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商务合作论坛”在首尔和北京同步线上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论坛上发表视频贺词,称中韩两国应恪守信用、巩固和睦。
李克强在贺词中称:中韩两国是搬不走的邻居,应维护睦邻友好和核心利益继续发展双边关系。他还强调韩中两国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上应发挥重要作用,在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深化合作,挖掘新的增长点。
韩国国务总理韩悳洙、韩国驻华大使郑在浩等有关人士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

李克强在“纪念韩中建交30周年商务合作论坛”上致辞。【图片提供 韩联社】
李克强在“纪念韩中建交30周年商务合作论坛”上致辞。【图片提供 韩联社】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5月31日上午,《亚洲日报》代表梁圭铉对来韩参加济州论坛的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刘振民进行了专访,双方就近期中韩关系走向和共同关心的话题交换了意见。 《亚洲日报》代表梁圭铉(左)对来韩参加济州论坛的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刘振民进行了专访。【摄影 实习记者 具攸庭】 梁圭铉首先对刘振民访韩表示欢迎,称当前韩中关系正面临困难,相信刘振民前副部长的此次访问将为改善两国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刘振民表示,中韩两国共享东亚文化传统且拥有牢固的合作基础。作为中韩关系的亮点,中韩双边贸易额已连续多年超过韩美、韩日贸易额总和,这一事实不应被忽视。希望韩方能以更加开放的视角看待中韩关系和东北亚局势。如果韩国政府一味追求加强韩美日同盟,忽视同其他国家合作,那么韩国很可能将丧失发展新机遇。 刘振民表示,中国领导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始终重视发展中韩关系。过去三年,新冠疫情阻碍了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随着疫情结束,双方应共同努力,推动两国人文交流活动尽快恢复。媒体在增进两国人民相互理解、避免误解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希望《亚洲日报》继续为推动中韩民间交往、增进两国民间友好感情发挥积极作用。 梁圭铉对此表示赞同,称韩方亦不愿看到韩中关系恶化,衷心希望双边关系尽快向好发展。《亚洲日报》将继续基于客观事实报道中国和中韩关系,助力两国关系发展。 会面结束后,刘振民接受本报专访,以下为专访全文: ▲《亚洲日报》:您曾担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联合国副秘书长,多次到访韩国。请问韩国给您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中韩是隔海相望、鸡犬相闻的友好近邻,韩国可能是我到访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我此前长期在中国外交部负责条约法律事务,后来担任外交部副部长、联合国副秘书长等职务,期间多次来韩访问,结识了许多韩国外交部等部门的同事和朋友。最近一次是2018年出席韩国平昌冬奥会开幕式。我每次访问时,韩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以及韩国人民的友好热情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韩同属东亚文化圈,既有各自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也有着同样厚重的历史积淀和相似的文化符号。我们都崇尚以和为贵、讲信修睦的价值观,都追求亲仁善邻、和合共生的世界观。当前百年变局背景下,中韩双方都坚持多边主义,致力于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共同为维护地区乃至全球和平稳定与繁荣发挥积极作用。这些是我同韩国结下不解之缘、感觉特别亲切的重要背景。 ▲《亚洲日报》:在中美博弈背景下,您如何看待当前中韩关系?对今后中韩关系发展有何建言? 中韩两国是友好近邻。建交31年来,友好合作、互惠互利一直是中韩关系的主流。两国政治互信不断深化,业已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边经贸往来成果显著,形成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密切交融格局。中韩关系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在于,双方超越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从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长远利益出发,始终聚焦友好合作,确保两国关系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健康稳定发展。 在美国加大遏制围堵中国的背景下,当前中韩关系遇到一些困难和干扰。中方从不要求韩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而是希望韩方认清潮流大势,保持战略自主,平衡处理好对华、对美关系,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我认为,推动中韩关系行稳致远应坚持以下几点:一是不忘初心。我们要珍视建交以来中韩关系发展取得的成果,信守双方建交时的承诺,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两国友好合作不偏向、不脱轨。对中方而言,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希望韩方务必严格遵守中韩建交联合公报精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不支持“台独”分裂活动,在台湾问题上谨言慎行。二是保持恒心。中韩两国是永远搬不走的近邻,双方要准确看待彼此战略意图,排除外部干扰,全力防止冷战思维在本地区回潮,共同抵制“脱钩断链”图谋,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三是拉近民心。面对近年来中韩国民感情下滑较大的问题,我们应共同挖掘和利用好两国历史交往佳话和现实友好故事等资源,积极弘扬东方文化精神,精心打造两国人文交流新平台,加强两国媒体、青少年、地方等交流合作,拉进彼此心灵距离。 ▲《亚洲日报》:近段时间,朝鲜半岛形势持续紧张,朝鲜与美韩对立加剧,半岛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您如何看待当前半岛形势,认为应如何推动解决半岛问题? 朝鲜半岛问题的本质是政治安全问题。解决问题需要找准病根,对症下药。近期半岛形势对抗紧张一面凸显,原因在于“旧症未愈新疾又发”。“旧症”就是冷战残余仍存、和平机制缺失。“新疾”就是个别国家利用半岛形势紧张谋求地缘私利,不断强化半岛和本地区军事部署,损害各方在半岛问题上的互信和共识。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方一贯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身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中国在半岛问题上始终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坚持实现半岛无核化、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一直以来,中国为半岛劝和促谈付出巨大努力,发挥了重要建设性作用。这是有目共睹的。中国同半岛山水相连。我们同半岛南北人民一样,真诚希望半岛实现持久和平。 如何推动半岛走出安全困境,摆脱对立对抗的恶性循环?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解决朝鲜半岛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我们认为,当务之急是缓解朝同韩美紧张对立,防止形势进一步恶化下滑。作为主要矛盾方,美方应切实负起责任为重启有意义的对话采取富有诚意的措施。从长远看,中方提出的“双轨并进”思路,六方会谈达成的9·19共同声明,直面半岛症结,兼顾各方合理关切,符合全球安全倡议的理念思路,不仅为半岛形势转圜发挥过重要作用,也是未来政治解决半岛问题的必由之路。中方愿继续同包括韩国在内的各方一道,共同为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发挥建设性作用。 ▲《亚洲日报》:您如何评价当前国际地区形势?面对国际地区形势中的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中方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世界变乱交织,经济脆弱性突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全球治理严重缺失等多重危机叠加,恃强凌弱、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加重。 近年来,美国在亚太地区动作频频,大力推销所谓“印太战略”。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划线,拉拢盟友伙伴建立排他性“小圈子”,服务其自身利益;加大地区军事存在,以冷战思维制造分裂和阵营对抗,助推地区军备竞赛和热点问题升温;大搞经济胁迫、推动“脱钩断链”,损害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进程。亚太国家普遍不愿选边站队,主流声音是希望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美国所谓“印太战略”企图对冲亚太地区行之有效的合作架构,破坏几十年来地区各国共同努力创造的和平发展成果与势头,这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径必将走向失败。 上周七国集团峰会刚刚落幕。虽然他们喊着“迈向和平、稳定、繁荣世界”,但在联合声明等文件中公然炒作涉华议题,妄谈台海局势和涉港、涉疆等问题,并以所谓“经济胁迫”影射中国,蓄意制造和挑动阵营对抗。G7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为幌子,鼓吹“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破坏国际秩序,损害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进程。我们敦促七国集团顺应时代大势,做出真正能够维护国际社会和平、稳定、团结与发展的事情。 当前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是顺应时代潮流、着眼世界大势给出的中国方案。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全球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稳定性。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同各方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亚洲日报》: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备受包括中韩在内的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上周,韩国专家团已赴日本启动福岛核污染水处理考察工作。您如何看待有关问题? 福岛核污染水处置关乎全球海洋环境和公众健康,不是日方一家私事,理应充分征求包括邻国在内的利益攸关方的意见。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既然日本政府口口声声说福岛核污染水安全无害,那么日方为什么不直接将其用作农业工业用水,而要向海洋一排了之?福岛核污染水预计持续排放20到30年,中韩作为邻国,生态环境必然遭到严重影响。我们应共同敦促日方正视各方合理关切,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这一问题。有关双边交流工作不应在预断结果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只会被日方当作推进排海的幌子。 此前刘振民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主管亚洲地区、条约法律、边界与海洋事务,外交部部长助理和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图片来源 联合国】
2023-06-01 18:57:50正在军队服役的RAIN为了参加韩美建交活动,将飞往美国华盛顿。纪念韩美建交60周年的主题活动《世界和平庆典-阿里郎》将于8日在华盛顿特区的Warner Theatre内举行。正在军队服役的歌手RAIN,为了参加该活动,6日早上便来到了仁川国际机场,并将搭乘国际航班飞往美国华盛顿。在这次活动中,RAIN 分别担任了上半时段的主持和下半时段的表演工作,而歌手生菜则担任下半时段的主持工作,主要负责慰问在朝鲜战争中参战的军人和牺牲者的遗孤。除了两人之外,李秀英和韩国艺术舞蹈团也将在该活动上进行表演。另一方面,韩国总统朴槿惠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在此次活动中进行首次韩美首脑会谈。图片来源 RAIN 贴吧实习记者 丁鑫
2013-05-06 14:14:19【编者按】 “三十而立”,自1992年8月24日韩中两国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后,已经携手走过三十个春秋。在迎来三十岁生日之际,本报特别邀请韩国各界知名人士,撰文回顾韩中两国交流历史,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三十年前的夏天,我们怀揣对彼此的好奇和期望,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交流之窗,我们共同分享喜怒哀乐,携手走过春夏秋冬,一起再次全新出发。 在韩国的北方外交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下,两国结束对峙,走向合作。受访者们在撰文中以第一视角道出韩中建交过程中不为人知的故事,回忆合作交流中的点点滴滴,并对下一个三十年寄予无限希冀。希望可以对读者更加客观、正确地理解韩中关系有所裨益。 韩中于1992年结束敌对关系正式建交,为发展全新的两国关系奠定基础,是重要的外交成就,同时也是前总统卢泰愚大力推进“北方外交”政策所取得的重大业绩。建交以后,韩中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取得长足发展,双边贸易规模比建交当时增长超过30倍,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对象国。 我们通常将30年称为一代,建交迎来30周年的两国关系已经历了第一代,正在迈向新的一代。两国应在30年取得的成果基础上,放眼下一个30年,继续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果说在过去的30年间,韩中两国秉承“求同存异”的原则,在认可彼此差异的前提下追求共同利益,那么接下来的30年,两国应在此基础上升级为“求同化异”,在意见存在分歧的领域也努力扩大共识,发展高质量的外交关系。 年轻人是未来的主人,两国政府应重视年轻一代的交流,提供互相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机会。 韩中两国地缘相近,在历史、文化、情感上相通,我们应该成为“松茂柏悦”的关系,不吝为对方取得的成就送上掌声和祝福。在发展两国关系的同时,也应努力为东北亚乃至世界和平稳定做出贡献,成为外交领域的典范。我认为在互惠平等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两国政府和民众的立场,维持和发展稳定关系尤为重要。两国克服万难建立起外交关系,应珍惜弥足珍贵的成果,重新审视究竟什么对两国有利,高瞻远瞩地发展符合两国实际的外交关系,我想这是一项造福于后人,使我们千秋万代从中受益的事业。 任何事情都难以一蹴而就,政府和民间层面的努力也应常常换位思考,从对方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从互惠平等的原则出发,才能有助于两国的发展,韩中外交一直是放眼未来的,所以才会取得重大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建交当时的初心。(作者为前外交通商部长官金星焕) 前外交通商部(外交部前身)长官金星焕
2022-08-28 09:22:22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10日说,俄罗斯当天已经与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分别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拉夫罗夫当天与来自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代表举行了会谈。他在会谈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交换了备忘录,意味着俄罗斯与阿布哈兹、俄罗斯与南奥塞梯达成了建交协议。”他说,建交的级别是大使级。 同一天,俄罗斯宣布,俄计划在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两地部署7600名军人。 拉夫罗夫说,应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议会领导人要求,俄罗斯军队将继续留在这两个地区。他说,俄军将在两地驻留“相当长时间”,以阻止“格鲁吉亚再次入侵”。拉夫罗夫说,他与来自两地的代表还就缔结友好条约达成一致,条约将于不久后签署。
2008-09-10 17:4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