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通胀环境下,全球奢侈品消费正在放缓。据业界28日消息,拥有古驰和宝缇嘉等品牌的开云集团(Kering)23日(当地时间)宣布,今年的业绩预计将仅为去年的一半,销售额约为2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0.55亿元),营业利润也将创下八年来新低。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1日晚,在首尔光化门广场上演露天歌剧《魔笛》。【图片提供 韩联社】 首尔文化财团对1.24万名首尔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并于11日发布的《2024年首尔市民文化体验实态调查》结果显示,市民文化艺术活动参与率恢复至新冠疫情前水平。数据显示,2018年参与率为75.6%,2020年受疫情影响降至63.1%,2022年小幅回升至69.1%,2024年恢复至76.1%。 具体来看,首尔市民人均年度文化体验支出达21.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130元),较2022年(16.8万韩元)增长27.4%,同期,市民年均参与文化艺术活动频次从4.6次跃升至7.2次,增幅达56.5%,呈显著增长态势。 从消费结构分析,30至39岁人群以26.5万韩元的年均文化体验支出位居各年龄段之首,而70岁以上老年群体消费额最低,仅为8.8万韩元。在活动类型方面,表演艺术与展览类活动的参与率达65.2%,显著高于电影观赏(47.9%)。分析认为,随着在线视频服务(OTT)平台普及,影院观影率下降,同时反映出线下文化体验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后疫情时代市民文化需求的持续释放。 数字文化内容消费呈快速增长趋势。通过网络媒介接触文化艺术类数字内容的比例达81.5%,较2022年提升8个百分点。其中,影视动画类内容以65.3%的消费率居首,音乐内容(44%)和网络文学(25.7%)分列二三位。 在创新文化形式接受度方面,45.7%的受访市民表示愿意体验由人工智能(AI)创作的文化艺术活动,但仅35.9%的受访者表现出付费意愿。在50岁以上人群中,55至64岁群体文化参与最为活跃,而75岁以上高龄人群参与度相对较低。 此外,残障人士群体的文化权益保障仍待加强。该群体无任何文化体验的比例高达64.5%,远超普通市民23.9%的水平。每月至少参与一次文化活动的残障人士比例仅为0.7%,与普通市民(13.3%)存在显著差距。在无障碍文化设施建设方面,45.3%的受访者认为“便利可达性”是关键因素。 首尔文化财团理事长宋亨钟(音)强调:“本次调查证实文化艺术在应对社会孤独感和老龄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我们将持续深化与首尔市政府的政策协同,重点推进‘文化包容性发展计划’,为弱势群体构建更完善的文化支持体系。”
2025-06-11 10:41:34韩国纤维产业联合会自去年3月至今年2月对全国17个市道的3500名16至69岁男女进行《时尚消费实态调查》,并于4日发布结果显示,韩国人一年期间在时尚产品上的总消费额达82.882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360亿元)。 从种类来看,休闲服饰的消费金额最高,达22.4695万亿韩元,占比27.1%。其次是鞋类(12.3118万亿韩元,14.9%)和包袋(6.83万亿韩元,8.2%)。运动相关服饰(运动服12.3%、高尔夫服5.5%、户外服9.5%)的总消费额达22.6538万亿韩元(27.3%),与休闲服饰的消费水平相当。 从季节来看,秋冬季消费额为47.9244万亿韩元,在总消费额中占比近半,高于春夏季的34.9583万亿韩元。春夏季对运动鞋、T恤等实用产品的需求较高,而秋冬季则更注重外套和冬季配饰的购买。 从年龄来看,50多岁人群消费占比最高,达23.6%,其后依次是40多岁(22.8%)、30多岁(18%)、60多岁(17.3%)、20多岁(15.8%)及10多岁(2.5%)。 购物渠道方面,线上购物(51.6%)首次超过线下购物(48.4%)。线上平台中,Coupang等开放型电商的使用率最高,占比33.1%,其次是时尚专业购物网站(26.6%)和综合购物网站(15%)。线下渠道中,奥特莱斯(25.9%)最受欢迎,其次是百货商店(24.6%)和综合购物中心(16.1%)。 关于获取时尚资讯的媒介,社交媒体(SNS)占比最高,为26.8%。数据显示,年龄越低,对社交媒体获取时尚信息的依赖程度越高。 首尔明洞一家服装店前陈列的商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6-04 16:53:16韩国电商平台Gmarket与Auction于26日宣布,正式引入海外奢侈品直购平台AdoreLUX,旨在进一步强化奢侈品直购服务,扩充全球高端品牌阵容,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奢侈品消费需求。 AdoreLUX是一家与欧洲等地知名精品店及高端潮流品牌建立官方合作的海外平台,提供多样化的主题型奢侈品购物体验,特别在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人气品牌方面具有竞争力。平台涵盖STOW London、Scarosso、Mytheresa等,同时还提供包括三宅一生(Issey Miyake)、The Row、博柏利(Burberry)、Stone Island、芬迪(FENDI)、赛琳(Celine)、Miu Miu等在内的热门奢侈品牌。 平台方面表示,通过引入AdoreLUX,Gmarket与Auction将进一步完善以年轻、时尚消费群体为中心的高端商品直购阵容。在产品多元化的同时,还将提供面向韩国本地消费者的客服支持及便捷的退换货服务,以提升整体购物体验。 为纪念AdoreLUX上线,两大平台将同步开展限时促销活动。即日起至本月31日,消费者在AdoreLUX专区购买商品满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3元),即可使用8%折扣券,单笔最高可优惠30万韩元。 Gmarket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AdoreLUX的正式入驻,我们将进一步扩大严选精品的供应范围,并以更具价格竞争力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奢侈品购物选择。” AdoreLUX官网宣传图【图片来源 AdoreLUX】
2025-05-26 14:23:38【图片来源 韩联社】 今年第一季度,韩国消费市场呈显著降级态势。然而主要流通企业仍表现亮眼,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韧性。在整体消费支出持续紧缩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兼具价格优势与品牌公信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马太效应日益凸显。 据流通业界18日消息,这一结构性变化在以Coupang与NAVER为主导的电商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作为韩国电商领军企业,Coupang第一季度实现销售额11.487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91.3亿元),同比增长21%,创季度营收新高。 市场分析平台IGAWorks旗下Mobile Index数据显示,以第一季度为基准,Coupang信用卡及借记卡消费总额达9.2976万亿韩元,在前十大电商平台消费总额中占63.3%,同比(57.3%)提升6个百分点,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 另一电商巨头NAVER同样呈稳健增长态势。以第一季度为基准,NAVER电商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12%,达7879亿韩元,创历史最高季度业绩。不同于采取自营采购模式的Coupang,NAVER通过开放平台模式连接供需双方,随着平台商家销售规模扩大,佣金收入实现同步增长。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NAVER于3月全新推出的“NAVER Plus Store”购物平台尚未完全体现在第一季度业绩中,其未来增长空间值得期待。 然而,中小型电商平台普遍面临经营困境。数据显示,SSG.com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下滑13.7%,仅为3568亿韩元;Gmarket销售额同比下降21%至2006亿韩元;11街销售额更是锐减30%,跌至1139亿韩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上述企业为扭转长期亏损局面大幅削减营销预算,反而导致客户流失加剧。在高通胀压力下,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显著提升,具备稳定价格优势的头部平台更能有效维持客户黏性。 Mobile Index发布的2月数据,SSG.com、Gmarket与11街的用户回购率分别为43.29%、48.33%和47.71%,均未突破50%门槛,意味着平均每10位客户中仅有不足5位会选择回购。相比之下,Coupang的回购率高达83%。从人均消费水平来看,3月数据显示,Coupang以9.9434万韩元居首,SSG.com以9.8186万韩元紧随其后,而Gmarket与11街则分别仅为4.0204万韩元和3.3512万韩元,差距显著。 在实体零售领域,市场格局同样呈现分化态势。大型超市业态中,行业龙头Emart表现稳定,而位居次席的Homeplus因申请重组程序导致市场波动加剧。此外,成功跨界传统流通领域并在健康美容(H&B)市场建立优势地位的希杰欧利芙洋,第一季度业绩表现抢眼,销售额同比增长14.4%至1.2342万亿韩元,创历史新高,进一步强化了市场主导地位。 流通业界普遍预测,在消费疲软延续的态势下,各细分领域的市场集中度将持续提升,呈“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相关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消费能力持续收缩,价格竞争力和品牌信任度成为关键决策因素,具备稳定客群基础和充足资源进行战略布局的领先企业,有望实现可持续的稳健增长。当前消费低迷周期越长,市场向头部集中的进程就会加速推进。
2025-05-18 10: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