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庄园内,艺术家们不仅参观了庄园的各大历史遗址,亲身感受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他们还积极参与了多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技艺体验活动,包括胶东面塑制作和剪纸艺术学习等。这些活动不仅让韩国艺术家们领略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中国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现场嘉宾合影留念。【摄影 记者 崔锦宁】 11月5日,由中国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四川美术学院独立筹备、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灵感中国——当代中国画艺术国际巡展·韩国站”在首尔隆重开幕。韩国著名美术评论家申恒燮、韩国现代文化美术协会会长旼泰洪、韩中新闻记者协会会长兼韩国新华报社社长曹明权、韩国舆论人协会常务理事李昌烈,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策展人张湸以及参展艺术家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此次展览共分为三个单元:《来自大自然的灵感Ⅰ:风景》《来自大自然的灵感Ⅱ:植物、动物》《来自日常生活的灵感》,共展出66位中国画家的100余幅作品,涵盖山水、人物、花鸟等题材,充分展现出中国画丰富的流派和技法。作品中蕴含的来自生活与大自然的灵感,让不同地域的观众在欣赏中国绘画的同时获得艺术共鸣。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在开幕视频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以“灵感中国”为主题,旨在向国际舞台展示当代中国画艺术独特的魅力、创新活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与韩国艺术爱好者分享中国艺术的灵感源泉。希望通过展览进一步推动中韩艺术领域的交流合作,增进两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与欣赏。 策展人张湸介绍,参展作品涵盖了不同的风格、题材与表现手法,将“新国风”元素融入中国写意画、重彩画、壁画和陶瓷艺术中。参展作品既传承了中国画的传统精髓,也表达了当代艺术家对时代和生活的独特感悟与创新。每一幅作品都凝聚了艺术家的灵感与创意,蕴含着独特的故事。 开幕式结束后,四川美术学院还在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主题为“中韩视角下当代中国画艺术的发展与影响力”的研讨会和书画工作坊。中韩两国艺术家围绕两国传统绘画艺术形式、技术材料创新、多媒体技术应用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各自在艺术创作中的经验与心得。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21日。 观众在欣赏画作【摄影 记者 崔锦宁】
2024-11-06 17:24:32图片说明:姜昆(左)与戴志城(右)表演相声中国传统曲艺艺术专场讲演日前在位于首尔中路区的驻韩中国文化中心开幕。中国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协会主席姜昆以讲座形式和近百名韩国艺术家及观众进行了深入交流。姜昆说,中国曲艺协会曾多次前往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展文艺交流活动。来到中国的近邻——韩国还是第一次。讲演会上,姜昆向韩国观众介绍了中国曲艺的历史、特点以及发展过程。讲座期间,还穿插了艺术家杨菲表演的中国北方曲种梅花大鼓《霓裳羽衣舞》、袁小良和王瑾演绎的苏州弹词《人面桃花》、王占昕的二人台呱嘴《王婆观灯》,以及姜昆本人和多年搭档戴志诚合说的相声《乐在其外》。姜昆介绍,本次由驻韩中国文化院、中国曲艺协会主办,南矣岛股份公司、韩国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协办的中国传统曲艺艺术韩国专题讲演共分三场。4月6日在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小剧场举行首场讲座后,7日和8日还分别在南矣岛露天剧场和韩国外国语大学艺术中心举行中韩联袂演出和曲艺讲座与表演。中国曲艺家协会是中国各民族曲艺家组成的人民团体,主要职责为联络、协调、服务,通过各项艺术活动,最广泛地团结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目前,中国曲艺协会共有团体会员34个,个人会员5000余人。
2013-04-08 12:43:00首届中国话曲朗读会宣传海报 随着韩中关系日益回暖,韩国和中国在文化艺术等各领域的交流也愈加活跃。 据韩中话剧交流协会11日消息,本月22日至26日将在首尔大学路汉阳节目剧院举行首届中国话剧朗读会。这是韩国第一次中国话剧朗读会,因此备受关注。 韩中话剧交流协会相关负责人士表示:“通过韩中两国话剧界专家的共同合作,翻译并出版了8部中国优秀当代话剧,从中精选出4部作品,以朗读的方式让韩国戏剧迷了解中国话剧。”据介绍,话剧朗读会将采取由演员坐姿朗读剧本的方式进行,国内观众将领略过士行《鱼人》、郑国伟《最后晚餐》、孟京辉《我爱XXX》、老舍《骆驼祥子》等4部中国当代话剧作品的魅力。 《鱼人》是过士行处女作,创作于1989年。讲述的是钓鱼迷的故事,展现了人与“鱼”的较量。《最后的晚餐》是一部港式写实主义话剧,讲述了香港小市民的平凡生活,被誉为近年来“香港小剧场写实话剧精品之作”。《我爱XXX》是一部打破传统戏剧创作方式的作品,以60年代出生人的生活经历为背景连缀起了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事件。《骆驼祥子》描写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军阀混战时期,老北京人力车夫的悲剧命运。
2018-05-11 16: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