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 AI】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每5家上市公司中就有1家是营业利润无法偿还贷款利息的“边际企业”。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于6日对韩国和五个主要国家(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以去年第三季度为基准,在韩国2260家上市公司中,共有440家为边际企业,比重达19.5%。边际企业是指利息备付率连续三年低于1的企业,说明企业的正常经营利润无法弥补其利息支出。
此外,去年企业利息备付率低于1的“暂时性边际企业”比重,韩国在六个国家中也位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37.3%),占36.4%。法国(32.5%)、德国(30.9%)、英国(22%)、日本(12.3%)紧随其后,凸显出韩国企业在经营上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韩国边际企业比重增幅较2016年(7.2%)上升12.3个百分点,从163家增至440家,仅次于美国(5.8%)。英国(6.9%)、法国(5.4%)、日本(2.3%)、德国(1.6%)增幅相对较小。从国内企业行业来看,科学技术服务业(20.7%)、信息通信业(19.7%)、制造业(10.7%)和批发零售业(9.6%)的边际企业比重增幅较高。
同时,韩国综指(KOSPI)和科斯达克(KOSDAQ)的边际企业比重分别上升2.5个百分点和17.1个百分点,呈大幅上升趋势。韩经协指出,该数据意味着中小企业因经济萧条受到的冲击更大。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强调:“国内企业因严重的内需不振和特朗普贸易保护措施带来的出口不确定性,经营压力大幅加剧。政府需加强制度支援,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