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海淘诈骗呈急剧上升态势,通过社交媒体广告链接登入海淘网站并遭受损失的消费者占比高达82.3%。其中,通过INS和优兔(YouTube)的广告受骗的案件数量尤为突出,占比达到67.1%,引起广泛关注。
韩国消费者院于14日发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至2023年国际交易消费者门户网站受理的海淘欺诈咨询件数达2064件。具体来看,2021年为251件,2022年为441件,2023年为1372件等,呈逐年激增趋势,显示出韩国海淘诈骗问题的严峻性。
从受害类型来看,冒牌假货问题最为严重,占47.1%。其次为结算后未配送产品且联系不上的情况,以及产品与广告严重不符等,这两类问题的占比均超过45%。此外,销售成分、生产厂家不明的食品药品举报也时有发生,占比达1.5%。
针对这一严峻形势,韩国消费者院已计划通过广播通信审议委员会,积极推进切断欺诈性购物中心连接的事宜。同时,消费者院还要求Meta和谷歌等社交媒体平台积极协助,切断非法、有害内容和广告,并识别诈骗广告链接予以切断。
INS和优兔具备用户举报非法、有害内容功能。但是消费者院以INS和优兔的1000名用户为对象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9.7%(597名)的受访用户不知道有举报功能。消费者院强调,海淘诈骗往往以低价销售冒牌产品为诱饵,通过广告引流实施诈骗。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前务必确认产品是否为正品,并谨慎购买。为了应对可能遭受的损失,消费者应避免直接转账,而是使用信用卡进行结算,并保留相关凭证资料。多数信用卡在遇到海外交易未配送、未履行退款等情况时,若在一定时间内提出申请,可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