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早晨,全罗北道全州市普降大雪,地面积雪厚度达到8厘米,整座城市犹如“冰雪王国”,图为市民在冰雪中出行。
主页图片新闻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
韩国公共机构新员工年薪近20万元 金融领域最吸金
【图片来源 GettyImageBank】 一项调查显示,今年韩国公共机构新员工平均年薪为396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9.9万元),其中,年薪最高的机构为中小企业银行。 HR科技企业Incruit针对公共机构新员工年薪进行分析并于近日发布的结果显示,今年全日制公共机构新员工平均年薪为3961万韩元,与去年(3964万韩元)相比几乎持平。 在公开年薪信息的机构中,新职员年薪最高的为中小企业银行,达5466万韩元,连续两年居首位。信用保证基金(5220万韩元)和韩国研究财团(5135万韩元)紧随其后位居前三位。其次依次为技术保证基金(5093万韩元)、韩国产业银行(5000万韩元)、韩国原子力技术院(4980万韩元)、韩国进出口银行(4967万韩元)、仁川国际机场公社(4894万韩元)、韩国海洋振兴公社(4860万韩元)、韩国天然气公社(4千800万韩元)等。 年薪水平区间来看,年薪约达3000万韩元的最多,占48.9%,约4000万韩元的紧随其后,占43.9%,5000万韩元和2000万韩元左右的各占3.6%。调查显示,公共机构最低和最高年薪分别为2680万韩元和5466万韩元。 年薪排名前10位的公共机构中,金融领域最多,有6家(中小企业银行、信用保证基金、技术保证基金、韩国产业银行、韩国进出口银行、韩国海洋振兴公社),金融领域机构的新职员平均年薪达4474万韩元。其次依次为能源(4184万韩元)、文化艺术体育(4009万韩元)、社会组织资本(SOC,3976万韩元)、研究教育(3千967万韩元)等。
2025-01-15 13:50:43 -
韩国进口车市场步入"寒冬" 26年来首现销量两连跌
韩国进口车市场时隔26年再次出现连续两年销量下滑的局面。据韩国进口汽车协会(KAIDA)15日发布的数据,2023年新注册的进口乘用车数量为26.3288万辆,同比减少2.9%。这一降幅继2022年下降4.4%后,延续了低迷趋势。若将去年首次纳入统计的特斯拉(2.975万辆)排除在外,销量降幅将扩大至13.8%。 这是自1997年至199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外汇危机以来,进口车市场首次连续两年萎缩。当时,进口车新注册数量从1996年的1.0315万辆骤降至1997年的8136辆,并在1998年进一步缩减至2075辆。 尽管进口车市场此后也曾经历2009年6.0993万辆(-1.1%)、2016年22.5279万辆(-7.6%)、2019年24.478万辆(-6.1%)的销量下降,但每次均在次年实现复苏。然而,此次连续两年负增长被认为反映了国内经济衰退的严重性,其影响程度与IMF危机时期相当。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进口车市场的低迷主要受经济不景气、消费心理萎缩以及高汇率等多重因素影响。此外,韩国政府为打击逃税行为,规定如果价格超过8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0万元)的新车注册在公司名下,必须悬挂荧光绿色车牌。“荧光绿车牌”政策被认为抑制了部分需求。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这种趋势并非韩国特有,而是全球范围内的现象,因此短期内恢复较为困难。为提振销量,各大厂商正加大新车投放力度。” 奥迪计划在2024年推出16款新车型,这一数量为自2004年进入韩国市场以来最多。然而,曾长期稳居进口车市场前三的奥迪,去年销量跌破1万辆,降至9304辆,排名也下降至第七位。韩国大德大学汽车系教授李浩根(音)表示:“经济低迷是进口车销量连续下滑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高汇率削弱了进口车的价格竞争力,而‘荧光绿车牌’政策则抑制了高端车型的购买意愿。” 位于韩国蔚山的奥迪展厅【图片来源 奥迪韩国】
2025-01-15 10:08:48 -
文体部长官柳仁村会见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
14日,在位于首尔钟路区的国立现代美术馆,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柳仁村(右)会见到访的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4 15:41:43 -
中国科技巨头"组团"进军韩国 小米比亚迪相继布局本土企业迎战
2025年伊始,中国科技企业正在韩国市场展开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布局。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中国企业凭借性价比优势和技术实力,正逐步渗透韩国科技市场各个领域,这一趋势可能重塑韩国本土产业格局。 据ICT行业最新消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已正式成立韩国法人“小米韩国”,并将于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其韩国市场战略。小米计划在韩国推出全方位的智能产品线,涵盖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扫地机器人和移动电源等五大品类。 【图片来源 小米韩国】 在智能手机领域,小米将重点推出两款新机型。高端机型小米14T搭载了与徕卡联合开发的高性能相机,配备Summilux光学镜头,并内置谷歌Gemini AI,支持“画圈搜索”等创新功能。中端机型红米Note 14系列则具备IP68防水防尘功能和2亿像素摄像头,支持30倍变焦。两款机型的预计售价分别为50万至60万韩元(约人民币2500至3500元)和20至30万韩元。 【图片来源 小米韩国】 韩国市场向来被视为“外资手机的坟墓”,因本地消费者对售后服务网络和本土化支持要求较高。对此,市场反应褒贬不一。部分消费者担忧小米难以突破三星与苹果的市场垄断,也有消费者认为更多品牌的进入将为市场带来良性竞争。业内人士透露,小米正与韩国主要电信运营商展开深入洽谈,为产品本地化销售铺路。 紧随小米之后,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冠军比亚迪将于16日举办品牌发布会,正式进军韩国市场。比亚迪计划推出紧凑型电动SUV“ATTO 3”和中型轿车“SEAL”(海豹)两款主力车型。考虑关税、销售激励措施和电动车补贴政策,这些车型的最终售价预计将比韩国本土品牌同级别车型低500万至1000万韩元。 【图片来源 比亚迪韩国】 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汽车市场由现代和起亚主导,两家企业市场占有率高达74.1%。现代汽车全球销量达414.1791万辆,其中韩国国内销售70.501万辆;起亚汽车全球销量为308.9457万辆,国内销量54.2146万辆。相比之下,韩国中型车企KG Mobility和韩国通用的国内销量分别仅为4.7046万辆和3万辆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2024年全球销量达427万辆,同比增长41.2%,首次超越现代汽车。比亚迪计划通过ATTO 3、SEAL和DOLPHIN(海豚)三款电动车型打入韩国市场,首年销量目标定为1万辆。 面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强势进入,韩国ICT行业专家表示,中国在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领域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而韩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未来技术领域的布局相对滞后。专家建议韩国政府应尽快制定针对性产业政策,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提升本土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韩国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市场策略,在保持技术领先优势的同时提升产品性价比。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科技人才、完善创新生态系统等措施也将成为韩国应对挑战的关键。接下来的市场竞争走向,无疑将成为产业界关注的焦点。
2025-01-14 14:5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