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通胀环境下,全球奢侈品消费正在放缓。据业界28日消息,拥有古驰和宝缇嘉等品牌的开云集团(Kering)23日(当地时间)宣布,今年的业绩预计将仅为去年的一半,销售额约为2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0.55亿元),营业利润也将创下八年来新低。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上月,韩国烧酒和啤酒的价格时隔多月再次上升。韩国统计厅8日数据显示,餐厅烧酒售价自去年9月(-0.6%)时隔10个月再次呈上升态势,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0.1%。自去年年底“12·3紧急戒严”事态后,餐厅销售的啤酒价格自去年12月(-0.4%)时隔7个月迎来上涨,涨幅为0.5%。 超市酒类售价也呈回升态势。烧酒价格连续16个月下跌后,今年5月上涨0.2%,上月续涨0.1%。啤酒价格上月涨幅达3.1%,这是自去年10月(4.3%)以来的最大涨幅。餐厅烧酒售价自2005年8月(0.1%)至去年8月(0.6%)连续上涨19年1个月,啤酒价格自1999年12月(1.3%)至去年11月(0.9%)持续上涨25年。 分析认为,此前酒类价格下降是餐饮业为应对消费疲软采取的策略,个体工商户以免费提供酒饮或折扣等方式吸引消费者,以致物价指数下降,而此次价格反弹标志着该策略将告一段落。 这类促销行为在韩国大城市尤为显著。首尔烧酒售价自去年6月(-0.8%)开始下跌,12月跌幅达-8.8%,近期逐渐收窄至-3.1%。釜山则从去年3月(-3.1%)开始下跌约一年后,烧酒售价于今年3月(2.8%)反弹。 业界分析指出,新政府上台使消费疲软得到改善,酒类价格随之恢复。韩国银行(央行)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因去年12月“紧急戒严”跌破100后,今年4月(93.8)、5月(101.8)、6月(108.7)连续三个月实现回升。 然而,尽管部分个体工商户通过大幅降价促销来吸引客流,但由于经营成本压力持续,最终仍被迫恢复原价销售。据韩国国税厅数据,截至今年5月,全国酒馆数量较一年前减少1982家(-8.3%)。韩国统计厅分析指出,5月住宿餐饮业就业人数骤减6.7万人,创三年半来最大降幅,主要原因是此类岗位的缩减。 韩国经济产业研究院经济研究室长金光硕(音)表示,许多个体工商户在债务压力下不得不采取极端的降价策略。总统选举后,诸多不确定性消除,部分餐饮店开始恢复酒类价格。 生啤酒999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7-08 15:45:5319日,总统李在明在龙山总统府主持召开国务会议,表决通过第二轮补充预算案,决定向全体国民发放15万至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780元至2600元)的“民生恢复消费券”。 收入水平10%上游人群可获15万韩元、普通国民可获25万韩元、准贫困阶层可获40万韩元、最低生活保障人群可获50万韩元的消费券。 政府还将扩大地区商品券发行规模,为减轻个体工商户的债务负担,将启动“坏账银行”(债务调整机制),免除拖欠7年以上、5000万韩元以下的债务。 这是李在明政府成立仅半个月后出台的首个补充预算案,政府将把今年的财政支出预算扩大20.2万亿韩元,再加上用于弥补税收缺口的新增预算(10.3万亿韩元),补充预算规模达30.5万亿韩元。若算上上月1日获得国会通过的首次补充预算案,政府总支出将从原先的673.3万亿韩元增至702万亿韩元,首次超过700万亿韩元。 政府计划于本月23日向国会提交上述补充预算案,经各常任委员会、预算决算特别委员会等审查流程后,最早于下月初提交国会全体会议处理。 补充预算的核心聚焦提振经济,加强居民消费能力。全民消费券将分两次发放,每人15至50万韩元。发放形式为非现金,可在地区爱心商品券、预付卡、信用卡、借记卡中任选其一,具体发放使用方案将由有关部门最终决定。 此外,购买高效能家电费用将返还10%,还将发放780万张住宿、电影、体育设施、美术展览、艺术表演消费券。 19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龙山总统府主持召开国务会议。【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6-19 16:07:301日晚,在首尔光化门广场上演露天歌剧《魔笛》。【图片提供 韩联社】 首尔文化财团对1.24万名首尔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并于11日发布的《2024年首尔市民文化体验实态调查》结果显示,市民文化艺术活动参与率恢复至新冠疫情前水平。数据显示,2018年参与率为75.6%,2020年受疫情影响降至63.1%,2022年小幅回升至69.1%,2024年恢复至76.1%。 具体来看,首尔市民人均年度文化体验支出达21.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130元),较2022年(16.8万韩元)增长27.4%,同期,市民年均参与文化艺术活动频次从4.6次跃升至7.2次,增幅达56.5%,呈显著增长态势。 从消费结构分析,30至39岁人群以26.5万韩元的年均文化体验支出位居各年龄段之首,而70岁以上老年群体消费额最低,仅为8.8万韩元。在活动类型方面,表演艺术与展览类活动的参与率达65.2%,显著高于电影观赏(47.9%)。分析认为,随着在线视频服务(OTT)平台普及,影院观影率下降,同时反映出线下文化体验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后疫情时代市民文化需求的持续释放。 数字文化内容消费呈快速增长趋势。通过网络媒介接触文化艺术类数字内容的比例达81.5%,较2022年提升8个百分点。其中,影视动画类内容以65.3%的消费率居首,音乐内容(44%)和网络文学(25.7%)分列二三位。 在创新文化形式接受度方面,45.7%的受访市民表示愿意体验由人工智能(AI)创作的文化艺术活动,但仅35.9%的受访者表现出付费意愿。在50岁以上人群中,55至64岁群体文化参与最为活跃,而75岁以上高龄人群参与度相对较低。 此外,残障人士群体的文化权益保障仍待加强。该群体无任何文化体验的比例高达64.5%,远超普通市民23.9%的水平。每月至少参与一次文化活动的残障人士比例仅为0.7%,与普通市民(13.3%)存在显著差距。在无障碍文化设施建设方面,45.3%的受访者认为“便利可达性”是关键因素。 首尔文化财团理事长宋亨钟(音)强调:“本次调查证实文化艺术在应对社会孤独感和老龄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我们将持续深化与首尔市政府的政策协同,重点推进‘文化包容性发展计划’,为弱势群体构建更完善的文化支持体系。”
2025-06-11 10:41:34韩国纤维产业联合会自去年3月至今年2月对全国17个市道的3500名16至69岁男女进行《时尚消费实态调查》,并于4日发布结果显示,韩国人一年期间在时尚产品上的总消费额达82.882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360亿元)。 从种类来看,休闲服饰的消费金额最高,达22.4695万亿韩元,占比27.1%。其次是鞋类(12.3118万亿韩元,14.9%)和包袋(6.83万亿韩元,8.2%)。运动相关服饰(运动服12.3%、高尔夫服5.5%、户外服9.5%)的总消费额达22.6538万亿韩元(27.3%),与休闲服饰的消费水平相当。 从季节来看,秋冬季消费额为47.9244万亿韩元,在总消费额中占比近半,高于春夏季的34.9583万亿韩元。春夏季对运动鞋、T恤等实用产品的需求较高,而秋冬季则更注重外套和冬季配饰的购买。 从年龄来看,50多岁人群消费占比最高,达23.6%,其后依次是40多岁(22.8%)、30多岁(18%)、60多岁(17.3%)、20多岁(15.8%)及10多岁(2.5%)。 购物渠道方面,线上购物(51.6%)首次超过线下购物(48.4%)。线上平台中,Coupang等开放型电商的使用率最高,占比33.1%,其次是时尚专业购物网站(26.6%)和综合购物网站(15%)。线下渠道中,奥特莱斯(25.9%)最受欢迎,其次是百货商店(24.6%)和综合购物中心(16.1%)。 关于获取时尚资讯的媒介,社交媒体(SNS)占比最高,为26.8%。数据显示,年龄越低,对社交媒体获取时尚信息的依赖程度越高。 首尔明洞一家服装店前陈列的商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6-04 16: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