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以反思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的冷漠与沟通缺失为主题,展出了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此外,展览还设置了观众可以参与的拍照区和艺术商品店,均由艺术家们亲自策划和制作,提升了观众的互动体验。
展览强调包容与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邻居与异乡人,呼吁观众共同创建一个没有歧视与偏见的共存社会。它倡导从“对邻居的问候”这一简单举动出发,逐步实现共存的价值。
本次展览还标志着“踏十里艺术实验室”的正式转型,这里曾是衣恋时尚公司的办公楼,如今已成为支持艺术家创作与交流的多元文化空间。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提到韩流,大多数人想到的可能是韩国大众流行音乐K-POP,但近来韩流文化的全球热潮已经扩张至影视、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上月的诺贝尔文学奖、流行音乐合作和综艺节目爆火,都让韩流文化的全球影响力进一步高涨。除了大众娱乐领域之外,韩国纯粹艺术的魅力也正在崭露头角,可谓文化软实力更上一层楼。 从BTS到《APT.》 流行音乐风靡全球 歌曲《APT.》MV截图【图片来源 The Black Label】 K-POP凭借多元风格和创新形式,在全球范围内成功吸引无数粉丝。2018年,防弹少年团(BTS)成为首个登上美国公告牌200强专辑榜(Billboard 200)榜首的亚洲艺人,随后在2020年凭借《Dynamite》登上公告牌百强单曲榜(Billboard Hot 100)榜首,成为首个登上“梦想榜单”的韩国艺人,正式点燃K-POP全球热潮。 BLACKPINK成员Rosé最近与全球流行巨星布鲁诺·马尔斯(Bruno Mars)合作发行单曲《APT.》,歌曲发布不久后迅速登上Spotify全球热门榜单第一,并在多个国家iTunes排名中位居前列。这首歌在K-POP热潮中完美融入令人上瘾的旋律和韩国饮酒文化,不仅是全球音乐粉丝近来讨论的焦点,也成功促进韩国音乐产业与国际音乐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K-POP的热度不仅体现在音乐榜单上,同时也反映在销售数据上。韩国文化观光研究院7月发布的《K-POP海外销售数据走向分析》结果显示,2023年K-POP海外销售规模达1.237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4.3%,首次突破1万亿韩元大关。这一成就主要在于K-POP艺人世界巡演带来的收入增长。公告牌去年发布的《2023年年度巡演报告》显示,K-POP演出在全球演出市场所占份额增至5.1%,创下历史新高。 此外,韩国旅游行业也从韩流文化中受益匪浅。美国旅游调研机构Skift数据显示,去年访韩的1100万游客中,400万人为年龄30岁以下的年轻一代,其中32%是为体验K-POP而来。全球K-POP粉丝争相来到韩国亲身体验韩流文化,造访相关景点和公司。这种渗透现象不仅形成文化实力的良性循环,还创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寄生虫》加《鱿鱼游戏》 影视作品引发共鸣 《鱿鱼游戏2》拍摄现场【图片来源 奈飞】 韩国影视作品在社会批判和现实题材上的表现独具一格,逐渐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2019年,奉俊昊导演的电影《寄生虫》凭借深刻探讨阶级分化社会问题而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并在奥斯卡一举拿下四项大奖,成为首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英语电影。自此,韩国电影的社会批判特色成为吸引全球观众的关键要素。 2021年,奈飞(Netflix)推出的原创剧集《鱿鱼游戏》刷新流媒体观看纪录,共吸引全球2.65亿观众,成为最受欢迎的非英语剧集。《鱿鱼游戏》把大逃杀式生存游戏与资本主义批判巧妙结合,揭示现代社会竞争压力下的人性挣扎与资本剥削。外媒纷纷把《鱿鱼游戏》与西方经典反乌托邦作品相提并论,赞扬深刻的社会寓意。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今年4月发表《2024年海外韩流现状调查》显示,海外观众目前最青睐的作品依旧是《寄生虫》和《鱿鱼游戏》。一家美国市场调研机构在7月发布报告称,这两部作品在英语国家市场对非英语文创内容的需求起到主导作用,过去四年内韩国影视作品在英语国家的观看频率增加35%。 海外观众对韩流内容的热情目前还在持续。奈飞原创综艺《黑白厨师:料理阶级战争》最近全球人气飙升,上线后立即登上香港、台湾、新加坡等28个国家(地区)的前十榜单,第二季录制也早已确定。《鱿鱼游戏》第二季也计划今年12月正式上线,奈飞今年第四季度收入预计因此同比增长14.7%,达到101.3亿美元,业界与观众都对韩流内容寄予厚望。 文学与音乐超越国境 纯粹艺术屡创佳绩 韩国钢琴家林允灿【图片来源 Apple Music】 在纯粹艺术领域,韩国艺术家近年来也屡获殊荣,以此进一步扩大韩流文化的全球影响力。10月,作家韩江凭借以诗意语言揭露人性脆弱,并探讨韩国历史创伤的作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不仅成功提升韩国文学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展现出韩国在纯粹艺术领域的深厚积淀。与此同时,韩裔美籍作家金周惠也凭借小说《小土地上的野兽们》成为首位获得托尔斯泰文学奖的韩裔作家。 音乐领域也传来捷报。年仅20岁的韩国钢琴家林允灿在2024年留声机古典音乐奖中荣获“钢琴”与“青年艺术家”两项大奖,这一成就为韩国在国际古典音乐舞台上增光添彩。作为全球最具权威的古典音乐奖项之一,留声机奖被誉为“古典音乐界诺贝尔奖”,林允灿的成就为韩流文化在纯粹艺术领域赢得全球关注。 随着韩国文化艺术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韩国的国家品牌形象也逐步得到提升。这一系列卓越成就不仅是文化与艺术的荣耀,更能为旅游、科技和时尚等产业带来积极影响。此外,韩国政府在翻译、出版等方面的投入与企业的支持也是韩流文化走向全球的重要推动力。完善的文化支援政策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让更多韩国艺术家在国际上获得认可。 在大众文化与纯粹艺术的双重驱动下,韩流文化的未来前景愈发广阔。从诺贝尔文学奖到流行音乐热曲,韩流文化正在以独特的多样性影响全球。韩国不仅再次巩固自身的文化领先地位,也为世界带来无数新的灵感和潮流。由此可以预见,韩流文化的影响力还会持续拓展,在未来的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2024-11-11 14:30:03【编者按】河正宇是韩国著名演员、导演和画家,以其精湛的演技和多样化的角色选择而闻名,不仅在韩国影视界享有崇高地位,也在国际影坛广受赞誉。其代表作如《追击者》《恐怖直播》《隧道》《与神同行》等,均已成为经典之作。近年来,他的绘画才华同样备受瞩目。自2010年以来,他已举办了14次个人画展,持续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最近,河正宇在首尔知名画廊学古斋举办了以“Never tell anybody outside the family”(永远不要告诉家人之外的人)为主题的第14次个人画展。该主题灵感源自电影《教父》的经典台词。此次展览呈现了35幅新作,围绕“地毯”和“面具”两个系列,展示他在艺术创作中的内心世界。河正宇近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分享了他的艺术历程与未来展望。 演员、导演和画家河正宇【图片来源 学古斋】 ▲旅途中的色彩灵感 谈及此次画展的色彩选择,河正宇特别提到了他在多米尼加、摩洛哥和苏里南的旅行经历,这些旅程为他的创作注入了丰富的灵感。它们不仅是工作的一部分,更是他探索当地文化、发掘独特色彩的体验过程。他分享道:“在多米尼加,我发现了一些当地特有的颜料,这些颜色是其他地方难以寻见的。” 在摩洛哥的画材店中,尽管选择不多,但当地的色彩深深吸引了他。他在作品中大胆运用这些纯粹的原色,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使画作充满活力和异域风情。通过画布,他传达出旅行中的感受和回忆。此外,河正宇还将非洲与波利尼西亚的原始艺术图案融入作品,探索人类内在的直觉与情感表达。 ▲时间、努力与创作过程 谈及自己的艺术成长历程,河正宇提到了“一万小时定律”(即成为某领域的专家需要一万小时的积累),他认为艺术的进步源于持续的投入和不懈的努力。他表示:“艺术并不只是依赖理论学习,而是源于本能的感受与表达。”在与非洲艺术家Armand Boua和Georgina Gratrix作品的互动中,他汲取了全新的灵感,尤其是在色彩和材质的运用上,这些独特的艺术风格不断激发他的创作潜能。 河正宇强调,艺术需要通过亲身实践来积累经验。正如演戏需要亲自去诠释角色,绘画同样要求他亲自去运笔和表达。他坚信,艺术是感官和本能的延伸,只有通过不断的创作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奥秘。 河正宇第14次个人画展现场【图片来源 学古斋】 ▲演员与画家相辅相成 身兼演员与画家两职,河正宇认为这两个身份在创作过程中相辅相成。他表示:“作为演员,我需要与导演合作来呈现角色,而在绘画中,我则是完全主导自己的表达。”他解释道,这种差异使他能够在两个领域间自由转换。当演艺工作陷入瓶颈时,绘画便成了他的精神寄托。在他看来,双重身份并非冲突,而是一种有机的互补关系。 河正宇指出,演员的表达依赖于与导演的合作,是一种通过角色诠释的过程;而绘画则是100%纯粹的自我表达,艺术家对作品全权负责。虽然二者在创造性上有相通之处,但在纯粹度上却有显著区别。他形容,演员和画家的身份就像一对亲密的朋友,彼此密不可分。 然而,导演工作对他而言则是另一种挑战。他必须全神贯注,无法同时兼顾绘画,因为导演的职责消耗了巨大的精力。这种创作模式的差异使他在各个角色间寻求平衡,同时也能将灵感和想法相互转化。 ▲纯粹的色彩运营与新风格探索 在此次展览中,河正宇的作品大胆运用了纯粹的原色,呈现出直接、富有张力的视觉冲击。他的作品风格偏向平面化,色彩对比强烈,追求一种原始而独特的表现形式。河正宇特别提到,受家人影响,他从小便对色彩搭配有敏锐的感知。此外,旅居海外的经历使他更倾向于直接使用未经混合的原色,他认为这些颜色本身就具有足够的力量,可以自然地形成和谐的视觉效果。他说道:“在文化丰富、自然多元的地方旅行后,我的创作逐渐呈现出对原始艺术的喜爱。” 河正宇第14次个人画展现场【图片来源 学古斋】 ▲展望中国艺术市场 河正宇对不断扩大的中国艺术市场充满期待,希望未来能在中国举办展览,与当地收藏家和观众建立直接联系。他指出,中国收藏家的数量庞大,需求多样,特别是对岳敏君等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尤为青睐。几次未能赴约的中国展览邀请,让他对未来的艺术之旅充满憧憬。 河正宇的绘画创作不仅带来视觉的震撼,更是一场情感与内心的深层对话。他以纯粹而强烈的艺术风格传递出个人的故事与情感,为观众提供了共鸣的空间。此次展览不仅展现了河正宇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也映射了他对人性本质与生命力的思考。他希望通过作品在现代社会中重拾人类本真的纯粹,唤醒生活的真挚与活力。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6日。 河正宇第14次个人画展现场【图片来源 学古斋】
2024-10-29 18:02:34首尔麻浦区于24日宣布,将在本月28日至29日举办充满活力与文化气息的“2024红路节”(2024 Red Road Festival)。自去年5月首次举办以来,该节日反响热烈,今年迎来了第二届。活动将在弘大“红路”的全区域(R1至R6)举行,涵盖多种表演和体验。 28日下午3点,“2024 B-boy走向世界,红路国际街舞节”的获奖队伍将在R6特设舞台进行热情预演,随后将举行开幕式,回顾红路过去两年的发展历程,并通过书法表演展现红路的文化意义。演出阵容将包括韩国男子组合BTF4、歌手曹廷旼和罗尚道等知名艺人。 R1广场将设有美食区和休息区;R2区将有街头艺人表演以及跳蚤市场;R4区提供K-beauty体验等丰富的韩国文化活动;R5区的街头表演区将呈现乐队、古典音乐等多样演出,并举办脸部彩绘和漫画肖像等互动活动。 29日,R1区将首次举办“2024红路街头艺人节”。来自韩国14个市道的601支团队(1718人)将参加预选,35支团队将在中午12点展开第二轮比拼,最终8支团队将于下午6点进行冠军争夺战。总奖金达244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3万元)。 麻浦区区长朴康洙表示:“希望大家能在红路这一超越麻浦区、成为全国文化旅游中心的地方,享受丰富多彩的表演与体验,创造美好的回忆。” “2024红路节”宣传海报。【图片来源 首尔麻浦区】
2024-09-24 11:44:23金秋九月,首尔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艺术盛会。第二届“首尔艺术周”已于本月2日至8日成功举行,期间市内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展览和文化活动,吸引了全球艺术界人士和爱好者。尽管“首尔艺术周”已圆满结束,但艺术活动的余韵仍在持续发酵。 2024年首尔弗里兹艺术博览会(Frieze SEOUL)和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KIAF)为这座“艺术之城”注入了新的活力。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画廊在展会现场汇聚,呈现出活跃的艺术市场氛围。弗里兹汇集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110余家画廊,展现了多元艺术。KIAF则吸引了来自21个国家的206家画廊,展示了全球当代艺术的广泛风貌。 弗里兹展会现场。【摄影 记者 傅璐瑶】 首尔艺术周的影响力将通过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主办的“2024大韩民国艺术庆典”进一步扩大。这项全国性艺术活动涵盖多项重要展览与活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第十五届光州双年展。 作为亚洲历史最悠久的双年展之一,光州双年展今年迎来30周年。本届展览以“盘索里:21世纪声景”为主题,从本月7日起至12月1日展开为期86天的盛会,来自30个国家的72位艺术家将展出约300件作品。 光州北区龙凤洞的光州双年展展馆外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盘索里”是一种音乐形式,起源于17世纪朝鲜半岛西南部的萨满教式祭祀活动,字面意为“公共场合的声音”。本届光州双年展由法国学者、策展人和评论家尼古拉·布希欧策展,展览将借鉴歌剧的形式,以音乐的隐喻为结构,呈现出一组视觉交响乐。同期,在光州国立亚洲文化殿堂、光州市立美术馆等场所还将举行31个国家和城市参与的国家馆展览,让整个光州沉浸在艺术氛围中。 中国馆由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和ArtSoul共同主办,以“绘事后素”为主题,展出来自中国老中青三代共10位艺术家的数十幅平面绘画作品。“绘事后素”出自《论语·八佾》,指在绘画之前要先绘制底色,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此之上进行装饰和美化,强调基础的重要性。 此次参展画家多为坚持中国当代绘画基础的学院派,作品展现出独特的中国审美观,在美学上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观众可通过展览体验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艺术发展。中国馆展览将持续至10月20日。其间,还将于每周五举行中国电影放映活动。 [光州北区龙凤洞的光州双年展展馆内一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此外,本届“首尔艺术周”还汇集了首尔市立美术馆、博物馆以及市区内100多家画廊的参与,将举办国际艺术庆典、户外展览等一系列活动。首尔市政府表示,通过这些活动,将在全市范围内营造浓厚的艺术节庆氛围,让游客充分体验首尔的独特魅力,欣赏各种美术展览和文化活动。 这场艺术盛会,不仅展现了韩国艺术市场的蓬勃活力,也为国际文化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首尔市负责人表示,“首尔艺术周”涵盖了全市的艺术活动,帮助市民体验世界各国艺术的同时,也为艺术家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支持。我们将通过艺术周,继续提升首尔作为全球“艺术城市”的品牌形象。 KIAF展会现场。【摄影 记者 傅璐瑶】
2024-09-12 02: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