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tvN电视台5日消息,韩剧《信号》时隔10年将制作第二季,预计于明年上半年播出。
《信号》第一季于2016年播出,是根据上世纪80年代震惊韩国的“华城连环杀人案”改编,主要讲述现在的刑警朴海英和过去的刑警李材韩通过老式对讲机,穿越时空进行连接,并在过程中破获了一些长期未结案件的故事。播出当时最高收视率达15%,并斩获多个电视剧大奖。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实际存在了8年的所谓“限韩令”有望于近期松绑的消息传开后,在这一积极背景下,3月韩国将展开一系列对华外交活动,韩中关系的良好势头有望迎来“暖春”。 中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EP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筹备机构中国亚太经济合作中心将于下月向韩国派遣文化代表团,亚太经济合作中心主任由副总理级别官员担任。 中方派遣文化代表团访韩释放“限韩令”解除的明确信号,部分意见预测“限韩令”有望在5月左右完全松绑。 2017年,因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中方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虽然中方始终否认“限韩令”的存在,但以当年为起点,韩流文化内容在中国传播广泛受限是不争的事实。 韩国和中国分别为今明两年APEC会议的主办国,为保证会议顺利成功召开,中方近来向韩方释放一系列善意。 本月初,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受邀出席哈尔滨亚冬会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谈。习近平在会谈中强调了维持中韩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巩固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稳定发展,并表示国家主席出席APEC会议为惯例,今年11月访韩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 据悉,韩中日三国外长有望于下月22日在东京举行会议,三国外长会议被视为三国领导人会议的前哨战。自2008年启动这一机制以来,韩中日三国领导人会议依次由三国轮流担任主席国,今年的主席国为日本。 韩中日外长会议若如期举行,按照惯例还将举行双边外长会议。韩国外长赵兑烈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预计将就习近平主席访韩,扩大两国文化交流等展开磋商。 外交界还有意见预测,王毅或在韩中日三国外长会议前后对韩国进行访问。国家安保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梁甲龙(音)称,虽然目前尚未就王毅访韩有准确消息,但从习近平主席此次与禹元植的会谈来看,双方就稳定管理韩中关系达成高度共识。 1月7日,在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太阳岛宾馆,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左)拜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23 10:06:09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此次访华,标志着韩中关系迈入新阶段,有助于增进双方理解与互信,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并共同维护东北亚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繁荣。中方表示将继续与韩国一道,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此次访问的亮点是禹元植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晤,打破了近十年来的外交僵局。这一会谈释放出积极信号,表明两国重启高层对话,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主席习近平强调,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充满不确定性,中韩双方应共同努力,巩固并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禹元植在会谈中主动提及韩国近期的政治动荡,并表示国内局势已逐步稳定。他在与中方高层会晤时强调,韩国政局的稳定性足以增强中方对韩国政治韧性的信心。这一表态意在消除中方对韩国政局的疑虑,为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此外,禹元植还邀请习近平出席今年将在韩国庆州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这一举动被视为韩方希望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层级的重要尝试。 在经济合作方面,禹元植与中国多位高层官员会晤,重点讨论深化经贸往来以及支持韩国企业在华发展。在沈阳与辽宁省官员会谈时,他呼吁辽宁省积极支持在当地投资的韩国企业,以促进互惠合作,并推动地方经济增长。 总体来看,禹元植此次访华为韩中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为两国提供了深化合作的重要契机。然而,这一积极势头能否转化为实质性的政治与经济成果仍待观察。无论最终成效如何,此次高层会晤无疑对韩中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接见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图片提供 国会议长室】
2025-02-11 09:05:04韩中关系近来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韩国总统尹锡悦今年4月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谈及台湾问题,此后中方表示“台湾问题不容置喙”。上月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与韩国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会面时发表的“下赌注”言论引发争议,韩中关系急转直下。近日两国重启高级别磋商,能否推动两国关系止跌企稳、重回正轨备受关注。 韩国外交部次官补(部长助理)崔泳杉日前赴华先后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部长助理农融举行会晤。在与孙卫东举行的三个小时会谈中,双方就双边关系、朝核问题、供应链及双边贸易等共同关系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涉及邢海明涉韩言论、台海问题、萨德部署等两国敏感议题。韩国外交部表示,崔泳杉呼吁中方在敦促朝鲜停止挑衅、重返对话上发挥建设性作用,积极评价此次会谈。 本次会谈是两国今年首次举行的高级别磋商,或成为推动两国关系重回正轨的契机。韩中外长能否借下周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ARF)契机会晤引发关注。中国外交部表示,两国高级别官员就中韩关系坦诚、深入沟通,共同推动中韩关系早日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重回健康发展轨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记者会上也积极评价此次会谈,称中韩双方都认为这次磋商富有建设性,商定继续加强两国之间的政治外交沟通。 在两国核心议题之一的台湾问题上,崔泳杉强调韩方自两国建交起始终尊重一个中国原则,将继续坚持这一立场。这一表态或为两国此前因台湾问题产生的分歧降温。 在韩国外交基调向美大幅靠拢的同时,政府内部一直存在对对华外交缺位的担忧之声。韩国外长朴振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韩国无理由与中国反目,也不愿看到这种情况发生。韩国政府认为,放任对华关系走向冲突不可取。 韩国外交部次官补崔泳杉(左)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日前在北京举行会晤。【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3-07-06 10:52:04进入本月以来,韩国出口时隔10个月首次出现同比增加趋势。有预测称,这是韩国即将摆脱贸易赤字的征兆。同时也有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开工天数产生的“统计错觉”,乐观看待出口现状还为时尚早。 据韩国关税厅(海关)22日公布的本月1至20日进出口现状,出口额为329亿美元,同比增长16.4亿美元,增幅为5.3%;进口额为345亿美元,同比减少11.2%。在海关统计的每月1至20日进出口情况中,自去年8月后出口首次恢复增长。 此前,产业通商资源部(以下简称产业部)预测贸易收支最早将于8月左右扭亏为盈。产业部副部长张瑛真表示,进入今年以来,贸易赤字规模每月都在持续减少,预计将在8至9月扭亏为盈。 对此有意见认为,本月出口转减为增是贸易即将转为顺差的信号。但多数分析认为,本月的进出口额根据开工天数计算得出,因此断言出口增加还为时尚早,对于准确的进出口情况,应该观察更长期的数据。 在此次的统计中,开工天数为14.5天,较去年同期的开工天数(13.5天)要长,仅从这一点来看,出口规模可能看似有所增加。但根据开工天数计算的日均出口额为22.7亿美元,同比减少2%。 本月的出口主力为汽车和船舶,分别较去年同期剧增110.1%和148.7%。而韩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半导体仍在面临苦战,本次统计中半导体出口同比减少23.5%,石油制品也减少36%。 包括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在内,韩国对越南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出口也持续低迷。本月1至20日,韩国对新加坡出口减少16.1%,对华出口减少12.5%,对越南出口减少2.8%;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则分别增加26.4%和18.4%。 产业研究院相关人士表示,以短期的数据分析出口恢复时间还为时尚早,目前出口还未出现结构上的明显变化或半导体业况的恢复等,因此暂时无法断定出口在近期内会开始恢复,需要继续观察国内外的贸易趋势。 12日,釜山港神仙台码头正在进行集装箱装卸工作。【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3-06-22 14: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