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联社图片
11日上午,巴黎贝甜在首尔江南区驿三洞巴黎贝甜江南站店举行了“促进韩国牛奶消费签约仪式”。今后,巴黎贝甜将扩大韩国产牛奶使用量,至2020年将使用量扩大至100%。签约后,不仅是韩国的巴黎贝甜,中国巴黎贝甜也将扩大韩国牛奶使用量。
韩联社图片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据相关业界17日消息,中国新式茶饮品牌霸王茶姬正式宣布进军韩国市场,并已在社交平台Instagram开设韩国官方账号,标志着其在韩国市场的布局正式启动。与此同时,该品牌还在推进赴美上市计划,预计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或纳斯达克(NASDAQ)挂牌。 继蜜雪冰城、喜茶、茶百道之后,霸王茶姬也正式加入中国新式茶饮品牌进军韩国市场的行列,加速了中国奶茶品牌对韩国市场的渗透。去年,喜茶已率先在首尔江南区狎鸥亭开设了韩国首店,并通过Instagram宣布其入驻韩国市场的消息。霸王茶姬此次的宣传策略与之类似,意味着其已做好进入韩国市场的准备。 霸王茶姬成立于2017年11月,首店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品牌以中国茶叶为核心,主打东方风味,迅速在市场上走红。不同于传统奶茶,该品牌采用茶叶萃取的方式制作饮品,并搭配水果、牛奶、芝士等配料,因此被归类为“新式茶饮”。尽管全球疫情曾对餐饮行业造成冲击,但霸王茶姬反而借此机会迅速扩张门店。截至2024年底,其全球门店数量已突破6000家。 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消费者支出有所收缩,但奶茶及茶饮市场仍然保持增长趋势。由于价格普遍在20元人民币以下,奶茶成为中国年轻消费者,尤其是“00后”群体的热门选择。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统计,2022年中国奶茶市场规模达1040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翻倍增长,2023年或进一步增长至1500亿元人民币。 霸王茶姬正是这一增长趋势中的重要参与者。其创始人张俊杰曾在去年5月的一场论坛上表示:“6年前我们全面对标星巴克,今年的目标是超越星巴克在中国的销售额。” 数据显示,2024年星巴克中国的总收入为29.68亿美元(约214.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13%。而霸王茶姬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已达58亿元人民币,预计全年总营收有望突破200亿元人民币,甚至可能超越星巴克在中国的销售额。此外,霸王茶姬门店扩张迅猛,平均每天新增6家门店,目前全球门店数已增至6306家,逼近星巴克在中国的8410家门店。 值得注意的是,霸王茶姬还推出了类似于星巴克臻选(Starbucks Reserve)的高端门店模式,如“超级茶仓”(Super Tea Warehouse),其面积超过200平方米,旨在提升品牌形象并吸引更多消费者。 3月6日,据中国澎湃新闻报道,霸王茶姬母公司茶姬控股(CHAGEE HOLDINGS)已向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提交境外IPO申请,拟发行不超过6473.1929万股普通股并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霸王茶姬自2019年起便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首站落地马来西亚,随后进军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此次进军韩国市场,是其全球扩张战略的一部分。 随着中国茶饮品牌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品牌选择出海发展。近年来,蜜雪冰城、喜茶、茶百道等品牌相继进驻韩国市场,而中国餐饮品牌,如麻辣烫、火锅等,也在韩国持续受到欢迎。这种背景下,霸王茶姬的入驻无疑将进一步加剧韩国茶饮市场的竞争。 喜茶于去年3月在狎鸥亭开设韩国首店,开业首日销量突破2700杯,展现出韩国市场对新式茶饮的接受度较高。而早在十多年前,台湾品牌贡茶(Gongcha)、CoCo都可(CoCo)、老虎堂(Tiger Sugar)等第一代奶茶品牌已进入韩国市场。如今,中国本土的“第二代奶茶品牌” 正在加速进军韩国,未来或将对韩国的咖啡市场形成更大冲击。 【图片来源 霸王茶姬Instagram】
2025-03-17 10:07:21韩国乳业公司宾格瑞正在推进加工乳制品“香蕉牛奶”的瓶装容器列入国家文化遗产名录。宾格瑞相关人士10日表示,目前正在收集资料等准备阶段,具体申请时间尚未确定。 根据韩国国家遗产厅的规定,国家文化遗产名录指的是需要进行保护和利用措施的现代文化遗产,通常要求具有50年以上历史,并需经过文化遗产委员会审核登记。 “香蕉牛奶”是宾格瑞1974年推出的代表产品,特有的瓶装设计在过去50年间一直保持不变。瓶子的造型以韩国传统的月亮罐为灵感,最初旨在传达高端的产品形象,因此采用独特的壶状外观设计。据悉,宾格瑞早在2016年便把这一瓶装形象注册为商标。 此前,现代汽车的Pony车型以及韩国第一台洗衣机“金星洗衣机”等产品已经成功列入韩国国家文化遗产名录。 宾格瑞“香蕉牛奶”【图片来源 宾格瑞】
2024-11-10 14:24:07去年韩国的牛奶价格上涨率达到全球金融危机后14年来的最高值。以牛奶为原料的酸奶、芝士、冰淇淋等乳制品价格也呈现出非同寻常的涨势,形成因原乳价格上涨导致的“牛奶通膨”现象。 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18日消息,去年牛奶的消费物价指数为118.13,较前一年上涨9.9%。这是自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2009年(19.1%)后14年以来的最高值,达到去年全体消费者物价上涨率(3.6%)的2.8倍。 除牛奶以外,乳制品的物价上涨率也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去年酸奶的物价上涨率为12.5%,是1981年(18.4%)后42年以来的最高值。芝士的物价上涨率为19.5%,仅次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外汇危机时期的1998年(27.5%)和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2008年(22%)水平。此外,冰淇淋的物价上涨率为10.8%,创下2008年(14.4%)后15年以来的最高值;奶粉为6.8%,达到2014年(7.1%)后9年以来的最高值。 牛奶相关物价大幅上涨的原因在于原乳价格上涨,乳企以此为契机一致对纯牛奶和乳制品价格进行上调。去年10月,首尔牛奶以大型折扣店为基准,将1L纯牛奶产品的出厂价上调3%,大型超市的相关产品价格涨至近3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6元)。每日乳业、南阳乳业和东远F&B等乳企也纷纷上调乳制品价格,乐天Wellfood、宾格瑞、海太冰淇淋等冷饮企业也同时上调冰淇淋价格。 对此,韩国消费者团体协议会指出,冷饮企业以原乳价格上涨为由,过度上调冰淇淋价格,并要求采取价格下调措施。通常,由酪农和乳业相关人士组成的酪农振兴会根据统计厅每年5月底公布的原乳生产成本进行协商,如果波动超过4%,就会通过谈判调整当年的原乳价格。 今年饲料价格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基本趋于稳定,生产成本变动幅度预计不会大于去年,因此牛奶价格涨幅达到与去年相同水平的可能性不大。 乳业相关人士表示,预计今年生产成本变动幅度会保持在4%以内,原乳价格上涨可能性不大,但随着中东和乌克兰等地的国际形势以及进口物价波动,饲料价格有可能再次上涨,物流成本和人工成本负担也在增加,因此原乳价格变动的可能性仍存。 1日,首尔一家大型超市内,市民正在选购牛奶。【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01-18 10:19:06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处17日公布调查结果,确认每日乳业光州工厂生产的原味灭菌牛奶200ml部分产品中混入洗涤水,初步判断是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所致。 食品药品安全处对每日乳业光州工厂及光州广域市相关设施展开现场调查,采取了产品回收、质量检查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突击评估等措施。 调查显示,事故发生于9月19日凌晨3时38分左右,灭菌机的阀门意外开启约1秒,导致内部清洗作业所用的2.8%氢氧化钠洗涤水混入了产品生产线。食品药品安全处解释称,每秒钟约有50多个牛奶产品通过生产线,这意味着在1秒内,多批次产品可能受到污染。 尽管灭菌机与生产线分离,但工作人员在清洗灭菌机时,由于操作失误打开了连接生产线的阀门,洗涤水随之流入牛奶生产系统。 食品药品安全处已要求每日乳业光州工厂重新制定制造管理运营计划,包括防止误操作阀门的具体方案。此外,根据《畜产品卫生管理法》第33条,违规行为将面临停业一个月及销毁问题产品等行政处分。同时,针对HACCP验证管理不足,食品药品安全处下达了整改命令。 食品药品安全处已对与问题产品同一生产线的其他批次产品,以及另一生产线上可回收的30个产品进行了回收检查,结果均显示性状和酸度合格。 每日乳业于16日通过公司官网,由代表理事副会长金宣希发布道歉声明,承认“由于阀门操作错误,导致洗涤水在约1秒内混入生产线”,并表示“事故产品约50个,已确认供应给特定客户”。截至目前,每日乳业已回收超过1.5万件相关产品。 此次事件起初于12日曝光,一家大企业内部食堂使用每日乳业原味灭菌200ml产品后,部分员工出现腹痛,并发现牛奶有异味和变色等现象,引发公众关注。 食品药品安全处表示,将持续加强对消费者广泛使用的畜产品安全管理,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并将依法严肃处理任何故意违法行为。 每日牛奶【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7 20: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