市举行后已连续第四年停摆,除了因新冠疫情影响三国正常交流外,也受到韩日双边关系波动等影响。 韩国作为本轮主席国,从去年初开始同日本和中国进行幕后接触,原计划于去年11月至12月期间重启三国领导人会议。但当时由于韩中两国在防疫政策上的分歧,以及中国驻韩大使邢海明的争议言论等导致韩中外交司局级磋商一再延期。去年7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青岛出席三国合作论坛时强调应激活三国合作交流机制,打破三国领导人会议磋商的僵局。 此后三国先后举行副司局级会议和高官会议(SOM),并于去年11月在釜山举行三国外长会,三方同意为韩中日领导人会议创造条件,加强相关筹备工作,但仍未敲定会议具体日程,仅重申尽早举行,韩国政府年内重启会议的计划搁浅。 韩中两国上半年接连迎重要政治议程,中国“两会”上月刚刚闭幕,韩国即将迎来国会议员选举,令韩中日三国领导人会议日程再度趋于不明朗。由于下半年即将密集举行北约首脑峰会、东盟领导人峰会等一系列多边会议,各方协调日程难度较大,有意见认为上半年重启会议可能性较小。 去年11月,韩中日三国外长在釜山举行会晤。左起依次为日本外务大臣上川阳子、韩国前外交部长官朴振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04-02 11:22:27古今辉映,绵延不息。在古老的岁月里,粤港澳大湾区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汇聚着东方的智慧与西方的风采。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多来,取得累累硕果,粤港澳大湾区与共建国家之间往来日益密切,“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共建“一带一路”正进入第二个金色十年。 ▲双向奔赴:旅游交往一派火热 去哪儿平台上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前往新加坡的机票同比增长29倍,前往吉隆坡的机票同比增长20倍,前往曼谷的机票同比增长16倍;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游客赴“新马泰”三国的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15倍,其中,赴马来西亚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22倍……一组组数据印证着旅游的火热,特别是与中国互免签证的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一直位居出游人次的前列。 旅游是“一带一路”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旅游交往越来越密切,“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成为中国游客出境游的“首选项”,为多国经济发展带去新活力。 让中国公民“说走就走”,让外国朋友宾至如归。中国不断优化调整外国人的来华签证政策,配套出台新的签证便利化措施。日前,中国再一次扩大免签国家范围,从3月14日起,中国将进一步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国试行免签政策。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正积极出台“入境旅游促进计划”,为入境游客提供更多高质量旅游产品和更多便利化服务。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4年出境游人数将达到1.3亿人次,与此同时,2024年外国人入境游市场有望加速恢复。 作为侨乡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广东在发展入境游方面优势明显,多个平台数据显示,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深受境外游客青睐。 外国游客在广州珠江边载歌载舞。【图片提供 广州日报】 “粤港澳大湾区有着中国最多、最密集的侨乡,祖居地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全球华人数量最为庞大,原乡文化、乡土记忆是全球华人最好的联系纽带。”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表示,建议通过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打造面向世界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将大湾区打造为广泛吸引海外华人的寻根之地。积极发掘华侨祖居地、非遗项目,保护祖屋、祠堂等华侨建筑,鼓励编订族谱、家谱,建立更多寻根示范点,丰富“寻根标志物”。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图片提供 广州日报】 朱鼎健提到,建议研究试点,针对海外华人更加开放的免签政策,增加停留时间,在内地停留期间可以自由往返港澳和内地,吸引更多的海外华人,特别是华二代、华三代前来大湾区开启“文化寻根”之旅,还可进一步放宽和降低海外华人在大湾区长期居留的门槛。此外,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面向世界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城市群的文旅吸引力方面,也要具有国际吸引力,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 ▲人文交流:岭南文化“牵手”世界 “要了解中国,我必须学习中国的语言,通过语言才能读懂中国文化。”在结束一节由广州市面向友城市民开设的线上汉语课后,来自印尼泗水市的学员艾哈迈德动情地说起了报名理由。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2023年起,广州以职场汉语学习为切入点,为38座国际友城提供线上学习服务,以及广府文化普及等内容。通过高效、便捷、实用的短期教学,快速提高友城友人的汉语表达能力,同时帮助其更好地了解广府文化。项目推出后,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和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 国际友人在线上课堂学习汉语。【图片提供 广州日报】 事实上,国际化的粤港澳大湾区,友好省州、友好城市数量走在全国前列,国际朋友遍布全球。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积极与国际友城在经贸、文化、体育、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积极开展交流合作,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建立了深厚友谊。 拉脱维亚留学生专门到广州来学习汉语及武术【图片提供 广州日报】 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官网,截至2024年1月,广东共有省级友城49个,市级友城143个,县(区)级友城16个,覆盖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国际友城目前已增至105个,大步走进友城“百城+”时代。 如何更好地通过文化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建议制定文艺精品出海的支持政策,让更多文艺作品走出国门,加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文化交流合作,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许鸿飞介绍,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文艺精品“走出去”也逐渐覆盖越来越多的国家,中国文化逐渐被世界关注。“可以出台鼓励艺术家对外交流的政策,成立对外文化交流基金,扶持有潜力的艺术家们更勇敢、自信地创作文艺精品,更广泛地走进国际舞台。”许鸿飞说。 中国艺术家在罗马献演杂技芭蕾、意大利钢琴家演绎中意名曲、当希腊人的咖啡慢生活遇上广州人的“得闲饮茶”、南沙港司机在比雷埃夫斯港“以技会友”……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形象,正通过一场场海外故事会,在海外民众印象中鲜活起来。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开始主动讲好广州故事。在一场场交流活动将岭南文化推向世界的同时,也推动着跨越国界的文明交流互鉴。在动人的故事叙述中,双方情感纽带日益紧密,民心进一步相连。 ▲规则联通:畅通开放合作渠道 互联互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而规则标准“软联通”是促进互联互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2023年广东RCEP进出口享惠货值超343亿元、广东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五年年均增长5.3%......今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的第三年,中国与东盟已连续4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6.41万亿元。粤港澳大湾区,邻近多个RCEP成员国,彼此间经贸交流合作源远流长、日趋紧密。 “当前,中国高水平开放进入‘升级版’,全球产业技术、资本人才将加速向中国东移。RCEP将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扩大和深化,进一步推动各国形成互利共赢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说。 RCEP是规则“软联通”的生动实践。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制度优势、服务优势、外贸新业态领先优势,以高标准对接经贸规则畅通开放合作渠道。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何君尧建议,可以把富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认证服务,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中推行,在涉外律师协助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让律师能通过整体的公证系统,为“引进来”的企业减少繁复手续。 ▲湾区实践:情谊日趋深厚 贸易往来频繁活跃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之间,各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日趋深厚。在刚刚过去的2月21日-25日,2024“广州过年·花城看花——国际旅游知名人士花城广州幸福之旅”一行在广州开展了为期5天的深度旅行。75位知名人士及家属组成的“国际友人团”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感受了广州的多彩人文与来自花城人民的盛情。 广州港南沙港区的商贸往来火热。【图片提供 广州日报】 不止如此,在经贸合作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更是频繁而活跃。双方互惠互利,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繁荣。 去年底,广东进出口商会主办的2023马来西亚跨境电商选品展在吉隆坡马来西亚国际贸易与展览中心开幕,吸引了200多家中马企业参展。据介绍,展会旨在打造一个中马互动、融通行业上中下游、产销协同的综合性开放型合作平台。同时,展会也充分展现中国产品、中国制造的特殊魅力,精准对接跨境电商、传统渠道贸易商的需求,推动中国品牌出海发展。 这正是双方经贸互动往来的一个缩影。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2023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8.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3%。其中,出口5.4万亿元,增长2.5%;进口2.9万亿元,下降3.6%。2023年,广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04万亿元,同比增长1%,占进出口总值的36.6%,提升了0.3个百分点。
2024-03-11 09: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