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市于26日宣布,使用气候同行卡的用户每月平均节省了约3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6元)的交通费用。
气候同行卡是首尔市为应对气候危机和减轻市民交通费负担,于今年1月推出的一种公共交通定期卡。用户每月支付6.5万韩元(不包含公共自行车服务为6.2万韩元),即可无限次使用首尔市内的地铁、公交车和公共自行车服务。目前,气候同行卡的累计销售量已达到约160万张,平日平均使用人数为54万。
首尔市对2823名气候同行卡用户进行调查显示,受访者每月平均节省约3万韩元的交通费用。从年龄段来看,60岁以上用户每月节省3.5万韩元,成为节省最多的群体;其次是50多岁(3.1万韩元)、20多岁(2.9万韩元)、40多岁(2.8万韩元)和30多岁(2.7万韩元)。气候同行卡的日均使用次数为3.4次,比普通交通卡(2.5次)多0.9次。
首尔市在结束气候同行卡的试点项目后,将于下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并推出新设计的短期卡。针对外国游客和来访首尔的游客,首尔市将推出5种短期卡,包括1日卡(5000韩元)、2日卡(8000韩元)、3日卡(1万韩元)、5日卡(1.5万韩元)和7日卡(2万韩元)。
此外,实物卡的设计也将进行更改。新设计将强调“无限次使用”的标志,并采用首尔象征性卡通角色“hechi.soul.friends”。现有的卡片仍可继续使用。首尔市长吴世勋表示:“通过公共交通实现气候同行受到了全球的关注。今后我们将继续推动市民体验公共交通的便利,自觉减少私家车使用,继续走在先进且自发的气候同行道路上。”
主页社会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
气候异常引发"气候通胀" 农产品减产推高生活成本
气候异常导致农产品减产,价格随之上涨,直接抬高了人们的生活成本。这种由气候变化引发的物价上涨现象,被称为“气候通胀”(Climateflation),正在日益显现。 受气候变化影响,巧克力原料可可变得稀缺,价格大幅上涨,韩国国内多家制糖企业相继提价。据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1日消息,截至上月26日,可可粉的价格已达每吨9236美元,同比上涨127%,比平年水平高出246%。 可可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异常气候和种植面积减少,导致产量下降。原料成本攀升之下,好丽友宣布自今日起将13种产品的价格平均上调10.6%。其中,“蘑古力”和“Bichobi巧克力饼干”的涨幅高达20%。海太制果则从今日起上调10种巧克力原料占比较高的产品(如“巧克力泡芙球”和“百奇”)的售价,平均涨幅达8.6%。此外,乐天Wellfood早在今年6月已将“巧克力棒”和“加纳巧克力”等17种产品的价格平均上调12%。 不仅巧克力制品,其他食品原材料的价格同样居高不下。作为饼干和方便面生产的重要原料,棕榈油截至上月26日的价格已达每吨1089美元,同比上涨19%,较平年高出21%。棕榈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印尼这一最大生产国因异常气候导致的产量预期减少。 咖啡价格也因异常气候而大幅上涨。截至上月25日,阿拉比卡咖啡价格为每吨7080美元,同比上涨86%,较平年高出117%;罗布斯塔咖啡价格达每吨5158美元,同比上涨107%,较平年飙升189%。 原料成本上升迫使食品企业纷纷调整价格。东西(DONGSUH)食品自上月15日起将速溶咖啡和咖啡饮品的出厂价平均上调8.9%。韩国星巴克则在今年8月以咖啡豆价格上涨为由,上调美式咖啡大杯(473毫升)、特大杯(591毫升)及咖啡豆产品(整豆)的售价。 橄榄油价格也因气候异常而飙升。炸鸡连锁品牌BBQ宣布自去年10月起改用橄榄油与葵花籽油混合油,替代原先的100%特级初榨橄榄油。尽管如此,BBQ仍在今年6月以改善加盟店收益为由,将23种炸鸡菜单的价格平均上调6.3%。 面对日益显著的气候通胀问题,消费者的担忧不断加剧。对此,韩国政府表示将加强与食品企业的合作。农林畜产食品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我们将及时分享主要原材料的市场动态,持续监控价格走势,倾听企业诉求并提供支持,全力以赴稳定加工食品价格。” 1日,首尔市某大型超市陈列的巧克力食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1 15:07:39 -
【亚洲人之声】史上首次11月暴雪 气候危机加剧警钟敲响
上周韩国气温骤降至零下,初雪也同往年一样,在这个似乎格外温暖的冬天如期而至。原本令人欣喜的初雪,在今年却摇身一变成为“恐怖湿雪”。 积雪过重导致树木倒塌,学校食堂屋顶坍塌造成紧急停课,路上甚至发生53辆车连环相撞事故。此外,农户因塑料大棚和畜舍倒塌遭受重大损失,电线断裂引发的停电事故也严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在异常气候的影响下,今年冬天的突发暴雪可能会更加频繁,引发广泛担忧。 首尔此次的11月降雪量超过20厘米,气象观测以来尚属首次,而全年的异常气候连锁反应是罪魁祸首。专家分析称,今年夏季的极端高温与秋季过于温暖的气温,导致海水温度较常年平均高出约2℃。当冷空气从北方南下时,吸收大量水蒸气的降雪云团迅速形成。海水温度持续居高不下,专家预测这种突发暴雪现象在今年冬天可能会频繁出现。 湿雪因海水与大气的温差而形成,重量远超干燥条件下降落的干雪。在降雪量相同的情况下,湿雪带来的破坏可谓“吨级”规模。据悉,在宽10米、长20米的塑料大棚上积累的50厘米厚湿雪重量可达30吨以上,也正是这一原因导致大量建筑屋顶在暴雪中不堪重负而接连坍塌。 在无法预测的气候变化面前,气象预报的局限愈发凸显。世界气象组织称,今年全球平均气温或首次超越2015年《巴黎协定》中设定的1.5℃升温临界点。因此,通过积极的温室气体减排来减缓气候变化,才是减少暴雪灾害的根本对策。 实际上,韩国至今尚未制定2031年至2049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因此在今年8月遭宪法法院判定违宪。政府方面必须加快步伐,尽早停止矿石燃料使用,扩大可再生能源发展,跟上国际大势所趋。 作为个人的民众也应该把节能减排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通过减少电力消耗、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积极参与废品回收等方式,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一己之力。政府和民众协同作出改变,才能有效应对不断加剧的气候危机,拯救人类唯一的地球家园。 28日下午,京畿道安养市东安区安养农水产品批发市场屋顶因连续两天的暴雪坍塌。【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29 09:49:21 -
韩国政府扩大白菜储备量 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上月22日,庆北大白菜喜丰收,农民采收忙。【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为应对气候变化,韩国政府决定大幅提高包括白菜在内的关键农产品储备量,并引进先进储藏技术以延长保管期限,稳定市场供应,保障市民的食品需求。 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于1日表示,计划从明年起将显著增加白菜储备规模,同时引进先进的低温储藏技术,以缓解因极端天气导致的农产品供应不足和价格波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春季白菜的储备量为1万吨,计划明年增加至1.5万吨,并进一步延长保管期限。目前,春季白菜的储存时间通常为60天左右,持续至8月底。如果能将储存期延长至9月末或10月初,衔接秋季白菜正常供应,将有效缓解市场供求紧张局面,减少供应短缺带来的问题。 由于今年持续的极端高温导致白菜收成不佳、供应量锐减以及市场供应紧张,“黄金白菜”的说法一度成为热门话题,大型超市的白菜和包装辛奇也纷纷脱销,价格也随之暴涨。据统计,今年7月白菜月均零售价约为4000韩元(约合人民币20.77元),但8月攀升至6000韩元,9月和10月突破8000韩元。至9月末,白菜价格同比上涨60%,单颗售价接近1万韩元。 农林畜产食品部计划通过多项举措稳定市场供需,包括将春季白菜储存期延长至3个月,并将储备量扩大一倍。农林畜产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明年的储藏计划将综合考虑市场供需、夏季白菜种植面积及极端天气对产量的影响,以进一步增强储备能力。 为了有效延长白菜等农产品的储存时间,政府正积极推动“可控气氛储存”(Controlled Atmosphere Storage)技术的引进。该技术通过在密闭低温环境中将氧气浓度降低至2%以下,有效抑控农产品的腐化,从而长时间保持其新鲜度。农林畜产食品计划在政府储备基地内设立5处可控气氛储存库,以全面提升储备能力。 同时,考虑到可控气氛储备库的建设成本较高,农林畜产食品部还将探索其他经济有效的储藏方式,如采用聚乙烯薄膜密封等,以进一步延长农产品的储藏期限。农林畜产食品部表示,将在本月内正式发表包括白菜等农产品储备在内的应对气候危机的中长期农产品供求稳定对策,旨在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农产品市场的稳定供应。
2024-12-01 11:04:47 -
内需低迷叠加气候影响 韩国服装支出占比创历史新低
在内需持续疲软的背景下,受“秋老虎”(立秋以后出现的短期回热天气)影响,持续的高温天气导致秋装需求减少,韩国第三季度服装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降至历史最低。 根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和家庭收支调查1日公布的数据,第三季度每户月平均消费支出为290.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其中服装和鞋类支出为11.4万韩元,同比下降1.6%。 服装和鞋类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仅为3.9%,创下历史新低。自去年第四季度的6.0%以来,该比例持续下滑,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降至4.4%和5.4%,第三季度更是跌破4%。而在2014年至2016年间,服装支出占比曾高达7%至8%。 韩国零售业的表现同样反映出商品消费的低迷。数据显示,今年3月至10月,零售销售额(按不变价格计算)指数已连续8个月同比下降。特别是半耐用品,自去年12月以来连续11个月呈现负增长,其中服装从去年12月的-0.7%降至今年10月的-2.7%。 专家指出,高利率和高物价的双重压力迫使家庭优先减少非必需品支出。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经济展望室室长郑圭哲表示:“相比服务消费,商品消费更容易受到利率的影响。高利率抑制了汽车、家具和服装等商品的消费需求。” 气候变化也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随着春秋季节缩短,轻薄外套等应季服装的需求减少。此外,今年10月气温较高,也导致取暖设备需求下降。数据显示,家电产品零售销售额指数同比下降5.9%。 与此同时,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趋势也在加剧消费萎缩。随着年轻人口和40多岁群体的减少,主力消费群体的就业人数逐年下降,对消费市场形成了明显压力。消费低迷还导致个体工商户收入减少,其中以批发零售业为主的服装行业首当其冲。值得注意的是,40多岁个体工商户中,从事服装相关行业的比例高达约20%,这一群体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 尽管当前形势不容乐观,但韩国主要机构预计明年消费或将有所改善。KDI预计,个人消费增长率将从今年的1.3%升至1.8%。韩国银行(央行)则预测,个人消费增长率将从今年的1.2%增至明年的2.0%。 央行表示,物价趋稳、名义工资上涨以及金融环境的改善将推动消费复苏。然而,高额本息偿还负担、弱势群体消费能力恢复缓慢,以及部分大企业就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限制复苏速度。 1日,首尔市内某家服装店内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1 10: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