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业内2日消息,近期中国晶圆代工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排名第三的中芯国际(SMIC)去年营收同比增长27%,达到80亿美元,但净利润却大幅下滑45.4%,仅为4.93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营收的同时,利润仅为前一年的一半左右。
中国晶圆代工排名第二的华虹半导体同样面临盈利下降的困境,去年净利润同比减少79.2%,仅为5800万美元,远超营收12.3%的降幅。由此可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中国企业为了吸引客户,大幅降低成熟制程报价,导致利润空间缩小。
通常情况下,成熟制程是指28纳米及以上的半导体制造工艺。该领域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中国企业正在加大投入力度,以求扩大市场份额。《南华早报》分析称,随着成熟制程市场竞争加剧,中国企业的净利润大幅下滑。
业界担忧,中国企业的低价策略可能会进一步压缩三星电子的成熟制程盈利空间。目前,2至3纳米等先进制程市场份额主要由台积电掌控,因此三星电子在成熟制程业务中的营收占比相对较高。如果中国代工企业持续降价,三星所掌握的中小型客户今年可能会流向中国企业。实际上,三星去年第四季度在代工业务上亏损约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9亿元),今年第一季度预计亏损规模还会持续。
面对这一挑战,三星电子计划采取定制化策略,以扩大客户群体。三星电子副会长全永铉在近期的股东大会上表示:“我们计划在成熟制程领域加强客户定制化应对,提升产能利用率,以降低成本并提高工艺盈利能力。”
业内人士分析称,三星的代工业务短期内依旧面临盈利压力,要想在成熟制程市场中取胜,三星必须在客户定制化战略方面与中国半导体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
