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7日,韩国外交部次官补(部长助理)崔泳衫在外交部大楼会见到访的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日前韩国领导人在韩国宪法法院弹劾案庭审辩论中再次提及涉华问题,声称中国公民无人机威胁韩国国家安全,韩核心技术和军工机密外泄流向中国,韩前政府向中方透露“萨德”部署机密,在野党“通敌弹劾”站在中朝俄一边等。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林剑表示,去年底紧急戒严事态发生之初,韩方就曾发表类似言论,中方已表明了严正立场。中方一贯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相信韩国人民有智慧有能力处理好国内问题。我们对韩方个别势力和人员出于政治私利,持续恶意关联炒作涉华问题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向邻居泼脏水解决不了自身问题。”林剑指出,我们注意到,近期韩国外交部、韩中议员联盟均公开表示重视发展中韩关系,部分韩国媒体和有识之士对韩个别势力政治操弄恶化两国民意基础的现象表示担忧。 他强调,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共同利益。我们再次敦促韩方有关人员停止捏造炒作涉华虚假叙事,停止对华抹黑攻击,停止对涉华议题的政治利用,避免干扰和影响两国关系。
2025-02-28 18:28:56韩国总统尹锡悦近日宣布进入紧急戒严状态,此举不仅在韩国国内引发政治动荡,还可能对中韩关系回暖的积极势头造成严重冲击。外界原本正在期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明年访韩的实现,但随着当前韩国紧张局势的升级,这一前景开始再次蒙上阴影。 戒严事件导致韩国政局高度不稳定,外交政策的连贯性也遭受质疑。5日,韩国国会正式提交尹锡悦总统弹劾案,韩国总统的执政地位岌岌可危。政治学者普遍认为,这一事件不仅削弱韩国在国际社会上的信誉,还可能对原本出现回暖的中韩关系造成冲击。 中韩关系在过去一年内经历从冷淡到逐步恢复的转折。今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PEC)利马峰会期间,尹锡悦与习近平主席在双边会谈中确认深化合作的意愿,并就经济、文化等领域展开具体讨论。此后,两国议会也计划通过议员联盟深化高层交流。此次戒严事件则可能导致此前的努力成果重新归零,原定12月中旬访韩的中国中韩友好小组代表团行程或受到影响。 中韩两国视2025年11月计划在庆州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为中韩关系的重要节点,韩国方面也一直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习近平主席时隔11年再次访韩。对此,韩国西江大学政治外交学教授河相应教授指出,戒严事件导致韩国的国家信誉严重受损,在当前执政危机下,韩国能否顺利主办APEC峰会都成问题。 此外,戒严事件还让原本脆弱的中韩经贸关系面临更多挑战。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自2015年生效以来,受“萨德”风波导致的“限韩令”等政治因素阻碍,相关谈判进展有限。本月9日,FTA第六次联合委员会会议在首尔如期召开,今年双方计划加速服务和投资领域的协商,尤其是在数字经济与绿色合作方面取得突破。在当前的动荡局势下,韩国政府体系无法正常运转,因此谈判后的实际成效或难以保障。 韩国产业界也开始对此深表担忧,FTA第二阶段谈判相关政府官员表示,本次谈判进程如期实现,但韩国国内局势的失稳可能促使中方重新评估与韩国进行后续深入合作的时机,还可能对两国经贸关系的信任基础造成冲击。与此同时,韩国出口企业和金融机构也担忧未来的不确定性,认为当前的政治动荡可能削弱韩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进一步削减潜在的市场机会。 戒严事件不仅影响中韩关系,还可能改变中国对韩国的战略态度。在朝俄关系迅速走近与美国加强亚太布局的背景下,韩国一直是自由阵营的“薄弱环节”。中国近来对韩释放一系列柔性外交信号,包括试行免签政策和加速高层互访,但戒严事件引发的政治混乱可能让中国对韩国的外交期待下降。 由韩国百余名国会议员组成的韩中议员联盟中的一位成员指出,中韩关系需要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作支撑。如果韩国政府在当前局势下无法提供稳定且连贯的外交政策执行能力,中国方面可能会重新评估与韩国的互动策略,甚至暂缓原本积极的合作计划。 与以往不同的是,朝鲜对韩国的戒严风波目前保持罕见的低调态度。朝鲜媒体一贯借助韩国的国内抗议煽动反韩情绪,但此次戒严事件并未出现在朝鲜的官方报道中。韩国统一部官员分析称,朝鲜过去在面对韩国重大政治事件时也表现低调,可能是计划观察局势发展后再采取行动。另有观点认为,朝鲜对戒严风波的沉默可能反映出对韩政策的微调,避免在当前敏感时期引发不必要的紧张局势。 在戒严事件引发总统弹劾危机的一系列影响下,中韩关系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中国驻韩大使戴兵即将上任,他能否顺利推动中韩关系向前发展也取决于韩国国内政治能否尽快恢复稳定。与此同时,新任韩国驻华大使金大棋原本计划通过深化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为中韩关系注入全新动力,但韩国目前的政治局势可能导致努力短期内难以见效。 2025年对于中韩关系至关重要,除了APEC峰会以外,明年还会迎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十周年。这几个关键节点能否成为两国关系的新起点,也取决于韩国能否尽快为当前的政治危机画上句号。随着中韩两国大使即将履新,中韩关系能否克服内外挑战并实现全面改善,还需持续关注。 韩国总统尹锡悦(左)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9 11:22:0812月4日,中国外交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发言人林剑在回应“韩国短暂实施紧急戒严”相关提问时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情况。对于韩国内政,不予评论。中方已提醒在韩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希望韩方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中国公民和机构在韩安全。中方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立场没有变化。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 【图片提供 中国外交部官网】
2024-12-05 07:58:27实际存在了8年的所谓“限韩令”有望于近期松绑的消息传开后,在这一积极背景下,3月韩国将展开一系列对华外交活动,韩中关系的良好势头有望迎来“暖春”。 中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EP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筹备机构中国亚太经济合作中心将于下月向韩国派遣文化代表团,亚太经济合作中心主任由副总理级别官员担任。 中方派遣文化代表团访韩释放“限韩令”解除的明确信号,部分意见预测“限韩令”有望在5月左右完全松绑。 2017年,因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中方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虽然中方始终否认“限韩令”的存在,但以当年为起点,韩流文化内容在中国传播广泛受限是不争的事实。 韩国和中国分别为今明两年APEC会议的主办国,为保证会议顺利成功召开,中方近来向韩方释放一系列善意。 本月初,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受邀出席哈尔滨亚冬会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谈。习近平在会谈中强调了维持中韩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巩固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稳定发展,并表示国家主席出席APEC会议为惯例,今年11月访韩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 据悉,韩中日三国外长有望于下月22日在东京举行会议,三国外长会议被视为三国领导人会议的前哨战。自2008年启动这一机制以来,韩中日三国领导人会议依次由三国轮流担任主席国,今年的主席国为日本。 韩中日外长会议若如期举行,按照惯例还将举行双边外长会议。韩国外长赵兑烈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预计将就习近平主席访韩,扩大两国文化交流等展开磋商。 外交界还有意见预测,王毅或在韩中日三国外长会议前后对韩国进行访问。国家安保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梁甲龙(音)称,虽然目前尚未就王毅访韩有准确消息,但从习近平主席此次与禹元植的会谈来看,双方就稳定管理韩中关系达成高度共识。 1月7日,在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太阳岛宾馆,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左)拜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23 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