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图片新闻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
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43天后被捕 成首位在任被拘总统
15日,韩国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公调处)逮捕涉嫌发动内乱的总统尹锡悦,距离他宣布“12·3紧急戒严”过去43天。 戒严事件后,检方和公调处分别对其进行一次和三次传唤,要求其到案接受调查,但均遭尹锡悦方面拒绝。公调处随即提请法院批捕尹锡悦,本月3日进行首次执行逮捕令遭失败后当天再次执行。这也是韩国宪政史上首次逮捕现任总统。尹锡悦成为继卢泰愚、全斗焕、卢武铉、李明博和朴槿惠后,第六位接受检查机关调查的韩国总统。 上月6日,首尔高等检察厅检察长朴世铉牵头组建紧急戒严特别调查本部,先后对涉嫌参与戒严的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陆军特战司令郭种根、国防部防谍司令吕寅兄进行调查, 并通知尹锡悦于12月15日上午10时前往首尔中央地方检察院接受调查,当时尹锡悦以尚未选任律师为由拒绝。 检方随后于次日对尹锡悦进行第二次传唤,要求其于12月21日到案受讯。公调处也在同一天要求尹锡悦于18日上午10点到政府果川办公楼接受调查。尹锡悦未进行回应,随后大检察厅将尹锡悦调查权移交公调处。公调处再次要求尹锡悦于圣诞节当天出庭受讯,尹锡悦仍未做出回应。 此后尹锡悦拒绝调查机关的传唤,转而开始“舆论战”。与尹锡悦40年交情的律师石东炫开始扮演其代言人角色,称弹劾案审理应该优先于侦查机关的调查。 公调处随后对尹锡悦进行第三次传唤,要求其在12月29日接受调查。通常嫌疑人在无正当理由情况下连续三次拒绝传唤要求时,检察机关将考虑申请逮捕令,因此此次传唤被视为对尹锡悦的最后通牒。但尹锡悦仍拒绝回应,公调处随即于上月30日零点向首尔西部地方法院申请对尹锡悦的逮捕及搜查令,法院次日下达对尹锡悦签发逮捕令。 尹锡悦方面立即反驳称,逮捕令由无内乱罪调查权的机关申请并签发,因此无效。 2025年第一天,尹锡悦亲自向聚集在官邸周围的支持者喊话,称国内外反动势力正在威胁韩国,呼吁支持者奋战到底,加剧两派民众分裂。 公调处在逮捕令下达后的第三天本月3日,对尹锡悦执行逮捕,与200多名总统警卫处人员及军力对峙超过5个小时未果。公调处再次向法院申请逮捕令,尹锡悦律师团队本月12日向公调处提交法律代理人委托书并表示,若尹锡悦此时被拘留,其防御权及国政运营都将受到影响。 经与警方就执行逮捕令战略、动员人力规模进行协商后,公调处于15日凌晨4时再次对尹锡悦执行逮捕令,经过6个多小时于上午10时33分对其执行逮捕。 15日,在京畿道果川市,韩国总统尹锡悦到达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公调处)。【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5 15:38:02 -
【12·3紧急戒严】尹锡悦第三次拒绝传唤调查 公调处考虑申请拘捕令
涉嫌发起内乱的总统尹锡悦拒绝公调处传唤调查。【图片提供 韩联社】 涉嫌发动内乱和滥用职权的韩国总统尹锡悦第三次拒绝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公调处)的调查要求。 继本月18日和25日后,公调处第三次对尹锡悦下达传唤通知,要求其在29日上午10时前往位于中央政府果川办公楼的公调处办公室,以涉嫌发动内乱及滥用职权妨碍权利行使的嫌疑人身份接受调查。但尹锡悦未按要求到案接受调查拒绝“最后通牒”,公调处将最早于30日决定是否对尹锡悦申请拘捕令。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嫌疑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到案时,检察机关可向法院申请拘捕令限制其人身自由。尹锡悦反复拒收公调处的传唤通知书,被视为故意拒绝受审符合申请拘捕令的条件。 吴东运此前曾公开表示“拘捕调查内乱头目”的原则,暗示申请拘捕令的可能性。因此各方认为,公调处可能将向法院申请逮捕令的可能性高于第四次发送传唤通知书。但法院是否会签发逮捕令,即使签发公调处能否立即执行还有待观察。由于韩国宪政史上从未对在任总统申请和签发过拘捕令,因此前景难测。 部分意见担心,总统警卫处若阻止调查官执行逮捕令将爆发物理性冲突,因此尹锡悦可能会继续留在官邸内。尹锡悦方面主张公调处无权调查尹锡悦所涉内乱嫌疑,称调查本身存在违法性。 但公调处称根据《公调处法》可对高级公职人员滥用职权相关嫌疑进行调查。此前公调处曾以执行内乱重要任务和滥用职权为由,申请对情报司令官文相浩(音)的拘捕令并获批。 被避免重复调查,警方和检方已将尹锡悦发动内乱一案移交公调处侦办。
2024-12-29 14:17:30 -
韩国紧急戒严冲击消费心理 创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
23日,首尔某传统市场。【韩联社】 韩国紧急戒严导致政治动荡、金融市场波动及旅游市场萎缩,使得12月消费心理大幅恶化,创自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 韩国银行(央行)于10日至27日面向2500户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并于24日公布的《消费者动向调查》结果显示,12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88.4,环比下跌12.3个点,创自2008年10月(-12.6p)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 消费者心理指数是构成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15个指数中,利用目前生活状况、生活水平展望、家庭收入展望、消费支出展望、目前经济判断、未来经济展望6个指数计算的指标,高于100时,表示消费心理乐观,反之则相反。 相比上月,构成消费者心理指数的6个指数中,目前经济判断(52)下降最为显著,下跌18个点,创自2020年3月(-28p)以来最大跌幅。今后经济展望(56)、目前生活状况(87)、生活水平展望(86)、家庭收入展望(94)、消费支出展望(102)均分别下跌18个点、4个点、8个点、6个点和7个点。 央行统计调查组组长黄熙珍(音)表示,上月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叠加多重不确定性,消费者心理指数显著下滑;本月紧急戒严事态再添冲击,指数进一步走低。消费心理的恢复速度将取决于政治不确定性的消除速度。 本月住房价格预期指数为103,环比(109)下降6个点。自今年9月(119)以后,时隔2年11个月达到最高水平后,连续三个月下降。据分析,这是受公寓交易价格上升势头放缓和首尔公寓交易减少等影响。 住房价格预期指数反映了消费者对一年后房价的预期,预计一年后房价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大于下跌,该指数会超过100。黄熙珍表示,由于贷款政策收紧、公寓价格上涨和交易量减少等因素,预计房价上涨的比例有所下降,住房市场情绪明显低迷。 虽然央行于10月和11月下调了基准利率,但市场利率的走高影响了消费者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12月利率预测指数从11月的93升至98,环比上升5个点。预测6个月后利率较目前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小于下降,该指数在100以下,反之则相反。 反映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物价走势预期的通胀预期率维持在2.9%,环比上升0.1%。虽然消费者物价上涨势头放缓,但汇率大幅波动引发了对进口价格上涨的担忧,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的物价预期。
2024-12-24 11:25:53 -
【12·3紧急戒严】检方传唤国情院长赵太庸 调查12·3紧急戒严事件内幕
根据韩国法律界22日的消息,检方最近针对“12·3紧急戒严”事件展开调查,并以参考人身份对国家情报院(国情院)院长赵太庸进行了非公开调查。尽管赵太庸并非国务委员,但他曾出席戒严宣布前的国务会议,因此成为调查的关键人物之一。 检方近期传唤了多名在紧急戒严宣布前后参与国务会议的政府高官,包括国务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和国土交通部长官朴庠禹,意在还原当时的决策过程。调查内容涉及国务会议上是否讨论过戒严措施的具体实施,以及与会人员是否存在违规行为。 针对赵太庸的调查重点在于,他是否在紧急戒严期间从国情院第一次长洪长元(音)处接收了相关指令。洪长元声称,当时接到了总统尹锡悦的电话,要求“借此机会逮捕所有政治人物以整顿局势”。洪长元将这一内容向赵太庸报告后,赵太庸据称回应“明天早上再讨论”。 针对洪长元的说法,国情院通过公告严正反驳,称“洪长元所谓向赵太庸报告‘逮捕政治人物的指示’的说法完全不属实。”公告还强调,相关指控缺乏事实依据,呼吁媒体报道应保持客观、公正。 国家情报院院长赵太庸【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2 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