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寿命’新闻 5个
-
联合国:韩国人生活质量排名全球第20位高于中日
本月5日是韩国儿童节,小朋友们快乐享受属于他们的节日。【图片提供 韩联社】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当地时间6日公开《2025人类发展报告》显示,以2023年数据为准,韩国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为0.937,在统计的193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20位,较上一年下滑1位。 直到上世纪90年代,韩国的HDI指数还仅为0.738,此后持续上升,并在2010年和2012年升至第12位,近年来一直保持在全球上游行列。HDI指数包括预期寿命、预期受教育年限、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等四项客观指标,用来衡量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 以2023年为准,韩国人预期寿命为84.33岁,预期受教育年限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6.62年和12.72年,人均GNI为4.9726万美元(以购买力平价PPP为准)。 美国HDI指数为0.938,排名全球第17位,但预期寿命为79.3岁,在发达国家中仍属于较低水平。预期受教育年限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5.92年和13.91年,与韩国差异较小,但人均GNI远高于韩国,为7.365万美元。 排名全球首位的是冰岛,HDI指数为0.972,预期寿命虽较韩国短1.64年,但预期受教育年限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比韩国长2.23年和1.19年,人均GNI为6.9117万美元。 排名冰岛之后的依次为挪威(0.97)、瑞士(0.97)、丹麦(0.962)、德国(0.959)、瑞典(0.959)、澳大利亚(0.958)、中国香港(0.955)、荷兰(0.955)、比利时(0.951)等。 日本的HDI指数为0.925,较上一年上升2位,排名全球第23位。中国的HDI指数为0.797,较上一年下滑3位,排名全球第78位。 排名全球倒数第一的是陷入长期内战的南苏丹,HDI指数为0.388,索马里(0.404)、中非共和国(0.414)、乍得(0.416)等继续排名垫底。由于缺乏必要数据,朝鲜未被列入此次排名。 全球整体HDI指数为0.756,基本与上一年(0.752)持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称,除去全球新冠大流行的2020年和2021年,人类生活质量改善速度创下1990年以后35年来的最低水平。 报告强调,富裕发达国家与贫困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加剧,传统的发展路径争面临挑战和压力,为摆脱生活质量长期停滞的局面,亟需采取果断行动。 本次报告还包括了一项关于人工智能(AI)对人类生活影响的全球调查结果,约半数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工作可能会在AI的影响下趋于自动化。6成受访者认为AI将催生新的职业病增加就业,仅13%的受访者认为工作岗位会减少。
2025-05-08 02:01:36 -
韩国社会"幸福鸿沟"现象加剧 国民负面情绪显著攀升
上月28日,在釜山海云台BEXCO举行的“求职博览会”上,青年求职者在积极参与面试。【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社会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幸福鸿沟”现象,国民忧虑、压力等负面情绪同比显著上升。尤其是,受学费、房租等经济压力影响而陷入生活困境的群体规模持续扩大。 韩国行政研究院对全国8251名19岁以上成年人进行实态调查并发布《国民幸福指数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去年韩国国民的幸福指数平均为6.8分(满分10分),与去年几乎持平(6.7分),“生活满意度”为6.06分,低于经合组织(OECD)平均水平(6.69分)0.63分。值得注意的是,负面情绪指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担忧”指标从3.4分升至4.1分,“忧虑”指标从2.8分升至3.5分。 幸福感指数还出现富者愈愉,贫者愈郁的现象。调查数据显示,最低收入群体(月收入不足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052元)的幸福指数从去年的6.1分降至6分,而最高收入群体(月收入超过600万韩元)则从6.8分升至7分,两者差距扩大至1分,创历史新高,社会阶层分化现象凸显。 从年龄维度分析,19至39岁群体幸福指数为7分,40至59岁为6.8分,60岁以上群体为6.6分,呈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的趋势。8.6%的受访者表示“身体不适时无人照料”,8.3%的受访者反映“情绪低落时无人倾诉”。 此外,家庭收入水平与对社会地位的认知呈正相关,家庭收入越低,越认为“社会地位水平越低”。去年最低收入群体对社会地位的认知分数为4.9分,虽较去年微升0.1分,但与最高收入群体的差距从0.9分扩大至1.2分。最高收入群体认知从5.7分升至6.1分,上升0.4分。 在国民认同感方面,“国家自豪感”平均得分为3.1分(满分4分),与去年持平,其中50岁以上群体评分最高。但“社会支持”(第83位)和“社会自由度“(第99位)等指标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调查显示,韩国社会歧视现象最严重的领域依次为雇佣歧视(2.8分);残疾、学历、经验、经济地位歧视(2.7分);年龄、国籍、种族歧视(2.6分)等。社会矛盾方面,“保守与进步的理念冲突”以3.1分位居首位,但较去年(3.3分)有所缓和。其他主要矛盾包括贫富矛盾(2.9分)、劳资矛盾(2.8分)、代际矛盾(2.7分)以及性别矛盾(2.6分)等。 此外,经济压力指标呈现恶化趋势。表示经历经济困境的受访者比例显著增加。为筹集学费而借款者从2.5%升至4.7%;因房租上涨被迫搬家者从2.3%升至4.6%;因医疗费负担放弃治疗者从2%升至3%;拖欠公共费用者从2.1%升至2.5%。 值得反思的是,尽管韩国在人均GDP(第25位)和预期寿命(第3位)等指标上表现优异,但其幸福指数在143个国家中仅排名第52位。专家指出,收入水平固然影响幸福感,但社交关系、社会活动等非经济因素同样至关重要。数据显示,韩国自杀率持续攀升,每10万人中自杀率从2022年的25.2人升至2023年的27.3人,在OECD国家中居首。对此,专家认为,韩国政府应当着力构建保障个人自由与平等权利的社会环境,持续改善劳动条件,通过综合性政策干预来缩小社会分化,提升国民整体福祉水平。
2025-04-10 20:24:39 -
韩国消费市场持续萎缩 小额消费剧减
1日,首尔明洞某鞋店。【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受内需不振及政治不确定性影响,韩国消费市场持续呈现萎缩态势。 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于1日发布的产业活动动向数据显示,今年2月,准耐用品与非耐用品零售额指数分别环比下降1.7%和2.5%,反映出民众消费心理趋于保守。准耐用品主要包括使用寿命约一年的服装、鞋类及小型家电等商品,非耐用品则涵盖食品、饮用水及汽油等快速消费品。 尽管去年12月,准耐用品和非耐用品分别出现1%和1.5%的短暂回升,但自今年1月起连续两个月呈下滑趋势。据分析,由于内需景气疲软及近期政治局势动荡导致消费心理萎缩,家庭小额消费减少。 在准耐用品消费方面,服装类消费下降1.7%,鞋包类消费锐减8.7%。据分析,今年2月天气较往年更为寒冷,降雪量增加,但冬装和春装购买量并未相应提升。此外,娱乐、兴趣及竞赛相关消费下降6.5%,创下自2013年12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反映出寒冷天气对户外活动的显著影响。 在非耐用品消费方面,食品消费减少6.3%,自去年10月以来已连续五个月呈下降趋势,且降幅为去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医药品和化妆品消费分别减少0.4%和0.8%,车辆燃料消费也下降1%。 尽管受补贴政策影响,轿车等耐用品消费出现13.5%的短暂反弹,但整体消费市场仍呈“少吃、少穿、少用”的紧缩态势。与消费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同样表现疲软,2月份住宿及餐饮业生产力下降3%,为2022年2月以来的最大降幅。此外,艺术、体育及休闲相关服务业生产力下降9.6%,信息通信业减少3.9%,运输及仓储业下降0.5%。 企划财政部相关人士表示,由于国内外不确定性的扩大,内需恢复仍需时日。并强调指出,当前消费萎缩趋势若持续,可能进一步影响韩国经济复苏进程,未来需密切关注政策调整及市场动向。
2025-04-01 22:54:00 -
韩国提前步入"超老龄社会" 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
韩国行政安全部2024年12月24日发布居民登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024.455万,在全国总人口5122.1286万中占比20%。也就是说,每5人中就有1人为老年人,韩国就此正式进入“超老龄社会”。 联合国(UN)把老龄化社会分为三个阶段,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为“老龄化社会”,14%为“老龄社会”,20%为“超老龄社会”。韩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2017年迈入“老龄社会”,随后时隔仅7年就成为“超老龄社会”。韩国原本预计在2026年进入“超老龄社会”阶段,但实际提前两年。 相比之下,其他国家从“老龄化社会”到“老龄社会”的过渡时间要长得多,法国用时115年,美国73年,德国40年,日本24年。韩国如此快速的老龄化进程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适应压力。 据韩国统计厅2019年的预测,截至2067年,韩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升至46.5%,接近全国人口的一半,而全球平均水平仅为18.6%。换句话说,韩国的老龄化速度预计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可能成为全球“最老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冲击尤为显著。韩国2024年第三季度总和生育率为0.76,创下全球最低纪录。随着15至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社会生产能力下降,税收缩减,而老龄人口的社会福利需求不断增加。这种失衡直接加剧政府的财政压力。 尤其是养老金制度正在面临严峻考验。近年来,围绕“养老金改革”的争议不断,不少专家呼吁通过提高缴费率或延迟领取年龄来维持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对此,韩国政府去年提出把养老金缴费率从目前的9%逐步提高到19%。 伴随医疗技术的进步,韩国国民的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6岁增至2023年的83.6岁,许多65岁以上老人依旧具备劳动能力,对此有专家提出把“老年人”的定义从65岁逐步提高至75岁。 针对延迟退休的问题,韩国国会已提出多项法案建议,包括把法定退休年龄从60岁延长至65岁,并分阶段实施。目前有提案建议从2027年开始逐步延长退休年龄,2032年后统一成65岁。 同时,韩国人权委员会也呼吁政府上调法定退休年龄至65岁,认为这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发掘老年人力资源潜力的必要措施。实际上,这一举措可能增加企业负担,因此需要实施税收优惠、金融支援以及灵活的政策实施方式等配套措施。 日本的《老年人雇用安定法》或许值得韩国借鉴。日本把法定退休年龄定为60岁,但允许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延长雇用,并鼓励65岁以上老人的灵活就业。通过调整薪资水平与岗位职责,日本成功实现高龄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目前,99%的日本企业已经延长员工的实际退休年龄至65岁。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和经济带来巨大压力,但也有专家认为,这同时为韩国提供产业转型的契机。前芬兰总理埃斯科·阿霍指出,人口老龄化并不一定是危机,而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他认为,通过延长劳动年龄、激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韩国完全可以把老龄化转化为新的发展动力。 韩国也已经迈入需要像日本一样认真思考延长退休年龄的阶段,但在实施相关政策时,可能产生的边缘冲突与副作用等问题也需要进行深入讨论。如何在提前进入的“超老龄社会”挑战中寻找机遇,科学应对老龄化问题,直接决定韩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去年12月,在位于首尔汝矣岛的国会议事堂前,韩国劳动组合总联盟成员正在举行延长退休年龄至65岁的国会立法敦促记者会。【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2 18:00:00 -
报告:韩国富人与穷人健康寿命差距最长达近9年
据韩国医学界5日消息,韩国高丽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教授尹锡俊研究团队通过分析2008年至2020年间的健康保险数据,发现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往往健康寿命越长,而不同收入阶层的健康寿命差距最多可达近9年。 健康寿命是指从预期寿命中扣除疾病或残疾状态的时间,用来衡量个体在无病痛情况下生活的年限。研究显示,韩国人的健康寿命从2008年的68.89岁增长到2020年的71.82岁,增加2.93年。 从性别来看,2020年韩国女性的健康寿命为73.98岁,男性为69.43岁,女性比男性多4.55年。 值得注意的是,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往往健康寿命越长。研究团队根据健康保险缴费金额把收入分为五个等级,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最高收入阶层健康寿命为74.88岁,而最低收入阶层仅为66.22岁,两者之间相差8.66年。研究团队解释称,出现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最低收入阶层的健康寿命显著低于其他收入阶层。 此外,研究还表明,相比预期寿命的延长,健康寿命的增长速度却相对较慢,导致人们在健康状态较差的情况下生活的年限逐渐增加。韩国人的预期寿命从2008年的80.83岁增长到2020年的84.55岁,增加3.72年。2020年男性的预期寿命为81.48岁,女性为87.39岁。 通过简单计算可以得出,韩国人健康寿命与预期寿命之间的差距从2008年的11.94年扩大到2020年的12.73年。也就是说,韩国人活得越来越久,但处于不健康状态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研究团队指出,结果表明应该优先关注健康寿命较短的低收入群体,制定相应政策来解决健康不平等问题。尹锡俊教授强调:“需要针对低收入阶层制定差异化的健康促进策略,通过政策干预缩小健康寿命差距。” 【图片来源 ChatGPT】
2025-01-05 22:41:47
-
联合国:韩国人生活质量排名全球第20位高于中日
本月5日是韩国儿童节,小朋友们快乐享受属于他们的节日。【图片提供 韩联社】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当地时间6日公开《2025人类发展报告》显示,以2023年数据为准,韩国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为0.937,在统计的193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20位,较上一年下滑1位。 直到上世纪90年代,韩国的HDI指数还仅为0.738,此后持续上升,并在2010年和2012年升至第12位,近年来一直保持在全球上游行列。HDI指数包括预期寿命、预期受教育年限、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等四项客观指标,用来衡量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 以2023年为准,韩国人预期寿命为84.33岁,预期受教育年限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6.62年和12.72年,人均GNI为4.9726万美元(以购买力平价PPP为准)。 美国HDI指数为0.938,排名全球第17位,但预期寿命为79.3岁,在发达国家中仍属于较低水平。预期受教育年限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5.92年和13.91年,与韩国差异较小,但人均GNI远高于韩国,为7.365万美元。 排名全球首位的是冰岛,HDI指数为0.972,预期寿命虽较韩国短1.64年,但预期受教育年限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比韩国长2.23年和1.19年,人均GNI为6.9117万美元。 排名冰岛之后的依次为挪威(0.97)、瑞士(0.97)、丹麦(0.962)、德国(0.959)、瑞典(0.959)、澳大利亚(0.958)、中国香港(0.955)、荷兰(0.955)、比利时(0.951)等。 日本的HDI指数为0.925,较上一年上升2位,排名全球第23位。中国的HDI指数为0.797,较上一年下滑3位,排名全球第78位。 排名全球倒数第一的是陷入长期内战的南苏丹,HDI指数为0.388,索马里(0.404)、中非共和国(0.414)、乍得(0.416)等继续排名垫底。由于缺乏必要数据,朝鲜未被列入此次排名。 全球整体HDI指数为0.756,基本与上一年(0.752)持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称,除去全球新冠大流行的2020年和2021年,人类生活质量改善速度创下1990年以后35年来的最低水平。 报告强调,富裕发达国家与贫困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加剧,传统的发展路径争面临挑战和压力,为摆脱生活质量长期停滞的局面,亟需采取果断行动。 本次报告还包括了一项关于人工智能(AI)对人类生活影响的全球调查结果,约半数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工作可能会在AI的影响下趋于自动化。6成受访者认为AI将催生新的职业病增加就业,仅13%的受访者认为工作岗位会减少。
2025-05-08 02:01:36 -
韩国社会"幸福鸿沟"现象加剧 国民负面情绪显著攀升
上月28日,在釜山海云台BEXCO举行的“求职博览会”上,青年求职者在积极参与面试。【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社会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幸福鸿沟”现象,国民忧虑、压力等负面情绪同比显著上升。尤其是,受学费、房租等经济压力影响而陷入生活困境的群体规模持续扩大。 韩国行政研究院对全国8251名19岁以上成年人进行实态调查并发布《国民幸福指数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去年韩国国民的幸福指数平均为6.8分(满分10分),与去年几乎持平(6.7分),“生活满意度”为6.06分,低于经合组织(OECD)平均水平(6.69分)0.63分。值得注意的是,负面情绪指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担忧”指标从3.4分升至4.1分,“忧虑”指标从2.8分升至3.5分。 幸福感指数还出现富者愈愉,贫者愈郁的现象。调查数据显示,最低收入群体(月收入不足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052元)的幸福指数从去年的6.1分降至6分,而最高收入群体(月收入超过600万韩元)则从6.8分升至7分,两者差距扩大至1分,创历史新高,社会阶层分化现象凸显。 从年龄维度分析,19至39岁群体幸福指数为7分,40至59岁为6.8分,60岁以上群体为6.6分,呈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的趋势。8.6%的受访者表示“身体不适时无人照料”,8.3%的受访者反映“情绪低落时无人倾诉”。 此外,家庭收入水平与对社会地位的认知呈正相关,家庭收入越低,越认为“社会地位水平越低”。去年最低收入群体对社会地位的认知分数为4.9分,虽较去年微升0.1分,但与最高收入群体的差距从0.9分扩大至1.2分。最高收入群体认知从5.7分升至6.1分,上升0.4分。 在国民认同感方面,“国家自豪感”平均得分为3.1分(满分4分),与去年持平,其中50岁以上群体评分最高。但“社会支持”(第83位)和“社会自由度“(第99位)等指标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调查显示,韩国社会歧视现象最严重的领域依次为雇佣歧视(2.8分);残疾、学历、经验、经济地位歧视(2.7分);年龄、国籍、种族歧视(2.6分)等。社会矛盾方面,“保守与进步的理念冲突”以3.1分位居首位,但较去年(3.3分)有所缓和。其他主要矛盾包括贫富矛盾(2.9分)、劳资矛盾(2.8分)、代际矛盾(2.7分)以及性别矛盾(2.6分)等。 此外,经济压力指标呈现恶化趋势。表示经历经济困境的受访者比例显著增加。为筹集学费而借款者从2.5%升至4.7%;因房租上涨被迫搬家者从2.3%升至4.6%;因医疗费负担放弃治疗者从2%升至3%;拖欠公共费用者从2.1%升至2.5%。 值得反思的是,尽管韩国在人均GDP(第25位)和预期寿命(第3位)等指标上表现优异,但其幸福指数在143个国家中仅排名第52位。专家指出,收入水平固然影响幸福感,但社交关系、社会活动等非经济因素同样至关重要。数据显示,韩国自杀率持续攀升,每10万人中自杀率从2022年的25.2人升至2023年的27.3人,在OECD国家中居首。对此,专家认为,韩国政府应当着力构建保障个人自由与平等权利的社会环境,持续改善劳动条件,通过综合性政策干预来缩小社会分化,提升国民整体福祉水平。
2025-04-10 20:24:39 -
韩国消费市场持续萎缩 小额消费剧减
1日,首尔明洞某鞋店。【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受内需不振及政治不确定性影响,韩国消费市场持续呈现萎缩态势。 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于1日发布的产业活动动向数据显示,今年2月,准耐用品与非耐用品零售额指数分别环比下降1.7%和2.5%,反映出民众消费心理趋于保守。准耐用品主要包括使用寿命约一年的服装、鞋类及小型家电等商品,非耐用品则涵盖食品、饮用水及汽油等快速消费品。 尽管去年12月,准耐用品和非耐用品分别出现1%和1.5%的短暂回升,但自今年1月起连续两个月呈下滑趋势。据分析,由于内需景气疲软及近期政治局势动荡导致消费心理萎缩,家庭小额消费减少。 在准耐用品消费方面,服装类消费下降1.7%,鞋包类消费锐减8.7%。据分析,今年2月天气较往年更为寒冷,降雪量增加,但冬装和春装购买量并未相应提升。此外,娱乐、兴趣及竞赛相关消费下降6.5%,创下自2013年12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反映出寒冷天气对户外活动的显著影响。 在非耐用品消费方面,食品消费减少6.3%,自去年10月以来已连续五个月呈下降趋势,且降幅为去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医药品和化妆品消费分别减少0.4%和0.8%,车辆燃料消费也下降1%。 尽管受补贴政策影响,轿车等耐用品消费出现13.5%的短暂反弹,但整体消费市场仍呈“少吃、少穿、少用”的紧缩态势。与消费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同样表现疲软,2月份住宿及餐饮业生产力下降3%,为2022年2月以来的最大降幅。此外,艺术、体育及休闲相关服务业生产力下降9.6%,信息通信业减少3.9%,运输及仓储业下降0.5%。 企划财政部相关人士表示,由于国内外不确定性的扩大,内需恢复仍需时日。并强调指出,当前消费萎缩趋势若持续,可能进一步影响韩国经济复苏进程,未来需密切关注政策调整及市场动向。
2025-04-01 22:54:00 -
韩国提前步入"超老龄社会" 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
韩国行政安全部2024年12月24日发布居民登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024.455万,在全国总人口5122.1286万中占比20%。也就是说,每5人中就有1人为老年人,韩国就此正式进入“超老龄社会”。 联合国(UN)把老龄化社会分为三个阶段,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为“老龄化社会”,14%为“老龄社会”,20%为“超老龄社会”。韩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2017年迈入“老龄社会”,随后时隔仅7年就成为“超老龄社会”。韩国原本预计在2026年进入“超老龄社会”阶段,但实际提前两年。 相比之下,其他国家从“老龄化社会”到“老龄社会”的过渡时间要长得多,法国用时115年,美国73年,德国40年,日本24年。韩国如此快速的老龄化进程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适应压力。 据韩国统计厅2019年的预测,截至2067年,韩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升至46.5%,接近全国人口的一半,而全球平均水平仅为18.6%。换句话说,韩国的老龄化速度预计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可能成为全球“最老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冲击尤为显著。韩国2024年第三季度总和生育率为0.76,创下全球最低纪录。随着15至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社会生产能力下降,税收缩减,而老龄人口的社会福利需求不断增加。这种失衡直接加剧政府的财政压力。 尤其是养老金制度正在面临严峻考验。近年来,围绕“养老金改革”的争议不断,不少专家呼吁通过提高缴费率或延迟领取年龄来维持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对此,韩国政府去年提出把养老金缴费率从目前的9%逐步提高到19%。 伴随医疗技术的进步,韩国国民的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6岁增至2023年的83.6岁,许多65岁以上老人依旧具备劳动能力,对此有专家提出把“老年人”的定义从65岁逐步提高至75岁。 针对延迟退休的问题,韩国国会已提出多项法案建议,包括把法定退休年龄从60岁延长至65岁,并分阶段实施。目前有提案建议从2027年开始逐步延长退休年龄,2032年后统一成65岁。 同时,韩国人权委员会也呼吁政府上调法定退休年龄至65岁,认为这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发掘老年人力资源潜力的必要措施。实际上,这一举措可能增加企业负担,因此需要实施税收优惠、金融支援以及灵活的政策实施方式等配套措施。 日本的《老年人雇用安定法》或许值得韩国借鉴。日本把法定退休年龄定为60岁,但允许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延长雇用,并鼓励65岁以上老人的灵活就业。通过调整薪资水平与岗位职责,日本成功实现高龄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目前,99%的日本企业已经延长员工的实际退休年龄至65岁。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和经济带来巨大压力,但也有专家认为,这同时为韩国提供产业转型的契机。前芬兰总理埃斯科·阿霍指出,人口老龄化并不一定是危机,而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他认为,通过延长劳动年龄、激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韩国完全可以把老龄化转化为新的发展动力。 韩国也已经迈入需要像日本一样认真思考延长退休年龄的阶段,但在实施相关政策时,可能产生的边缘冲突与副作用等问题也需要进行深入讨论。如何在提前进入的“超老龄社会”挑战中寻找机遇,科学应对老龄化问题,直接决定韩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去年12月,在位于首尔汝矣岛的国会议事堂前,韩国劳动组合总联盟成员正在举行延长退休年龄至65岁的国会立法敦促记者会。【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2 18:00:00 -
报告:韩国富人与穷人健康寿命差距最长达近9年
据韩国医学界5日消息,韩国高丽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教授尹锡俊研究团队通过分析2008年至2020年间的健康保险数据,发现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往往健康寿命越长,而不同收入阶层的健康寿命差距最多可达近9年。 健康寿命是指从预期寿命中扣除疾病或残疾状态的时间,用来衡量个体在无病痛情况下生活的年限。研究显示,韩国人的健康寿命从2008年的68.89岁增长到2020年的71.82岁,增加2.93年。 从性别来看,2020年韩国女性的健康寿命为73.98岁,男性为69.43岁,女性比男性多4.55年。 值得注意的是,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往往健康寿命越长。研究团队根据健康保险缴费金额把收入分为五个等级,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最高收入阶层健康寿命为74.88岁,而最低收入阶层仅为66.22岁,两者之间相差8.66年。研究团队解释称,出现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最低收入阶层的健康寿命显著低于其他收入阶层。 此外,研究还表明,相比预期寿命的延长,健康寿命的增长速度却相对较慢,导致人们在健康状态较差的情况下生活的年限逐渐增加。韩国人的预期寿命从2008年的80.83岁增长到2020年的84.55岁,增加3.72年。2020年男性的预期寿命为81.48岁,女性为87.39岁。 通过简单计算可以得出,韩国人健康寿命与预期寿命之间的差距从2008年的11.94年扩大到2020年的12.73年。也就是说,韩国人活得越来越久,但处于不健康状态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研究团队指出,结果表明应该优先关注健康寿命较短的低收入群体,制定相应政策来解决健康不平等问题。尹锡俊教授强调:“需要针对低收入阶层制定差异化的健康促进策略,通过政策干预缩小健康寿命差距。” 【图片来源 ChatGPT】
2025-01-05 22: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