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保险’新闻 40个
-
韩国外国人医保去年财政盈余创新高 中国参保者收支状况显著改善
韩国健康保险公团19日发布的资料显示,外国人参保者已连续8年(2017至2024年)实现收支顺差,去年盈余规模达943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外国人参保者缴纳的保费总额超过了其实际医疗服务支出。 从年度数据来看,2018年盈余规模为2255亿韩元,2020年增至5729亿韩元,2023年进一步扩大至7308亿韩元,去年则创下9439亿韩元的历史最高纪录,接近1万亿韩元大关。 从参保者国籍分布来看,越南(1203亿韩元)、尼泊尔(1097亿韩元)、美国(821亿韩元)、柬埔寨(742亿韩元)等国家(地区)的参保者均实现了财政盈余。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籍参保者的收支状况出现明显好转。该群体此前曾被视为造成财政负担的外国参保群体,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产生1509亿韩元和987亿韩元的财政赤字。但随着相关制度的完善,到2023年赤字已缩减至27亿韩元,去年更是实现了55亿韩元的盈余。 为防范医保资源被滥用,韩国政府近年来不断完善制度设计。过去曾存在部分外国人入境后立即以“职场加入者家属”身份登记为医保被扶养人,不缴纳保费却接受高额医疗服务后迅速出境等漏洞。对此,韩国政府自去年4月起实施新规定,要求仅有在韩停留超过6个月的外国人及海外侨胞才可登记为被扶养人。 关于未来改革方向,有观点提出引入“互惠原则”,即根据外国人在其母国享受的医保待遇来设定其在韩医保权益。然而,韩国政府对此保持谨慎态度。政府方面认为,此举可能引发外交纠纷,违反国际贸易规则。同时,考虑到多数在韩外国人来自医疗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按国籍区别对待可能涉嫌歧视。 鉴于外国人参保整体已实现财政盈余,专家建议,未来应在社会共识基础上,平衡国家利益、人道主义与非歧视原则,构建更具可持续性的医疗保障体系。
2025-06-19 23:53:46 -
韩国旅行保险热度持续升温 海外医疗费用成最大赔付项
随着海外旅行需求持续回升,旅行保险市场迎来快速增长。保险业于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10家主要保险公司销售的旅行保险新签约件数达到114.2468万件,较去年同期的82.2545万件增长38.9%。 自新冠疫情以来,旅行保险签约量持续攀升。2022年签约件数为63.756万件,2023年跃升至174.6614万件,2024年预计突破275.4652万件。今年截至4月的新签约中,海外旅行保险占比明显,达到111.6375万件,同比增长39.6%,远超韩国市场15.3%的增长速度。 从年龄结构来看,30多岁和40多岁投保人增幅最为显著,分别达到44.7%和42.3%。20多岁和50多岁群体也保持稳健增长,60多岁增幅相对较缓,显示旅行者保险在各年龄层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赔付方面,海外实际医疗费用依然是赔付金额最高的保障项目。今年1月至4月,相关赔付金额达50.116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616万元),同比增长17.6%;赔付件数由去年的1.2949万件增加至1.3698万件,单件赔付金额也由32.9万韩元升至36.6万韩元。 紧随其后的是随身物品损失赔付,金额达到38.2亿韩元,同比增长22.5%。该险种主要保障旅行期间因事故导致的随身物品损坏或被盗。 值得关注的是,航班及行李延误赔付金额大幅增长。今年赔付件数达1.47万件,赔付金额12.8亿韩元,较去年同期实现约三倍增长。业内分析认为,此趋势不仅因签约件数增加,还受到气候变化引发航班延误频发以及指数型保险产品推广的影响。 三星火灾、KB损害保险等公司今年推出航班延误指数型特约,简化理赔流程,提高赔付效率。Kakao Pay损害保险则为客户提供航班延误两小时即赔的保障服务,并配备延误自动通知功能。 与此同时,航班延误数量显著攀升。仁川机场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延误班次达到3.7万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0.5%,成为旅行保险赔付增长的重要推手。
2025-06-18 18:59:54 -
韩朝关系现回暖信号 开城工业园入驻企业期待隐忧共存
韩国新政府成立后韩朝关系有望得到改善,证券市场和产业界对重启开城工业园以及企业间经济合作的期待逐渐升温。总统李在明指示停止对朝扩音器喊话,释放改善关系的信号,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对重启朝美对话表示出兴趣。 但开城工业园内企业,以及曾参与开发金刚山旅游项目,推进南北经济合作的企业因长期中断经营,期待已跌至谷底,普遍对此持谨慎观望态度。但由于南北合作在劳动力和语言方面优势显著,企业界认为重启经济交流合作仍具有吸引力。 开城工业园入驻企业自2016年被强制撤离后,只能通过新闻了解园区动向。2020年6月,韩朝联络办公室被朝方炸毁后,已无法得知园区内部状况。 负责发放入驻企业许可、办理出入境、管理劳务及设施的开城工业园支援基金会已于去年3月解散,目前入驻企业各项业务交于南北交流合作支援协会负责。 今年2月,韩国政府确认朝方已拆除金刚山旅游区内韩方的最后一处设施——离散家属会面场所。自2022年起,朝方陆续拆除归现代峨山所有的海金刚酒店、金刚山文化会馆、温情阁、九龙度假村等设施,阿南提(ANANTI)高尔夫俱乐部也于去年12月被拆除。 曾入驻园区的大部分企业已完成亏损会计处理,虽然获得政府的合作保险及损失补贴,但部分损失仍需企业自行承担。曾入驻园区的服装企业信元(Shinwon)在2016年6月停业时经济损失累计为25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亿元),获得政府193亿韩元的保险和补贴。 金刚山旅游区内相关企业也已完成计提损失,现代峨山于2020年完成金刚山业务减值处理,阿南提于2022年对504亿韩元有形资产进行减值处理。 企业因长期停运普遍对重启南北经济合作期待较低,一家曾入驻园区的中小企业负责人称,无法确认留在园区内的设施状况,目前难以讨论重启事宜。听说朝方将机械设备转移至其他地方,但无法证实,从现实层面上不会考虑复工。 但企业无法否认低廉的人工成本,以及语言相通等优势仍具有吸引力。Jestina会长金基文(音)称,朝鲜工人诚实可靠手艺精湛,沟通无障碍优势大于劣势,若开城工业园重启有意重新入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负责人强调,若开城工业园重启需要对设施进行翻新,已计提损失费用可回转,但目前时机尚早仍需观望。 朝鲜大学院大学校长梁茂进称,虽然朝鲜已炸毁铁路公路,重启经济合作难度较大,但朝鲜对韩国的态度有可能转变,这需要韩国政府不断进行说服努力。
2025-06-15 20:12:43 -
经济低迷拖累韩国保险业 一季度人寿保险合同额现负增长
韩国人寿保险协会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韩国人寿保险公司持有的保险合同总额为2330.863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1.3%。 从各大人寿保险公司情况看,三星人寿保险保险合同金额为600.388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1.5%;教保人寿为309.391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0.2%;韩华人寿为305.1270万亿韩元,同比下降1.1%;新韩人寿为179.746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3.4%;莱纳人寿为117.7299万亿韩元,同比下降4.6%;东洋生命为85.854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2.1%。 值得注意的是,韩亚人寿逆势增长,保险合同金额达11.12万亿韩元,同比大幅增长12.5%。韩亚人寿方面解释称:“这主要得益于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渠道和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新签合同的增长,推动了整体合同金额上升。” 此外,教保Life Planet的增幅更为显著,保险合同金额达7.3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9.6%,在主要人寿保险公司中增幅最大。 从降幅来看,兴国生命表现最差,合同金额同比减少7%。在三大人寿保险公司中,三星人寿和韩华人寿分别下降1.5%和1.1%,教保人寿则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业内分析认为,受经济低迷影响,保单退保需求上升,导致人寿保险公司合同金额逐步下滑。业内人士指出:“近期经济持续低迷,消费者对新保单的需求随之减少。虽然去年短期缴费的终身人寿产品曾推动新单增长,但今年缺乏热门保险产品,导致整体合同金额出现下降。”
2025-06-12 19:11:26 -
韩国总统府组织调整 删除"金融"职称引关注
据韩国金融界9日消息,韩国总统办公室本月6日改组总统幕僚团队,将“经济金融秘书官”更名为“增长经济秘书官”。 此前,2017年文在寅政府曾将“经济金融秘书官”改为“经济政策秘书官”,当时引发外界对其缺乏金融产业政策的批评。2022年尹锡悦政府上台后,将该职称恢复为“经济金融秘书官”。 尽管现任总统政策室长金容范曾担任金融委员会副委员长和企划财政部第一次官,是一位资历深厚的传统经济官僚,业界普遍认为总统府对金融的理解水平较高,但此次“金融”职称被删除,仍令市场颇感意外。 从李在明的竞选纲领来看,其中并未包含针对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行业的振兴政策。对此,金融界人士指出,现政府提出改革金融监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李在明政府更注重金融消费者保护。
2025-06-10 01:02:22 -
开局不利!韩国第一季度GDP再现负增长
受建筑投资和民间消费持续低迷的拖累,韩国第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 韩国银行(央行)5日发布初步统计数据称,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为-0.2%,与4月24日公开的预测值一致。这是继去年第一季度GDP出现1.2%的增长,第二季度跌至-0.2%,第三和第四季度仅维持0.1%的增长后,时隔三个季度再次出现负增长。 受国内外经济不确定性扩大的影响,第一季度投资明显萎缩。因建筑工程项目减少,建筑投资下滑3.1%,设备投资也以半导体制造设备等机械类需求减少萎缩0.4%,创下自去年第一季度以后一年来的新低。 文娱等服务消费低迷导致民间消费环比下降0.1%,政府消费虽因医保支出有所减少,但实物支出增幅与上一季度持平。 出口因化工产品、机械设备等表现低迷整体下滑0.6%,进口以原油、天然气等能源类产品为主减少1.1%。 从第一季度各领域对经济的贡献度来看,建筑投资(-0.4%)和民间消费(-0.1%)等内需拉低增长率0.5个百分点,拉低整体经济增速。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增幅推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 从各行业来看,电力燃气水务增长5.2%,农林渔业增长4.4%,制造业以化工产品、机械设备为主下滑0.6%,建筑业受建筑工程低迷影响下滑0.4%。 服务业整体下降0.2%,金融保险、信息通讯业有所增长,但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表现“拉胯”。 同日公布的《2024年国民账户》结果显示,初步统计去年韩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为3.6745万美元,同比增长1.5%,按照韩元标准为501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6万元),增幅为6.1%。与今年3月5日公开的初步数据相比,人均GNI和增幅均有所上升。
2025-06-05 18:02:46 -
李在明执政启幕 "真·韩国"扬帆起航
在6月3日大选中,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最终胜出,成功当选大韩民国第21任总统。他在竞选期间提出的《十大国家发展战略》成为此次胜选的核心纲领,勾勒出一个全面改革国家结构、提升国民生活质量的蓝图。这十大公约不仅展现出他以人为本的政策哲学,还构筑起一个经济强劲、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绿色发展的“真·大韩民国”。 ◆科技能源引领国家发展 李在明首先聚焦科技与能源,提出通过跻身人工智能(AI)三大强国之一、设立AI单科大学、投资10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236亿元)、建立国家AI数据中心等举措,在任期内奠定“AI经济”根基。同时,他推动“能源高速公路”建设,整合再生能源、储能设备与智能电网,树立截至2040年实现全国能源基础设施现代化目标。他还主张振兴资本市场,力图开启“股指5000时代”,通过加入MSCI发达国家指数、打击操纵行为和强化小微股东权利,增强市场信心。此外,他承诺推动“ABCDEF”六大先进产业发展,涵盖AI、生物制药、文化内容、防务航天、能源与制造,建立以高端技术为中心的国家增长引擎。 ◆文化实力争做全球五强 文化政策方面,李在明提出软实力全球前五的目标,计划提升文化产业规模至300万亿韩元。他承诺扩大国家文化预算,支持K-Pop、K-Drama、K-Game等内容的全球拓展,完善OTT平台与公共制作基础,同时强化文化金融、税收优惠与知识产权保护。他也重视创作人才的培养与福利,强调扩大文化基础设施和人文教育普及,以此建立真正的“文化强国”。 ◆国防外交注重实用主义 在外交与安全领域,他主张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实用外交取代意识形态外交,强调在坚固韩美同盟的基础上拓展经济外交,提升韩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他致力通过实际行动推进朝核问题解决,并提出以AI和科技打造“智能强军”,推进韩国防务产业跻身世界四强。他还计划改善军人服役环境、强化人权保障,并推动海军陆战队改编为独立的“准第四军”。 ◆国土结构力求均衡发展 区域均衡发展是李在明政策的另一核心。他提出完成“世宗行政首都”建设,包括迁建总统办公大楼与国会大楼,并推动第二轮公共机关向地方迁移。他规划五大广域经济圈与三大特别自治道协同发展的“五极三特”区域结构,通过设立国家自治分权会议、扩大地方财源、活化地方货币与地铁工程,激活地方经济,实现全国均衡发展。 ◆民主治理重建公共信任 制度改革上,李在明强调“恢复民主”,提出强化对总统戒严权限的民主制约,重建国军中立与国民信赖。他主张终结政治报复、推进以能力为重心的人事任命,并通过同步主要公职与总统任期实现责任行政。他倡导借助数字平台激活公民参与政策过程,并设立“议题共识委员会”协商重大政策,实现协同治理。 ◆福祉体系覆盖生老病死 对于社会福祉,李在明提出构建“生涯保障福祉体系”,涵盖儿童、青年、中年与老年。他计划扩大儿童津贴与育儿休假制度,减轻住房、通信与教育负担,并建立国家主导的照护体系,包括育儿、残障与老年照护。他支持设立公立医学院、调整医学院招生名额,并在医疗弱势地区推行“家庭医生制度”。住房方面,他承诺增加优质公共住宅供给,合理调整重建与开发政策。 ◆劳动共生推动社会融合 劳动与中小企业政策方面,李在明承诺构建“共生社会”,保障所有劳工权利,同时推动阶段引入“4.5日工作制”并延长退休年龄。他强调加强地方劳动监察,推动劳动节法定化,同时为个体商户提供债务减免、经营成本补贴与灾害保险。他也提出支持中小企业数码转型,完善福利平台、强化公平交易救济机制,并针对青年提供住房与初次国民年金保费支援。 ◆教育改革突出科研导向 关于教育改革,李在明主张强化地方国立大学与研究机构之间的联动,建设科研导向高校体系,并推动学生主导民主教育,提升社会责任。他同时重视教师培训与科研人员待遇改善,推动科研与教育政策制定的有机结合。 ◆绿色发展加快生态转型 在环保与未来发展领域,李在明把绿色转型纳入国家战略核心。他提出加快碳中和步伐,推动绿氢、储能、热泵等未来产业发展,逐步实现煤电退出,并制定塑料管控战略规划,扩大电动汽车普及和空气质量治理。他同时提出保护半岛生物种类,扩大生态保护范围,强化相关国家委员会的功能,推动绿色持续发展。 ◆安全农业支撑乡村振兴 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安全问题上,李在明主张构建灾难综合应对体系,强化灾害赔偿制度,提高国民安全意识。同时,他提出推广智能农业、提高农险理赔标准、扩大有机农业与农民养老保障,并为渔村提供基础设施、青年就业与持续发展支援,以此改善农渔村老龄化,建设真正的“宜居乡村”。 李在明的施政蓝图旨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之上建立奔向“幸福生活”的世界强国。在未来五年的任期内,如何确保政策落实、合理分配资源、与国会及地方政府有效协作,成为李在明政府能否真正兑现“以人为本”承诺的关键所在。
2025-06-04 16:00:00 -
医保被抚养人韩籍减15% 外籍人员医保财政持续盈余
数据显示,近五年来韩国健康保险职场参保者的被扶养人中,韩国人减少近15%,而外籍人员始终维持在19万余人。部分舆论担忧,由于对外籍人员的收入与财产审查存在实际困难,或将导致持续出现“健康保险搭便车”的现象。然而也有观点指出,外籍参保群体的健康保险财政持续盈余,以及韩国对外籍劳动力的需求,不应草率断定存在滥用问题。 根据国会保健福祉委员会所属国民力量党议员金美爱办公室1日从国民健康保险公团获得的数据,外籍职场参保者的配偶和子女等被扶养人人数从2020年底的19.5423万人微降至2023年底的19.5201万人,整体规模保持稳定。根据《国民健康保险法》,满足受雇情况、居留资格及期限等一定条件的外籍人员可享受健康保险,其配偶等也可向健康保险公团申请成为被扶养人。 相较之下,受低出生率和人口老龄化影响,韩国人职场参保者的被扶养人人数从2020年底的1840.5万人减少至2023年底的1568.7万人,减少14.8%。根据规定,被扶养人资格需拥有一定规模以上财产和收入的条件,但外籍人员的相关审查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引发制度公平性质疑。尤其是有外籍职场参保者将境外家属登记为被抚养人的案例,更令“健康保险搭便车”争议持续发酵。 但有意见认为,外籍人员医保财政收支持续盈余,对于“搭便车”现象的担忧有些多虑。据健康保险公团数据,外籍人员医保财政收支自2017年的256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356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308亿韩元,连续七年实现盈余,累计盈余达3.2377万亿韩元。其中常被质疑的中国籍参保人的健康保险财政赤字从2017年的1108亿韩元大幅缩减至2023年的27亿韩元。 免费医疗运动本部相关人士指示,虽然部分舆论提出“搭便车”问题,但实际上外籍人员的健康保险财政收支为盈。包括3D工作(3D工作是指外国输入劳工所从事的韩国人不愿意干的工作,即“脏、累、险”的工种)在内的多行业已离不开外籍劳动力,应当避免基于片面信息对外籍人员作出轻率判断。
2025-06-02 00:54:15 -
在家带娃政府发钱!韩国爸爸育儿津贴上涨
韩国政府将上调“爸爸奖金制”育儿假津贴至普通育儿假津贴同一标准,并自2025年1月1日起追溯适用。雇佣劳动部将从27日起至7月7日,对《雇佣保险法实施令》部分修订案进行为期41天的立法预告。 “爸爸奖金制”是为鼓励父母共同参与育儿而实施的一项福利制度,针对夫妻中第二位申请育儿假的职工,在开始休假的前3个月内发放较高标准的津贴。该制度为临时措施,已于2022年12月31日结束。 然而,在“爸爸奖金制”适用期内申请育儿假的职工,如在制度终止后继续休假,其第4个月起的津贴标准仍维持为基本工资的50%,月发放上限为12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300元),低于现行普通育儿假津贴的上限(第4至6个月为200万韩元,第7个月起为160万韩元)。 为消除上述差异、确保政策公平性,雇佣劳动部决定对“爸爸奖金制”的津贴标准进行调整,与普通育儿假标准接轨。 根据新规,曾享受“爸爸奖金制”并已使用完前3个月育儿假的职工,今后在继续使用剩余15个月假期时,可按普通标准领取津贴:第4至6个月每月最多可领取200万韩元,第7个月起每月上限为160万韩元。 该项修订案将适用于自2025年1月1日起开始的育儿假期,具有追溯效力。
2025-05-28 00:54:04 -
韩国技术资格持有者工资揭秘 混凝土技师初始月薪2万以上居首
韩国雇佣劳动部与韩国产业人力公团25日发布国家技术资格持有者工资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混凝土技师的初始月薪以42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2万元)位居榜首。本次分析对象为2023年“雇佣24”平台上优待国家技术资格持有者的招聘公告中所示平均工资,以及截至去年7月底已就业的2023年国家技术资格持有者的中位初薪。 在“就业24”平台上的招聘公告中,按资格等级划分,平均工资最高的等级为技术师,月薪328万韩元。其后依次为技能匠283万韩元、技师289万韩元、产业技师283万韩元、技能师261万韩元、服务人员228万韩元。 按职能领域来看,矿产资源领域的平均工资最高,为月薪367万韩元,其次是材料296万韩元、建筑295万韩元、安全管理291万韩元。 从资格种类来看,技术师和技能匠等级中的建筑安全技术师月薪最高,为462万韩元;技师等级中建筑材料试验技师为364万韩元;产业技师中建筑材料试验产业技师为389万韩元;技能师中钻孔机操作技能师为400万韩元;服务领域中电子计算会计运用师2级为250万韩元。 在实际工资方面,国家技术资格持有者初始中位工资按等级划分时,技术师以431万韩元居首,其次是技能匠299万韩元、产业技师270万韩元、技师265万韩元、技能师222万韩元、服务人员215万韩元。 从职能领域来看,矿产资源领域初始中位工资最高,为340万韩元,其次是安全管理(290万韩元)、化学(280万韩元)、材料(275万韩元)、机械(262万韩元)。 各资格种类中(就业人数50人以上为准),技师等级中的混凝土技师以420万韩元居首;产业技师中的燃气产业技师为316万韩元;技能师中的炼铁技能师为314万韩元;服务领域中秘书2级为233万韩元。 按年龄来看,19至34岁青年中金属材料技师和炼钢技能师以340万韩元并列最高;35至54岁中年中建筑安全技师为371万韩元;55岁以上老年中建筑技师为398万韩元。 以雇佣保险记录为基准,2023年国家技术资格持有者共计74万人。在未就业状态下获得资格的19岁以上持有者为42万人,其中17.3万人(41.2%)在一年内成功就业。 2023年“就业24”平台上以国家技术资格为优待或必要条件的招聘公告共有12.7612万件,相关招聘人数为20.5291万人。 雇佣劳动部表示,招聘公告上标明的工资和实际资格持有者的初始工资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实际工资还受到其他资格、经历、学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2025-05-26 23:18:09
-
韩国外国人医保去年财政盈余创新高 中国参保者收支状况显著改善
韩国健康保险公团19日发布的资料显示,外国人参保者已连续8年(2017至2024年)实现收支顺差,去年盈余规模达943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外国人参保者缴纳的保费总额超过了其实际医疗服务支出。 从年度数据来看,2018年盈余规模为2255亿韩元,2020年增至5729亿韩元,2023年进一步扩大至7308亿韩元,去年则创下9439亿韩元的历史最高纪录,接近1万亿韩元大关。 从参保者国籍分布来看,越南(1203亿韩元)、尼泊尔(1097亿韩元)、美国(821亿韩元)、柬埔寨(742亿韩元)等国家(地区)的参保者均实现了财政盈余。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籍参保者的收支状况出现明显好转。该群体此前曾被视为造成财政负担的外国参保群体,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产生1509亿韩元和987亿韩元的财政赤字。但随着相关制度的完善,到2023年赤字已缩减至27亿韩元,去年更是实现了55亿韩元的盈余。 为防范医保资源被滥用,韩国政府近年来不断完善制度设计。过去曾存在部分外国人入境后立即以“职场加入者家属”身份登记为医保被扶养人,不缴纳保费却接受高额医疗服务后迅速出境等漏洞。对此,韩国政府自去年4月起实施新规定,要求仅有在韩停留超过6个月的外国人及海外侨胞才可登记为被扶养人。 关于未来改革方向,有观点提出引入“互惠原则”,即根据外国人在其母国享受的医保待遇来设定其在韩医保权益。然而,韩国政府对此保持谨慎态度。政府方面认为,此举可能引发外交纠纷,违反国际贸易规则。同时,考虑到多数在韩外国人来自医疗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按国籍区别对待可能涉嫌歧视。 鉴于外国人参保整体已实现财政盈余,专家建议,未来应在社会共识基础上,平衡国家利益、人道主义与非歧视原则,构建更具可持续性的医疗保障体系。
2025-06-19 23:53:46 -
韩国旅行保险热度持续升温 海外医疗费用成最大赔付项
随着海外旅行需求持续回升,旅行保险市场迎来快速增长。保险业于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10家主要保险公司销售的旅行保险新签约件数达到114.2468万件,较去年同期的82.2545万件增长38.9%。 自新冠疫情以来,旅行保险签约量持续攀升。2022年签约件数为63.756万件,2023年跃升至174.6614万件,2024年预计突破275.4652万件。今年截至4月的新签约中,海外旅行保险占比明显,达到111.6375万件,同比增长39.6%,远超韩国市场15.3%的增长速度。 从年龄结构来看,30多岁和40多岁投保人增幅最为显著,分别达到44.7%和42.3%。20多岁和50多岁群体也保持稳健增长,60多岁增幅相对较缓,显示旅行者保险在各年龄层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赔付方面,海外实际医疗费用依然是赔付金额最高的保障项目。今年1月至4月,相关赔付金额达50.116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616万元),同比增长17.6%;赔付件数由去年的1.2949万件增加至1.3698万件,单件赔付金额也由32.9万韩元升至36.6万韩元。 紧随其后的是随身物品损失赔付,金额达到38.2亿韩元,同比增长22.5%。该险种主要保障旅行期间因事故导致的随身物品损坏或被盗。 值得关注的是,航班及行李延误赔付金额大幅增长。今年赔付件数达1.47万件,赔付金额12.8亿韩元,较去年同期实现约三倍增长。业内分析认为,此趋势不仅因签约件数增加,还受到气候变化引发航班延误频发以及指数型保险产品推广的影响。 三星火灾、KB损害保险等公司今年推出航班延误指数型特约,简化理赔流程,提高赔付效率。Kakao Pay损害保险则为客户提供航班延误两小时即赔的保障服务,并配备延误自动通知功能。 与此同时,航班延误数量显著攀升。仁川机场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延误班次达到3.7万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0.5%,成为旅行保险赔付增长的重要推手。
2025-06-18 18:59:54 -
韩朝关系现回暖信号 开城工业园入驻企业期待隐忧共存
韩国新政府成立后韩朝关系有望得到改善,证券市场和产业界对重启开城工业园以及企业间经济合作的期待逐渐升温。总统李在明指示停止对朝扩音器喊话,释放改善关系的信号,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对重启朝美对话表示出兴趣。 但开城工业园内企业,以及曾参与开发金刚山旅游项目,推进南北经济合作的企业因长期中断经营,期待已跌至谷底,普遍对此持谨慎观望态度。但由于南北合作在劳动力和语言方面优势显著,企业界认为重启经济交流合作仍具有吸引力。 开城工业园入驻企业自2016年被强制撤离后,只能通过新闻了解园区动向。2020年6月,韩朝联络办公室被朝方炸毁后,已无法得知园区内部状况。 负责发放入驻企业许可、办理出入境、管理劳务及设施的开城工业园支援基金会已于去年3月解散,目前入驻企业各项业务交于南北交流合作支援协会负责。 今年2月,韩国政府确认朝方已拆除金刚山旅游区内韩方的最后一处设施——离散家属会面场所。自2022年起,朝方陆续拆除归现代峨山所有的海金刚酒店、金刚山文化会馆、温情阁、九龙度假村等设施,阿南提(ANANTI)高尔夫俱乐部也于去年12月被拆除。 曾入驻园区的大部分企业已完成亏损会计处理,虽然获得政府的合作保险及损失补贴,但部分损失仍需企业自行承担。曾入驻园区的服装企业信元(Shinwon)在2016年6月停业时经济损失累计为25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亿元),获得政府193亿韩元的保险和补贴。 金刚山旅游区内相关企业也已完成计提损失,现代峨山于2020年完成金刚山业务减值处理,阿南提于2022年对504亿韩元有形资产进行减值处理。 企业因长期停运普遍对重启南北经济合作期待较低,一家曾入驻园区的中小企业负责人称,无法确认留在园区内的设施状况,目前难以讨论重启事宜。听说朝方将机械设备转移至其他地方,但无法证实,从现实层面上不会考虑复工。 但企业无法否认低廉的人工成本,以及语言相通等优势仍具有吸引力。Jestina会长金基文(音)称,朝鲜工人诚实可靠手艺精湛,沟通无障碍优势大于劣势,若开城工业园重启有意重新入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负责人强调,若开城工业园重启需要对设施进行翻新,已计提损失费用可回转,但目前时机尚早仍需观望。 朝鲜大学院大学校长梁茂进称,虽然朝鲜已炸毁铁路公路,重启经济合作难度较大,但朝鲜对韩国的态度有可能转变,这需要韩国政府不断进行说服努力。
2025-06-15 20:12:43 -
经济低迷拖累韩国保险业 一季度人寿保险合同额现负增长
韩国人寿保险协会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韩国人寿保险公司持有的保险合同总额为2330.863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1.3%。 从各大人寿保险公司情况看,三星人寿保险保险合同金额为600.388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1.5%;教保人寿为309.391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0.2%;韩华人寿为305.1270万亿韩元,同比下降1.1%;新韩人寿为179.746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3.4%;莱纳人寿为117.7299万亿韩元,同比下降4.6%;东洋生命为85.854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2.1%。 值得注意的是,韩亚人寿逆势增长,保险合同金额达11.12万亿韩元,同比大幅增长12.5%。韩亚人寿方面解释称:“这主要得益于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渠道和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新签合同的增长,推动了整体合同金额上升。” 此外,教保Life Planet的增幅更为显著,保险合同金额达7.3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9.6%,在主要人寿保险公司中增幅最大。 从降幅来看,兴国生命表现最差,合同金额同比减少7%。在三大人寿保险公司中,三星人寿和韩华人寿分别下降1.5%和1.1%,教保人寿则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业内分析认为,受经济低迷影响,保单退保需求上升,导致人寿保险公司合同金额逐步下滑。业内人士指出:“近期经济持续低迷,消费者对新保单的需求随之减少。虽然去年短期缴费的终身人寿产品曾推动新单增长,但今年缺乏热门保险产品,导致整体合同金额出现下降。”
2025-06-12 19:11:26 -
韩国总统府组织调整 删除"金融"职称引关注
据韩国金融界9日消息,韩国总统办公室本月6日改组总统幕僚团队,将“经济金融秘书官”更名为“增长经济秘书官”。 此前,2017年文在寅政府曾将“经济金融秘书官”改为“经济政策秘书官”,当时引发外界对其缺乏金融产业政策的批评。2022年尹锡悦政府上台后,将该职称恢复为“经济金融秘书官”。 尽管现任总统政策室长金容范曾担任金融委员会副委员长和企划财政部第一次官,是一位资历深厚的传统经济官僚,业界普遍认为总统府对金融的理解水平较高,但此次“金融”职称被删除,仍令市场颇感意外。 从李在明的竞选纲领来看,其中并未包含针对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行业的振兴政策。对此,金融界人士指出,现政府提出改革金融监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李在明政府更注重金融消费者保护。
2025-06-10 01:02:22 -
开局不利!韩国第一季度GDP再现负增长
受建筑投资和民间消费持续低迷的拖累,韩国第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 韩国银行(央行)5日发布初步统计数据称,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为-0.2%,与4月24日公开的预测值一致。这是继去年第一季度GDP出现1.2%的增长,第二季度跌至-0.2%,第三和第四季度仅维持0.1%的增长后,时隔三个季度再次出现负增长。 受国内外经济不确定性扩大的影响,第一季度投资明显萎缩。因建筑工程项目减少,建筑投资下滑3.1%,设备投资也以半导体制造设备等机械类需求减少萎缩0.4%,创下自去年第一季度以后一年来的新低。 文娱等服务消费低迷导致民间消费环比下降0.1%,政府消费虽因医保支出有所减少,但实物支出增幅与上一季度持平。 出口因化工产品、机械设备等表现低迷整体下滑0.6%,进口以原油、天然气等能源类产品为主减少1.1%。 从第一季度各领域对经济的贡献度来看,建筑投资(-0.4%)和民间消费(-0.1%)等内需拉低增长率0.5个百分点,拉低整体经济增速。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增幅推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 从各行业来看,电力燃气水务增长5.2%,农林渔业增长4.4%,制造业以化工产品、机械设备为主下滑0.6%,建筑业受建筑工程低迷影响下滑0.4%。 服务业整体下降0.2%,金融保险、信息通讯业有所增长,但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表现“拉胯”。 同日公布的《2024年国民账户》结果显示,初步统计去年韩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为3.6745万美元,同比增长1.5%,按照韩元标准为501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6万元),增幅为6.1%。与今年3月5日公开的初步数据相比,人均GNI和增幅均有所上升。
2025-06-05 18:02:46 -
李在明执政启幕 "真·韩国"扬帆起航
在6月3日大选中,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最终胜出,成功当选大韩民国第21任总统。他在竞选期间提出的《十大国家发展战略》成为此次胜选的核心纲领,勾勒出一个全面改革国家结构、提升国民生活质量的蓝图。这十大公约不仅展现出他以人为本的政策哲学,还构筑起一个经济强劲、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绿色发展的“真·大韩民国”。 ◆科技能源引领国家发展 李在明首先聚焦科技与能源,提出通过跻身人工智能(AI)三大强国之一、设立AI单科大学、投资10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236亿元)、建立国家AI数据中心等举措,在任期内奠定“AI经济”根基。同时,他推动“能源高速公路”建设,整合再生能源、储能设备与智能电网,树立截至2040年实现全国能源基础设施现代化目标。他还主张振兴资本市场,力图开启“股指5000时代”,通过加入MSCI发达国家指数、打击操纵行为和强化小微股东权利,增强市场信心。此外,他承诺推动“ABCDEF”六大先进产业发展,涵盖AI、生物制药、文化内容、防务航天、能源与制造,建立以高端技术为中心的国家增长引擎。 ◆文化实力争做全球五强 文化政策方面,李在明提出软实力全球前五的目标,计划提升文化产业规模至300万亿韩元。他承诺扩大国家文化预算,支持K-Pop、K-Drama、K-Game等内容的全球拓展,完善OTT平台与公共制作基础,同时强化文化金融、税收优惠与知识产权保护。他也重视创作人才的培养与福利,强调扩大文化基础设施和人文教育普及,以此建立真正的“文化强国”。 ◆国防外交注重实用主义 在外交与安全领域,他主张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实用外交取代意识形态外交,强调在坚固韩美同盟的基础上拓展经济外交,提升韩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他致力通过实际行动推进朝核问题解决,并提出以AI和科技打造“智能强军”,推进韩国防务产业跻身世界四强。他还计划改善军人服役环境、强化人权保障,并推动海军陆战队改编为独立的“准第四军”。 ◆国土结构力求均衡发展 区域均衡发展是李在明政策的另一核心。他提出完成“世宗行政首都”建设,包括迁建总统办公大楼与国会大楼,并推动第二轮公共机关向地方迁移。他规划五大广域经济圈与三大特别自治道协同发展的“五极三特”区域结构,通过设立国家自治分权会议、扩大地方财源、活化地方货币与地铁工程,激活地方经济,实现全国均衡发展。 ◆民主治理重建公共信任 制度改革上,李在明强调“恢复民主”,提出强化对总统戒严权限的民主制约,重建国军中立与国民信赖。他主张终结政治报复、推进以能力为重心的人事任命,并通过同步主要公职与总统任期实现责任行政。他倡导借助数字平台激活公民参与政策过程,并设立“议题共识委员会”协商重大政策,实现协同治理。 ◆福祉体系覆盖生老病死 对于社会福祉,李在明提出构建“生涯保障福祉体系”,涵盖儿童、青年、中年与老年。他计划扩大儿童津贴与育儿休假制度,减轻住房、通信与教育负担,并建立国家主导的照护体系,包括育儿、残障与老年照护。他支持设立公立医学院、调整医学院招生名额,并在医疗弱势地区推行“家庭医生制度”。住房方面,他承诺增加优质公共住宅供给,合理调整重建与开发政策。 ◆劳动共生推动社会融合 劳动与中小企业政策方面,李在明承诺构建“共生社会”,保障所有劳工权利,同时推动阶段引入“4.5日工作制”并延长退休年龄。他强调加强地方劳动监察,推动劳动节法定化,同时为个体商户提供债务减免、经营成本补贴与灾害保险。他也提出支持中小企业数码转型,完善福利平台、强化公平交易救济机制,并针对青年提供住房与初次国民年金保费支援。 ◆教育改革突出科研导向 关于教育改革,李在明主张强化地方国立大学与研究机构之间的联动,建设科研导向高校体系,并推动学生主导民主教育,提升社会责任。他同时重视教师培训与科研人员待遇改善,推动科研与教育政策制定的有机结合。 ◆绿色发展加快生态转型 在环保与未来发展领域,李在明把绿色转型纳入国家战略核心。他提出加快碳中和步伐,推动绿氢、储能、热泵等未来产业发展,逐步实现煤电退出,并制定塑料管控战略规划,扩大电动汽车普及和空气质量治理。他同时提出保护半岛生物种类,扩大生态保护范围,强化相关国家委员会的功能,推动绿色持续发展。 ◆安全农业支撑乡村振兴 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安全问题上,李在明主张构建灾难综合应对体系,强化灾害赔偿制度,提高国民安全意识。同时,他提出推广智能农业、提高农险理赔标准、扩大有机农业与农民养老保障,并为渔村提供基础设施、青年就业与持续发展支援,以此改善农渔村老龄化,建设真正的“宜居乡村”。 李在明的施政蓝图旨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之上建立奔向“幸福生活”的世界强国。在未来五年的任期内,如何确保政策落实、合理分配资源、与国会及地方政府有效协作,成为李在明政府能否真正兑现“以人为本”承诺的关键所在。
2025-06-04 16:00:00 -
医保被抚养人韩籍减15% 外籍人员医保财政持续盈余
数据显示,近五年来韩国健康保险职场参保者的被扶养人中,韩国人减少近15%,而外籍人员始终维持在19万余人。部分舆论担忧,由于对外籍人员的收入与财产审查存在实际困难,或将导致持续出现“健康保险搭便车”的现象。然而也有观点指出,外籍参保群体的健康保险财政持续盈余,以及韩国对外籍劳动力的需求,不应草率断定存在滥用问题。 根据国会保健福祉委员会所属国民力量党议员金美爱办公室1日从国民健康保险公团获得的数据,外籍职场参保者的配偶和子女等被扶养人人数从2020年底的19.5423万人微降至2023年底的19.5201万人,整体规模保持稳定。根据《国民健康保险法》,满足受雇情况、居留资格及期限等一定条件的外籍人员可享受健康保险,其配偶等也可向健康保险公团申请成为被扶养人。 相较之下,受低出生率和人口老龄化影响,韩国人职场参保者的被扶养人人数从2020年底的1840.5万人减少至2023年底的1568.7万人,减少14.8%。根据规定,被扶养人资格需拥有一定规模以上财产和收入的条件,但外籍人员的相关审查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引发制度公平性质疑。尤其是有外籍职场参保者将境外家属登记为被抚养人的案例,更令“健康保险搭便车”争议持续发酵。 但有意见认为,外籍人员医保财政收支持续盈余,对于“搭便车”现象的担忧有些多虑。据健康保险公团数据,外籍人员医保财政收支自2017年的256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356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308亿韩元,连续七年实现盈余,累计盈余达3.2377万亿韩元。其中常被质疑的中国籍参保人的健康保险财政赤字从2017年的1108亿韩元大幅缩减至2023年的27亿韩元。 免费医疗运动本部相关人士指示,虽然部分舆论提出“搭便车”问题,但实际上外籍人员的健康保险财政收支为盈。包括3D工作(3D工作是指外国输入劳工所从事的韩国人不愿意干的工作,即“脏、累、险”的工种)在内的多行业已离不开外籍劳动力,应当避免基于片面信息对外籍人员作出轻率判断。
2025-06-02 00:54:15 -
在家带娃政府发钱!韩国爸爸育儿津贴上涨
韩国政府将上调“爸爸奖金制”育儿假津贴至普通育儿假津贴同一标准,并自2025年1月1日起追溯适用。雇佣劳动部将从27日起至7月7日,对《雇佣保险法实施令》部分修订案进行为期41天的立法预告。 “爸爸奖金制”是为鼓励父母共同参与育儿而实施的一项福利制度,针对夫妻中第二位申请育儿假的职工,在开始休假的前3个月内发放较高标准的津贴。该制度为临时措施,已于2022年12月31日结束。 然而,在“爸爸奖金制”适用期内申请育儿假的职工,如在制度终止后继续休假,其第4个月起的津贴标准仍维持为基本工资的50%,月发放上限为12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300元),低于现行普通育儿假津贴的上限(第4至6个月为200万韩元,第7个月起为160万韩元)。 为消除上述差异、确保政策公平性,雇佣劳动部决定对“爸爸奖金制”的津贴标准进行调整,与普通育儿假标准接轨。 根据新规,曾享受“爸爸奖金制”并已使用完前3个月育儿假的职工,今后在继续使用剩余15个月假期时,可按普通标准领取津贴:第4至6个月每月最多可领取200万韩元,第7个月起每月上限为160万韩元。 该项修订案将适用于自2025年1月1日起开始的育儿假期,具有追溯效力。
2025-05-28 00:54:04 -
韩国技术资格持有者工资揭秘 混凝土技师初始月薪2万以上居首
韩国雇佣劳动部与韩国产业人力公团25日发布国家技术资格持有者工资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混凝土技师的初始月薪以42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2万元)位居榜首。本次分析对象为2023年“雇佣24”平台上优待国家技术资格持有者的招聘公告中所示平均工资,以及截至去年7月底已就业的2023年国家技术资格持有者的中位初薪。 在“就业24”平台上的招聘公告中,按资格等级划分,平均工资最高的等级为技术师,月薪328万韩元。其后依次为技能匠283万韩元、技师289万韩元、产业技师283万韩元、技能师261万韩元、服务人员228万韩元。 按职能领域来看,矿产资源领域的平均工资最高,为月薪367万韩元,其次是材料296万韩元、建筑295万韩元、安全管理291万韩元。 从资格种类来看,技术师和技能匠等级中的建筑安全技术师月薪最高,为462万韩元;技师等级中建筑材料试验技师为364万韩元;产业技师中建筑材料试验产业技师为389万韩元;技能师中钻孔机操作技能师为400万韩元;服务领域中电子计算会计运用师2级为250万韩元。 在实际工资方面,国家技术资格持有者初始中位工资按等级划分时,技术师以431万韩元居首,其次是技能匠299万韩元、产业技师270万韩元、技师265万韩元、技能师222万韩元、服务人员215万韩元。 从职能领域来看,矿产资源领域初始中位工资最高,为340万韩元,其次是安全管理(290万韩元)、化学(280万韩元)、材料(275万韩元)、机械(262万韩元)。 各资格种类中(就业人数50人以上为准),技师等级中的混凝土技师以420万韩元居首;产业技师中的燃气产业技师为316万韩元;技能师中的炼铁技能师为314万韩元;服务领域中秘书2级为233万韩元。 按年龄来看,19至34岁青年中金属材料技师和炼钢技能师以340万韩元并列最高;35至54岁中年中建筑安全技师为371万韩元;55岁以上老年中建筑技师为398万韩元。 以雇佣保险记录为基准,2023年国家技术资格持有者共计74万人。在未就业状态下获得资格的19岁以上持有者为42万人,其中17.3万人(41.2%)在一年内成功就业。 2023年“就业24”平台上以国家技术资格为优待或必要条件的招聘公告共有12.7612万件,相关招聘人数为20.5291万人。 雇佣劳动部表示,招聘公告上标明的工资和实际资格持有者的初始工资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实际工资还受到其他资格、经历、学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2025-05-26 23: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